第88章 赵佶:【唏,可以和解吗?】(3/3)
汴梁。
寒风凛冽。
一场冬雪下落,天空阴沉如铅,仿佛整个汴京城都被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
皇宫的琉璃瓦上积了一层薄雪,朱红的宫墙与金黄的飞檐在灰暗的天光下显得格外冷寂。
这往日富丽堂皇的宫殿都蒙上了一层死气。
大殿內,炭火虽仍在燃著,可殿內却仿佛有种无形的冷气升腾,將赵信冻得浑身颤抖。
此刻,赵信双目死死盯著下方,手指则著一份军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指尖更是將之紧掐的裂开。
“不可能!!”
这道君皇帝猛地从龙椅上弹起,冠冕上的玉串剧烈晃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他清瘦的身形摇晃著,脸色铁青,眼中布满血丝,仿佛一头被逼入绝境的困兽。
赵信抓起军报又看了一遍遍,纸张在他颤抖的指间作响,每个字都像刀子一样扎进他的心里:
“十余万金国大军,竟被一人击溃?!
就连铁浮屠在徐澜面前也被轻易撕碎!
那徐澜.莫非真是—”
话未说完,他猛地一挥袖,案上的鎏金香炉被狠狠扫落在地,“砰”的一声砸得粉碎。
香灰泼洒如雪,哗啦啦在冰冷的地砖上铺开一片灰白。
侍奉的宫女嚇得浑身一颤,膝盖一软,直接跌跪在地,额头紧贴冰凉的砖面,连大气都不敢喘。
赵信的胸口剧烈起伏,额角的青筋暴突,道冠歪斜著露出散乱的鬢髮。
此刻的他,和疯子一般,哪里还有半分帝王威仪?
只听“哗啦”一声!
赵信一脚端翻御案,笔墨纸砚哗啦倾泻,奏摺散落一地,墨汁溅在龙袍上,晕开一片刺目的黑。
“朕乃教主道君临凡!他徐澜不过是个道兵转世!”
赵信嘶吼著,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內迴荡,震得梁间灰尘飘落。
殿外侍卫的刀鞘与甲胃碰撞声慌乱响起,却又迅速归於寂静一一无人敢在这时触怒天子,生怕成为他盛怒之下的牺牲品。
赵信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忽的他想起林灵素曾经所言:
“那徐澜举鼎时紫气东来,確是北斗星君座下道兵临凡—”
“想来是北斗星君知晓您应劫有难,故而派道兵助您一臂之力。”
当时听闻此言,他又惊又喜,只当是祥瑞,还为此在宫中大摆宴席,庆祝道兵降世。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可如今想来,那道兵竟是一点没有听从他调遣的意思,不仅如此,对方还未经他同意便將童贯斩杀这背后的视意味,再加上其在朔州城將十多万金军镇压的伟力,光是想想,就让他浑身发冷,如坠冰窟。
“传林灵素!立刻!”
赵信猛地摇了摇头,脚步急促赶到殿门边,厉声喊道。
负责伺候的小黄门被嚇得一激灵,战战兢兢的应下后便立即转身奔走。
“呼一一”赵信长长呼出一口气,在原地焦急的来回步,眉头紧皱。
很快,小黄门便赶了回来。
只是,他的脸上却带著哭也似的神情,眸中充满了恐惧。
就见这小黄门连滚带爬地跪在阶下,额头抵地,颤声道:
“稟、稟官家,林真人前日说要去终南山採药—至今未归—
话音落下,许久都没有听到官家的回应。
气氛死寂森冷,令小黄门的背后直冒冷汗。
“呵呵——哈哈!哈哈哈!”
赵信突然发出一声夜梟般的尖笑,笑声中透著癲狂与绝望。
小黄门从未见过这般神情的官家。
明明是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统治著整个天下,是令无数百姓都为之敬畏尊崇的存在。
但此刻的官家,面色阴沉的可怕,双眼充斥著血丝,穿著龙袍的身影微微颤抖著。
而隨著他的身子颤抖,就连那金线绣著的五爪真龙都扭曲起来,看不出丝毫威严。
明明是大白天,可小黄门却感觉周遭寒冷无比,给他一种如坠冰窟之感。
“跑了连他也跑了—
赵信摇摇晃晃地走回殿內,步步歪斜。
他盯著自己映在青铜鹤灯上憔悴惨白的面容,愣了片刻,不知在想些什么。
不过很快,他便骤然打了个寒颤,冰凉的手指无意识地摩著自己的脖颈。
那细嫩的触感,令他陷入恍惚,仿佛已经能看到那一人镇压金军的怪物,將能捏碎马首的大掌探来,捏了过来,隨后一砰!
赵信惊醒过来,脸上儘是恐惧。
隨后便是“”如溺水般的粗重喘息声。
“不行,我要逃离这里!”
就在这时,他的声音突然平静得可怕,可那平静之下,却藏著崩溃般的惧意。
哗一赵信毫不犹豫提笔,开始书写。
当写下“传位詔书”四字,笔锋却因手抖而歪斜,墨汁在纸上涸开大片黑渍。
禪让,將皇位传给別人来吸引的徐澜的目光,而他自己则带上宫中的財物逃之天天一一这便是赵信心中所想。
这位高高在上的道君皇帝,如今只想逃离皇宫,逃离汴梁,逃得越远越好窗外风雪渐急,呼啸的风声裹挟著雪粒拍打在窗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赵信望著宫墙上愈积愈厚的雪,继续起草詔书。
如果他站在徐澜面前,定然会战慄著问道:【晞,可以和解吗?】
而此刻已经回到大名府的徐澜並不知道,赵信已经在想著退位跑路一事。
若是知道,定然会感慨,歷史竟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回到正轨。
原歷史上,今年年底,赵桓受宋徽宗禪让登基,改元靖康。
而现在,隨著徐澜来到这个世界,赵信依然选择退位禪让,但原本被金军攻占之地则落在了徐澜手里。
而且不仅如此,在徐澜將整个金军镇压后,金国也元气大伤,剩下的军力就连吐蕃诸部、西夏等势力都打不过了。
两年后的靖康之耻,也彻底被徐澜扭转!
大名府。
挑夫走街串巷,百姓们在市集上笑呵呵的谈论前线之事。
哗哗几个扎著冲天辫的幼童跑过街头,嬉笑打闹,彼此传唱著什么:
“铁牛镇河浪头慌,徐家郎儿力气壮!
单手举起方斤重,嚇得龙王缩头藏,
金贼骑马嗷叫,锤儿舞得呼呼响!
砸得铁甲瞬啪碎,嚇得金军尿裤襠。
娃娃躲在衣襟后,霸王横枪护街巷!
恶鬼见他绕道走,家家炊饼格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