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世界名画——【真君,在顿悟!】
无数百姓涌上街头,朝著皇城方向,以及翊圣教正在修建的庙宇,甚至朝著那些巡视街巷的翊圣军士卒,发自肺腑地跪拜下去。
泪水混合著喜悦和积压了太久的悲愤,冲刷著他们沧桑的脸庞。
许多曾被无忧洞残害过家庭的人,捧著亲人的牌位,在寒风中豪陶大哭。
那道道哭声里,是沉冤得雪的宣泄,也是对带来这一切改变的那位“霸王”最深的感激。
被解救出来的妇孺们,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安置。
徐澜下令,专门为她们划出了乾净的屋舍,派了医官和稳重的妇人照料。
伤势得到治疗,热粥和厚衣驱散了寒冷与恐惧。
而更让她们难以置信的是,官府竟还给她们安排了活计一一不是为奴为婢,而是在新设立的织造坊、印书坊做些力所能及的轻省活计。
甚至还能领到富余的工钱!
“是—是真君是霸王给的活路”一个被救出的少女,紧紧著刚领到的、还带著墨香的新身份木牌。
木牌上面没有刺眼的印,只有她的名字和一个代表新生的编號。
她望著坊间悬掛的那幅简陋却威严的北斗七星真君像,泪水无声滑落,最终缓缓跪倒在像前,將额头深深抵在冰冷的地面上,久久不起在她身后,越来越多被救出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默默地跪了下来。
她们空洞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微弱却坚韧的光。
这光名为希望,也唤作信仰。
她们或许不懂多少大道理,但却无比清晰地知道,是谁將他们从地狱里拉了出来。
是谁给了他们这从未敢奢望的、能继续像“人”一样活下去的机会。
至此,无忧洞这一存续汴梁多年的顽疾,被彻底覆灭,百姓民心所向,发自內心的认可爱戴起徐澜和三军。
不少人的家中,甚至都从新修建的翊圣庙求来真君牌位,日夜供奉。
自此开始,汴梁原本“畏徐”的氛围陡然消散取而代之的,则是对徐澜的爱戴与敬仰。
甚至有许多百姓,乃至豪商土人,在得知这位徐霸王竟才十几岁的时候,纷纷动起了將自家女儿送去服侍的想法。
对於豪商士人们来说,这是为了一步登天,攀升徐澜这棵大树。
但对百姓们来说,更多的却是对徐澜的感激,以及深深的崇敬所致,哪怕是能更接近他一点也好。
几日后。
天气转暖。
午后的暖阳,少见如熔金般泼在皇宫的御园里。
许多赵信费尽民力搜刮来的奇异草,在无人培育后,都纷纷枯萎下去后。
徐澜刚处理完几件关於江南军需调度的文书,便將前方还有一堆的文书推到一边。
他嘴角一抽,忍不住轻嘆一声:“唉-让我这种莽夫多杀几个人也好,怎么还得处理政务。”
“王宗铭啊王宗铭,还有李光、张孝纯,你们怎么还没到啊。”
虽然徐澜的身体数值是全方位提升的,处理个几日的政务根本不在话下。
可对他来说,做这些事则很没意思,便有点磨人了。
徐澜揉了揉眉心,抬眼便瞧见水榭旁臥著一块通体灰白、状若云卷的巨型太湖石。
这石头原是赵佶心头挚爱,从千里之外的太湖运来,不知耗费了多少民脂民膏。
如今却只是御园里一处庞大些的摆设。
少年注视著这太湖石,便见石面被风霜雨水打磨得异常光滑平整,在阳光下泛著温润的光泽。
“倒是块好床榻。”徐澜轻声道了句,只觉得那平整光洁的石面仿佛在无声地邀请。
他几步上前,隨意地拂了拂石上的灰尘,便侧身躺了上去。
石质微凉,很快就被他身体的暖意热,微风拂过面颊,正午的暖阳晒得人筋骨酥软。
几乎是刚合上眼,均匀平稳的呼吸声便在寂静的园里响起。
徐澜直接在这赵信的心爱之物上沉沉睡去,睡顏安稳,眉宇舒展。
只是,这份安寧却未能持续多久。
一名自翊圣教信徒中选出,幸运入宫服侍徐澜的侍女刚走过来,便见自家真君此刻正躺在太湖石上睡著。
瞬间,侍女的脚步猛地钉在原地。
她刚想悄悄转身离去,免得打扰真君休憩。
可忽然间,侍女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睛骤然瞪圆,瞳孔里倒映著阳光下安眠的真君,
以及那块沐浴在光辉中的奇石。
“真君乃是天神降世,对於睡眠所需极少。”
“如这般午睡,按典籍记载,却是根本没有过的。
但此刻,真君却在石上沉眠,这、这————“
短暂的死寂后,侍女便下意识捂住小嘴,在心中惊呼:“天天哪!真君!真君大人这在—在『神石”上入定了!!”
“入定”二字本身便是带著某种神圣的涵义。
在这侍女心中,真君乃是何等人物?
那是能单手擎鼎、万军辟易、覆灭金国的在世神明!
他的一举一动,都岂是凡俗可以理解的?
对常人来说,午睡就是午睡可对於真君来说,他摒弃舒適的龙床,却在这块偽帝遗留下的奇石上“入定”。
这石头这石头定然大有玄机,蕴含著凡人无法想像的天地奥秘!
而真君,也说不得是在感悟大道,提升修为侍女深深吸了一口气,隨后压低脚步声,缓缓退了出去。
走在宫道上,她碰到了另一名同样侍奉徐澜的侍女,其也是翊圣教信徒。
“阿芝,不要过去!”阿芝闻言,愣在原地,隨后神情疑惑的看向对方:
“怎么了?月月,你怎么表现如此反常。”
阿月闻言,面容严肃,只见她小心翼翼的凑到阿芝身旁,压低声音说道:
“咱们两个关係最好,而且我也知道,你对真君的信仰也很虔诚—如此,我才能放心跟解释,为何我让你不要过去。”
阿芝看到她这副神秘兮兮的做派,只感觉更奇怪了。
阿月没有再卖关子。
她轻咳一声,凝重道:“真君,在顿悟,在感悟天道!”
“这是我亲眼所见,真君在太湖石上顿悟。
那场景,哪怕只是靠近,都让我有种心悸感,仿佛在面对著巍峨山岳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