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主上诞下的后代,也会继承神力吗??
当王宗铭与张孝纯相遇后,他们走在这长街上,便不由感慨起来。
“未曾想,这偌大汴梁,竟然已在主上的掌控当中了。”张孝纯环顾四周来往百姓,不由说道。
王宗铭笑呵呵的授著鬍鬚,赞道:
“倘若在一年前。
有人跟我说,我等会跟隨一位横空出世的霸王夺得大宋江山,助其建立基业。
我却是信不得一点,甚至还会將其赶出去!”
“唉——王家主,说实话,我当真是羡慕你啊。”二人並肩而行,张孝纯却忽然开口嘆了一声“此话从何说起来?”
张孝纯摇头苦笑,无奈回答:“说起来,这或许是对你的羡慕,也或许是对我自己的遗憾。
其一,我遇到主上的时间晚了些,未能如你这般,在其刚刚声名鹊起之时就投效过去!
其二,便是我家中唯有儿子,却没有个女儿若是有女儿,我定当引其为主上妾室,如主上这般青史都得为其重开篇的存在,哪怕是其姻亲都必然能史书留名。
更何况主上若是诞下后代,其后代说不定也能继承其几分神力。”
王宗铭静静的听著,面带笑容,“张大人,你无需羡慕,也无需遗憾。”
“毕竟,在下的眼光放在我王家歷代家主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不然也不会做出得知主上消息便立即投效的决定!”
“像我这般独具慧眼之人,別说这个时代了,哪怕放眼歷朝歷代,都是少之又少啊。”
张孝纯听著他这番吹嘘自己的言论,嘴角狠狠抽搐。
瞬间,他便感觉自己硬了。
拳头硬了!
但对方说的又的確没错。
当时徐澜还只是在南乐县及附近闻名。
而王家则是自开国时便驻守大名府。
其经营发展百多年,每代官家治世都有族人入朝为官,树大根深,底蕴深厚。
可王宗铭作为这一代家主,却在初期便举族投效徐澜,毫不犹豫將最宠爱的女儿嫁与后者·
这份决断,確实可圈可点。
正是因为这份决断,只要主上创立的基业越大,在史书上留下的痕跡越深,王宗铭的“慧眼识人”也会愈发闻名。
“不过说起来,我其实並非最先投效主上之人。”
“南乐县县令李光,才最先做出此决定而他,也在赶来的路上了。”
二人交谈而行。
当他们来到皇宫前,便见到了一名名驻守於此的翊圣军士卒。
正当王宗铭和张孝纯想要让士卒通报消息的时候,却忽见一名將领打量了他们几眼。
这將领想到了什么似的,立即快步走上前来。
“阁下可是张孝纯张大人?”他对张孝纯作揖道:“属下曾在隨军离开太原府时,见过您的样貌。”
张孝纯闻言,当即露出微笑:“正是。”
他也拱了拱手道:“我身旁这位乃是王家家主,同样为主上效力,此番我等前来,是想勤见主上。”
將领笑呵呵的回道:“主上早已下令,若您和王家家主前来,无需通报,直接进宫即可!”
说完,他招呼一声,让一名翊圣教出身的宫女过来,对张孝纯道:
“大人,您便隨她入宫就行!”
“多谢。”张孝纯再度拱手。
那宫女竟也认得他,也行礼道:“见过张大人。”
“都是为主上效力,无需这么多礼节。”张孝纯笑著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
言罢,他悄悄向身旁警了一眼。
只见王宗铭面容平静,依旧是一副淡然神情。
但在隨著宫女入宫的途中,这位王家家主却是不由心中哼了一声。
“翊圣军不过是建立的早了些罢了!”
“我大名府霸王军的剑,也未尝不利!”
就在他暗戳戳腹誹的时候,很快几人便来到了徐澜所居的宫殿前。
只见前方宫闕巍峨,令人望之心生敬畏。
將他们带到殿前,宫女便退下了。
王宗铭与张孝纯对视一眼,同时在殿外恭敬喊道:
“臣王宗铭、张孝纯,求见主上!”
很快,殿內便响起一道平静的声音:
“进。”
二人进入殿內,便见一名身著劲装的少年立于丹陛之上。
其周身散发的並非帝王的威仪,却更加威严,是一种近乎神祗俯瞰凡尘的漠然压力。
“二位,许久未见了。”徐澜轻笑著说道。
王宗铭连忙道:“主上,虽然我等有段时间没见,可就是这段时间,您却一路横推汴梁,將这诺大宋国收入囊中闻言,徐澜却是摆了摆手:“客套的话,就不必多言。”
他直接安排起两人接下来要做的事:
『汴梁及沿途城镇新定,百废待兴。”徐澜目光如电,直刺这位能吏,“张孝纯,你主民政恢復生產,安定民生。”
“所需官吏,由你与过几日就会赶来的李光,从地方干吏中遂选擢用,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但若贪瀆害民—
他没说完,殿內的空气瞬间凝固,一股无形的寒意笼罩下来。
张孝纯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腾的敬畏,躬身应诺:“臣必竭尽所能,不负主上重託!”
旁边的王宗铭则领了更艰巨的任务:整合大名府、太原府、汴梁府库资源。
徵调民夫,疏通运河,打造舟船,为南伐大军筹集如山粮草、军械。
“眼前的大宋,可还没完全征服。”徐澜视线扫过下方的二人,开口道:
“江南士族,就是下一步要出兵的对象。”
“后勤之事,则全权由王宗铭负责。”
王宗铭深深应道:“必不负主上所託!”
后勤之事,重要性不言而喻,徐澜却將此事全权由他负责,这便是对他的信任。
当然,这其中或多或少也有姻亲的关係在—不过既然主上將后勤交给了他来负责,那他便会儘量做的完美妥当!
王宗铭深知后勤乃大军命脉,在离开皇宫后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而除了他与张孝纯,还有另外一人也来到了汴梁。
此人虽是白髮苍苍的模样,身形瘦削,但却精神翼,看不到丝毫垂垂老矣的朽木之態。
他的身后,跟著上千名神情虔诚、穿著七星袍的信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