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恐龙入侵
“但几百万年的时间对於我们人类而言还是太长了。”
丁仪的声音有些阴阳怪气。
“比起这个,我们人类还是更愿意关注近在尺尺的威胁。”
“那就接受战爭的考验吧!人类。”
几乎在大牙话音落下的那一刻,常伟思的神色骤变,他抬头看向了联合国窗外,那几乎已经被不明的绿色孢子所填满的天空。
一根根『古木』般道劲的绿色柱体划破大气向著地面砸去,热成像仪显示,在绿色柱体的位置,有著散发著极高热量的巨型物体混杂其中。
常伟思的神情极具变换著,行星防卫军事指挥部向所有的参战人员发出了最高的红色预警。
聆听著从极北斯堪地那维亚半岛到位於世界之南的火地在此时响起的刺耳的防空警报声,从未有像现在这一刻,人类这一族群整体的安全遭受到了如此巨大的挑战。
原本荒芜的西伯利亚已经彻底不见了,战线在一夜之间退了四百公里。
在晨曦的微光下,原本荒芜的白色冰原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暗绿色,密密麻麻的参天古木,那些足有几百米高的古木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
在卡琳娜身旁的军事观察员的观察下,被爱国者飞弹击中的区域升起了一道黑色的烟柱,但却没有燃起大火。
火焰在刚刚升起的那一刻就像是被什么东西所吞没了一样,即使是满载著高热燃料的哨兵洲际飞弹,在这片长达九千公里的绿色海浪中,人类引其为豪的武器显得是如此的无力。
严格的政治定义上的俄罗斯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它已经被疯狂的大自然所摧毁,吞食者们的计划相当完美,他们既要给人类足够的压迫力,又不能彻底摧毁人类的战爭能力。
对法国和英国的打击首先被排除了,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实在是过於狭小,而工业实力放在整个人类视角上来看也是相当的屏弱,实在是达不到威人类的目的。
而中美对於人类目前的经济政治体系实在是太过於重要,而一旦摧毁这两个国家,人类將再也没有进行战爭的勇气和实力。
那么俄罗斯在此时就成为了最好的打击目標,辽阔的土地,残缺的工业以及落后的科技吞食者们一眼就相中了这片横跨欧亚,跨度可达九千公里的土地。
只需要一点点小小的催化剂,从天而降的孢子便深深扎根於这片名为俄罗斯的土地上,钢铁丛林之中疯狂生长。
克里姆林营只在孢子的疯狂侵蚀下坚持了七十秒-正如曾经那个伟大的满怀梦想的国度最终只坚持了七十年便轰然瓦解。
“再也没有俄罗斯母亲了!”
卡琳娜悲愴的说道,她注视著天空那正淒凉的向著地面坠落的雪,无论是天空还是大地,都已经被那些来自天外的异形入侵者们所占据天空中充斥著那些宛如精神错乱一般的白色线条,那是昨夜由北约和华约的空军为了夺取可能存在,但是希望渺茫的制空权而在这片土地上所进行的绝望的殊死搏杀。
地面的指战雷达上扫描到处都是来自吞食者帝国的飞行器,但驾驶著f-35和突-35的联合空军编队却什么都看不到。
飞机上搭载的自索雷达上空荡荡的,散发著诡异的寧静,飞行员们既看不到敌人,同样也看不到自己。
但从四面八方燃起的火光和定时中断的通讯却告诉他们,他们的飞行编队此时正在被一架接著一架摧毁。
“我们还有多少弹药。”
卡琳娜少校对她的副官询问道,她的防空飞弹连是在昨夜被摧毁的,她和所有人一样都不能理解对方使用了什么武器,只是一瞬间,伴隨著一道微弱的火声,整个连的电子设备都全部失去了效用。
俄罗斯母亲的东方盟友提供给他们最先进的无人电子战技术和北约提供的她曾经梦霖以求的精確制导装备和全套星链系统也都被轻而易举的瘫痪。
如今,卡琳娜少校手中仅剩的还能为俄罗斯而战的武器,只剩下这些从对红色帝国时期的老仓库翻出来的斯捷奇金手枪和马卡洛天手枪。
“平均到一个人,可能有一百到两百发。”
副官低声说道,就像卡琳娜一样,他的脸上也同样满是愁容。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少校,最致命的是现在的我们联繫不上任何人。”
“这些野兽执意要让我们在森林中和它们来上一场刺刀见红的搏杀。”
卡琳娜擦乾了自己的犀牛皮枪套,这是她姥爷留给她的最后的礼物。
“那就来吧,谢廖科夫上尉,你还没忘该怎么带著士兵们在雪地里挖掘战壕吧?”
四周是令人室息的可怕死寂,卡琳娜依靠著背后那巨大道劲,宛如从侏罗纪而来的古木坐下,
望著眼前这片半个小时便已经没过了脚踝的积雪,卡琳娜深深的吸了口气,她摸向了自己冰冷的腹部,温热的液体从她的掌心渗出,借著从头顶无边绿幕的边缘升起的阳光,她將手掌放在眼前一瞧。
白茫茫的大地上此刻一片血红之色。
“金牙那个废物,他竟然还想隱瞒黑尖塔已经被摧毁的消息。”
火星,在距离午夜领主只有两公里外,被风化运动侵蚀的正剩下一一片矮小的丘陵的山脉前。
在收到金牙的求援信號后,吞食者帝国的火星军团正在集结,
当身上佩戴著叮作响的如同锁链般,滋滋的冒著橘黄色的波纹的统帅检阅著他魔下的这六万五千名士兵。
看著眼前这些全副武装的吞食者战士,他很有信心能够像捏死一只蚂蚁那样捏死那些人类的远征军。
按照之前的情报显示,来袭的人类舰队一共只有十三艘非常原始的的战舰,其中一艘还在之前的航行中被摧毁。
每条船上搭载了三到四百名船员,其中战斗人员仅能占到船员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