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失控
“在亚空间中,一切都是未知的。”
叶文洁很快移开了视线,当她说到这里时,她又一次的將视线落在了一旁的苏修身上。
这位自从离开地球之后,浑身便充满了神秘气息的面壁者对於亚空间的理解远远不是运气好就能够解释的。
叶文洁的心中曾经有著很多的猜测,不过现在,她的大部分推论都已经被推翻,反而是来自地球和三体方面的推测让她觉得倒是可能性很高。
叶文洁將探究的视线集中在面前这位自始至终都维持著最基本镇定的面壁者身上。
你真的是银河系的第一位灵能者吗?
想到三体人的推论,叶文洁心中想道。
即使以人类的视野也能看得出苏修身上的异常绝不仅仅是一句『地球第一个和亚空间接触的生命可以解释的。
丁仪依靠著申玉菲这位人类第一位记录在案的灵能者的审讯报告,以及哈勃望远镜对於火星的亚空间裂隙的观测数据推断的结果是『苏修至少是太阳系中比较特殊的个体”。
但以三体人的文明和技术,它们能够更进一步的缩小范围。
太阳系太小了。
实现在苏修身上的奇蹟至少是要以银河为尺度的物质基础才有几分可能。
在星辰中闪耀的高能粒子是如此的绚烂和美丽,这些恆星剧烈燃烧直至自己灰飞烟灭之后的余暉携带已经被终结的几十亿年的歷史飘向那恆星原本永远也无法抵达的远方,將这几十亿年的信息以极其不可思议的方式送到每一个有勇气探索群星的生命面前,去让这个文明接受宇宙冰冷辽阔野蛮而公正的评判。
叶文洁很快收起了她那发散的有些过分的思绪。
“人类所知的一切形式的防御在亚空间中都几乎没有特別大的意义,我们唯一的选择只有加速,加速以及加速!”
伴隨著叶文洁的话,在这片虚幻与现实交匯的区域,初级宇宙射线轰击星际介质的画面就这样赤裸裸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时间就是生命!是的,时间就是生命。”
杨冬喃喃自语。
伴隨著星舰各部零件开始了急速加压,『守望荧惑”號发出了轻轻的震颤,一种令人难以忍耐的哀鸣在她的周边迴响,这像是这台濒死的机器在生命的最终发出的鸣咽,也像是这艘凝聚了人类文明曾经最高技术结晶的总和的战舰的决死迴响。
钢铁的机器在脆弱的人类之前先一步发出了预定胜利的宣告,因为它已经將自己的全部生命勇气和工作能力,都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这场战爭。
从这一刻开始,这就註定是一场单向的航行了。
“守望荧惑號的速度已经接近万分之一光速,不千分之一—这怎么可能?”
看著眼前的控制面板上闪过的战舰速率,杨冬的目光中闪过了一抹不可置信。
这艘用人类现代的基础技术拼接而成的舰船的引擎还是使用了人类最为信任的工质推进技术这需要人们不断的为引擎中加灌液氮作为燃料。
儘管氮元素在宇宙中並不少见,但这却也极大的增加了飞船在进行宇宙航行时的风险。
当然,这並不是说工质飞船已经被太空时代所淘汰,相反,按照地球太空军计划的构想,如果人类能够在整个太阳系铺设足够的星际基地作为补给站,那么工质飞船的效率成本以及可靠性是要远远超过目前人类並不是十分了解的无工质系统的。
但无论如何,以人类目前的技术,也不可能將无工质飞船加速到倒接近千分之一不.-如今已经达到了接近百分之一光速的状態。
杨冬瞪大了眼睛,她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飞船测速仪传来的数据。
2548898米/秒.2646979米/秒数据还在增长!
数据还在增长!
“现在我们的速度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一光速一一按理说我们应该早就离开火星了一一但为什么航程显示我们还有接近一百公里的路程?”
杨冬不可置信的看著守望荧惑號的錶盘,她喃喃自语道,满脸都写满了不可思议。
“有某种力量强行扭曲了空间的概念。”
申玉菲紧靠著苏修席地坐下,她做出了一副老汉入定的冥想姿態。
“我敢说肯定有什么东西在我们的舰队进入火星的那一刻便盯上了我们的舰队从看见火卫一的时候我就有一种不详预感。”
激盪的亚空间风暴传来可怕的恶魔啸叫,申玉菲的表情变得焦躁不安,一只只血红色的恶魔在亚空间出现,它们在申玉菲的亚空间投影周边徘徊,申玉菲的心中不受控制的露出了惊恐“继续前进。”
一双手搭在了申玉菲的肩头,她看到周围那些不怀好意的目光像是看到了什么比恶魔本身更加可怕的东西一样在下一秒便惊恐的四散而逃是面壁者!
申玉菲若有所感的抬起了头。
而苏修则对著不安的杨冬继续说道。
“我们一定能抵达终点。”
杨冬点了点头,隨后她便惊讶的看到在『守望荧惑”的錶盘上显示的舰船与火星上亚空间裂隙的距离就在说话之间缩小了一点。
但不等杨冬为此感到欣慰。
下一秒,伴隨著战舰各处响起血红色的警报声,杨冬的声音再一次传来。
“检测到红外辐射扫描和强雷达回波!”
儘管舰组並不理解敌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將不可控的电磁波和红外导引穿过对科技產品的干扰异常强大的亚空间裂隙的,但是对於这些武器的原理,人类方面简直是再熟悉不过了。
瞄准守望荧惑號的武器显然不是亚空间的手笔,而是来自於亚空间裂隙之后的吞食者帝国。
“舰船规避!”
申玉菲通过无线电对著舰组成员,大喊道,
“来不及了!”
杨冬看著此刻已经加速至接近五十分之一光速的战舰,额头渗出了细密的白色汗珠。
“舰船速度太快,已经超过了理论上可以操纵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