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从侠之大者完顏康开始 > 第155章 请父皇称太子为陛下
  第155章 请父皇称太子为陛下
  靖哥儿心慈手软提醒放走的托雷与哲別所领两万余兵马从河北东路一直杀到山东东路,又折道向西,掠山东西路、大名府路、河北西路与窝阔台察合台等军匯集,直把金国兵力空虚的黄河以北內地杀了个对穿。
  完顏璟在南京路据守的大军渡河五万,尝试狙击托雷部眾,分润些战功,但也没捞著什么大的战果,反而自损过半,直把南京朝堂嚇得將过河大军紧急召回。
  完顏洪烈回防中都后,不敢轻易分兵驰援各路战事,只令各路总管府募集签军自保,等其大军逐一来救。
  这倒也没错,不然按照金军与蒙军的战斗力对比,分兵驰援定是个被各个击破的下场,
  但各路地主豪强可等不及了。
  手下的百姓再被徵集一波当签军去送死,田可没人种了!为何要去给城里的官宦权贵卖命送死,不如自己拿起武器保卫乡里。
  自保,必须自保!
  反正蒙古铁骑只攻一次,绝不恋战,只要挡住一次进攻就行!隨便他们祸害別的地方去!
  於是,太子威名虽然声传南北,但还是挡不住各地人心离析的趋势,实在是因战事压榨太狠,
  以及金国之治远不及乡里。
  不过,由於山东东路的特殊性,杨铁心早就提前结寨自保了,待托雷一至,立马反应过来,领军拒敌,甚至他一个防御使居然唆使著山东东路总管府越州跨路追击托雷部。
  府尹兼总管:“穆將军咱们没有调令啊!”
  杨铁心:“如此大功,怎能不取?事后我儿婿自会补全!”
  府尹兼总管:“干了!”老夫也想进步的!
  於是,杨铁心暗中控制的势力出了山东东路,延伸至山东西路,触及大名府路......再往后,
  其与耶律楚材驰救援军南北追击已匯合的窝阔台托雷大军,有胜有败,一直將蒙古大军逼退回西夏境內,將內患平定。
  完顏洪烈闻名嘆道:“未料到一江湖杂耍卖艺的,竟有此般胆量、此般將才,也对,若不是个胆大的,当年如何敢在大兴府摆下擂台比武招亲?”
  完顏洪烈又问:“康儿,你这穆岳丈倒不似黄岛主是个淡泊名利的,该如何嘉赏?”
  杨康笑道:“擅自用兵,该与山东东路总管府一同斥罚。”
  完顏洪烈提出赐姓完顏,这倒是完顏氏一贯用来笼络外姓功臣的做法,但念及赐姓之后改下不改上,穆念慈也得姓完顏,经杨康提出异议,便就作罢了。
  杨康:“......”杨再兴若九泉有知.....
  至於如何嘉赏,还得遣使至南京,由枢密院议定,至於出兵手续当然由都元帅给后补上了。
  远在南京办公的枢密院诸臣也是积极联络太子,不联络不行吶,再不回中都,都元帅府都要上天了。
  完顏洪烈一脸揪心地嘆道:“一来一回,久需月余,眾將士有功难以及时封赏,这实在令人寒心吶!”
  杨康道:“当迎回陛下,奉为太上皇,由太子登基御极。只是往后要苦了爹爹了!大金国五京一十九路重担加身,何其操劳!”
  康儿如此心意相通,完顏洪烈欣慰道:“有我儿辅佐,天下事皆易耳,爹爹不苦!”
  在完顏洪烈亲赴南京迎回陛下的操作下,完顏璟没有选择兵锋相对,挑起金国內乱,而是选择了直接在开封府退位称太上皇。
  泰和十七年,冬。
  完顏洪烈於南京登基为金国皇帝,尊父皇陛下为太上皇、母妃元妃为皇太后。
  进封太子妃为皇后,太子良娣为贤妃;
  原王为皇太子,原王妃为太子妃,黄氏、穆氏、李氏、王氏(云)为太子良娣;
  絳王、荆王、英王、寿王等王兄、文武功臣、勛贵皆有封赏。
  次年正月初一,改元大安。
  出正月,携百官、絳王等宗室还朝中都,太上皇仍居南京,坐镇河南。
  虽然太上皇还有节制南京路兵马之权,但大伙儿都知道他这是彻底打算颐养天年了。
  不过,完顏洪烈虽当上了皇帝、金国至尊,但仍然有三件心病未痊。
  一个是皇后始终不愿归来中都,一个是辽东四路落於郭靖之手始终不从詔令来覲见,还有一个是黄河以北各路起义叛此起彼伏难以根除。
  他心中嘆道:“大安元年,家国难安。”
  完顏洪烈问计於杨康。
  毕竟第一个心病是康儿的娘,第二个心病是康儿的义兄,不问他也没別人好问。
  完顏洪烈先拋出第三个问题作为铺垫,这反而是他最不担心的,这些贼首若非趁乱取势,哪里能有什么作为,休养生息个几年便好了,当然若蒙古再来侵扰,这事也確实难办。
  杨康表示这事很难,都怪废帝海陵王完顏亮,崇慕汉家文化,废除了剃髮易服政策,使汉人思慕南朝,迟迟不得归心金国。
  “留头不留髮,留髮不留头!百年之后,皆为大金子民,谁人思汉?”
  杨康语气挪输,心中却给完顏亮点讚,这小子把篡位夺朝把完顏宗室给屠得七七八八,甚至把女真祖庭上京城给平了,直接迁都中原,实在是大功一件,他的汉化政策也一直保留下来,使得金国文化昌盛但战斗力被一路削弱。
  完顏洪烈听著也尷尬,在完顏亮之后继位的世宗完顏雍、太上皇完顏璟都是大力推行汉化的,
  称“汉者共天下之言也”,贬宋国为南朝岛夷..
  效果有是有,但是吧,河北思辽、河南思宋,归心大金以为汉家正统的不足三分之一。
  还不如直接如康儿所言!留髮不留头!
  但如今积弊难返,来不及了。
  完顏洪烈赞同感嘆,心道康儿果然一心为了大金国。他又將第一第二桩心事讲了出来,希望康儿援手处理。
  杨康道:“这有何难?此三事,对我而言,易如反掌。”
  完顏洪烈眼晴一亮,喜问:“太子有何妙策!?”
  杨康笑道:“请父皇禪位,称孩儿为陛下,太后临朝、辽东归附、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完顏洪烈瞪大眼晴看著杨康:“这.....这.....
  杨康又笑道:“父皇陛下能舍天下至尊之位,只愿与娘归隱桃岛,此情至深、举世无双,娘如何能不感动?”
  完顏洪烈沉吟,竟有所意动,不似作偽。
  杨康一愣,不是,哥们儿,我开个玩笑,你还真考虑上了?
  完顏洪烈心道,康儿既出此言,必是早有此意,朝中以赵秉文为首,支持他者甚眾,军中以耶律楚材为首,中都卫成之军亦有七成尊奉其令,若生玄武门之变...,
  啊不对,中都城没有玄武门,他就是太子,没人能跟他抢得过皇位。
  我並非他亲生父亲,若等他带兵入宫相问,还能有太上皇那般的好下场吗?
  完顏洪烈纠结万分,我才当了三个多月皇帝,就要退位让贤了吗?
  他小声试探道:“太子妃....
  杨康正色:“小琼已有身孕。”
  无它,擦枪走火而已。
  完顏琼精准把握住了空档时机,眼下他身边没別的女人在。
  嗯......天天需要他用先天真气按眼保健操的梅师父不算。
  至於慈妹,她在桃岛可太忙了,不单单要侍奉娘亲,还要照顾產妇、孕妇、婴儿、病人,虽有王霓、傻姑帮忙,但这俩都是干活儿不利索的。
  而老黄在桃岛上看著这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林雅待得不自在,他也觉不自在,年后便藉口送为林雅送行,一路又送到了终南山,在活死人墓安心钻研武学、逍遥了一段时间。
  所以,慈妹的进度连人畜无害的路人完顏琼都没赶得上。
  杨康没想到完顏洪烈真的答应了。
  他本只是给老洪铺垫一下自己没有当三十年太子的想法,没想到老洪居然大方地只当三个月皇帝!?
  联络赵秉文、耶律楚材商议、观察朝中动態后,並未发觉有诈。
  杨康便坦然受之。
  老洪啊,既然你如此深爱包惜弱、爱屋及乌完顏康,那可別怪我杨康提前完成过儿命书嘱託了这一场在中都的传位仪式比之南京简陋操办的场面,准备得浩大无数。
  陛下与太子不谋而合达成一致,欲使天下皆知大金国大安皇帝完顏洪烈让贤与大金国太子完顏康。
  不仅仅要让金国文武百官见证,更告於宋、夏、蒙古遣使来贺。杨康亦以天下第一的江湖声名,传令天下各大门派,八月十五来金国中都观礼。
  虽是传位之日虽定在半年之后的八月十五,但完顏洪烈还是提前將朝政交给了杨康,以安人心。
  也是安杨康之心。
  完顏洪烈心道,康儿以完顏氏、大金国太子身份为基,於眾目之下接任为大金国皇帝,难道还能自己反自己,改朝换代,弃了大金国基业吗?
  他捫心自问,嘆道:“久易生变。”
  这朝堂上下,除了完顏宗室反对声颇多外,其余皆为太子歌功颂德,拥立之意,不言而喻。
  待至八月十五,中都城南郊天坛早已修布置完毕,围垣三重,四面各有三门,中有圆坛,坛、垣皆以赤土覆盖。
  金国群臣、各国外使、武林各派,皆聚集於此,
  完顏洪烈身著宝服袞冕,於赤土之坛上祭祀祷告,言说太子完顏康德行、功绩远胜於己,救祖宗基业於危难、江山社稷於水火,若不早日传位於太子完顏康,使天下沐浴其恩德,实在有愧列祖列宗、黎民百姓.....
  他说得大义漂然,能出现在这里的金国群臣也是深以为然。
  宋使心中鄙夷道:“女真蛮夷,逼父退位之辈,果然报应不爽。”
  西夏使者心中羡慕:“若使我国陛下能有此气度、太子能有此魄力,那可真是国家之幸了。”
  蒙古使者面露不屑:“父不如子,真是个废物。那完顏康当了金国皇帝也好,没听说中原皇帝会如我大蒙古国大汗一般会领兵亲征的。如此英雄皇帝困守中都,是我大蒙古国的幸事。”
  在场的江湖中人皆为门派之主或者高人侠土,没有不是耳自聪明的,故而位列较远,他们远远看著主持祭祀仪式的皆为全真教道士,心中不由震撼不已。
  “那道士便是长春子丘处机吧?听说是金国太子之师,从小授其武艺!”
  “嘶......原来如此,全真教果真下得好大一盘棋!”
  “兄台,此话怎讲?”
  “待祭天祭祖仪式完毕,百官回朝拜见新帝,新帝既是全真教教主,帝师亦是全真教长春子,
  那全真教岂不是成了金国国教?”
  “不对不对,我还知道一件秘事!太子殿下身边常有一位瞎眼使鞭的美妇,你们猜是何人?”
  “公孙谷主別卖关子了!咱们都知你与太子交情颇深,有何秘事若是能说出口的,赶紧给大伙儿长长见识!”
  “正是天下五绝之一,东邪黄药师的弟子,十几年前鼎鼎有名的黑风双煞铁尸梅超风!你们瞧,百官之前,那青袍老者,正是东邪!”
  “嘶......原来他们早已相识,我还奇怪他如何成了太子的岳丈。”
  “岳丈?东邪前辈是太子的岳丈???”
  “是啊,太子有一良娣为黄氏,正是东邪之女,你不知道?”
  眾人纷纷窃窃私语吃瓜,再见位列百官之前的观礼者除了黄药师之外,还有一僧一弓一道,便也都认得出来,正是重又排了名次的天下五绝。
  “正是天下武功第二至第五的东邪、西道、南僧、北弓!不过太子殿下却未自取天下第一的名號。”
  “太子乃中原之主,亦是全真教主,继承『中神通』之名也不错。”
  “不妥不妥,太子武功盖世,远胜中神通王真人!”
  “不如为陛下进献尊號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眾人:“......”你马屁拍得太过了昂!
  一看是谁,哟,是少林寺天鸣方丈啊?听说你与陛下相交莫逆,你怎么没混到百官前列去?华山论剑你是没排上名次还是没收到邀请哦?
  天鸣认真道:“一切都说得通了,正是二十六年前,重阳真人以《九阴真经》布局,邀得天下汉人中的绝顶高手相聚,名为爭经,实为......
  说到此处,眾人纷纷侧耳倾听,天鸣也压低声音道:“实为,抗金!”
  他又道:“全真教、桃岛均择一汉女所生的金国王子悉心教导,授其礼义、教其神功,助其夺嫡称帝,从此以后,金主世代为汉家子....::
  “嘶!”
  眾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是啊,不然九指神弓洪帮主如何能出现在此处?
  有人疑问:“可是听闻当年五绝之一的西毒乃西域人士?”
  天鸣道:“西毒欧阳锋,乃中原汉姓。只可惜其不明大义、行事不端,后来其欲抢夺真经,被王真人破了武功遁走西域,想必已经死了。你瞧,如今换成了『西道”周伯通,正是王真人的师弟。”
  眾人纷纷抬眼看去,只瞧得见远处的周伯通、洪七公、黄药师、一灯的后脑勺,但祭坛之上的长春子丘处机,大伙儿还是能瞧得清清楚楚的,纷纷投之敬佩的表情。
  真是辛苦长春子真人了!
  而台上的丘处机忽感有些心虚不自在。
  他还是觉得康儿欲行之事,过於激烈了。
  咱们就按照当年在临安,你让黄蓉传话所说那般,徐徐图之、桃李代僵、篡位称帝、再复姓为汉,多好!
  康儿啊康儿,你学什么不好,非学为师这气盛刚烈性子!
  说什么汉人之天下如何能为女真嗟来之食?
  绝不承受完顏氏宗庙之祭,也不必完顏洪烈相授君位,当以杨氏自取之!
  师父!我杨康正名之际,正在此时!
  丘处机心道,康儿啊,你再忍辱负重几年,待局势再稳妥些,就算不继承金主之位而自取之,
  也好啊?
  “师父啊,我可以继续忍辱负重,可是天下黎民百姓实在忍负不了了啊!”
  “我若以完顏氏为金主,必受完顏宗室、女真部族各番势力裹挟,如何能施仁政,救我汉家子民?”
  “而且,久易生变。”
  丘处机再回想起徒儿所言,看著完顏洪烈满面肃穆,心道,久易生变。
  那就变在此时罢!
  此时,完顏洪烈所念祷文已至尾声:
  “天人之望,非朕敢私,皇太子康文成武德、威伏四海,可即皇帝位。凡军国庶务,一听裁决......“
  “太子,请上来接承接詔书!”
  杨康出列道:“我不受此詔。”
  眾人闻言,虽感觉太子用词生硬,但也並不觉得意外,三辞三让为古礼也。
  蒙古使者听著宋使、夏使解释,觉得这是在脱裤子放屁。
  但完顏洪烈心知自己並未与康儿议定有此章程,再见天坛下眾朝臣中耶律楚材与赵秉文面色如常,顿时明了事情或许有变。
  完顏洪烈高声再请,杨康再拒。
  第三次时,完顏洪烈心中思绪万千,只觉头晕目眩,他咬牙再请。
  杨康上了天坛,走到完顏洪烈身边,轻声说道:“父皇,这是完顏康最后一声如此喊你。天下为重,汉民为重,我当以杨氏而自取。”
  “康儿......康儿....
  一完顏洪烈睁大眼晴,訥訥无言,他心中明了,事已至此,中都城中必然已被他控制。
  不待杨康点穴,完顏洪烈眼晴一翻,已晕倒过去,跌靠在杨康肩头。
  眾朝臣一惊,心道陛下这演技真是太逼真了,此番晕过去,太子是不得不將詔书接下来咯!
  杨康將完顏洪烈及內禪詔书交给丘处机,环视眾人,朗声道:“我不受此詔!”
  声声入耳,眾人清晰可闻。
  眾朝臣顿时大惊失色不敢言语。
  至於在场的江湖名宿,只有宋国来的那些未曾见识过完顏元帅威势的在悄然议论,但见其余人都默然无声,也渐渐不敢再说话。
  杨康从袖中取出两物,一为僵老人皮面具、一为赤色鬼神面,眾人见之,不明所以。
  他先戴上人皮面具,遥看枯木禪师、陆展元、朱聪等江南群侠,声色沙哑低沉,说道:“枯木大师、柯大侠,诸位同道可还记得杨某?”
  柯镇恶被点名,感觉声音有些耳熟。
  枯木面露惊色。
  杨康再將新制的柳木彩漆面戴上,还未来得及说话,便听得一声惊喜高呼。
  “是杨教主!!!杨教主没死!妹.....
  隨著韩宝驹的呼喊,受全真教相邀来看热闹的江南群侠们纷纷附和欢喜。
  但韩宝驹后面的话却沉了下去:“妹......没死......真好......
  +
  他汕汕看了眼堂妹,见她神色如常,心道难怪后来妹子再也不提杨教主了。
  二哥也在摇著摺扇微笑,那也早知道了。
  不过大哥却激动得直铁杖,太明显了,显然也是被蒙在鼓里。
  ?丘道长也不知道???
  嘶......全真七子竞然只有马道长了解实情?!
  相人如相马,韩宝驹悄悄观察地细致,
  “杨教主!!!”
  江南群侠来者也就十几个,但此时欢呼雀跃得声势颇为浩大。
  其余江湖人士听闻,也是惊异无比,难怪听说当时赵王府高手被明教教主全灭,原来是完顏元帅亲手所为啊!?
  不对,是杨..::..元帅?太子?陛下?
  赵秉文与耶律楚材对视一眼,也是面露异,心道陛下原来四年前便已在作谋划了!难怪当初与黄氏辩论什么汴河改道、华夷之別,陛下不以为意...:
  杨康抬手虚按,眾人声,柯大侠被朱聪捂了嘴。
  “我乃大云光明教主杨过,面刺宋寧宗赵扩而身死者,是我教光明左使余一剑。”
  杨康解释了“杨过之死”的缘由,又道:
  “杨过亦只是我化名而已!我本名杨康!乃杨再兴玄孙!我母包氏因宋军无道掠民而以孕身委从金国赵王,瞩我为汉、育我成人!今日我欲以汉人之身、以杨姓而取天下,所谓天下大同,各族如一,眾爱卿、诸位同道,以为如何?”
  江湖中人吃得此瓜,纷纷高声叫好!
  眾朝臣中,汉人出身者或喜或忧,女真及少量契丹贵族怒目斥骂,呼喊卫士诛贼援救陛下。
  有誓死效忠大金国的铁骨净臣骂道:“畜生!分明是陛下將你养育成人!要封你为太子!眼下更是要將我大金国江山社稷託付於你!你!你!你!对得起陛下吗!”
  或许是开头骂得痛快,但马上意识到没有杨康,完顏洪烈也当不了皇帝,这老头儿“你你你”之后,也晕了过去。
  杨康正色道:“若无我,金国完顏氏早於四年前为蒙古成吉思汗所亡矣。”
  此言一出,蒙古使者骄傲昂首,高声相和:“杨皇帝说得对!我大蒙古国早把你们金国女真杀得屁滚尿流!”
  “闭嘴,听我说话。”
  蒙古使者低头。
  杨康道:“若无我,赵王完顏洪烈如何能称皇帝?”
  完顏洪烈听著自己的名字幽幽醒来,幽怨地看著杨康,嘆道:“康儿,何至於此,你还姓完顏、依旧当大金国皇帝,可好?”
  眾人:“
  此时,群臣中走出来一人,眾人见之,认出来是太子良娣穆氏之父,穆易。其以扫平山东两路、大名府路等叛乱及追击蒙古大军等战功,升任为山东东路兵马都总管兼益都府尹,此番正因其岳丈身份而至中都,再受封赏。
  眾人疑惑,难道是他是因前程不明、权势將消,来劝太子?
  这.::::.这如何能劝得啊?覆水难收矣!
  见穆易出列,更引出不少大金国忠臣连著他一起骂,狼心狗肺、狼狐为奸。
  赵秉文听著看著,觉得差不多了,与杨康、耶律楚材对视两眼点头。
  然后这部分跳將出来的大金忠臣被耶律楚材下令拉走,无论是在辽东或者回到中都,他一直致力於清除军中异己的工作,效忠大金国的下去,效忠元帅的上来!
  杨铁心行到天坛前,已除去大金国青衣红裳祭服、冠帽,其余人不少人也有样学样,跟著除去金国服饰,欲与杨铁心一同为杨康劝进!
  继承金国大统,与改弦易辙另立新朝,哪个能获利更多,他们瞬间都明悟得清楚!
  杨铁心激动道:“康儿,我本名杨铁心!曾祖正为岳武穆部將杨再兴!我失散的妻子亦是姓包!你是我的孩儿啊!”
  眾隨臣:“???”不是,哥们儿,疯了吧?你国丈不想当了也想蹭著想当皇帝???
  杨铁心休养了四年,面容不再沧桑、武功兵略有所长进,就连配合起来杨康,终以本名示於世人的真情流露,亦演绎地栩栩如生。
  且不提別人的反应如何,完顏洪烈心中如遭雷击,又昏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