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375章 「国之盾」!华夏密码女神!
  李世民顿时无比感慨。
  与其说这是华夏后世的国运昌隆。
  还不如说是华夏后世敏锐地抓住了每一个发展的机会,才铸就了如此辉煌的国运。
  ......
  【总而言之,新世纪以来,华夏始终坚定不移的谋和平、求发展,专心致志搞经济。】
  【所以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之中站稳脚跟,不仅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成为了第一製造业大国。】
  【纵观华夏近百年的发展歷程,我们不难发现,华夏確实遇到了10次大的国运。】
  【这些既是国家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
  【可以说,稍有不慎,我们就会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地。】
  此时,弹幕弹出。
  “楼主,莫不是忘了还有一场国运之战是口罩危机。”
  “全世界口罩期间,华夏民族凝聚力强大的让世界震惊。一声令下,14亿人就呆在家里,一座城市直接沉寂。7天建设一座医院。”
  “所以,公务员考试那种奇奇怪怪的题,是不是就是为了选出乱蒙能蒙对题的人,免得混进去一些运气不好的人,影响了国运。”
  “说到国运,钱氏后代拿著钱鏐铁卷被朱元璋赦免那一刻也是国运啊。钱氏后人出了多少影响国运的人物啊。”
  “还有刘秀啊!当时那种情况都能贏,刘备当时真是好几次能成功却都败了,真的感觉好玄幻。”
  ......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到自己又被后人提到,心中顿时膨胀了。
  他忍不住挺直了胸膛,往马皇后那边看了看。
  马皇后看到朱元璋这副求夸奖的样子,顿时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马皇后轻轻拍了拍朱元璋的手,朱唇轻启:
  “好啦,知道你是挽救了华夏后世国运的人物!”
  “瞧你,尾巴都恨不得翘到天上去了。”
  说完,马皇后又是一阵轻笑。
  朱元璋嘿嘿笑了两声。
  “咱还派人悄悄保护著钱氏后人呢!”
  “可不能让別有用心之人断了华夏后世的国运!”
  ......
  刘备好不容易在天幕中看见自己名字,只不过他此时脸色一脸复杂。
  什么叫刘秀那种情况都能贏,他確实好几次能成功都失败了?!
  刘秀老祖宗,昆阳之战贏的確实让人觉得玄幻。
  让后人总是觉得,老祖宗確实是有一些气运在身的。
  但其实,老祖宗是有实力的,治国那可是一把好手。
  可是后人不至於捧一踩一吧。
  夸刘秀就算了,为何要说他总失败呢?!
  刘备还没做何反应,一旁的张飞倒是先忿忿不平起来。
  “大哥,后人儘是胡说八道。”
  关羽闻言,笑容中带著几分无奈,缓缓说道:
  “后人其实也没说错。”
  “我们同曹贼、孙权斗来斗去,三方最后都是失败者。”
  “反倒是让司马老贼渔翁得利。”
  此话一出,眾人皆是沉默。
  气氛很是尷尬。
  不久后,刘备的声音才响起。
  “曹操来信了,问我们该如何处置司马懿。”
  “军师、二弟、三弟,你们意下如何?”
  几人对视一眼,皆显决绝之色。
  无需多言,已明了彼此心意。
  “杀!”
  ......
  永乐年间。
  朱棣深信,华夏真正的国运,是在整个国家快要被西方列强、倭寇控制,成为他们的殖民地之时,突然违反常理出现的那位超脱时代的伟人。
  这位伟人,抹平了华夏落后的两百年。
  还为后世定下了几乎不会出问题的发展基调。
  而后世每到危难时刻,总有一些人出来將华夏重新带回正轨。
  这才是真正的天佑华夏!
  ......
  嬴政看完整个视频,心中对华夏近代的百年之路,越发清晰。
  此刻,他十分感慨。
  “其实世上哪里有什么国运呢?”
  “有的是上亿华夏人凝聚在一起,有的是所有华夏人不屈不挠、自立自强。”
  “有的是抓住时机,迎难而上。”
  嬴政的话语,鏗鏘有力。
  山河无恙,家国安寧。
  这背后,是每一个华夏人的付出。
  华夏不需要英雄,因为每个人都是英雄。
  想到这里,嬴政满脸复杂。
  若是六国百姓和秦国人都团结在一起,那便是大秦的国运!
  在各朝古人感慨之际,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国之盾”!华夏密码女神!】
  ......
  “密码?”
  有些古人看到这个词汇,有些陌生。
  而还是有人知道密码的。
  在烽火连天的年代,行军打仗、传递密信等,都是需要密码的。
  姜子牙在《六韜》中就记载了阴符和阴书。
  国君与主將之间使用阴符,进行秘密联络。
  阴符一共有八种,每一种都有著不同的含义。
  若是传递阴符之人稍有懈怠导致延误,就会被处死。
  若是阴符的秘密被泄露,泄密者或传播者也会被处死。
  这样就能保证,八种阴符的秘密只有国君和主將知道。
  阴书,则是主將则通过书信向君主请示时所用。
  为避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截获或篡改,书信都要拆分成三部分。
  並分別交由三人发出,每人拿一部分。
  只有这三部分合在一起,才是一封完整的书信。
  这就是华夏最早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