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 第488章 华夏强还是漂亮国强?
  李世民此时更坚定“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
  华夏后世的艰苦战爭时期,解放军正是凭著人民群眾的广泛支持,才越战越勇,越战越强,最终扭转了战爭的局面,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华夏后世虽然很少有战斗,但是这个道理还是適用於任何领域。
  只要能够获得人民的支持,必定能在竞爭中立於不败之地。
  ......
  【第六句,一切有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坚决地进行决战,一切无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避免决战,赌国家命运的战略决战应根本避免。】
  【第一句话“一切有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该坚决的进行决战”,是什么意思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
  【有一些问题看起来不重要,但是它是绝对可以解决的。】
  【对於这类问题,得赶紧把它解决透。】
  【你別想著放著,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隨时解决。】
  【不行!】
  【你得重视它,把它解决掉,立刻解决掉,不要犹豫,因为这是你绝对可以解决的。】
  【比方说只要专升本,你的工资就可以翻1.5倍。】
  【而你在有这个能力的情况下,就要立刻去做。】
  ......
  各朝古人忍不住点点头。
  確实如此!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问题,是他们根本解决不了的。
  所以对於那些力所能及之事,理当迅速处置,果断解决。
  若是拖著不去做,恐怕终將无力回天。
  就和种粮食一样的道理,深耕熟耰、中耕管理、施用肥料等等方式能使作物增產。
  至於剩下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
  【中间一句话,大家也很好理解。】
  【保存实力,伺机而动嘛。】
  【后面一句话则是非常重要,走上国家命运的战略决战应根本避免。】
  【以投资为例,切勿盲目加槓桿。】
  【做任何项目,也不要孤注一掷,赌上全部身家。】
  【正確的做法应该是,投入部分资金,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让这个项目自己钱生钱。】
  【自给自足,而不是赌上整个公司的命运。】
  【在商业社会中,有的时候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但是在做这个新的业务的时候,你不能赌上公司命运,必须確保公司有其他稳定的盈利业务作为支撑。】
  【有些人在转型过程中,就像进行一场豪赌。】
  【赌上了公司的命运,赌上了国家的命运,赌上了所有的东西。】
  【教员告诫过的,千万一点儿都別干,要从根本上避免这种事情。】
  ......
  永乐年间。
  朱棣微微頷首。
  君子不立於危墙之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保留实力,总有东山再起之时。
  正是这个道理。
  而在一旁的朱高炽,脸色却有些幽怨。
  后人所说的投资、做项目什么的,和治理国家是一个道理。
  他可以接受一项政策或是一次北伐的失败,但是不能为了冒进,让整个国家本身受到重创。
  而这正是很多人都想不清楚的,往往他们会选择直接全部资源都要投入。
  这种做法,或许能侥倖成功一两次,但长远来看,绝非明智之举。
  在他看来,他父皇多次北伐的行为,多少有些冒进了。
  ......
  各朝的一些成婚或是备婚的男女,此刻也都若有所思。
  这句话,在爱情、婚姻中不是同样也適用吗?
  绝对不能全身心的爱一个人!
  应当保留大部分的力量来爱自己,再用剩余的力量去爱別人。
  爱失败没关係,他们还爱能自己。
  怎么能將自己所有的希望、勇气都留给他人呢?
  所以这句话,它的本质应该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一种方法。
  ......
  【第7句,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华夏强还是漂亮国强?】
  ......
  各朝古人几乎脱口而出。
  当然是华夏强!
  虽然华夏曾一度被漂亮国欺压,可是华夏已然崛起!
  东风快递,那可是实打实的国之重器,威震四方!
  而且,漂亮国哪有华夏后世社会的安寧,到处都是“零元购”。
  各朝古人都有种感觉,等再过几年,漂亮国就会是盗匪横行的国家。
  如此秩序的漂亮国,必然是比不过华夏!
  ......
  【你要是回答华夏强,其实就陷入了第二种错误。】
  【正確的应该是,我们在有些地方强於他们,他们也在有些地方强於我们。】
  【如果你要教员评价的话,就是说他们整体强於我们,不过也是相对的强,不是绝对的强。】
  【教员是一个非常辩证的人,他把辩证法用的非常好。】
  【这正是矛盾与统一的深刻体现。】
  ......
  各朝古人鲜少接触到“相对”、“绝对”的说法。
  一时之间,他们还感到有些新奇。
  而嬴政却是在这一瞬间,仿佛有所顿悟。
  以诸子百家的思想为例。
  道家所倡导的“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相对性的思想,即顺应环境、灵活变通。
  而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礼制”等,则是更多地强调了一些绝对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
  至於法家思想,主张的是严格的法律约束,强调法律的绝对权威与普遍適用性,不容置疑或违背。
  嬴政突然意识到,治理国家亦需融合这几种哲学思维。
  不能一味追求法家的绝对权威,这一点已经经过歷史验证。
  虽能短期內確保秩序井然,时间长了必然发生暴乱。
  而若是完全採纳道家的“无为而治”,虽能得一时安寧,却可能缺乏明確的导向,使国家陷入无序。
  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礼制,则为这两者提供了一个平衡点。
  它既是道德的绝对准则,又能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调整,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想到这里,嬴政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难怪后世皇帝,都爱整儒家思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