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太上金闕 > 第176章 老龙吟(下)
  第176章 老龙吟(下)
  他起身拂袖,玄色长袍扫过满地晨光,对隨著驛馆驛丞,一併而来的侍从,道:“吩咐下去,即刻备齐『纳吉』之礼,申时前隨我入宫,面见焦伯。”
  “诺,”
  侍从应道。
  申时將至,青铜兽首鼎中焚著沉香,焦国正殿的青铜门轴,发出吱呀轻响。
  在钟鼓声中,伍文和率眾侍从,抬著十二乘朱漆木箱入殿。箱角包金处嵌著许国水纹,在廊下光影里折射出冷冽光泽。
  孟姜垂眸立在君父身侧,老龙吟被素锦裹著斜倚腰畔,琴弦偶尔震颤,与殿外的铜铃碎响遥相和鸣。
  伍文和入殿后,先是长揖,高声道:“此乃三帛六玉,聊表许国之诚,”
  隨后,身后一乘乘朱漆木箱被侍从掀开,在木箱掀开的剎那,殿中骤然漫起温润玉气,如春日洛水水畔蒸腾的薄雾。
  六方青玉镇纸以北斗之形排列,中央是块磨盘大小的白玉璧,璧面刻著许国龙蛇衔烛图,龙蛇所指处嵌著十二颗明珠。
  伍文和捧起赤色玉璋,高声道:“赤璋七件,取『七政调和』之意,”
  七政者,日月与五星是为七政,七政调和,诸星运行有序,和谐无悖。大荒之民认为,七政调而天地有序,阴阳和而万物昌,世寧人安。
  將七政调和作为吉象,兆在家国兴盛,个人顺遂。
  姜瑕看到赤璋后,道:“伍相有心了,这赤璋与火德相应,正和我祝融一脉。”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伍文和闻言抬头,道:“焦伯谬讚,焦许同出炎帝祖源,俩国本是同根之木,理当枝叶相扶。”
  说话间,最末打开玄纁木箱,百匹帛缎如流霞倾泻,有淡淡星光浮现。孟姜凑近观看,只见黑色帛面上织的是星斗井然。
  伍文和温声道:“这百匹玄纁,玄取天玄,纁法地黄,是为天地之色,以此为礼,意在与天地共长久。”
  一旁的孟姜,轻声开口:“君父,许国的问聘,很用心,”
  见此,姜瑕点头笑道:“只要你觉得好,孤自无不可,”
  “还有,”
  正在献礼的伍文和见此,心头一动,又从袖中取出一卷绢帛,再次长揖,道:“此乃我许国为迎贵女,所制內苑之图,其中有菊园、琴台、兰汀榭、迭翠阁,四时皆春,”
  “请焦伯与贵女,一同阅览,”
  “嗯,”
  姜瑕从宫人手中,接过这绢帛,展开之后,目光掠过图上的迭翠阁,在流觴曲水的纹样上顿了顿,道:“这兰汀榭临湖而建,却是与我焦国內苑的规制,有些相似。”
  伍文和回道:“这內苑,正是仿景焦国之景所制,只盼贵女在许国,也能得见故国风物,以解乡愁。”
  姜瑕眸中泛起柔光,对伍文和道:“贵国匠心至此,孤也非小器之人。”
  说话间,钟鼓之声渐缓,殿中沉香轻裊。姜瑕抬手轻挥,便有侍从抬著九乘墨玉纹木箱鱼贯而入。
  箱盖掀开时,殿內忽有幽蓝流光婉转,如冰魄凝练成形,最前方的青铜方鼎中,臥著七枚玉琥,琥身刻著太一真篆,尾端衔著蜿蜒水纹。
  “竟然都是避水之物,“
  伍文和眸中微亮,小心翼翼的打量著琥身篆刻的太一真篆。
  不只玉琥,青铜方鼎后,墨玉纹木箱中也有珍宝,大放华光。除这七枚玉琥,是象徵七政,代表吉兆,不能再额外增添以外,其余玉帛,都是按伍文和所带,加倍给予回礼。
  毕竟,焦国因地利,自建国以来,国中就少有动盪,国君世系传承有序,歷代积累,家底之殷实,远非许国这样初步安定的邦国能比。
  ——————
  就在身处河南西隅的伍文和,与焦伯议定联姻结亲,並感嘆焦国家底之厚的时候,却不知河南东隅,已起刀兵。
  许国,许都,
  號角从东城门起,值岗的甲士握紧手中戈矛,青铜护手与甲冑相撞,发出轻响。
  许都兵营,主帐之中,吕尚身著甲冑,眉骨间透著冷意,吕冲、百里明等辅臣,坐於左右,等待吕尚的君令。
  吕尚冷肃,道:“孤將亲率五旅甲士东进,征討桐丘,桐丘弒君,此乃大逆,孤为吕由、吕文叔之后,实难坐视这等篡逆贼子,开国建业。”
  “诸位以为如何?”
  作为陶唐氏帝尧时的贤德高士吕由之后,吕尚完全有资格说这话。
  帝尧之时,吕由洗耳,天下闻名,其德行为九州万邦传颂,是真正的大贤。
  也正是因为这份遗泽,吕由之孙吕文叔才能凭著侍奉天子之功,从而成为许国的开国之君。
  眾人齐声道:“此贼当诛,”
  吕尚拔剑出鞘,剑指桐丘,道:“对,此贼当诛,如果连此等窃国之贼,都能得享江山社稷,那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此等大贼,合该由我许国,由我许伯尚,亲自兴兵討灭。”
  虽然之前吕冲已请命领兵,但吕尚思虑再三,还是决定自己亲率甲士出战。这终归是他即位以来,首次对外征战,他必须保证不战则已,战必有胜。
  帐中烛火骤明,青铜烛台上蟠螭纹,映得眾人面色如铁。
  公子冲按剑而起,甲冑肩吞上的饕餮纹,隨著动作泛起幽光,道:“君上亲征,臣请为前部先锋,愿率一旅甲士凿穿桐丘正门,以弒君者,血祭旗鼓!”
  “好,”
  吕冲声如金铁相击,吕尚应道:“那,便由大兄做我的前部先锋,直击桐丘,为邦国建功。”
  说罢,吕尚又抬眸看向左首的百里明,道:“百里卿,孤命你为监国大夫,总摄国中庶务,为孤坐镇后方。”
  百里明长身而起,道:“君上但请放心,有臣坐镇许都,必不让君上劳心他顾。”
  说著,他又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道:“另,臣已著人將国中青壮编为后备役,每五日一训,可备不时之需。”
  虽然这些青壮,与真正的甲士战力相比,有云泥之別,但有准备总比毫无准备强一些。
  吕尚頷首,目光转向右侧的逢伯陵,道:“邦国大事,尽託付於二位了,”
  逢伯陵起身,道:“臣必不负君上信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