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从聊斋採风使开始成仙 > 第十四章 正气
  此时安平客栈门口矗立著八道阴影,可偏偏正在打烊的两名伙计却恍若什么都没有看到一般。
  六道手持长刀的阴影簇拥著两个身著袍服的阴影。
  其中一个身著黑色袍服的阴影躬身朝著旁边一个身著浅青色袍服的阴影道:
  “要不要属下出面警告一番那一青一白”。
  身著浅青色袍服的阴影眼睛剧烈跳动了几下,有些忌惮的说道:“此二人绝不是你我二人能够对付的,即便……”。
  “你我还是速速將此事上报,一切自有城隍老爷定夺”。
  身著黑色袍服的阴影闻言心中一松,当即躬身应是。
  接著八道阴影陡然化作一股阴风向著城北城隍庙方向掠去,直把客栈门口悬掛的灯笼吹得东倒西歪。
  这时一个张嘴打哈欠的伙计手持一根顶部分叉的长棍走出大门,正要取下高悬的灯笼,可偏偏几次都是落空。
  “真是怪了,哪来的风?”
  后出来的另一个伙计双目已是有些睁不开,又见同伴磨磨唧唧,很是不耐烦的催促道:
  “二柱,嘟囔什么呢,快点把灯笼取下”。
  ……
  当两个伙计赶在宵禁前收拾好一切后,林云逸已是来到了自己房间。
  关上房门,他重重吐了一口气,突突跳个不停的心臟好一会儿才渐渐恢復正常。
  “今夜可是够凶险的,那三只灰狼明显有些诡异”,在圆桌旁坐下,林云逸回忆起先前发生之事,顿觉疑点重重。
  “那片树林可不是什么人跡罕至之地,怎么可能会有恶狼出没?另外它们浑身坚逾精钢,莫非是成精的妖怪不成?”
  “还有三只恶狼怎么会袭击他们这一行人?”
  林云逸脑海之中迅速闪过其余十一人,仔细思索著是否是冲其中一人而来。
  “莫非是致使幼童患病的幕后凶手?先前那老汉可是说过药石无用的,如此怕是与妖魔鬼怪有关,察觉到幼童痊癒之后便立时找上门来”。
  “也有可能是那两个书生,志怪话本之中描述最多的便是书生与妖鬼的故事,或许是有妖鬼看上了他们的皮肉色相”。
  “也有可能是苏祭酒,这位眼里素来揉不得沙子,可能得罪了什么人而遭到了报復”。
  ……
  他挨个分析了一遍,发现所有人都存在可能性,即便是李铁牛与戚大山这两个半大小子。
  思索一阵始终未有答案,林云逸索性也就不再绞尽脑汁,轻嘆一声:“算了,留给別人头疼去吧”。
  如今妖魔鬼怪频频出没,但也只敢暗地偷摸害人,想来应该在忌惮什么。
  而根据他的推测,不外乎僧道两家。
  僧人他虽然还未曾有幸见识,但道人那边透过叶知秋已经可以窥见一些,確实拥有超脱凡俗的力量。
  他走至窗台,轻轻推开窗户向下方街道扫视一圈,空旷的街道之上空无一人,唯有虫豸在阴暗角落不时低鸣。
  “对於刚才客栈门口的诡异情况,虽有些猜测,但目前就只当做未知即可”,轻道一声后,林云逸合上了窗户。
  待心绪平復的差不多,他从行囊之中取出了笔墨用具,准备妥当之后又拨了拨灯芯。
  火苗猛然一躥,房间瞬间明亮许多。
  拿出一本空白薄册,林云逸提笔蘸饱墨,在封面上缓缓写下了苏祭酒三个大字。
  隨后他翻开书册之后接著书写:“苏俞,字仲和,少聪慧,好读书,年十二,才名闻郡县,年十五入白云书院,又三年下场科举……”
  “年三十擢升祭酒一职,任內公正严明、严查科举舞弊,深受寒门学子爱戴……”
  “年三十有七,虞皇邀请僧道入宫做法祈福,苏俞接连上书劝諫,遭文太师谗諂,后被贬謫为钱塘都水监……”
  洋洋洒洒数百言,林云逸不消半刻钟便书写完毕,原先他也不敢肯定对方百分百就是苏祭酒。
  然而在客栈门口道別之际,对方总算透漏出了自己姓苏,再结合对方乘船之时一直观察水情,两相验证之下其身份自然呼之欲出。
  过了片刻,笔墨字跡已干,林云逸默念一声收录,面前蓝皮薄册瞬间凭空消失。
  这一幕早已见怪不怪,只是此时他的面上浮现一抹忐忑,有些担心的低语道:
  “就是不知会不会影响奖励质量,毕竟许多信息乃是先前从其它渠道听闻而来”。
  起身走了两个来回,林云逸心念一动,瞬间出现在案牘库中,只见《苏祭酒》果然出现在了书架之上。
  接著拿起这本簿册,心中默念一声提取,一张半尺见方的青白竹纸瞬间出现在面前。
  林云逸伸手接过,纸张四四方方,其上写有一遒劲有力的大字——正。
  他仔细查看片刻,摇摇头道:“这字写得极好,但好像並没有什么特別之处”。
  然而就在他话音刚刚落下,一道介绍信息自动浮现在神魂之中。
  原来这“正”字不是寻常字体,其竟蕴含了浩然正气,对於妖魔鬼怪具有震慑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属於一种消耗品,待浩然之气消耗一空,就会失去神异效果。
  翻来覆去观阅几遍,林云逸是越看越喜欢,有此物傍身,令他在面对诡异状况时也有了应对之法。
  “常闻古之大贤身怀浩然之气,鬼神不侵,看来此言不虚”,他目视虚空,面露追忆之色,畅想千多年前百家爭鸣之盛况。
  “苏祭酒为人方正,为官廉明,確实有古之大贤风范,若是虞皇知人善任,想来中兴有望”。
  林云逸感慨片刻,方才珍而慎之把这青白竹纸贴身收好。
  接下来,他再次取出一本空白薄册,斟酌片刻在封面之上写下了贞公子三个大字。
  至於后续內容,纵使绞尽脑汁,也仅仅写出了几行,其中有的还是揣测之言。
  最终案牘库倒也收录了此书,不过反覆尝试几次皆未能提取出奖励。
  之后,他又取出空白薄册,尝试书写青公子,然而最终结果亦是如此。
  他起身踱步,在房间內来回走了几圈后,心里渐渐有了明悟。
  “二人或许是用了假名,亦或许有用信息太少”。
  想到这里,他心下不免有些唏嘘,同时又暗自打气:
  “此二人极为不简单,若下次有缘再见,定然要设法套出更多信息”。
  重新在圆桌前坐下,林云逸又提笔蘸墨,开始书写今日同船的其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