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封神:每日情报,从眼镜王蛇开始 > 第五十五章 既惊王,又悦仙
  柳玄站在原地不动。
  白素贞也没动。
  因为一听到箭响,张奎就动了起来,射出了一发金光哈气。
  箭矢刚来到柳玄三丈之外,就被张奎的哈气给轰碎了。
  哈气又向前飞了一丈半,渐渐消散,余波惊飞了几只小鸟。
  使者箭响与哈气嚇得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他战战兢兢地望向箭矢射出的源头——那是十丈外的一颗榕树。
  那颗榕树上,有人为搭建的“虎台”。
  为了安全伏击猛虎,有些猎人於树巔结架设台,等待虎夜里去水潭饮用,趁机以毒箭射其喉舌。
  故而猎人將这种后天搭建的输出位置,称作“虎台”。
  柳玄看清了虎台上的少年。
  十五、六岁的年纪,头戴高耸冠帽。
  上身著交领右衽丝绸的上衣,下身穿有长裳,腰束宽带並悬掛红色蔽膝。
  一连串的玉璜、玉璧、玉玦,穿在那人身上形成了组合。
  这一整套的玉饰,连方伯都不敢穿戴。
  由此,柳玄確定了射箭者的身份。
  柳玄扶起使者,指著榕树:“那就是你侍奉的主人吧?”
  使者睁大了眼睛,但他的目力不及柳玄,无论如何也看不清。
  虽然使者看不清,但他还是冲柳玄点了点头。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应、应该就是我家主人,他经常离开护卫,独自去狩猎,还喜欢在虎台上聆听殿中的乐奴的声乐,他常说『远近听乐,各有其妙』。”
  就在这时,又是一声箭响。
  这一次,张奎反应更快。
  那箭矢刚离弦,就被张奎扔出的石头给打飞了。
  连射两箭,通通被人截击,树上的王族少年瞠目结舌。
  “咚”的一声,一张弓从榕树上坠落,摔在了地上。
  由於太过震惊,少年连弓都没抓稳。
  “唉!王啊,你糊涂啊!哪有这么对待仙师的?”
  使者痛心疾首,气得快说不出话来了。
  他可是费了好大力气,才招揽来这些强差人意的仙师啊!
  柳玄伸了个懒腰,冲张奎吩咐道:“徒儿,你四处警戒,要是有护卫或箭矢逼近,你替为师制服它们。”
  张奎微微頷首,掏出了投石索,在周边巡迴放哨。
  柳玄拍了拍手,大声说道:“诸君,给这位小王露一手吧,告诉他,什么是『如听仙乐耳暂明』。”
  说罢,柳玄从锦囊里掏出了他下午紧急赶製的超前乐器。
  白素贞指挥著四十余人行动了起来,她命令他们按照排练,像士兵领取武器一样接受自己的乐器。
  按照柳玄的编排,他將眾人分成了四组。
  吹管组,由簫、曲笛、笙,这四类乐器组成。
  拉弦组,由二胡、中胡、大胡所组成。
  弹拨组,由琵琶、中阮、古箏、扬琴所组成。
  打击组,由大鼓、排鼓、云锣、碰铃、锣、鈸所组成。
  对於商代来说,此时的贵族只见识过编鐃、塤、石磬、鎛等音质朴素的乐器。
  柳玄直接把这些丰富的玩意儿拿出来,还在下午紧急进行了编组训练,便是要给外壬开开眼。
  暮色四合,亳邑的轮廓在远方沉入一片苍茫。
  半山腰的石阶平台,此刻却成了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柳玄立於台阶之上,接过了白素贞递给他的笙。
  笙极为要紧,是在场乐器中,唯一能同时插手高音与低音的管乐器。
  “我们开始吧。”
  柳玄低语,脑海里闪过了一丝从前。
  他猛地转身,对著身后经过他加急训练的修士们用力一挥手。
  云锣撞响了第一声。
  一声悠远的金属颤音,撕裂了渐渐降临的夜幕。
  一种空灵的振动,直直灌入外壬的耳膜。
  他怔了怔,嗅到了旷古未闻的气息。
  这声音……超越了他所知的任何“鐃”或“鎛”。
  它更清亮,更绵长,带著一种神圣的迴响。
  紧接著,笙发话了。
  空气中,低沉的和鸣,如大地甦醒般铺陈开来。
  明明天色刚入夜,却好像又要甦醒了。
  隨后,其他数个音如群雄並起,一同编织成一片宏大的背景。
  外壬目眥欲裂!
  这…这怎么可能?!
  他族中珍贵的塤只能吹奏单音或简单音程,何曾听过如此丰富的和声?
  简直来自上天。
  就在这雄壮的乐音中,簫那深邃的音色如一线孤烟般升起。
  它呜咽著,盘旋著,诉说著古老的岁月和未竟的壮志。
  外壬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椎窜上。
  这声音直指人心,比他听过的任何“塤”声都更鲜明,更能勾动灵魂深处的共鸣。
  他下意识地抓紧了颈部的玉璜。
  曲笛清越明亮的音色隨即加入,如同穿透云层的晨曦,带著希望,与簫声交织、对话。
  笛声高亢处,仿佛英雄拔剑问天。
  低回处,簫声又如丞相抚膺长嘆。
  两种管乐,一明一暗,一刚一柔,描绘出一幅外壬完全无法想像的壮阔音画。
  他在虎台上一动不动,呼吸都屏住了。
  这旋律的跌宕起伏,情感的复杂表达,完全超出了商代单调乐舞的范畴。
  台阶之上,乐手们全情投入。
  柳玄紧张地注视著每一个细节。
  琵琶手的指头如珠落玉盘,錚錚然似金戈交鸣,刻画著战场风云。
  中阮浑厚的中音如战车轔轔,稳稳支撑。
  扬琴清脆密集的音点似雨打芭蕉,又似万马奔腾,编织出细腻又磅礴的节奏。
  古箏则时而流水潺潺,时而狂风大作。
  十三根弦在散修手下翻飞,奏出令人心旌摇曳的华彩乐章。
  那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让外壬彻底迷失。
  拉弦组的应和,將壮烈推向高潮。
  一把把二胡齐声开火,那如丝如缕的哀婉与激越,仿佛无数灵魂在倾诉。
  中胡深沉的音色如长者嘆息。
  大胡低沉如大地脉搏的震动,它们共同构成了厚重的情感基底,让整个乐团的音响变得无比立体。
  外壬感到心臟被无形的手攥紧,这连绵不绝、如浪潮般层层推进的弦音,是他贫瘠的音乐认知里从未存在过的“洪水猛兽”。
  打击乐是点燃这史诗画卷的最后烈焰。
  大鼓一声闷雷般的重击,仿佛地龙翻动高山,大河重新肆虐。
  排鼓急促的滚奏如同惊雷在云端炸裂,又似千军万马在耳畔衝锋。
  锣与鈸在最高潮处爆发出撕裂一切的金铁之声。
  见缝插针的碰铃,如细细的雨丝,为宏大敘事中增添了闪烁的舞步。
  《英雄的黎明》的旋律,经由这闻所未闻的“四组联军”奏响,不再是简单的祭祀之乐或宴饗之音。
  它是赤壁的烈焰,是星落五丈原,是穿越时空的磅礴情感洪流。
  外壬,这位见惯了青铜礼器、听惯了单调编鐃与呜咽陶塤的商王族少年,此刻如同被无形的巨锤击中。
  他的表情变化不断,被畅快与茫然肆意涂抹。
  他身体微微颤抖,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眼中是世界观被彻底淹没的音乐。
  那复杂的和声、那多变的旋律、那丰富的音色对比、那排山倒海般的动態起伏、那直击灵魂深处的情感表达……
  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神跡降临!
  外壬死死地盯著半山腰那片被暮色与乐声笼罩的平台。
  他的目光掠过那些操控著“神器”的乐手,
  落在了那个仿佛在指挥天上之音的神秘身影——柳玄。
  此时此刻,这位大邑商的天之骄子,领教了自数千年后《英雄的黎明》的洗礼。
  第一次感受到了音乐那足以重塑灵魂的伟力,就像他第一次听到编罄的威力一样。
  他流下热泪,正要鼓掌。
  但是,其他人的掌声,先一步响了起来。
  柳玄看向了掌声的源头。
  一个身著粗麻布衣的年轻道人,在东边两丈外的一颗松树上,衝著他微笑。
  “在下陆压,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