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在唐朝当神仙 > 第216章 祭祀
  第216章 祭祀
  县令声音清朗肃然,一字字念著祝文。於潜县风俗如此,寒来暑往都要祭祀,事事都要烧香求拜,每年翻来覆去念著,祝文他都背熟了。
  在凡人所看不到的地方,几缕烟气顺著飘起来。
  李白盯著看了半天。
  他请教老鹿山神:“这是香火?”
  山神頷首。
  “是啊,信愿。”
  李白盯著看了半天,那烟气飘飘渺渺的,顺著就飘远了,一层层盪开,具体飘向什么地方,他还看不到。
  祭祀一直举行了两个时辰,很是隆重。
  经过“三献”和乐舞,有专门的舞者戴著雉鸟的羽毛,抚著特殊的器乐起舞,舞姿神圣灵动。由赞礼官高唱“撤饌”,所有人跪拜下来,恭送神君。
  等到祭祀结束,县令终於吐出一口气。
  身后那些县官、衙役,还有城中的富户也笑开来。
  “有神君庇佑,今年毒月想来也不会有疫病了。”
  “哈哈哈,所言甚是,就指望今年是个丰年,去年我家庄子里那麦穗都是瘪的……”
  县令正往外走。
  耳边传来一声不高不低的声音。
  “明府留步。”
  县令抬头望过去,叫住他的是个青衣年轻人,瞧著气度却好,面孔陌生。他停住脚步,和善笑笑。
  “足下是?”
  江涉拱手。
  “在下江涉,一路游歷而来,恰好行到此地,风俗和其他地方不大一样,心生好奇,正好遇到明府,便想请教一二。”
  县令瞧他,一脸年轻的模样。
  倒也稀奇,这书生叫人就叫住一地县令,胆量不小。
  县令笑问。
  “不知足下之前云游过什么地方?”
  “从蜀中至襄阳,再行到洛阳、兗州,后面一路行舟,走到杭州於潜。”
  江涉粗略把自己去过的地方说了出来。这时候读书人都喜游学,亲见名山大川,访古蹟、歷人世。他混在人堆里,想来也不起眼。
  县令一听。
  “是从蜀州来的?”
  得到肯定的答覆,又多问了几句,確定这人是真去过蜀中,不是矇骗他的,说的是些十来年前的旧事,有不少,都和县令年少时听说的能对上。
  县令再看这人,就有些亲切,他感慨说。
  “我便是蜀州人。”
  他叫身后几人先回县衙办公,自己给自己批了假。
  拉著江涉几人,找个地方坐下,想到这几年为官的经歷,有些唏嘘,也有些感慨。
  “足下年岁瞧著可比我轻一些,我离开蜀州时,年岁刚及弱冠,现在算下来,却已经十年多没有回到故乡了。”
  江涉瞧著县令,语气从容。
  “明府为官升迁,想来也是好事。”
  县令抚须笑了笑。
  他打量著面前这几人,要么年轻气盛,要么从容不迫,都是逍遥自在,听他们刚才说话,天地间大有任游之处,心中不由羡慕起来。
  但转念想到自己过的也还不错,这种羡意又淡了几分。
  县令端起茶盏,饮了一口。
  “我去岁调任来这於潜县,正如足下所言,风物与蜀中不同。便是一向喜欢巫蛊拜神的楚地,也没有这样频繁拜神。”
  “而且他们拜的神君也没有具体的名號,问起来只说代代相拜。”
  元丹丘在旁边插了一句。
  “这岂不是淫祀?”
  县令苦笑:“是啊。”
  “我一开始为官的时候也是如此想的,县人祭拜的淫祀有什么好求拜的,但人家祖祖辈辈拜了几百年神君。岂是你可以阻止的?”
  “况且不过是拜一拜,也不妨碍大事,就隨他们去吧。”
  县令为了今日的祭祀还斋戒了三日,身上飘著一股香火味。
  他又说起,刚赴任到这边的时候,就赶上了一场水灾,那大雨来的又急又快,一直下了三天,別说是农田,房子都被淹了不少。他当时被赶著做了主祭,求雨停云消。
  说到这,县令顿下来,看向几人。
  “几位猜猜如何?”
  “雨停了?”李白问。
  “是啊,雨停了。”县令抚了抚须子,回想著那一幕,“瞎猫碰上死耗子,祭礼行完,第二天还真是雨停了。”
  说著,县令又低头看那青年旁边的猫儿,黑亮亮的,生的极漂亮,端正听著他们讲话,微微歪著脑袋,像是也能听懂。
  他促狭。
  “不是说这个猫儿。”
  县令又继续讲起这於潜县的事,还怀念著家乡。
  他看著江涉,越看越觉得面善。
  蹙著眉头问。
  “江郎君之前可有一个长得和你有些像的亲戚?当时他好像也是郎君这般年岁,算下来……今年该是四十左右,当到不惑之年了。”
  县令目光有些探究和好奇。
  他离开蜀州十来年,越看越觉得,这江郎君的举止有些像是他之前见过的一个人,时间太久,一开始没想起来。
  江涉抚著猫儿。
  “我倒没有亲戚,家中人都故去了。”
  县令知道自己说差了,不小心揭开了人家的伤心事,他绕开话头,谈话间,又得知对面坐著的就是李白,他还读过李白的诗作,更是热情几分。
  “我道是几位为何格外关注神君的事,原来是对神鬼之说好异。”
  县令大笑。
  “既然襄阳的传奇故事能写入诗中,我於潜县也有不少故事。”
  他兴致高,还请来庙祝,两人对著高台上的衣袂飘飘的金像,还有两侧十几个神像,一一讲起来。
  “此地人拜神君,说来也不知道多少年了,都是从家中老一辈开始拜的。”
  “神君座下有数百弟子,其中能入门墙,学得真法的,有十二位,至於这个庙祝更清楚些,还是庙祝来讲吧……”
  庙祝上前。
  与他们一一介绍起神君的弟子。个个神通万千,道法高超,德行广披,受人景仰。
  李白和元丹丘听他们介绍了一会。
  正说到一半。
  李白指著一个空置的神像,其他地方都摆满了,唯有那个地方多出一个空位,他问。
  “这怎么有个空位?”
  见他手上隨意指著。
  庙祝立刻肃容,语气严厉:“郎君可不能直接指著神像,这是大不敬!”
  等李白放下手,庙祝才回答。
  “那是四郎君金元上人的神像,庇佑商贾,撒財济贫。几年前被个粗手粗脚的小子摔碎了,就空出地方。”
  “没再新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