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达,说起整编,如今贺州兵是个什么情况?”陆东升问道。
“如今贺州兵共有五百八十余人,这几日操练下来,我感觉都算得上是老卒,多加训练,当可成敢战之兵。”刘台答道。
陆东升点点头,老卒好啊,可以省很多气力。接著又问道:“元达对整编之事可有何建议?”
贺州一役,陆东升一路上看下来,觉得刘台在军事上实有才学,故而有此问。
“经略使既见问,元达就谈谈浅见。”刘台说道。
“我以为整编时,可將封阳和富川二县州兵一起纳入。如此人数將在一千四百左右。”
“可拣选驍勇之士设两个营,经略使兼领前营,后营则可交由副將李冲。经略使还可置一队亲卫。”
“余下军士则充作州兵,留下一百作守卫临贺城门及州衙之用,其余则以一心腹领之派驻富川。”
“如此安排,经略使以为如何?”
“元达如此安排,倒是不失稳健。”陆东升中肯道。
整编嘛,当然是追求稳健第一,別整编不成,反而闹出事来,就操蛋了。
其实刘台的主要安排和他自己的设想差不了太多,所差的就是没把封阳、富川两地州兵考虑进去。
陆东升毕竟初来乍到,之前也没有心理准备要接这么一个摊子,仓促之间想不了那么全面。
一旁苏章也是点头认可刘台的安排,原本就没有多少选择。只是这样一来,庞纶他们就要在富川多呆几天了。
届时整个回师的时间也要往后推。人吃马嚼的,大军在外一天,就多加不少消耗。
想到此处,苏章对陆东升道:“陆经略使,我看不如就按元达建议来吧。”
如今陆东升脱离原来序列,苏章不再是他上级,故而只能建议不能命令了。
好在陆东升也不是那种一朝得志就猖狂之人,对苏章还是有足够的尊重,闻言便道:“都候,陆某亦作如此想。”
“既如此,那就等富川来消息后,即安排封阳换防之事。”苏章决定道。
“为免迁延时日,第五营到临贺之时,我即率水军前营同步开往封阳,先行接管城防。”
“元达留下协助陆经略使整编,待庞纶率兵返回临贺后,一同拔营回师。”
“韦司马亦留下一同襄助整编,如何?”苏章一口气说完,看向眾人。
“元达遵命!”刘台当先应道。
“某亦无异议。”韦寻、陆东升同声说道。
事情议定,陆东升和李冲联袂离去,前去安排相关事宜。
尔后,苏章带著刘台、韦寻来到州衙,和蒋琪商议起联络处和封阳、富川人事安排等具体事宜。
昨日,冯乘、桂岭、盪山三县来人已陆续返程,先行回去筹备联络处办公场所。
王传清则还在贺州城等待安排。
听到把王传清安排到富川,蒋琪有些意外。
原本以为封州方面只会在州里安排一个閒职给他,却没想到会把如此重要的县给他。
虽然县令的任命最终还要朝廷许可,但是岭南偏远地方的县令,中央还真是不怎么在意。
要不盪山也不会至今也没县令到任了。
蒋琪心中再一次被封州的行事触动。封州方面有格局啊!自己这改换门庭,至少眼下看是不亏的!
所谓投桃报李,封州竟然做得如此熨帖,那他蒋琪自然也不能马虎。
所以后续事宜都沟通得十分畅快,州衙不过问联络处工作,封阳和盪山的县令也都由封州派人担任,同时封阳不再设州兵。
对蒋琪的另一个嫡系,段如崇的安排,封州方面也作了调整,虽然仍然是掌管一队人,却负责蒋琪和州衙的守卫。
可谓是充分照顾了蒋琪的面子。
商议结束,双方满意而归。
苏章这边连忙再派出信使,將这一应安排报予刘隱,並请指派封阳和盪山的县令人选。
因为在朝廷层面,贺州仍然在桂管管辖范围,因而这些任命需要桂管上报朝廷。
因此刘台又去驛馆找了一回周进文,让他促成此事。
周进文被晾在驛馆两三天,还以为人家忘了他了。
如今人在屋檐下,对刘台提出的要求,他也没法回绝。
而且说起来,贺州地界,原本就只有富川一县算是周元静有插手的,其余地方,本来也和周家关係不深。
所以要换县令就换吧,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也不是基本盘。
刘台对周进文如此合作,大为高兴。直言要不是还有事情未完成,现下就想放周进文回去桂州。
就算周进文自己现在想留下,他也不会同意。让周进文回去桂州多好啊,有他在,以后也好和桂州打交道啊。
一番话搞得周进文哭笑不得。不过却也就此熄了他留在贺州的心思。安心在驛馆等待回桂州吧!
十一日,贺州城收到了庞纶快马加鞭送来的急信,言道富川县已顺利拿下,一应州兵也已经被俘虏,看押了起来。
周进文家属庞纶也已派人保护,未有被滋扰,让州衙快点派县令前来接手。
苏章隨即告知蒋琪。
蒋琪也不耽搁,唤来王传清交代一番后,当日下午,王传清就出城赴任去了。
而陆东升派去封阳的信使,更早时候就已经出了东门南下了。
十二日,第五营留下一百人等待和水军前营交接,其余带著封阳州兵和王传清、段如崇家属,乘船北上。
当天下午,船队抵达贺州城,眾人陆陆续续下船。
一时间,码头上人声鼎沸,人头耸动。
水军前营则登上早已备好的船只,准备放船南下。
刘台、陆东升、韦寻和蒋琪等人,一同到码头给苏章送行。
刘台又再次叮嘱各队队正,他不在的这段时间,別落下了操练。
“诸位请回吧!蒋使君,苏某期待与你在封州相会!”苏章登上船,朝眾人挥挥手,隨船远去。
安排好第五营將士的营房,天色已晚。
用过晚饭,陆东升和刘台、韦寻、李冲又参详起了具体的人员安排,夜深方散。
隨后数天,刘台或操练士卒,或协助整编,或安排联络处事宜,为最后的班师做准备。
十六日,封州信使带来了刘隱的覆信,之前稟报的事宜一应得到了批准。
同信使一同到来的,还有新任命的封阳、盪山二县县令,以及联络处的负责人、文职人员、骨干武官和信鸽驯养人员。
刘台隨即將人名告知了周进文,派人护送周进文一行离开。至於他亲卫的装备,自然是被留了下来。
临別之际,刘台意味深长地对周进文说:“周兄,今日一別,希望还有再见之日。也希望再见之时,你我能成朋友。”
周进文虽不知刘台话里暗含的深意,却也觉得刘台是个值得结交的人,真诚回应道:“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送走周进文,刘台又了一天时间,和联络处的负责人讲述了相关制度,交代相应的联络方式和暗语。
约定儘快建立情报网络,在信鸽系统建立起来前,每月一报。建立后,则是半月一报。
隱秘战线的工作,刘台也是两眼一抹黑,只能从后世看到的书本和纪录片上汲取营养,边做边学边完善。
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一个人肯定是做不来的,必须要多培养些人才!
十八日,庞纶带著二百士卒和俘虏的州兵,回到州城。
在简要的了解和拣选后,整编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