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晚唐岭南创业史 > 084 定计(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票)
  六月二十六,黄判官作为谭弘玘使者到达封州,正式向刘隱表达姻亲之意。
  刘隱大为错愕,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只好暂时將黄判官送去驛馆。
  又赶紧把刘台叫过来商量。
  刘台得知消息后则是暗自窃喜,心中的石头终於落地!
  歷史没有改变,进广州的机会终於来了!
  刘隱看著刘台压不住的高兴,疑惑问道:“二弟,你为何如此喜悦?”
  谭弘玘想招我当女婿,有这么值得高兴吗?
  刘台不好意思道:“阿兄,我这么明显吗?看来我还得修炼,努力做到喜怒不形於色才行。”
  “別打岔,你还没说为何如此喜悦呢!”刘隱继续问道。
  “额,阿兄这是好事啊,难道不应当喜悦吗?”刘台眨眨眼装作无辜道。
  “二弟休要玩闹,快说!”刘隱催促道。自己都著急了,他竟然还有心情开玩笑。
  刘台见状,认真道:“阿兄,我得先问问你,你会去做谭弘玘女婿么?”
  “这还用问?谭弘玘杀官占城,乃一作乱贼子,我焉能认贼作父?”刘隱义正辞严道。
  “阿兄说的是,谭弘玘招阿兄做女婿,我料必也是为了笼络阿兄。”
  刘隱顿了顿,接著道:“既如此,我们可趁此机会,拿下此贼!”
  刘隱听了,来了精神,问道:“计將安出?”
  刘台心中暗暗向某无名氏道一声抱歉,我要抢走你的主意了。
  “阿兄可假意答应与谭家的亲事,以此麻痹谭弘玘。”
  “而后借娶亲之机,暗藏甲兵於船上,突入端州,斩杀此贼!”
  “端州既已拿下,或乘胜追击,或固守待变,我皆立於不败之地矣!”
  刘台慷慨激昂道。
  刘隱听著,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二弟此计,我看颇有可行之处!我即刻唤人前来,咱们细细商议一番!”
  半个时辰后,苏章、刘崢、陈璫和韦寻、周鼎齐聚书房。
  刘隱先是將谭弘玘来使之事说与眾人听。眾人听了,反应不一。
  按理说,这是刘隱的家事,用不著和他们商量。
  但又涉及到谭弘玘,一个作乱的军头、可能的敌人,又確实不能当做普通亲事看待。
  几人沉吟未语。
  刘隱也没急著把刘台的计策说出,在此之前,还是要先统一思想。
  於是试探问道:“诸位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为好?”
  刘崢乃是亲族,於是先开口道:“谭弘玘兴兵作乱,其女似非郎君良配。”
  刘崢还不知道刘隱自己是什么想法,因而只是委婉地表达意见。
  韦寻作为外戚,也会考虑宗族得失,便开口附和道:“刘將军所言不错。”
  “谭弘玘一介乱臣贼子,郎君若与之结亲,得不偿失。”
  其他几人没有说话,但是都没有出言反对,其实就是赞成的意思了。
  “这么说,你们都是这般想法了?”刘隱环视一圈问道。
  眾人点了点头。
  “好!”刘隱忽然加大声量道:“我也与诸位一个意思。”
  “既然大伙意见统一,那就能说说下面的事了。”
  “二弟,你来说吧!”
  刘台应了声是,站起身来把刚才说与刘隱的计策和盘托出。
  刘台讲完后,刘隱问道:“元达之计,诸位以为如何?”
  聊到军事,苏章就不藏著掖著了,第一个发言道:“镇將,我以为此计大妙!”
  其他人也都点头认可。
  周鼎还多看了刘台几眼,心想二郎君怎么和我的想法撞上了?
  一时间有引为知己的感觉。
  “好!那就按此计行事!”刘隱见眾人没有意见,便做了决定。
  话音刚落,苏章站起身来,慨然请战道:“某愿率死士藏在舟中,替全军打头阵!”
  “某也愿往!”陈璫也不甘人后,站起来道。
  过去一年,好几个同僚都参战了,陈璫却没捞著,可把他憋坏了。
  没办法,谁让他是亲军副將呢!刘隱没出战,他就没法出战。
  这次好了,刘隱要出去,他陈璫理所当然要跟著去,不愁没机会参战了!
  所以这个打头阵,他要和苏章爭上一爭!
  结果刘隱还没说话呢,苏章先一步说了。
  “陈將军,进了端州城,你要时刻贴身护卫镇將,这打头阵,你就別爭了。”
  额,陈璫瞬间哑火了!
  苏章说得对啊,他要是跑了,谁去保护刘隱?
  陈璫僵在那里,站著不是,坐下也不是。
  这时,刘台出来打圆场道:“二位將军先坐下吧,少不了有二位上阵杀敌的机会。”
  “元达说的是,你二人稍安勿躁,坐下说话。”刘隱也开口了。
  苏章、陈璫二人遂一起坐了回去。
  “此次行动,还有细节之处需大伙好好商议商议。”
  “一个是日子,选在何时更为合適。”
  “一个是人数,需要出动多少兵马。”
  “再有就是,需要封锁消息,不让广州方面知晓。”
  “大伙一起说说吧。”
  “大兄,日子的话,是否还得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才能定?”刘台问道。
  做戏就要做真,以免被谭弘玘察觉异常。
  “二郎君说的是,日子恐怕非我们所能选定。”韦寻赞同道。
  “可否如此?”周鼎这时开口道:“按照双方生辰,先预选几个日子,再让谭弘玘选定?”
  “如此一来,不论最终谭弘玘选哪一日,我们都不至於毫无准备。”
  “周参军这话不错,我赞同。”刘台说道。
  “可以,那日子就这么办。”刘隱说道:“再说说兵马之数。”
  “人多了,船队庞大,太过惹眼,恐引起谭弘玘警觉。”
  “人少了,就怕应付不了局面。”
  刘隱有些犯难。
  “大兄,能否分批呢?”刘台说道。
  “迎亲队伍中只藏二百勇士,目標是袭杀谭弘玘、控制南城门。”
  “大队人马则在你们入城之后,再悄悄靠岸,提供后续支援,並控制码头。”
  “主打一个以快制慢!为了保证出其不意,最好在入夜时分入城。”
  “同时,提前设一支伏兵,藏在端州北面山林里。”
  “等到迎亲那日,则快速迂迴至城东,堵截溃兵,以防走漏消息。”
  “按照如此算来,需出动两营水军、两营步军,外加骑兵队,应该足够。”
  刘台侃侃而谈,这些已经在他脑海里思索过多遍。
  唯一不放心的,就是二百人够不够?
  但是如果再多点人,迎亲队伍就太过庞大,有些奇怪了。
  听完刘台所说,苏章首先应道:“末將同意二郎君的计划。”
  “计划的关键处,一是二百人需是精挑细选的军中猛士。”
  “再一就是后续支援要快速跟上。”
  “二者如有其一达不到,则风险会大上许多。”
  刘崢、陈璫等人纷纷点头,大体上就只能如此行事。
  书房里,一时有些安静,在等待刘隱的决定。
  刘隱则又习惯性地在房里踱起步来。
  良久,刘隱下定决心,果断道:“就按元达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