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晚唐岭南创业史 > 第106章 迎接
  第106章 迎接
  院子里,兄弟二人边走边说。
  “阿兄,我心里是不太想让陈阳执掌的。”刘台坦然说道:“却又怕伤了伯深兄长之心。”
  毕竟这是刘溶提出来的,虽然还不清楚,二人之间是什么关係。
  “嗯,为兄所虑与二弟相同也。”刘隱道。
  “与其让陈阳执掌,倒不如交给刘锦。”刘台建议道。
  刘锦与刘沾亲带故,此次也是立下功劳,这么安排合情合理,刘也挑不出毛病来。
  “二弟此议甚好,为兄赞同。”刘隱道。
  “不过,刘伯深既然提了陈阳,那也不好驳他面子,便也让陈阳执掌一军,少给些人就是了。”
  “还是阿兄想的周到,我无异议。”刘台道。
  如今他们兄弟还没在广州站稳脚跟,需要多权衡权衡各方,保持大局稳定。
  “二弟你晚点便给七叔飞鸽传书,让七叔给东升传话,著其做好准备,先迎薛王进贺州。”刘隱吩咐道。
  “我一会即办。”刘台道:“对了阿兄,阿娘和阿晨、三弟他们,何时迁来广州?”
  “我欲等广州局面再稳定些,再安排他们前来,二弟你以为呢?”
  “嗯,阿兄,可否在护送薛王来广州时,一併將他们接来呢?”
  反正也要经过封州,算算时间,广州局势也差不多了。
  “我看可也。”刘隱也觉得没问题。
  刘台一路將刘隱送入后院,与亲將廖栋才交代了几句后,便出门忙去了。
  祥瑞发后院,刘台见到了谢清林以及他的儿子谢贯。
  刘台嘱咐谢清林多派人探听消息,特別是陈阳,重点关注,看他都和哪些人见面。
  刘台又和谢贯聊了聊,这小子,刘台是越看越喜欢。要不是实在还太小些,真就现在就带走了。
  略坐了坐,刘台离开,往城外大营而去。时间紧张,当天就要干起来了!
  刘台寻到苏章,三言两语商定了拣选的几个方向:骑兵、弩、箭。
  其他没有特定方向的,则按照优选原则抹选。
  刘台还记得戚少保书里说的,选兵第一是乡野老实之人,只是牙军里头,未必还能有这样的人。
  其余精神、胆气、力气、身材、相貌、年龄等等,各有要求。
  商量好了,已经是未时了,当即就安排起来。
  营中八千人听说,只选三千人,顿时起了点骚动。这些人久在军中,牙军待遇又不错,故而都不愿离开。
  听到剩下的也不是淘汰,依然可以留在军中,方才平息下去。
  苏章又说,选出的人待遇要优於未选上的人,眾人又打起了精神,摩拳擦掌,要比出个高低来。
  第一项,选骑兵。
  这个最为容易,符合条件的人数也最少。岭南毕竟不如中原,骑兵少之又少。
  刘台让方德昌和许澜二人帮忙拣选,选来选去,八千人里符合条件的也就有个百来人。
  算上原来的五十人,可以勉强组成一个骑兵营了。马匹倒是足够,基本都是原来几个军使的亲卫所用。
  骑兵建设,路漫漫其修远兮。
  再就是弩兵。
  岭南这边兴许是受少数民族影响,弩的使用颇为常见。苏章就很擅长使弩。
  岭外代答云:诸摇皆以弩为长技。
  又说桂州摇人弩劲厉害,“矢无空发,古县之民,一闻虚弦之声,率皆奔溃”。
  这或许也是后世南汉建立神弩营的原因。
  弩和箭的拣选就较为繁琐了,皆因眾军士皆能用之一二。为此,刘台他们也是专门制定了较高標准。
  一个是装弩速度,一个是命中率,再有一个就是穿透力。几者叠加,就是优中选优了。
  了两日,拣选完毕,得了六百余人。根据刘台建议,被命名为神弩营。
  这六百多人,见自己得了个威风的营號,很是欢喜。
  苏章也一反常態,向刘隱请求將神弩营归入他魔下。苏章难得提要求,刘隱便没有拒绝。
  刘台虽然也很眼热,但最终还是没有与之爭夺。歷史上便是苏章在指挥,那便给他吧!
  在这两日拣选中,刘台也有收穫,从中发现了日后的两名猛將:程宝和万景忻。
  刘台当然也是当仁不让地收入帐下。
  程宝身材高大威猛,不似南人,万景忻则是精瘦样,看面相就知道是猛人那种。
  二人原在牙军之中任队正,刘台许诺他们,等整编完成,简拔他们当副將,二人感恩戴德,喜不自胜。
  第三日,比试箭法。
  与前两日不同,箭法只作测试,而不再单独成营。
  毕竟弓手也是常规力量之一,要是都抽走了,那这三千人的战力要掉好几层。
  箭法比试刘台只参与了半日,剩下半日则去了水军那。
  水军这,在暨宏景的主持下,已经接近尾声了。
  按照暨宏景的挑选,这一千水军只能留下四百多人。
  刘台一看,也没有再做挑选的必要了,便全盘接收。反正到了营里,还要再接受三项训练的。
  七月二十一日,刘台、刘带著梁克贞的前营启程,前去迎接薛王。
  梁克贞前营所在的船只最近被刘改造了一番。
  只见船只上,旌旗飘扬,刀枪如林,很有那种迎宾之风。
  前营的將士们也是从武库里淘换了一批统一的装备,看上去就是一股精锐的感觉。
  刘为了这迎接,还真是下了不少功夫。
  隨船队一起前行的,还有陈鐺的五百人。
  这五百人是昨日半日选出来后,与原来的第五营混编而成。
  陈此行是要去端州走马上任,与原来留守的五百人组成雄虎军,把守广州西大门。
  现在从贺州一路到广州,就只有康州自前还没有派人入驻。
  不过康州比封州还小,又夹在封州端州之间,根本掀不起什么浪来。
  康州刺史要是看得清形势,早早晚晚都要自己去纳上投名状。
  船到端州,陈档自去赴任,刘刘台则和船队继续前行。
  七月三十日,船队紧赶慢赶,到达了封州,决定在封州休整一夜。
  刘崢带来了贺州报来的最新消息,薛王一行已於昨日抵达贺州,准备在贺州盘桓两日嗯,要说是有够墨跡的。不过人家也不是行军打仗,不赶时间,不能按行军去要求人家。
  再者李知柔也知道广州军乱被平定的消息,那当然是一路怎么悠閒怎么来了。
  如此也正好,不仅可以给將士们休息一天,刘台自己也可以回家看看老母亲和小媳妇七月初八出门,到现在,算算又是二十多天。
  日子真是不经过啊。古人云,戎马傻,诚不我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