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事成(求支持!)
都府,李知柔在书房接见了刘隱三人。
刘隱当先开口道:“大王,近日臣等商议施政之策,意图以重振海贸为先手,今日特来稟告大王。”
李知柔闻言道:“本王尚未来岭南之时,便常闻岭南海贸之利,通四海而惠八方。”
“囊者,黄巢贼军祸乱广州,海贸因此一不振。卿等著眼於海贸,欲重振海贸,吾以为此乃有益於国民之事,可也。”
“不知卿等策將安出?”
刘隱见李知柔对海贸的也持支持態度,精神一振,答道:“臣等共议有三策,日海协会、曰筑城、曰联合船队。”
说罢,將三策详细说了一遍。
刘隱边说边观察李知柔神色,见李知柔先是认可,尔后又带有疑惑,便准备著答疑。
刘溶、刘台二人,也是准备看向李知柔进言。
李知柔轻轻拍了一下扶手,说道:“卿等所献三策,本王以为颇有可取之处。”
“特別是海协会,本王以为可当即操办起来,以统合力量,聚拢人心。”
“臣领命!”刘隱答道:“海协会一事,臣还想请大王出任会长,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旗號还是必须要打正的,名正则言顺嘛。
“可也。”李知柔同意道:“卿等有需要本王之处,儘管直言。”
“臣谢过大王!大王如此贤明,真乃岭南之幸!”刘隱適时献上彩虹屁。
“昭贤不必逢迎本王。”李知柔接著道:“这筑城一事,方才昭贤也说了,耗费多、
耗时久,需蕃商协助。”
“那卿等可有询问过蕃商態度?”
“回大王,臣等尚未告知蕃商此议。”刘隱解释道:“臣等欲得大王首肯后,再与之接触。”
“嗯,此为守正持重之举。”
李知柔道:“本王对筑城之举並无异议,筑城护民乃是正道,但须谨防操作不当,致筑城沦为劳民伤財之举。”
“卿等须与蕃商好生商议,议出个妥当章程后报都府审议。”
“臣等谨记大王教诲。”刘隱三人齐声道。
李知柔又接看道:“至於联合船队,都府或州府亲自参与其中,似有违祖制,孤一时难以决断。”
刘隱三人对视一眼,刘隱答道:“大王,国朝之制,乃是禁止官员买卖牟利。”
“然则海贸之利甚厚,据臣等所知,多有官吏暗中参与其中,殊难防也。”
“今若以都府或州府之名,直接参与其中,则或能杜绝官吏之暗中交易,此为利也。”
“且祖制禁官员入市,並未禁官府入市,市舶司即为例证。”
“故臣以为,联合船队並不违背祖制,且有利於执行祖制,请大王明察。”
刘隱说完,刘也站起出言道:“大王,臣以为刘司马所言在理。”
“臣在岭南多年,素知海贸之重,其利占岭南税赋多达三成,可谓举足轻重。”
“如今圣人在朝所需耗费颇巨,除倚赖江浙外,恐唯岭南尚有输献,此大王当比臣等知之深也。”
“大变之世,適当调整祖制,臣以为似亦无不可也。还请大王明察。”
李知柔本人做过转运使,於財税一道並不外行。
当下听了刘隱、刘二人所言,也觉颇为有理有据,心中也是有所触动,不禁动摇起来。
李知柔看了眼厅里三人,看到坐著的刘台,便开口问道:“元达,汝以为如何?”
刘台站起身,恭敬答道:“稟大王,微臣亦赞成刘司马和刘书记所言。”
“岭南近海,海贸乃是其天生之优势。若无海贸,则似人之断一臂也。”
“倘若都府或州府以身入海贸之局,必能大大提振蕃商等海商之信心,重振海贸指日可待。”
“届时,岭南则如肋生双翼,必可兴旺腾飞,而大王亦可解圣人之忧也。”
李知柔看著厅里站著的三人,忽然笑道:“孤明白了,今日卿等三人联袂而至,恐已达成一致,专程来说服本王吧?”
刘隱正要开口解释,李知柔抬起手阻止道:“昭贤不必解释,本王並无责怪卿等之意。”
“方才卿等所言,本王都已听进心里,甚为有理。”
“本王同意卿等所请,便以都府名义参与其中。但本王有言在先,都府占比不可超过四成。”
“否则都府岂不成了一商人了?”
“谢大王恩准!臣等必谨记大王嘱咐,不敢有违!”刘隱见李知柔答应,心中大喜,忙不选应道。
刘睿和刘台也在一旁高呼“大王英明”。
不得不说,李知柔还是颇为开明的。
虽然这事他不同意也能暗中搞,但终究不如以都府名义光明正大搞来得有意义。
故而刘台这句“大王英明”那是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好了好了,汝等除了海贸之事,可还有他事上稟?”李知柔问道。
虽然李知柔答应了三人的奏请,但他一对三,没有人站在他这一边,还是让他心里有些不爽,故而有些想轰他们走了。
刘隱刘闻言,摇了摇头,正要告退之时,刘台开口了。
“稟大王,微臣有事上奏。”听到刘台开口,刘隱刘都有些意外,事先刘台可未与他们通气。
“哦,卿有何事?且说来听听。”李知柔倒是也没想到刘台竟然还有事。
“稟大王,大王当日缘水道入广州,当知水路畅通之於岭南很是重要。”
“如今广州既定,微臣斗胆想请大王下令,命微臣与暨军使一道,在郁水之上开展巡江,以靖水道。”
“唔,元达所言,孤以为然也。岭南水道纵横,水道安全著实重要。此事便由昭贤与伯深一同办理吧。”李知柔当即同意道。
“大王英明!”刘台道。
“臣领命!”刘隱刘同声道。
“好了,若无他事,卿等便退下吧。”李知柔道。
“臣等告退。”刘隱三人行礼退出,一同去到了行军司马衙署。
三人坐定,喝过茶后,刘隱开口道:“不曾想今日大王悉数答应我等所请,殊为意料之外也。”
原本刘隱以为,李知柔最多能答应其中海协会一件事,他已经做好准备待日后慢慢磨剩余两件了。
没想却是三件都成了!哦,不对,还有刘台说的,那就是四件了。不得不说令人很是振奋。
刘睿也点头道:“確实如此,未曾想如此之顺利。看来大王对贤弟很是看重啊。”
“矣,我看是因为兄长在其中襄助才是。”刘隱回道。
“两位兄长就不必互相夸讚了。”刘台笑道:“三策既已被大王採纳,我等还有的忙活呢。”
“哈哈,元达说的是,倒是我俩显得矫情了。”刘睿哈哈笑道。
刘隱在一旁也是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