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晚唐岭南创业史 > 第126章 监军(求票求支持)
  第126章 监军(求票求支持)
  九月十四,刘台照例入军营操练,阿晨则在依布夫妇陪同下,出门游玩。
  第二日,刘台带著梁克贞的水军中营起航巡江,此行又要大约半个月。
  好在筑城、学堂等一应事宜都在有序运转,倒也不用刘台操心。
  临行前,刘台和依布道了声抱歉,並一再请依布在广州多呆几天,也好代替自己多陪阿晨几天。
  船队一路西行,在端州和陈档好生聊了聊。刘台和陈鐺也是月余不见了,端州在雄虎军治下也是一切平稳。
  刘台海特意过问了一下陈道痒,再过几年,刘台就准备向陈档討要过来,带在身边培养。
  这些日子,刘台也暗中考察了李守,很是满意。
  在康州停泊时,康州刺史张远亲自前来拜访,意態甚是恭敬。
  之前暨宏景巡江回来的当天,和刘台分享巡江见闻时,便专门提到了张远,认为其人可交。
  刘台也不摆谱,热情与张远交流,也觉张远这人谈吐不凡,颇有见地。
  既然如此,刘台就不打算建议刘隱调整康州了。
  九月二十四,船队抵达封州。当日,刘台进城回到老宅,与刘崢、卢映祥、韦寻、周鼎等老人聚会:
  期间自然少不了过问军农场和养猪场,毕竟这可是刘台一手操办起来的。
  军农场的俘虏已经过了一年的限定时间,结果除了少数离开封州之外,绝大多数都选择留下。
  现在这乱世,去哪寻还可以安稳种地的地方呢?更何况还没有苛捐杂税的盘剥。
  封州由此多了几百口人,假以时日,这就是几百户,上千口。
  日积月累,岭南人口终有膨胀起来的那天。
  养猪场规模扩大了两倍不止,最近还给广州输送了一批猪肉和猪崽。
  听到这些成果,刘台很是欣慰。
  宴会结束后,刘台递给卢映祥一封刘隱的亲笔信。
  其內容是劝卢映祥留在岭南,刘隱將想办法表奏他任一州刺史。至於能不能留下,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人家出身河东。
  刘台还把周鼎单独留了下来,请他给他哥周杰写信,盛情邀请周杰来岭南发展。
  周鼎一口答应。他自己在封州的经歷,让他觉得,岭南是一块沃土,刘隱兄弟更是值得效力的明主。
  至於韦寻嘛,还要再辛苦他在封州多守一阵子,没办法,谁让他是自己人。
  九月二十五,船队来到了梧州,见到了违已久的崔景、钟云翔和马壮飞,入住了空置已久的巡江使官署。
  钟云翔是刘台传信召来的,已经在梧州等了他两三日了。
  从钟云翔口中,刘台听到了桂州最近的情况。
  其实就是四个字,一切正常。原本桂州就没毛病,现在没有外部威胁,安心发展就是。
  桂州產的桂布作为贡品,还是挺有经济价值的,可以为桂州贡献不少赋税。
  周进文因为最近几次的任务都完成的不错,周元静正准备让他接任阳朔县令。
  钟云翔和周凯的合作也很顺利,桂昭军的实力也渐渐增强。
  只不过现在巡江任务较重就是了。
  听完桂州的情况,刘台不由想到,那个叫黄雅的瑶女不知道怎么样了。
  紧接著,联络处又来匯报,也道未发现崔景和马壮飞的问题。
  都没问题,那刘台也就没有多留的必要。第二日一早,船队返航。
  一路顺风顺水,又昼夜不停,九月二十八日晚,就回到了广州。
  刚下船回到府里,就得知了两个消息。一个是依布他们正好今天返程了。
  再一个就是,清海军的监军、市舶司的市舶使终於到任了。
  监军姓池,单名一个元字。
  这池元是三日前到的,来了就去拜见李知柔。
  李知柔似是与他相熟,从他口中得知了昭宗的近况后,甚是忧虑。
  但除了嘆息,李知柔什么也做不了。
  池元也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到了在韩建那边的危险,以督促地方输献行在的名义,从华州溜了出来。
  而且池元仅带了几个隨从前来。
  从这些来看,池元来此不像是来搞事的。这就好办多了。
  九月二十九,海协会在振海楼开会,增补池元为副会长。这是本来就议定的,市舶司的面子还是要照顾一二。
  开完会,又带著池元去西城筑城现场看了看,让池元对海协会的认识立马变得深刻。
  如果说,他原本心底还有些幻想,那么现在则完全熄了这些心思。
  当晚,刘隱以海协会的名义在振海楼宴请池元,海协会一应副会长、秘书少监等全部参加。
  刘、刘台作为顾问,也一同出席。
  刘台虽然只是掛个顾问之名,但海协会中人都知道,海协会可谓是出自刘台之手,事项亦多是他在操办。
  谁又会傻到真的把他当做一个纯粹的顾问呢?
  酒酣耳热之际,池元开口道:“本使自华州前来之时,本以为广州必不及中原多矣。
  及至几日观之,实乃本使之偏见也。
  “如今广州得大王坐镇,又得刘司马等诸位贤达襄助,本使料广州必大有所为。”
  “某虽不才,却也愿与诸君一道,共谋广州及岭南之兴盛。今后还望诸君多多指教,饮胜!”
  说完先干为敬。
  在座诸人也是轰然饮尽。
  刘隱放下酒盅,又给自己满上道:“得池使君之助,岭南必將如虎添翼,秀於天下,诸君隨我再敬池使君一杯。请!”
  “请!”
  刘台也不閒著,对著蒲珂末、白泰轩道:“蒲、白二位会长,日后可要多多和池使君亲近啊。”
  蒲、白二人当即连声道:“是极是极!”又连连举杯敬池元。
  现今海协会提供了机会能让他们和市舶使打好关係,那肯定不能浪费了。
  一场宴会下来,诸人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池元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刘隱获得了池元不搞事的保证,蒲、白打点了关係,可谓是皆大欢喜。
  宴会散后,刘隱、刘台、刘又在振海楼里聊了聊广州城的近况,商议些人事。
  如今节度使和监军都已搞定,刘隱可说是“常务节度副使”了。
  除了按规矩需要上报朝廷审批的事宜,基本上他可以说了算了。
  当然,流程还是不能少,该报李知柔知道的还是要做到位。程序正义嘛。
  聊完公事,就聊私事一一刘隱的婚事。
  刘溶这个提亲人一直在居中负责,婚礼之前的下聘、通婚书、答婚书之类的流程都已经完成。
  日子合过二人八字后,也已经定下,十月初二,宜嫁娶。
  从提亲到婚礼,也有一个多月,说起来是快了些。
  但一来韦氏早已盼著刘隱成婚多时,二来严德铭也想早点敲定这个关係,故而进展顺利。
  三人聊了一阵,刘隱好生感谢了一番刘后,三人离去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