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给波特先生送上大礼
周六下午,拉里在自己的套间里,把最近要做的事做了一个计划。
拉里给高盛的时间是3个月。
成立三家公司,毕竟牵扯到了很多更专业、更加精细的操作。
勃朗宁先生在枪支设计的前期,就算偶尔要使用毛瑟步枪子弹,凭他在枪械俱乐部,以及全美步枪协会那里的关系也足够了。
等枪支定型,需要大规模测试的时候,才需要大批子弹。
测试时间放在夏天,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除此之外,现在拉里手头其它几件事就更紧迫一些。
奶茶店的交割这是小事,肯尼迪自会去跟华人交接。
但另外有件急迫的事要马上办——自己得在纽约有个落脚之处了。
这年头一位有头有脸的绅士,如果没有个正经的落脚之处,就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除此之外,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地址,那么很多涉及担保、税务、注册公司等,需要信用证明的时候,也是一个麻烦。
一个固定且体面的住宅,是能给拉里以后混纽约加分的。
不过,拉里并不想效仿波特先生直接住在华尔道夫酒店附近,那里还是太过喧闹。
另外一点就是那里的安保力量无法深入到楼宇内,室内防盗是个大问题。
对于拉里这种随随便便就会离家外出、并且半个月、一个月不一定能回来的人来说,必须找个有统一管理、安保措施非常严密的物业管理部门,这样才能让人放心的出行。
第五大道那里的4层公寓,拉里打算全租出去,给自己创造现金流即可。
涉及到出租等事宜,就全部委托给波特先生吧。
哦,对了,另外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收银机的批量生产。上次自己忘记跟马修聊这个事了,这玩意得加紧申请专利、项目赶紧上马……
拉里一个人在屋里琢磨事,不久就听见罗根咋咋呼呼的声音响起在楼道,
“哇,邓巴先生!真让您给说中了,我去了格林威治村,发现那里简直太适合我了。”
属于邓巴先生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感觉如何?我没去过,但听说在那里租房的人都足够有档次,并且以艺术家、学者型的青年人居多。”
“是的,我租了个套间。经房东介绍,邻居不是百老汇的年轻舞者,就是大学的年轻教职员工,身在他们周围,我都觉得自己都快长脑子了!”罗根又回答道。
拉里默默笑了笑,心说再由得他们在走廊里这样大声喧哗,一会该引起其他住客的不满了。
拉里赶紧拉开了大门,让两人进自己的套间叙话。
邓巴先生正拿着一份旅游版的纽约全图在背地图,捎带守护在拉里房间门口;罗根则扬着手里的一份租房合同,满脸都是笑容。
“进来坐!”
拉里将两人让进套间,又关上了房门。
没等三人都坐定,罗根已经将自己的租房合同显摆给大家看了,
“你们瞧瞧!一个月28美元,我租住的是二楼,这层是黄金位置,既没有一楼的噪音,又不用爬太多楼梯。真是太棒了!”
拉里取过合同大概看了看,罗根的新地址距离华盛顿广场很近,还是带有上下水的新型公寓楼,自然价格不菲。
“你这房租太贵了,即使你在摩根银行工作,你的周薪都无法覆盖你的房租!”
拉里调侃了一句,随之拿出一张卡片,上面记载了科斯特先生的姓名和电话,将之交给罗根,
“科斯特先生,他是摩根银行的高级合伙人。我刚刚已经给他打过电话了。周一你上班的时候直接去找他,他会把你安排在涉外业务的柜台当初级员工。”
罗根拿过卡片略微有些迟疑道,“不是让我去贵金属事业部吗?我还以为是去金库。”
拉里耐心回答道,“不是让你去管金库,那毫无价值。是让你去涉及到贵金属交易的部门,毫无疑问美元还不是国际货币,现在外国人只认黄金。所以你在那里才能感受到黄金的最直观价值波动。”
“哦、那好的!我回头给我爸爸打个电话,交待一下家里的事。”罗根说完将卡片放在衬衣口袋里。
“记住,一定要低调。可以多交朋友,但现在也不要将他们领到你的公寓,否则容易被人家看出破绽。”拉里再次叮嘱道。
“明白了!总之,只要你来纽约,我就去见你一次,然后好好跟你汇报一下我最近一段时间,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罗根笑着说。
拉里点了点头,觉得再多说什么也没有必要了,而是轻轻的说,“明天我们去梅西百货买几身衣服,就算是我送你的定居纽约的礼物。”
罗根眨眨眼,嘴角上翘,接话说道,“那今天呢?话说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去百老汇,我真没看过歌剧,再说这都是白来的戏票,不去看太对不起范德比尔特了。”
拉里有些无奈,罗根这性格比自己还像小孩。
不过回头想想,到百老汇看戏也算是纽约人的必修课了。拉里就同意了罗根的提议。
三人收拾妥当,出了酒店就往百老汇的方向走去。
此时,百老汇真正的歌剧中心并非后世的时代广场附近,而是在麦迪逊园广场。此地的“大都会歌剧院”,颇受纽约新贵的欢迎。
不过,此时的剧院区完全不像是后世那样纯娱乐导向,而是集高端购物、社交和生活区的延伸复合体。
歌剧演出前后,才是有钱人重要的社交仪式,因此周边配备了满足精英阶层一切需求的设施。
三人走到第六大道和19街交汇处时,就见状如东欧宫殿样式的奥尔特曼百货,昂然屹立。
这个百货大楼是梅西百货的直接竞争对手,但风格更为优雅、低调、奢华,深受老钱和欧洲顾客喜爱。其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宫殿,内部有巨大的中庭、华丽的楼梯和最新的蒸汽升降梯。
这里售卖高级时装、进口丝绸、古董家具、艺术品、精美的玻璃器和瓷器。是太太小姐们置办行头,以确保自己在歌剧院的包厢里绝不落伍的必去之地。
拉里在百货大楼楼下看到了一个新开的临街店铺,此时,众多身穿欧式繁复长裙的女士正围着店铺中间一个人在热烈的讨论着什么。
路过人群的时候,拉里随意向玻璃窗橱柜看了一眼,却愕然发现这里面陈列的商品,正是温斯洛普先生引以为豪的伟大发明——相机。
还是那个鞋盒一样大小的柯达一号。
拉里停住了脚步,往人群里望去,一眼就注意到自己曾在普尔曼豪华专列里,看到的那位伊士曼先生。
此时,伊士曼正站在人群当中对顾客们进行热情洋溢的演说。
“稍等我一下!”拉里喊住了闷头往前走的罗根,自己挤在人群边缘,不住的往里面张望。
这是一家刚刚开业的高档照相馆,专门拍摄肖像照。看者样子,照相馆目前也在兼营柯达便携式相机的售卖。
“……女士们、先生们,请记住我们柯达的口号:你们只负责按下按钮,其它我们来做!”伊士曼捧着自己的相机,大声的对周围人说着话,脸上露出了刻意展露出的热情洋溢。
人群中一阵哄笑和鼓掌之声。
拉里脑子嗡的一声,立即将这位稍有眼疾的伊士曼先生,和柯达这两个单词联系在了一起。
那就是——伊士曼柯达公司!
拉里脸上浮现出笑容,不是因为意外相逢,而是在感慨这个奇迹奔腾的年代!
街头巷尾的偶遇,就可能见证一件伟大发明;兀然回首的片刻流连,或者就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的开端!
第二次工业革命啊,他的含金量就在于此,很多伟大的发明还掩盖在在蒸汽、马车和燕尾服的浮华之下,却彰显出了另一种风格完全不同的人类文明新华章。
围观人群中的夫人和小姐们,显然还是被这台新奇的机器吸引了目光。大家一边低声赞叹这相机的小巧,但也隐隐怀疑这小东西到底能否代替之前状如保险柜的大相机。
尽管围观的人并不少的,但因为没有人抢先上前购买,场面一时间有点冷清。
拉里左右看了看,长叹一声,心说伊士曼先生还是发明家的直男脑子,您就没准备几个提前的托儿吗?
看这情景就是在等我跟他一起表演双簧呢,也罢也罢,来都来了!结个善缘再走!
“我要一台!”
拉里高高举起手臂,手中拿着100美元的钞票,上面的林肯总统在春日的阳光下格外显眼。
“哦~~~”
夫人小姐们听到有人购买,嘴里都发出感叹之声。
猝然回望之后,就见一个年轻帅气的金发青年人站在人群之外,手里还举着100美元。
“wow~~~”
瞬间,女人们的感叹马上就变成了惊叹,众多各种眸色的眼睛紧紧盯上了拉里的脸庞。
不矜持的女士们,已经开始跟闺蜜们传递眼神了。
“不好意思!借过!”
拉里冲身边的女士们露出绅士般的笑脸,等对方慢慢让开一条路之后,才举步向前,走到伊士曼先生的身前。
“我买一台!先生。我第一次来纽约,觉得自己眼睛都不够用了,必须要借用您这神奇的机器,记录这里的让人惊叹的风景。”
伊士曼先生抬了抬眼镜,认出了这是在火车包厢上的那个少年,脸上露出了笑容。
人群中一位夫人笑着说,“喂!小伙子,你说的也太夸张了吧。”
拉里转头环视女士们,先向她们友好的鞠躬,然后才笑着说,
“女士们,还请多多包涵。对我这样一位刚从宁静的乡间来的人来说,纽约的繁华景象简直比万筒还要令人目眩神迷。我站在这里,感觉自己就像个第一次看到巴纳姆博物馆奇观的孩子,看什么都新鲜得很。”
拉里的自嘲瞬间引起女士们的好感,她们一边用扇子掩住自己的笑脸,一边私下交谈。
还是那位健谈的夫人继续高声说道,“你从哪里来啊?”
“我从哪里来并不重要,夫人,在我眼里,这个世界上只有纽约和非纽约的区别!”
拉里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继续说道,
“在来纽约之前,我以为一场愉快的交谈意味着听着蟋蟀鸣叫,数着天上的星星。
而现在置身于诸位的光彩与美貌之间,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纽约’。若是我在礼仪上有什么疏忽,必定是因为我被这景象迷住了心窍,绝非有意怠慢。”
这次拉里的俏皮话更加升级了,不但赞颂了纽约,更加赞颂了周围的女士。
拉里得体的笑话让围观的夫人小姐们脸上露出笑容,还不住的鼓起掌来。
拉里转头对伊士曼先生说,“说真的,先生,请给我一台您的相机……我想现在就记录下这个令人难忘的时刻……纽约的魅力尽显于此!”
说着话,拉里将手臂转向了围观的众位女士们。
人群中再次爆发出欢乐的笑声。
.
经过拉里这样的一个令人欣喜的插曲,伊士曼的生意瞬间开张。
拉里一口气买下两台相机,那些夫人和小姐们,则嬉笑着、谦让着、暗中较劲着,将剩下的四十几台相机抢购一空。
等围着柯达相机和围着拉里的众女士都散去之后,伊士曼才有时间当面感谢自己的这位小恩人。
看着拉里,伊士曼笑的脸上的胡子都不住的翘动。
“年轻的绅士,我真的非常感谢您!若不是你,我的相机不会卖这么快!”
伊士曼对拉里抬了抬礼帽,脸上露出诚恳的感激神色。
“不必介怀,我不只是为您,更多是为您这伟大的发明!”拉里也笑着回应道。
伊士曼稍有些惊讶,赶紧问了一句,“您熟悉我们的产品吗?之前,我们的柯达一号仅在小范围内进行推销,这是我们第一次将店开在百老汇……当然,目前还是联营形式。”
拉里笑着将自己爱好时髦和科学的房东先生出卖了,并且说到上次他们在瓦尔登湖拍照的趣事。
伊士曼听着扶了扶眼镜,随即抚掌大笑,问道,
“那真是我们产品的荣幸,先生。说实话,我们一直专注于人像和近景拍摄,都没有尝试过拍摄如瓦尔登湖那样广阔的场景,它的效果怎么样呢?”
拉里皱了皱眉,摊手回复道,“那我还没有答案……因为我的房东把相机寄回到您那里了,还没有收到寄回来的相片!”
“哦,哈哈,好吧!”伊士曼稍有些尴尬,笑着说,“这年头将相机寄到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再寄回去,确实是费时费力的一件事。”
“关键还容易损坏相机……”
拉里扬扬眉说道,“为何不考虑更省时省力的办法呢?”
伊士曼咂咂嘴说,“我们是个初创企业……再说了,在各地兴建洗照片工厂,这样的行为既浪费时间,又未必能保证照片的质量,您得知道,我们的干版胶片此时是独一无二的。”
拉里心念一动,凑上半步说道,“您就没有考虑过融资?不可能吧,据我所知,您的公司已经小有名气了。那些华尔街的大鲨鱼早就闻着血腥味了,怎么会不注意到您?”
伊士曼脸上露出个无奈的神色,轻叹一声,“不为了融资,谁来华尔街?可我尝试过接近摩根先生,他对我们的评价是……算了,反正不是很看好。”
拉里脸上露出笑容,心说我本来就是想做二级市场的股市交易的,怎么尽让我碰见这种发行股票的一级市场的活儿?
想了想,拉里说道,
“恕我直言,伊士曼先生,您找错人了。摩根先生更看重的是盈利和公司规模,您拿这种新奇的科技给他看,他未必就能看好。这不是对您的轻视,而是……他也看不懂。”
伊士曼脸上隐隐有些愁苦,不过,他来自天性的警觉和谨慎促使他重新打量了一下对方,
“您对摩根先生很了解吗?”
拉里脸上露出微笑,随即从皮夹子里掏出了jp摩根的名片,在伊士曼先生面前晃了晃,
“伊士曼先生,别看曼哈顿半岛的人有数十万、数得上名字的富豪也有成百上千,可有摩根先生名片的,您在街上溜达一个星期,都未必能找到一个人。”
伊士曼接过拉里手中摩根先生的名片,仔细掂量了一下,又认真的看了看,脸上顿时出现惊诧的目光。
“这真是摩根先生的名片?您能带我去亲自见见他吗?哦,我的上帝,我都忘记询问您的名字了。恕我失礼……”
拉里脸上浮现出笑容,继续说道,“我的名字是拉里·利文斯顿,但我不会带你去摩根先生那里,因为我已经跟你说过结果了。如果您真心想为公司融资的话,我要带你去见另外一个人。”
伊士曼目光锐利的看了看拉里,犹豫了一会,点头道,
“好!那就麻烦您了。”
拉里脸上露出笑容,心说:波特先生,我要给你送上大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