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紧握舆论风向
《世界新闻报》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近日,我市商业圈内流传着一些令人颇感不安的传闻,事关一位来自大西洋对岸的显赫人物。此人年轻而富有,在其本土及殖民地积累了令人瞠目的财富,其名号常与某种璀璨却冰冷的矿物紧密相连。他甫一抵达我们伟大的共和国,便以其惯有的、帝国总督般的傲慢气派,入驻本市最豪华的酒店套房,俨然一位现代克罗伊斯(本报注:古吕底亚国王,以巨富著称)。
然而,这位绅士所带来的,似乎并非只是他鼓胀的钱袋,还有一套与我们纽约——乃至整个美利坚——所珍视的公平、诚信、契约精神格格不入的商业哲学。
据多位与本专栏有密切交流的可靠商人透露,这位先生正在为本市一些极佳的地产项目进行谈判。其手段之精妙,足以令任何一位诚实的企业家为之脸红。其策略的核心,似乎是精心编织的误导、对事实有选择的隐瞒,以及利用不对等的财力进行恫吓与压榨。他仿佛将曼哈顿的第五大道,视作了其非洲矿场外的又一片可供其随意圈占的“疆土”,而本地的产业主,则成了他可以随意摆布的土著酋长。
我们不禁要问:这便是旧世界贵族阶级所引以为傲的“品德”吗?这便是那些靠着祖荫与特许状、在议会中高谈阔论“文明”与“进步”的绅士们,所奉行的商业准则吗?
一个人的财富,或许能为其买来头等舱的船票、酒店里最好的房间,以及一群趋炎附势的谄媚之徒。
但是,财富永远无法购买,也永远无法替代的,是诚信的品格与良好的声誉。这些品质需要经年累月的培养,却可能因一两次不光彩的行径而毁于一旦。
纽约的商界并非蛮荒之地。我们见证过无数巨富的崛起,他们依靠的是眼光、勤奋,以及最重要的——一言九鼎的信誉。我们以警惕的目光,注视着任何企图用殖民者的手段来污染我们商业环境的行为。
我们呼吁本市的每一位产业主与商人:在与那些背景显赫、却可能道德模糊的外来者打交道时,务必擦亮眼睛,谨守底线,详细审查每一份文件的条款。切勿被其表面的光环与庞大的报价所迷惑。要记住,一个真正值得信赖的伙伴,其最宝贵的资产是他的签名,而非他的支票簿。
我们将持续关注此事。
拉里看完这篇报道,简直拍案叫绝!!
谁说黄色新闻不好了?谁说黄色新闻的作者只能叫“写手”,不能叫“作家”了?
这篇新闻雄辩式的说明,黄色新闻也能写出普利策奖的味儿来,也能出大师文笔。
这篇文章丝毫没有点出对方的名讳,但又在各个地方疯狂暗示塞西尔·罗兹的身份。
什么“来自大西洋对岸的显赫人物”、什么“名号常与某种璀璨却冰冷的矿物紧密相连”、什么“帝国总督般的傲慢气派”……
这些指向的都是钻石、戴比尔特,和时任南非开普殖民地殖民官的塞西尔·罗兹。
只要是上层人士,对国际商业稍有了解,就马上能猜到此人就是塞西尔·罗兹。
当然,绝大部分普通人是不知道,但这才是这篇文章的妙处所在,因为普通人会好奇、会打听——到底这个不知廉耻的家伙是谁?
公众越好奇,这篇文章的潜在影响力就越好!
不过,在拉里看来,这篇文章最妙的还不是这里,而是作者在暗中引导的“对立”。
比如“旧世界的‘绅士’”、“贵族品德”,这标题的定性,就能挑起美国民众对欧洲老牌贵族的天然不信任感!
另外,所谓“靠着祖荫与特许状”,这能强烈暗示他的成功并非全靠自己的努力,而是有特权部分。当然,这并不完全是事实,但能煽动大众的情绪啊!
“在议会中高谈阔论‘文明’与‘进步’”讽刺了其人的虚伪;
“将其非洲矿场外的又一片可供其随意圈占的‘疆土’”则是将美国等同于殖民地,引起大众的强烈反感;
当然,这篇文章最核心也是最精妙的论点,就是将“财富”与“品德”对立起来,狠狠打击塞西尔·罗兹的立身之本!
看完这篇文章,拉里赞不绝口、拍案称奇!
此文立场鲜明,充满道德批判,这正是“黄色新闻”的鲜明风格。
而且里面每一个嘲讽的比喻、每一个新大陆和旧世界的对比、每一个“呼吁公众警惕”,都极其具有煽动性。
实话实说,拉里看完这篇文章,都有心思把自己到大学深造的具体学科改成新闻学。
秒啊!舆论导向真是个大学问。
拉里看完,脸上带着钦佩的笑容,将报纸递还给波特先生,笑着问道,
“波特先生,这样的文章写的是真的好,不过,这文章能让对方看到吗?或者说,怎么才能让他就范?”
波特先生脸上露出笑容,随意的说道,
“哦,这事很简单。我舆论场的朋友安排了类似的报道,将在两周内发布13篇类似的文章。管他看得见看不见,总之,这些系列文章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成为纽约妇孺皆知的大新闻。”
.
一周以后的4月21日,周四。
伦敦,“帝国荣耀”私人俱乐部的阅览室。
清晨,塞西尔·罗兹坐在一张厚重的桃心木书桌后,悠然的品尝着自己的正宗英式早餐茶。
英式早餐茶是一种红茶,混合印度阿萨姆、斯里兰卡锡兰和肯尼亚红茶,口感浓郁且咖啡因含量高,适合搭配牛奶和。常与丰盛的全英式早餐相搭配,为高贵的英伦绅士提供满满的能量。
喝完早茶之后,罗兹先生不禁感叹道,“还是大英帝国的早茶味道好,我能在里面感受到维多利亚女皇征服全球的必要性和伟大的功绩!”
塞西尔·罗兹一直谨守英伦礼仪,喝茶的时候只会捏着茶杯柄,绝不会用手指握住茶杯身!
放下茶杯之后,塞西尔·罗兹满意的看着手下从南非和世界各地传回来的讯息。
其中,纽约的管家报告说,出租第五大道五间商铺的波特先生已经多次遣人过来问询,什么时候能正式签约了。
管家在纽约的眼线说,波特先生最近非常忙碌,他仿佛在为自己的商铺不能及时出租感到焦虑,因为4月租赁季马上就要结束了。
塞西尔·罗兹冷哼了一声,这正是他所追求的,他就是要拖着时间到5月,自己再回去,这样就可以利用冷淡的季节,压波特先生降低房租了。
“哼!还每年2.5万美元的租金,还要金币!!该死的美国洋基,痴心妄想。”
看完各地的工作简报,罗兹先生兴致更好了,他开始浏览起刚从纽约由游轮送达的报纸。
罗兹习惯性的先浏览财经板面,搜寻任何与他矿业帝国或者国际钻石、黄金布局的相关消息。
第一眼,他就看到《纽约新闻报》上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的标题是《罗兹先生以“非凡效率”平定土著骚乱:数千南非矿工欣然接受新工作项目》。
罗兹一惊,忙凝神看去,却发现这篇文章是用赞颂他的方法,将他在南非残忍的军事镇压进行了揭露,所谓“欣然接受”,也是讽刺其在矿场上建立的近乎奴隶制的劳工制度。
这篇文章非常歹毒,因为它全文通篇都是对自己的赞颂,但暗地里却将自己的在南非那些拿不上台面的事都交待的明明白白。
塞西尔·罗兹狠狠的皱起眉头,他对这种报道是有免疫力的,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经常被非大英帝国的报纸恶意贬低。
罗兹恶狠狠的丢下那张报纸,随即又拿起了一张《纽约先驱报》,不久,他就又看到了一篇文章:
《真正的爱国者!罗兹先生巧妙的延伸帝国版图,“契约劳工”开辟黑人致富新路》。
看到这个标题,罗兹都麻了……
楞了十几秒,他才赶紧顺着文章看下去:
所谓“契约劳工”,在文章里的形容就是奴隶制,报道也对自己压榨黑人劳动力致富,以及通过狡诈手段骗取不懂英语的当地部落首领的土地的进行了“歌颂式”的揭露。
看完这篇文章,罗兹大声骂了一句脏话!
他忽然有个预感,这不是偶然事件,必然有类似的报道。
果然,在美国邮递来的其它报纸上,还有类似的文章,但有些文章就是假借正向报道,行嘲讽之事;
而有些文章就直接的多了,就是用严肃报道的口气,在直接攻击自己。
比如《这位“帝国建造者”的宝座下,奠基的到底是理想还是白骨?》,就是在指控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建立在无数非洲人的生命之上。
还有一篇是《血钻:揭露戴比尔斯背后的残酷真相》,矛头就已经直指戴比尔斯在南非的矿业开采背后的隐秘之事了。
随着不断的翻阅,塞西尔·罗兹的眼珠子都瞪红了,直到他看到那篇《“旧世界绅士”与新大陆的商业操守》,他粗壮的手指猛得捏紧了报纸的边缘,发出差点撕碎报纸的窸窣脆响。
读完这篇文章,罗兹从纯粹的错愕,变成了恍然大悟的愤怒。
罗兹精明的头脑告诉他,这篇看似没有指名道姓的不起眼的报道,才是一切的开始。
一股血气从他的粗脖子涌上脸颊和宽大的前额,罗兹的皮肤变得通红,他甚至能清晰的感觉到自己太阳穴上的血管在突突的跳动。
“污蔑!无耻的污蔑!!”罗兹压低声音低吼着。
这些文章不仅质疑了他的商业信誉,更恶毒的是,它攻击了自己最看重的东西——他作为“帝国建造者”和“文明传播者”的神圣外衣。
在此之前,罗兹从来没有在美国或者全球其它地方,遭受过如此公开的、如此阴险的指控。
在他的认知里,美国的商界应该是由像jp摩根那样的人主导的,是可以用金钱和权力对话的场所,而不是这种……这种阴沟里的恶毒诽谤。
等这些情绪都发泄过后,塞西尔·罗兹将那些情绪都压制了下去,沉淀成一个冰冷而危险的平静态度。
罗兹的眼神不在涣散,而是像瞄准猎物一样聚焦在一个虚无的点上。
他现在明白了,这不是意外,而是一场战争!
有人在纽约给自己设下了一个陷阱,企图玷污自己的名誉,从而在后续的商业事务中击败自己!
“我不能对此事坐视不管!名誉是我的通行证,是我能从伦敦金融城募集数百万英镑的基础!我必须亲自去纽约,扑灭这团火!”
想到这里,罗兹猛的拍响召唤服务员的桌铃,用几乎咆哮的声音命令急匆匆赶来的私人秘书:
“给我接下一班去南安普顿的火车!然后订最快一班去往纽约的客轮船票!头等舱!现在!”
私人秘书有点懵,不知道为什么罗兹先生的脾气变得如此暴躁,但还是按照他的吩咐转身要去安排。
但罗兹叫住了他,皱着眉涨红了脸又说道,“给我在纽约的管家发加密电报!内容是……
紧急!获悉当地报纸出现恶意诽谤报道。在我抵达前,查明所有的源头,列出怀疑对象的名单,不惜一切代价。稳住我们正在谈判的房东,和潜在的合作伙伴,告知所有接触方,那些全是谎言。我随后就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