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关于未来的路演(4.6k大章)
1892年4月24日这个周日的夜晚,纽约第五大道上阿斯特四世庄园的镀金舞厅里热闹非凡。
纽约市有头有脸的富豪几乎都收到了索尔·波特的请柬。当然,作为华尔街一家证券经纪公司营业部的总经理,波特先生本来没有如此之大的社交能量。
但对这种新奇的华尔街公司发明,追求时髦的富豪本来就是有兴趣的。再加上这个叫“基金”的新公司,还有摩根信托银行做背书,这就为该产品的信誉凭空增添了非常多的第三方信任。
于是,接到请柬的富豪们几乎有一半都打算去开开眼界了。
等到了周日的中午,富豪们又收到了地点更正通知,这次基金成立大会,竟然又改到纽约著名富豪家族——阿斯特四世的庄园。这种将自己家族庄园的私人领地让做一个华尔街金融产品的开幕仪式的行为,轰动了整个纽约上流圈。
所以,到了当天晚上,除了不能动的和太过幼小的,几乎所有的纽约富豪都云集于阿斯特四世的庄园,好奇的期待这场如此高规格的路演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向喜欢奢华生活、爱社交的阿斯特四世和他的名媛母亲亲自布置了晚宴,成百瓶各色的美酒、以及美国东海岸数得上来的美食都被准备的好好的。
因为时间仓促,阿斯特家族紧急征调了几家高级酒店的大厨和服务人员,连同自己庄园的仆役一起,贡献了纽约近几年标准最高的一次晚宴。
现在,晚餐会如约开始举行,宾客们举着酒杯在舞池里欢快的交谈,不停欢笑着议论着将要到来的时刻。
就连最挑剔的贵妇人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约翰·阿斯特四世站在二楼廊柱的阴影中,指尖划过冰凉的大理石柱。
楼下,纽约半个上流社会云集于此——范德比尔特家族的代表、摩根银行的董事、铁路大亨、还有那些靠着石油和钢铁新崛起的暴发户。他们杯中的香槟,气泡上升的轨迹都仿佛经过精心计算。
“拉里,”阿斯特四世转身说道,“你和伊士曼的这场戏最好特别精彩,要是演砸了,我们都会成为全美国的笑柄。”
拉里微微一笑,将柯尔特的镀金怀表从灰色西装口袋里取出看了看,笑着说,“阿斯特先生,笑柄和先知,往往只差一次成功的演示。伊士曼先生之前得过我的教授,如果他能按照我的吩咐进行这场路演,我相信您的关切都将被证明毫无道理。”
阿斯特四世皱皱眉说道,“……您就如此自信吗?”
“当然,”拉里笑着指了指舞台中间被红丝绒遮起来的地方,“因为它不仅仅是理想、它还是未来。”
.
等时针滑到7点30分,舞池里的灯光逐渐暗淡下来。
阿斯特四世的母亲夏洛特·奥古斯塔·阿斯特知道最要紧的时间到了,她笑着冲自己的宾客抱歉离开,随即走到了舞台中间装有红丝绒的地方,轻轻摇响了铃铛。
听到铃声,众富豪都停止了谈论,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夏洛特这里。
夏洛克·阿斯特的脸庞已不再圆润,岁月和经历在上面刻下了清晰的纹路,皮肤因常年待在室内而显得苍白。但这张脸绝非脆弱,而是透着一股大理石般的坚韧和冷峻。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们来到阿斯特家族的庄园,我非常荣幸能代表阿斯特家族欢迎你们。尽管现在还是春天,但诸位的光临,让这间屋子充满了比中央公园的夏日还要明媚的光彩。”
夏洛克说完,舞池里顿时响起一阵掌声。
老夫人继续说道,“有人说,组织一场晚宴就像指挥一支交响乐团,既要和谐,又难免有些出人意料的音符。我唯一担心的是,今晚的佳肴美酒,能否比得上诸位带来的、满屋子的智慧与妙语?但愿我的厨师能与他满座的‘对手’们一较高下。”
众富豪一阵欢笑,随即又鼓起掌来,这不仅仅是为了老夫人幽默的谈吐,更是为了能参加阿斯特家族的晚宴。
众人眼中的这位夫人,可是位身处权力与财富顶峰的遗孀,她的优雅背后是钢铁般的意志,她的礼貌之下是严格的阶级界限。她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纽约上流社会编年史,是所有暴发户试图模仿却又永远无法企及的终极典范。
“我将非常荣幸的请到我儿子的约翰的座上宾客、来自罗切斯特的著名发明家和绅士——乔治·伊士曼先生!”
四周的掌声再次响起,乔治伊士曼走到台前,先冲着夏洛克夫人鞠躬致谢,才转头对四方宾客再深深行礼。
乔治·伊士曼站在舞池中央临时搭建的橡木讲台后,手心微微出汗。他能感觉到那些挑剔、怀疑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和他面前那个蒙着墨绿色丝绒的物体上。
他深吸一口气,掀开了绒布。
一台旧式的大型座机相机露了出来,在舞池弧光灯的照耀下,显示出众人熟悉的饱满圆润弧线来。
“这是我的相机!”伊士曼笑着对众人说道。
等众人脸上露出疑惑的神色,伊士曼才拍拍脑袋,仿佛忘记什么似的,走上几步,揭开了笨拙座机上的另一块绒布,露出自己精致的手持式相机来。
“抱歉,说错了!这才是我的相机。”伊士曼走到座机跟前,手指首先指向那台笨重的老相机,讲述传统摄影机的繁琐、昂贵和不易靠近,并开玩笑似的将自己携带沉重设备、现场涂抹湿版、以及必须在专业暗房里操作等编成故事,向众位观众不停的倾诉。
围观众人不时传来轻快的笑声,并期待伊士曼再讲下去。
拉里在二楼看着暗暗点头,这套路演程序是自己从前世乔布斯那里借鉴的。对于观众意识不到需求的东西,必须先将过去的痛点拿出来好好批判,才能暗中提醒观众,自己是有这个需求的。
拉里还强调,伊士曼先生必须保持幽默,并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推进你的产品推荐,这样才能放下钩子,吸引人听下去。
现在一看效果,果然,这种先是强烈对比、再有就是痛陈利害的现场show的“乔布斯时刻”,在此时也是非常吸引人眼球的。
不多时,伊士曼的将自己的新相机拿在手里,这自然是“柯达一号”。
那台柯达相机在弧光灯和电灯下泛着黄铜和樱桃木的光泽,体积只比一个烟盒稍大。人群中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夹杂着几声清晰的嗤笑。
“就这个小玩意儿?”一个声音不大不小地响起,来自一位满头银发的绅士,他手里把玩着一根镶嵌着巨大蓝宝石的手杖。“它能取代我书房里那套价值两千美元、需要两个仆人才抬得动的湿版摄影设备?”
伊士曼没有直接回答。他从容地演示着:拇指推开侧板暗扣,指尖拈出缠着棕色胶片的卷轴。“先生们,女士们,”
他的声音异常平稳,“传统的摄影,将瞬间凝固为永恒的过程,复杂得如同一次炼金术。但今晚,柯达将把它变成……一个简单的动作。不知道有谁愿意配合一下,用最新的照相技术帮您还原您的精彩瞬间?”
台下的人左右看看,没有一个愿意站出来的。
伊士曼早就料到这个情况,转向阿斯特夫人,微微颔首。“阿斯特夫人,能否请您移步窗前?”
阿斯特夫人有些意外,但还是很大气从容的依言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曼哈顿初上的华灯。
伊士曼举起相机,只听一声轻不可闻的“咔嚓”,像是一片雪落在绒布上。
“结束了。”伊士曼说。
舞厅里死寂一片。人们还在等待后续的复杂操作,等待刺鼻的化学药水,等待漫长的曝光时间。然而,什么都没有。
“结……结束了?”范德比尔特家族的代言人难以置信地问。
“结束了。”伊士曼重复道,嘴角勾起一抹乔布斯式的、混合着自信和神秘的微笑。“您按下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几天后,您会收到我们冲印好的、清晰无比的照片。”
真正的震撼来自接下来的演示。
“但如果您着急想看看自己刚刚的优雅体态的话,我们现在就能办到!”伊士曼随即朝自己的助手挥挥手,随即,轻巧的将相机里的胶卷取了出来。
伊士曼的助手推上一台连接着小型蒸汽动力的冲印设备。刚才拍摄的底片被送入机器,伊士曼亲自操刀,几分钟后,一张阿斯特夫人倚窗远眺的8x10英寸照片,如同变魔术般被“吐”了出来。
照片在宾客手中传递,引发阵阵惊呼。
影像之清晰,细节之丰富,甚至连阿斯特夫人扣子上的纹路都一清二楚。
“这不可能!”范德比尔特家族的那位绅士挤到前面,几乎把脸贴在了照片上。“没有暗房?没有湿版?这……这是巫术!”
“不,先生,”伊士曼平静地纠正,“这是科学。这是未来。”
随即,伊士曼再次招手,助手们又推上了几块非常大的展板,纽约市的各种影像、街景、家庭宴会,甚至是昨天拍摄到的那位宾客,都直白展现在展板上。
看着这些由同款相机拍摄的高质量照片,众人惊呆了。
没想到这相机小小的身躯,竟然能拍出如此高清的照片来。
伊士曼看众人正在对着新拍出来的照片啧啧称奇,随即说道,“女士们先生们,从我的发明之后,摄影将不再是一门复杂的技艺,它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轻松生活的乐趣,您只需要将交卷寄回罗切斯特,我们专业的冲印师将为您完成这一切!”
“这个缩小的相机多少钱?”有人高声问道。
伊士曼脸上露出笑容,对着那人说道,“不要199美元、不要99美元,为了让全美利坚体面的人都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我们今天只需要25美元!”
众人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样革命性的新摄影机,只要25美元,人群中一片惊叹之声。
“可这还没完呢!女士们先生们,我还要向你们展示下一代革命性的照相机——我的柯达折迭版!”
众人根本没有想到后续竟然还有安排,随即惊叹的看向伊士曼,而伊士曼先生则又从座机照相机的另一边摸出一个崭新的照相机。
这台柯达折迭相机静静躺在天鹅绒衬垫上,暗红色的皮质腔体如同手风琴的风箱般优雅收拢,金属部件在煤气灯下泛着温润光泽。
当伊士曼修长的手指轻轻展开皮腔,那伸缩自如的结构便显露出精密的机械美学——这不再是需要三脚架和繁琐操作的笨重机器,而是能轻松收进绅士外套的便携奇迹。
众人再次惊讶的喊出声来,这下,就连拉里也不由得提高注意力,关注道“折迭、伸缩镜头”,心说这玩意已经有现代相机的基本雏形了。
伊士曼反复强调和演示相机的便携性、操作便利性和完整的服务链,这种简练的便捷的技术,跟之前复杂的摄影技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构成最明显的张力。
“这台这台折迭版,也仅仅要39美元!”随后,伊士曼向大家公布了这台新一代产品的价格。
这价格再次让宾客们惊叹不已,因为对富豪们来说,这就是一盘松露的价格,但却就变成了如此精明神奇的相机,实在是让人惊奇。
夏洛克夫人拿起那架相机看了又看,随即向伊士曼问道,“先生,您发明这台机器的意义何在呢?”
在老夫人看来,这种售价简直就跟不要钱白送一样。
伊士曼笑着回答道,“为了一段记忆、一个瞬间、一个难以忘却的人、夫人,我从来没觉得我是在售卖机器,而我的宗旨是倡导美学的‘民主化’!也想让更多的人将属于自己的记忆留在身边。”
伊士曼的话语引起了众人的一阵唏嘘和赞叹之声,夏洛克夫人想起了自己的先生,也不由得暗自神伤,但这种脆弱的表情也就是一瞬之间,
随后,夫人重新回归郑重,微笑鼓掌着说,“您说的非常好,先生!”
夫人的鼓掌引起了更大范围内的掌声。
伊士曼低头向对方行礼,随即又面对众人说道。
“想象一下,“伊士曼的声音带着煽动人心的魔力,“在尼罗河畔,在阿尔卑斯山巅,在华尔街的十字路口随时随地凝固时光。这不再是富豪的专属玩具,而是每个渴望记录生活的人都能拥有的魔法匣子。“
“这相机的每一个部件都在诉说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精密制造革命:精准调校的快门速度,可更换的镜头组,还有那个让所有摄影师为之倾倒的创新——48张连续拍摄的胶卷容量。
上帝把美赐予我们,而我们负责把他留下!!”
伊士曼最后合拢皮腔,将折迭款柯达相机优雅地滑入牛皮保护套时,这个动作本身就像在完成某个现代巫术的仪式。
台下的纽约富豪们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过伊士曼的提醒,人们忽然意识到,他说的非常正确,任何生活片段都值得被记录。
伊士曼也很满意,心说这就是拉里所说的——“柯达时刻”!.
二楼之上,连一直皱眉关注伊士曼推销相机的阿斯特四世脸上都显示出笑容,他转脸对拉里,坏笑着说道,
“这个风头应该你出啊!你怎么让给伊士曼了?”
拉里淡淡笑了笑,摆摆手说道,“我还是更适合在‘战场’上显露自己的水平,那里足够刺激,并且无须担心被人知道身份……”
阿斯特四世扬扬眉说道,“你说的是?”
拉里笑了笑说,“我说的是明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