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 20、野心不死,千夫所指
  时光匆匆,转眼便到了四月。
  最近的港股跌跌不休,黄金却一路飆升。这让陈耀豪颇为得意,每天都带著一股兴奋劲儿上班。
  更让他高兴的是,《yes》杂誌第三期自13日发行以来,销量喜人,一举突破四万册。
  gg收入也隨之节节攀升,月入达二十万港幣。更重要的是,这笔钱是纯收入,因为杂誌社已无需再投入gg费用。
  这天,陈耀豪正在办公室处理公务,高明佬急匆匆闯了进来,语气焦急:“豪哥,杂誌社有人来闹事!”
  “靠!敢来这里撒野?”陈耀豪猛地站起,一把扯下西装外套,怒道:“走,去看看!”
  路过普通职员办公区时,只见眾人一脸惊慌。
  陈耀豪心下瞭然,这些文化人,靠不住。只能靠他自己和安保团队了,而且他必须身先士卒。
  否则,传出去他丟不起这人。
  快步来到门口,眼前是八名安保正与二十来个乱鬨鬨的古惑仔紧张对峙。
  陈耀豪扫了一眼:己方十人,对方虽有二十多人,但阵型散乱,乌合之眾。
  这架,能打!
  念头刚起,他已从一个安保手中夺过棒球棍,如猛虎下山般冲入人群!
  侧身闪过一根挥来的铁棍,反手一棒狠狠砸在对方肩上。
  “啪!”
  一声闷响,那古惑仔应声倒地。
  陈耀豪杀得兴起,超强的武力值让他动作迅猛灵活,如入无人之境。
  战斗並未持续多久。几分钟后,除了几个腿脚快的溜了,剩下的十几个全被生擒。
  “高明佬,看住他们,报警!”陈耀豪回头又对杜辰逸下令道:“通知许律师过来。”
  商界有商界的规矩,他绝不会再碰江湖那一套。
  刚在办公室坐下不久,许大山律师便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陈生,您没受伤吧?”
  “没事。”陈耀豪摆摆手,说道:“许律师来得正好,这件事就由你和杜主编全权处理。”
  “那……我们是否要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媒体朋友一起声討这种恶行?”许大山建议道。
  “好主意!”陈耀豪眼中精光一闪,说道:“这件事不怕钱。重点要突出他们在打击香江的yl自由、xw自由!最好能引海外媒体介入……
  让受伤的职员站出来控诉,爭取舆论支持,给港府施压。记住,报导里只字不要提我。”
  “明白,陈生放心。”
  身为受害者,陈耀豪当然无所畏惧,当年城寨“豪哥”的名头可不是白叫的。
  只是如今立志做“豪门”,行事不免多了几分顾忌。
  他有仇必报,心里也清楚这背后定是金马那帮人“野心不死”。真当他陈耀豪是纸老虎不成?
  ……
  蔡九脚步踉蹌地衝进马惜珍的办公室,声音带著一丝慌乱:“大佬,点子扎手,事情……办砸了!”
  “砸了?”马惜珍眉头紧锁,他最关心的是底线,问道:“弄出人命了?”
  在他心里,只要不死人,一切都有得谈,顶多是代价大小的问题。毕竟,江湖混饭吃,说到底是为了求財。
  他深知社团的生存之道:向来是捏软柿子,对上那些根基深厚的商界大佬,哪次不是笑脸相迎、低头哈腰?
  混到他这个位置,眼力劲儿比拳头更重要,一个不小心,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没、没死人!”蔡九连忙摆手,心有余悸,说道:“就是点子太硬,咱们折了十几个兄弟,全被条子摁进局子里了。”
  他没亲自动手,但手下回来的描述让他心惊,没料到陈耀豪这么能打,更没料到对方完全不讲江湖规矩,直接报了警!
  “废物!”马惜珍猛地一拍桌子,怒火中烧,道:“早他妈提醒过你,那姓陈的不是善茬,叫你见好就收,打了就跑!这点规矩都不懂?他们没把你供出来吧?”
  他更恼火的是要替这群蠢货擦屁股,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大佬您放一百个心!”蔡九挺直腰板,试图挽回,说道:“就算他们知道是您指使的,也没那个胆子往外吐一个字!”
  他深知规矩,也明白大佬的担忧。
  “知道就好!”马惜珍冷哼一声,急於撇清自己道:“这事你自己兜著,別扯上我。摆平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他如今顶著『正当商人』的名头,最怕沾上泥。
  “大佬您放一万个心!”蔡九拍著胸脯保证道:“都是些烂命一条的烂仔,局子又不是没蹲过,骨头硬得很!”
  他言下之意:这些底层马仔,社团的规矩就是他们的枷锁,绝不敢、也绝无能力攀咬到他蔡九,更遑论背后的大佬马惜珍。
  在他们眼里,替社团顶罪,本就是烂仔的宿命。
  ……
  翌日,事件如同投入香江的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舆论。
  全港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罕见地同声共气,纷纷以显著版面或黄金时段报导“维港文化传媒办公室遭暴力打砸”的新闻。
  《明报》《星岛日报》等严肃媒体痛斥此举是“对新闻自由与法治精神的公然践踏”;
  《天天日报》等大眾报刊则聚焦於现场狼藉的图片和受伤职员的控诉;
  连素以娱乐八卦为主的周刊也加入声援行列,指责社团势力“无法无天”。
  一夜之间,维港文化这家锐意进取、势头正猛的杂誌新锐,从文化產业的佼佼者,变成了捍卫香江法治与营商环境的悲情符號。
  一伙社团人员竟敢光天化日之下,悍然衝击一家合法经营、广受欢迎的媒体机构,这彻底逾越了社会容忍的底线。
  报导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愤慨。
  多位资议局绅士发表联合声明,要求警方彻查严惩;工商界领袖担忧营商环境恶化,直言“此风绝不可长”;
  文化界人士更是感同身受,痛心疾首地指出:“当一支笔、一台相机都成为暴力的目標,这座城市的文明基石何在?”
  虽然社团滋扰、打砸事件在灰色地带(如d档、夜总会)时有发生,公眾或已司空见惯。
  但此次矛头直指位於核心商业区、拥有广泛读者基础的正规文化企业,性质已截然不同。
  它不再仅仅是帮派间的“江湖事”,而是对整个社会秩序、法律尊严和经济发展信心的赤裸裸挑衅!
  恐慌与愤怒的情绪在市民中迅速蔓延。街头巷尾,茶餐厅內,报摊前,“维港文化被砸”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连正经做杂誌的都要被砸,以后谁还敢安心做生意?”
  “社团是不是真要骑到所有人头上?”
  “今日砸杂誌社,明日岂非要砸交易所?香江还谈何发展?谈何未来?”
  一连串的质问,道出了普通市民的深切忧虑。
  汹涌的舆情,如同一股无形的浪潮,衝击著这座城市的神经,也无形中给港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