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利家的应对
翌日,清晨的阳光透过维港中心高楼的玻璃幕墙,洒落在光洁的走廊上。
陈耀豪一早便抵达办公室,西装革履,步履沉稳。
他刚到办公室门口,就看见屈臣氏的负责人庞志鸿早已候在门外,衣著整齐,神色恭谨。
“陈生,早晨!”
庞志鸿声音洪亮,一边问候,一边上前一步替他推开了门。
“早晨。”
陈耀豪淡淡回应,径直走向宽大的大班椅坐下。
他没有寒暄,直接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张惠康超市的优惠券,轻轻推到桌对面。
“这件事,你清楚吗?”他语气平稳,却带著不容迴避的审视。
庞志鸿双手接过优惠券,仔细看了两眼,点头回应道:“我们有掌握这个情况,也做了一些市场摸底。”
“你们的应对策略呢?”陈耀豪没有抬眼,手指轻轻敲著桌面。
庞志鸿略显得意地笑了笑,说道:“陈生,他们这优惠券跟我们的一比,根本没什么竞爭力吧?”
“没竞爭力?”陈耀豪终於抬眼,目光直视,说道:“你真以为每个屋邨的师奶师太都看得懂这些门道?”
他稍作停顿,语气转冷,继续说道:“我要你们写几篇『分析小作文”,把惠康的套路拆解得清清楚楚一一什么叫『揭露真相”,明白吗?
找几家小报先发,別让《朝阳日报》冲在前面。”
庞志鸿顿时收敛笑容,正色道:“明白,陈生。是我们考虑不周。”
陈耀豪微微頜首,靠回椅背,继续问道:“这段时间的价格战,整个零售市场反应怎样?”
“我们百佳的销售额稳中有升,惠康虽然跟进了,但也只是勉强守住份额。”
庞志鸿语速加快,显然早有准备说道:“至於那些只有一两间门市的小型超市,基本上都在硬撑,很多已经出现资金周转问题。”
陈耀豪嘴角微扬。他发起这轮优惠战,一来是针对怡和置地旗下的惠康,二来正是要借势洗牌,逼退那些扎根社区的中小竞爭者。
市场从来是大鱼吃小鱼,而这一次,他既要贏声势,也要夺实地。
“很好。”他语气依旧平淡,指示道:“目前市场上有无合適的小型超市寻求出售?
如果有,挑几家地段好、能补我们空白的谈一谈。大家都不容易,我们能接就接。”
庞志鸿內心一震,立即领会一一老板这是要一边打舆论战、一边低调收购,既抢市场又收渔利。
他连忙应答:“明白,陈生。我马上安排人筛选接触,重点看位置和价钱。”
“嗯。”陈耀豪语气稍缓,问道:“另外,7-11便利店那边进展如何?”
“三年百家店的目標已达成,团队正在擬定下一阶段发展方案,整理完毕再向您详细匯报。”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要儘快。”陈耀豪目光掠过窗外维港的天空,轻轻点头。
他语气沉稳,继续说道:
“另外,我们要拓展更多便民服务。比如代收快递、售卖各类电话卡、提供水电气等公共事业缴费。
这些服务看似琐碎,但能有效提升顾客的进店频次,增强粘性。
一位顾客来缴一次电费,很可能顺手带走了饮料和麵包一一我们要的,就是这种“顺便”。”
他稍作停顿,见庞志鸿正快速记录,便继续深入:
“自有品牌,是下一步的关键。它不仅是价格的利器,更是我们区別於惠康和其他竞爭者的核心。
我们要推的不是『便宜”,而是『性价比』一一质量可靠,价格更有竞爭力,利润空间也更大。”
陈耀豪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更加务实:
“但这不能凭感觉做。你们要先做透市场调研,深入分析目標客群一一他们习惯买什么、偏好什么、还有什么需求没被满足。
比如,是不是很多上班族想要小包装、口味特別又便宜的零食?或者是不是某些功能型的日用品一直缺货?”
他一条条清晰道来:
“要盯紧竞爭对手。看看別家便利店和超市都在推什么自有產品,他们的优势在哪、短板又是什么。
我们不做跟隨者,要做破局者。
还要关注社会风向,健康、环保、潮流文化-如果现在流行低饮食,那我们能不能做一系列低卡食品?
如果环保成为共识,包装材料能不能更可持续?
甚至新技术也不能放过,比如最新的保鲜技术或包装工艺,有没有可能应用到我们的商品中?”
他进一步落到执行层面:
“定好方向后,就是明確產品类型:是做食品,像饼乾、饮料?还是日用品,比如纸幣、洗护品?
每一种都要有清晰的定位一一究竟是主打极致性价比,还是高端品质,或是功能创新?
包装设计也要讲究。针对年轻人,就做得时尚醒目;针对家庭客,就要简洁实用。
还要考虑陈列一一是不是適合掛放?能不能一眼看见?
最后是供应链。必须找到有资质、有规模、质量稳定的供应商。食品厂就要通过食品安全认证,日用品供应商需符合环保標准。
地理位置儘量靠近物流中心,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谈判时要明確细节:原料標准、生產工艺、抽检机制、价格、交货周期,一个都不能含糊。”
陈耀豪一气呵成,庞志鸿笔下不停,越记越是心惊。
他原本只想到价格与地段,却未料到老板已思考至供应链、消费心理与社会趋势的层面。
格局深浅,一目了然。
庞志鸿收起笔,郑重回应:“明白,陈生。您指示得非常清晰,我下去便逐一安排,儘快擬出方案再来请示。”
“嗯,你先去忙吧。”陈耀豪说完挥了挥道。
1】
五台山。
位於香港九龙塘广播道,是香港广播电视业的重要地標。
因其地势较高,且歷史上五大电子传媒机构曾齐聚於此,故得名“五台山”。
广播道坐落於九龙塘一带,依山而建,绿树成荫,环境清幽,闹中取静,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便成为香港广播电视文化的核心地带。
从1970年代至1990年代,香港五家主要电子传媒机构一一香港电台(rthk)、商业电台(cr)、无线电视(tvb)、亚洲电视(atv)及佳艺电视(rtv)一一均將总部设於此地。
由於电台和电视台高度集中,民间仿照佛教名山“五台山”之称,將此区域戏称为“五台山”,象徵它作为香港广播电视心臟的地位。
这一日,tvb董事长办公室里,利啸和正与新上任的总经理部大亨相对而坐。
窗外广播道的景致依稀可见,室內气氛却略显凝重。
利啸和身为利家嫡长子,一直有个心结一一他总想证明自己並不逊色於执掌家族传统產业的大哥利铭泽。
大哥手握利家核心產业,个人也投资中华煤气等產业。
而利啸和则另闢蹊径,投资了tvb、联合汽水等业务,这些虽属他个人名下,却也承载著他要打出另一片天的野心。
最近,更让他心烦的是,陈耀豪正式发函要求进入tvb董事会。
利啸和一向在董事会中说一不二,连邵大亨也对他言听计从,他极不愿看到原有的权力架构被打破。
“逸夫。”利啸和沉吟片刻,抬起眼来看向邵大亨,说道:“陈耀豪这事,你怎么看?”
邵大亨微微前倾,语气谨慎却不失果断,说道:“利生,根据港府相关条例,他们持股达到標准,有权要求董事会席位。我们即便反对,法律上也站不住脚。”
利啸和眉头微,指节轻轻敲了敲红木桌面说道:“我知道法律规定。我担心的不是他进来,而是他这个人太有主见。你看看他在中华煤气那边提的那些建议,哪一条不是搅动风云?tvb必须按我的意思走,不能有杂音。”
邵大亨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商人精明。他等待的正是这个机会。
“利生。”他稍稍压低声音,语气却更加坚定,说道:“既然不能不让他进,我们不如把董事会总人数扩大。席位多了,他的声音自然就小了。”
利啸和抬眼看了看邵大亨,眼神中带著几分审视,他何尝不知道邵大亨在打什么算盘一一扩大席位,就能安插自己人,增强话语权。
但现在还不是压制邵大亨的时候,眼前最大的麻烦仍是陈耀豪。
“现在九席,加他两席,共十一席。你觉得扩到多少合適?”利啸和语气平稳,不露情绪。
“至少十七席。”邵大亨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人数上我们要占绝对主导,不能让他有丝毫兴风作浪的空间。”
利啸和沉默片刻,最终缓缓点头说道:“可以。你擬几个人选给我,我要亲自过目。”
“明白,利生。”邵大亨微微一笑,语气中透出几分胸有成竹的从容。
接下来,他们又聊起了电视台工作。
利啸和將一份財务报表推向桌对面,语气凝重的说道:“逸夫,开台九年了,去年製作费用涨了三成,佳艺那边又在挖人,你怎么看?”
邵逸夫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紫檀木桌面上,应道:“利生,现在正是关键时候。
彩色电视普及率今年已过四成,市民对节目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我建议加大戏剧製作投入,要拍就拍大製作。“
“大製作?”利啸和挑眉,说道:“《书剑恩仇录》一集成本就要六万港幣,相当於普通节目三倍。
股东们都在问,这笔帐怎么算?”
“利生。”邵逸夫目光炯炯,说道:“现在三家电视台竞爭,就是要以质取胜。
我研究过,一部好剧能带动gg收入增长五成以上。
况且我们有自己的艺员训练班,新人片酬不高,正好可以培养自己的明星。”
利啸和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楼下进出的艺人,说道:“训练班那个周润发,听说你亲自定的?
■
“是的。”邵逸夫也站起身,说道:“这批学员中有好几个好苗子。
我们要建立明星制度,让观眾追看我们的剧,追我们的星。
这样不仅能稳定收视,还能带动歌星、唱片业务发展。“
利啸和转身,目光直视,说道:“佳艺上个月播《射鵰英雄传》,收视率衝到31点,你怎么应对?“
“他们能拍金庸,我们也能。“邵逸夫从容应答道:“我已经安排购入《倚天屠龙记》版权,不过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製作特色,我建议开闢翡翠剧场,每周一至五晚黄金时段连续播出自製剧集。”
利啸和沉思片刻,手指轻敲窗框,问道:“需要追加多少投资?”
“先追加二百万港幣。”邵逸夫立即回应道:“主要用於新建两个录影厂和添置外景设备。
另外我建议成立海外发行部,將我们的节目卖到东南亚。去年新加坡就已经有电视台来询价了。”
利啸和走回座位,露出一丝笑意,说道:“你看得倒远。不过我要先看到收视率提升几个点,否则董事会那边不好交代。”
“下个月《狂潮》开播。”邵逸夫信心十足的说道:“我亲自监製,一百二十集长剧,必定能掀起收视热潮。不过利生,製作费方面...”
利啸和抬手打断说道:“钱我可以批,但要精打细算。每个剧组都要独立核算成本,超支的要写报告。”
“明白。”邵逸夫点头,说道:“另外我建议改革艺员薪酬制度,表现好的要重奖,这样才能留住人才。”
“我同意,你做好方案,我来审批。”利啸和斩钉截铁的道。
两人相视一笑,窗外传来新一批训练班学员试镜的对白声,仿佛预示著电视业黄金时代的到来。
没过几天,陈耀豪就收到了tvb发来的邀请函,正式邀请他与林立加入董事会。
不过会议时间却暂未確定,只写著“待定”二字。
这种若即若离、欲说还休的做派,恰是老派商人和传统家族一贯的风格。
陈耀豪心里清楚,这些人表面上客气,实则步步为营,每一个动作都藏著算计。
他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对方伸来橄欖枝,他就接著。
但接有接的方法,正如竹槓打枣,见一个敲一个,有一竿算一竿。
他自然不会逼得太紧。这帮人都是搏命出身,关係网纵横交错,黑白两道通吃,真惹急了谁也不好过。
更何况,陈耀豪心里有数:他们也没几年风光了,只要等到利家两老落幕,一切就成为过去式。
眼下只要先占住位置,静待时机,自然能够水到渠成、顺势而上。
收到信函当天,陈耀豪一个电话,中华娱乐总经理林立很快便出现在他办公室,恭敬地坐在他对面。
“上次让你去查余家手上tvb股权的事,现在什么进展?”陈耀豪开门见山,指尖在办公桌面上轻轻敲了敲问道。
林立显然有备而来,从容应答:“余家確实有意出手,但开价不低,恐怕要比市价高出两成。”
陈耀豪闻言,嘴角微微扬起,利啸和给他使绊子的帐,他不可能不反击,別让利家认为他是软柿子,谁都想拿捏。
既然对方先不仁,就休怪他不讲情面。
就算不能一次吃下tvb,只要能成为单一最大股东,等到下次董事会改选,也足够叫利啸和难受一阵子。
他缓缓点头,语气果断的说道:“价钱只要不离谱,就跟他们谈。儘快敲定,然后—”
他眼神一锐,继续说道:“我要你第一时间对外公布,越高调越好。”
“明白,陈生。”林立郑重点头,“我儘快去办。”
没过几日,香港几家主流財经媒体同时爆出重磅消息:
中华娱乐成功收购余家所持有的全部tvb股权,交易金额庞大,细节虽未完全公开,但陈耀豪一跃成为tvb单一最大股东,已是不爭的事实。
消息一出,市场譁然。
利啸和是坐在文华酒店的包厢里看到报纸报导的。
他端著茶杯的手顿了一顿,隨即冷哼一声,將报纸甩在一旁。
坐在他对面的两位老友互望一眼,心照不宣。
利啸和什么也没说,只是慢条斯理地斟茶,可那茶壶嘴对准杯心时细微的晃动,却泄露了他心底的波澜。
另一边,陈耀豪站在自己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著维多利亚港。
林立安静地站在他身后,匯报著市场反应和后续安排。
“利家那边,暂时没有公开回应。”林立说道:“但听说利生今天一早取消了所有公开行程。”
陈耀豪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说道:“由他去。他现在越安静,就说明越难受。”
他转过身,眼中闪炼著猎人般的眼神,说道:“董事会“待定”的日子,估计他们很快就会定下来了。
派人去催一催,就说我们很期待为tvb的发展尽一份力。”
“是。”林立点头应道。
陈耀豪拿起那份刊登著收购消息的报纸,目光在“电视广播王国易主?”的黑体標题上停留片刻。
在局世未明之前,他基本上不可能控制一家电视媒体,首先港府这一关就过不了。
当然呢,不显响他增加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