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失之东隅,收之“华人行”
香港粉岭高尔夫球场,是香港歷史最悠久且最具规模的高尔夫球会之一。
隶属香港高尔夫球会位於新界粉岭,成立於1889年,拥有超过90年的歷史,该球场不仅是香港高尔夫运动的重要枢纽,也是国际知名的高尔夫赛事举办地,作为亚洲歷史最悠久的高尔夫球场之一,粉岭球场曾吸引眾多政商名流到此挥桿。
其中最著名的访客之一当属董王,据传他早年经商低谷时曾赴港寻求投资机会,並在此打球散心。
目前,香港高尔夫球会拥有两个场地:一是位於深水湾的9洞球场,另一是粉岭的18洞標准锦標赛球场。
陈耀豪虽然此前並未深入接触高尔夫运动,但已加入球会成为会员。
出乎意料的是,他很快展现出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与天赋,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和训练,迅速路身高手之列。
这一天,陈耀豪受滙丰银行沈弼的邀请,在球会见面。
一见面,陈耀豪便热情寒暄:“沈弼先生,您看起来精神饱满、身体健朗!”
沈弼显然很受用这番话,紧紧握住陈耀豪的手回应道:“最近我確实加强了锻炼。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像大力水手?精神和身体状態是不是比我们上次见面时好很多?”
陈耀豪顺势笑答道:“变化非常明显一一当然,上次见到您时,您的状態本来就不错。”
两人並未急於下场打球,而是先在会所的休閒室里享用下午茶。
此次会面,沈弼的心情颇为复杂:他既欣赏陈耀豪近期一系列出人意料的商业举措,却也因其中牵扯多方利益而感到棘手。
他今天受港府委託,有几件事需与陈耀豪沟通。
“陈先生,我受港府委託,今天特地来跟你沟通几件事。”沈弼开门见山。
“港府?”陈耀豪略感意外。
他不清楚港府因何事找他,更没想到会通过沈弼转达,他深知港府、滙丰和马会构成了影响香港社会的“铁三角”,此举必然事关重大,很可能涉及英资利益。
“请您直言。”陈耀豪镇定回应“是这样,怡和置地向港府投诉百佳超市涉嫌恶性竞爭,指你们发放优惠券的行为扰乱市场。
经相关部门初步调查,港府认为指控成立。
原本打算立案处理,但麦理浩先生主张先与你沟通。
因此委託我询问,百佳能否停止发放优惠券?”
陈耀豪闻言一一一让利市民也算恶性竞爭?
他没有立即回应,转而问道:“那另一件事是?”
“陈生,现阶段港府不希望看到你控制一家电视台。”沈弼语气平稳却坚定,“原因是什么?”陈耀豪追问。
“这其中涉及较多复杂因素,我不便详述。”沈弼委婉解释。
陈耀豪觉得这无疑是赤裸裸的干预。
他意识到,要在香港站稳脚跟,要么进一步打通港府关係,要么爭取內地支持。
目前他本无意图全面掌控tvb,只是收购股权向利氏家族施压,却没料到对方竞通过港府施压。
至於百佳的优惠券策略,原已达到预期效果,他正打算择机收手。
於是陈耀豪回应道:“沈弼先生,tvb我目前並无全面控制的计划,但已持有的股权我不会放出。
至於百佳的优惠券,我可以承诺发完已印製的部分,之后不再加印。”
“很好,”沈弼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感谢陈先生给我这个面子。今后若有事,你可以直接找我。”
“当真?”陈耀豪確认道。
“当然。”沈弼语气坚决。
“好。”陈耀豪微笑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一一滙丰能否將重建后的华人行大厦转让给我?
品沈弼略显惊讶,说道:“陈先生,华人行目前是滙丰的临时总部,我们从未考虑出售。”
“大楼转让我后,滙丰可以租回继续使用。你们获得资金流动性,我获得优质资產,岂不是双贏?”陈耀豪摊手笑道。
“这个问题我需要时间考虑。”沈弼未直接拒绝,似乎有所动摇。
“静候佳音。”
此后,两人一同下场打了几杆球,便结束了这次暗流涌动的会面。
上世纪70年代,滙丰银行与李嘉诚合作重建华人行大厦。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此次仅为项目合作,並非意味著重建后的大厦產权归属於李嘉诚。
由於地皮原本由滙丰银行购买,物业所有权始终属於滙丰。
然而,对李家成而言,这一项目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他迫切希望將业务版图从箕湾和北角向外扩展,將华人行视作长江公司的新总部进行打造。
因此,无论功能设计还是建筑用料,皆按最高標准推进,力求打造一座標誌性建筑。
事实上,正如歷史所示,1978年3月,李嘉诚成功將长江实业总部迁入华人行,此举標誌著企业迈进新时代。
而隨后,在滙丰大班沈弼的主导下,滙丰將以相当优惠的条件,將所持剩余股份转让给长江公司。
价格近乎半卖半送,使李家成最终获得整幢大厦的实际控制权。
然而在这一时空,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陈耀豪已经取得了和记黄埔的控制权,此刻更意图將华人行大厦乃至中环地铁站上盖物业的发展权一併收入囊中,从而將李家成限制在北角与箕湾一带的发展格局中。
眼下这一次试探,也正是为了观察沈弼及其执掌的滙丰,对李家成究竟持何种態度。
维港中心。
几天后,滙丰银行的霍尔先生如约到访。
陈耀豪在会客室热情接待了霍尔一行,笑容中透著从容与自信。
“欢迎霍尔先生光临维港中心。”他握手时说道“陈先生太客气了。”霍尔礼貌回应。
“请坐,霍尔先生。”陈耀豪一边说,一边示意对方落座。
助理適时端上茶水,气氛轻鬆而正式。
几句寒暄之后,霍尔很快切入正题:
“陈先生,我此次是受沈弼先生委託,正式通知您,滙丰银行愿意將重建后的华人行大厦出售给您。”
“是吗?这真是太好了。”陈耀豪故作惊讶地回应,儘管心中早已预料到沈弼的决定。
他紧接著提出:“请霍尔先生放心,我绝不会让滙丰银行在交易中吃亏。按照中区现行写字楼行情,我愿出价五亿港幣收购华人行。”
这一报价在当时可谓极具诚意。彼时香港地產虽初现回暖跡象,但仍未达到数年后那般疯狂水平。
滙丰早年收购旧华人行仅耗资一亿八千万港幣,即便加上约一亿港幣的重建成本,总投入也只在二亿八千万港幣左右。
陈耀豪开出五亿港幣,相当於让滙丰实现了二亿二千万港幣的增值。
“不不不,”霍尔却连忙摇头,说道:“滙丰银行並非地產企业,沈弼先生愿意以四亿港幣的价格將大厦交予陈先生。”
“四亿港幣?”陈耀豪微微一。
他没料到对方竟主动让步,沈弼的诚意可见一斑,片刻沉吟后,他谨慎地追问:“那么李家成先生那边是否会有异议?”
“请您放心,后续事宜我们会妥善处理。”霍尔语气肯定,言下之意已是明確:既为滙丰的决定,便无需再看他人眼色。
“感谢霍尔先生,也请代我向沈弼主席转达谢意。”陈耀豪微笑致意。
隨后,双方顺利草签协议,滙丰银行以四亿港幣的价格,將重建后的华人行大厦售予陈耀豪。
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购的资金,最终仍將通过滙丰银行提供的贷款完成。
送走霍尔先生后,陈耀豪立刻对廉辉交待道:“去金铺打造一套一座金山。
同时,停止百佳超市优惠券发放,以及暂时放弃图谋tvb控制权。”
陈耀豪作为一个华人,必须做到有礼有节。
北角,长江实业公司。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落入李加成的办公室。
他刚推门而入,便见秘书洪小连正俯身整理文件一一她身著剪裁贴身的包臀裙,身形曲线毕露,在晨光中有种晃眼的明艷。
李家成心情不错,笑著走近,在她臀上轻拍两下,引来一声娇嗔:“老板—你好討厌呀。”
洪小连非但没躲,反而借势贴近,柔软的身体若有似无地擦过他的手臂。
他低声笑道:“中午找家酒店,切切?”
洪小连顿时笑如,正要回应,办公桌上的电话募地响起,李家成敛起笑意,拿起听筒:“你好,我是李家成。请问哪位?”
“李先生,我是滙丰银行的霍尔。”电话那头传来冷静的英式英语。
李家成语气顿时转为恭谨:“霍尔先生,请问有什么指示?”
“沈弼先生让我正式通知您,滙丰已决定將华豪公司的股权出售给和记黄埔。也就是说,重建后的华人行大厦,將会交给陈耀豪先生处理。”
电话这头陡然沉默李家成握著听筒,半响没有出声,指节隱隱发白。
“李先生?———您还在听吗?”霍尔提高声线“.——知道了。”李嘉诚终於吐出三个字,猛地掛断电话。
下一刻,他整张脸迅速涨红,额角青筋浮现,一向沉稳的目光变得骇人。
他突然一挥臂,將桌上文件、笔架、檯灯尽数扫落在地!
纸张纷飞、玻璃碎裂的声音嚇得洪小连惊惶后退,缩在墙角大气不敢喘。
李家成胸口剧烈起伏。
他苦心经营,与滙丰合组华豪公司,取得华人行重建权,一心想將这座未来的地標作为长江实业的新总部。
他甚至已计划好明年就迁入中环,从此彻底走出北角与箕湾的局限。
可如今,滙丰竟毫无徵兆地將这一切转手让予陈耀豪?
而且偏偏是那个已经夺走和记黄埔的人!
他自幼丧父,十几岁便扛起家庭重担,在商海中几经浮沉、遍尝冷暖,才挣得今日地位。
他比谁都更懂得弱肉强食的道理,却也最恨被人截胡、任人拿捏。
“老板—.”洪小连怯生生地唤他。
李家成突然转身,一把將她拽到身前,动作近乎粗暴地撕扯她的衣襟一一此刻他不需要安慰,只需要发泄。
几分钟后,李家成长长地嘆了一口气。
洪小连也跟著轻嘆一声,心里有些悵然。
但她没有多言,只是利落地收拾起残局,隨后安静地离开了办公室。
李家成在情绪平復之后,將总经理周千和叫了进来。
“老板,您找我。”周千和走进办公室,隱约嗅到空气中残留著一丝熟悉的气息,但他没多琢磨,一如往常地恭敬问候。
“千和,有件重要的事要跟你谈。”李家成语气缓慢,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周千和闻言脸上浮现出笑意,以为公司又迎来了新的重大项目,便积极回应说道:“请老板指示。”
李家成闭上双眼,沉默片刻,终於开口说道:“滙丰已经决定,把华人行卖给和记黄埔。”
和记黄埔?
那就是说,滙丰银行选择了陈耀豪,而不是长江公司?
周千和一时之间难以相信,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这几年长江公司费尽心思经营、多方打点,眼看就要將华人行纳入囊中,如今却要眼睁睁看著它落入他人之手?
这怎么可能!
“老板,沈弼这根本是背信弃义!我们难道就这样放手吗?”
“那你觉得,我们还能怎么做?”李家成淡淡反问。
“这”周千和语塞,一时说不出话来。
的確,以长江公司目前的处境,根本不敢与滙丰银行正面衝突。
“我也只是提前告诉你一声。”李家成语气平静,却透著一股深深的无奈。
“在香江做生意,终究不能违背滙丰的意愿。这几天我会飞一趟加拿大,公司这边你务必盯紧滙丰既然靠不住,那就只能另谋出路。或许唯有付出更大代价,爭取加拿大银行的支持。
虽然这次李家成只好打掉牙齿往肚里吞。
但他想飞的心,从未死去。
几天后。
维港中心大会议室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一场备受瞩目的记者招待会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会场內,镁光灯不时闪烁,映照著记者们忙碌而又充满期待的面孔。
长枪短炮般的摄影器材密密麻麻地架设在后方,几乎挤占了所有可用空间。
粗略估算,到场的媒体机构竟有数十家之多,几乎囊括了香江所有主流报刊、电视台以及几家国际通讯社驻港的分支机构。
这种阵仗,通常只会在极为重大的消息发布时出现。而这一切,都因为今天的主角是陈耀豪。
在场的资深记者们都清楚,这位和记黄埔的掌舵人从不轻易召开记者会,一旦召开,必然有石破天惊的消息宣布。
他与媒体关係素来融洽,不仅因为他的新闻总有价值,更因他为人爽快、从不摆架子。
甚至每次发布会后都备有精心准备的伴手礼,让这群无冕之王在抢新闻之余,也能感受到一份难得的尊重。
就在会场气氛逐渐升温之际,入口处一阵骚动。
陈耀豪在梁宏陪伴下步入会场。
他身穿一套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步伐稳健,脸上带著惯有的、略带自信的微笑走入会场。
陈耀豪一边走向主席台,一边向相熟的记者点头致意。
才刚进场,就有心急的记者忍不住高声喊道:“陈生,今天又有什么大新闻要同我们分享啊?”
这话顿时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和附和。
陈耀豪也不恼,反而笑著朝声音的方向挥了挥手,声音洪亮地回道:“各位老友记,稍安勿躁。多大的新闻,几分钟后就知。
辛苦大家特意赶来,一会儿流程结束,各位別忘了去门口领一份心意,小小谢意,不成敬意。”
他亲切又不失气场的回应,瞬间缓和了会场紧绷的期待情绪,也让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几分钟后,记者会准时开始。
陈耀豪在主席台正中落座,调整了一下话筒。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相机快门密集的“咔”声。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没有过多的寒暄,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蒞临。今天,我谨代表和记黄埔集团,在此向公眾宣布一项重大商业决策:
本公司已与滙丰银行达成正式协议,將全盘接手並负责重建中环地標一一华人行大厦!”
话音未落,台下已是一片低沉的惊呼声。闪光灯顿时疯狂地闪烁起来,几乎要將梁宏的身影淹没。
陈耀豪略微停顿,似乎有意让这个消息充分发酵,然后才继续沉稳地说道:
“此次合作,標誌著和记黄埔在核心商业地產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將倾注集团优势资源,將华人行大厦重塑为维港畔一颗璀璨的全新明珠。
更重要的是,这一宏伟计划,自始至终都获得了我们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一一滙丰银行的鼎力支持。
滙丰的信任,是我们完成这一使命的信心基石。”
“鼎力支持”四个字,他说得格外清晰、有力。
这个消息太过震撼,完全超出了在场所有记者的事前预料!
华人行大厦项目牵扯甚广,其归属权一直是香江商界关注的焦点。
此前,市场普遍的共识是,这与李家成的长江公司关係匪浅,甚至被认为是长江公司与滙丰银行紧密合作的象徵之一。
如今,这块肥肉竟毫无徵兆地、突然落入了和记黄埔的口袋?
就在眾人还在消化这个爆炸性新闻时,提问环节开始。
几乎是瞬间,台下齐刷刷地举起了一片手臂。
一位获得提问机会的男记者猛地站起身,甚至来不及报全自家媒体名號,便急切地、几乎是脱口而出地问道:
“陈生!据我们所知,华人行大厦项目此前一直被认为是由滙丰银行与长江公司合营开发的。
此次和记黄埔全面接手,是否意味著之前的合作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商业运作?长江公司对此知情吗?”
这个问题,犀利而直接,问出了在场所有人心中的巨大疑团。
整个会场雾时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著陈耀豪的回答。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只剩下无数道目光聚焦在台前,期待著下一个可能引发更强烈地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