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威水香江(求月票)
新界,元朗。
联德公司的办公室设在一栋不起眼的小型写字楼內,相较於遥远且不便的天水围,这里已是更好的选择。
陈耀豪在祝文宇的陪同下,亲自抵达此地,目的只有一个:为天水围土地的转让事宜,作最后的拍板。
此前,祝文宇的团队已与联德进行了多轮拉锯式谈判,大部分条款均已敲定,唯独在价格上,对方態度反覆,迟迟不肯落笔签字。
从最初的开价12亿港幣,到后来的犹豫不决,陈耀豪接到匯报后便心知肚明一一定然是半路杀出了“搅屎棍”。
为避免夜长梦多,他决定亲自出马,速战速决。
魏成公司如今財大气粗,不惧任何对手,但也绝不当任人拿捏的冤大头。
今日此行,必须一锤定音。
联德公司会议室內,经理刘志成早已站在门口等候。
“陈生,您好!大驾光临,真是令公司蓬生辉!”刘志成满脸堆笑地迎上来。
“刘经理,客气了。”陈耀豪目光锐利,无需祝文宇介绍,一眼便认出了这位负责人。
双方落座,简单的茶敘寒暄过后,陈耀豪放下茶杯,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正题:
“刘经理,我的团队与贵司已沟通多轮,诚意十足。但我很疑惑,为何在最终价格上贵司始终反覆不定,迟迟不肯签约?
这不像是一家诚信企业的作风。我希望今天能听到真正的原因。”
刘志成没想到陈耀豪如此单刀直入,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略显尷尬地搓了搓手,知道在这位大佬面前耍招毫无意义,便硬著头皮坦白:
“陈生既然您快人快语,我也不瞒您。就在前几天,长江公司的李生·也派人接触了我们,他们对天水围地块同样表示了强烈的兴趣。
这个您也知道,商场价高者得,我们『小公司』,也是想为股东爭取最大利益”
“李家成?”陈耀豪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是他!
但他脸上反而露出一丝冷笑,说道:“好一个价高者得。刘经理,你可知我与华闰组建魏成公司,志在必得?
你又可知,李家成此时插手,无非是想哄抬价格,让我多付出代价,他根本未必真心想要这块地?
他若真想要,当初为何不早早出手?”
刘志成被问得哑口无言,额角渗出汗珠,说道:“这—-陈生,李生那边给出的意向確实很有吸引力—”
“我不想再浪费时间。”陈耀豪身体微微前倾,强大的气场瞬间笼罩了整个会议室。
“刘经理,你开个实价。但我提醒你,这是我最后一次出价。今天能签,我们立刻转帐签约。
若不能,我转身就走,你儘管去找长江公司。
但我可以告诉你,除了我,香江不会有第二家公司能真正啃下天水围这块硬骨头,李家成也不会真心来接你这个盘。
到时候,你们联德就抱著这块地,慢慢等吧!”
祝文宇在一旁补充道:“刘经理,机会只有一次。魏成公司的实力和决心,你是看到的。”
刘志成內心剧烈挣扎。他知道陈耀豪所言非虚,李家成的接触更像是一次战术性的搅局。
但若能藉此机会抬高价格他咬了咬牙,报出一个数字:
“陈生,12亿8千万!这是我们的底线!如果同意,我们现在就签!”
这个价格比最初报价高了八千万,分明是坐地起价。
会议室內空气瞬间凝固。祝文宇皱起了眉头。
陈耀豪盯著刘志成,沉默了近十秒钟,这十秒钟让刘志成感觉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
终於,陈耀豪猛地站起身,不是离开,而是语气坚决地说道:
“好!12亿8千万,就12亿8千万!祝经理,准备合同!”
刘志成闻言,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瞬间喜上眉梢。
陈耀豪眼神盯著他,继续说道:“但我有一个条件:合同必须註明,款项分三期支付,首期款今日付清。
但土地產权必须立刻无条件移交至魏成公司名下。你们没有反悔的余地。
答应,就签。不答应,我立刻走人。”
刘志成此刻已被巨大的成交额冲昏头脑,生怕陈耀豪反悔,连声应道:“答应!答应!一切按陈生说的办!”
陈耀豪对祝文宇点了点头,祝文宇立刻从公文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合同,迅速填上金额和付款条款。
签字、盖章、交换文件。
整个过程快得惊人。
当刘志成握著那份沉甸甸的合同时,依然感觉有些不真实。
陈耀豪最后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刘经理,恭喜你,卖了个好价钱。
也替我带句话给李生:他想玩,我奉陪到底。只是下次,代价就不会只是八千万这么简单了。”
说完,他不再多看对方一眼,带著祝文宇,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车上,祝文宇忍不住道:“陈生,这个价格我们当了一回冤大头。”
陈耀豪看著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冤大头?文宇,你看浅了。
多的这八千万港幣,不是为了这块地,是为了砸断李家成伸过来的手,是为了告诉所有人,和我陈耀豪抢食,就得付出他们承受不起的代价。
这笔钱,买的是『魏成”的威严,买的是他李家成的挫败感,值!”
祝文宇闻言,恍然大悟,不再多言。
他知道,老板看的,从来不只是眼前的帐面盈亏。
希尔顿酒店宴会厅內,镁光灯如同密集的闪电,將现场照耀得如同白昼。
巨大的背景板上,“魏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暨北海新城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的字样格外醒目。
台下,几乎匯集了全港所有重要媒体的財经版记者,以及眾多商界名流和投资分析师,气氛热烈而隆重。
主席台上,陈耀豪与华闰公司总经理张光东並肩而坐,两人皆身著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面带自信从容的微笑,象徵著华资力量的强强联合。
发布会伊始,张光东首先代表合资双方,正式宣布了“魏成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
並公布了公司首期注资十五亿港幣,將全力开发天水围地块的宏大计划。
他著重强调了华闰与和记黄埔携手,对於稳定市场信心、推动香港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
隨后,话筒交给了陈耀豪。他並未急於阐述项目的商业前景,而是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全场,语气沉稳而富有感染力: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来宾,今天,我们成立魏成公司,启动“北海新城”计划,绝不仅仅是一桩商业投资。”
他略微停顿,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
“大家都很清楚,香港地狭人稠,无数市民,特別是年轻一代,正为了一个安身之所而苦苦挣扎。
高楼价,窄蜗居,已成为困扰这座东方之珠的沉重伽锁。”
他的话语立刻引发了台下眾人的共鸣,现场变得异常安静。
“而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天水围,它不应是荒芜与不便的代名词。
在魏成公司的蓝图里,它將是未来容纳数十方市民安居乐业的“北海新城』!
我们將在这里,建造起的不仅是高质量的住宅、完善的商业配套、超前的交通网络,更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未来社区。”
“这是我们响应港府新市镇发展策略的实质性举措,更是我们身为香港企业,为解决市民住房难题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魏成公司的使命,就是为香江的未来拓土开疆,让更多家庭能看到希望的光。”
陈耀豪的发言,巧妙地將一个商业地產项目提升到了“解决社会痛点”、“配合政府规划”、“承担企业责任”的道德与战略高度,瞬间抢占了舆论的制高点。
话音刚落,台下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隨后,新闻发布会进入记者提问环节,现场气氛依旧热烈,但问题开始触及更现实的层面。
一位戴著金丝眼镜的《经济日报》记者率先获得提问机会,他的问题直接而尖锐:
“陈生,非常感谢你们描绘的“北海新城”宏伟蓝图,令人振奋。
但眾所周知,天水围目前的位置可谓『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交通极为不便,几乎是一座孤岛。
请问魏成公司有何具体计划,解决未来数万甚至数十万居民“出行难”的核心问题?
是否会先行投入巨资修建连接市区的核心交通干线?”
陈耀豪与张光东对视一眼,並未迴避。陈耀豪从容接过话筒:
“这位记者问到了关键。交通,无疑是新市镇发展的生命线。魏成公司的规划中,交通基建是优先级最高、投入最大的部分。”
他稍作停顿,喝了一水,继续说道:“首先,我们將立即启动与港铁公司的深入磋商,全力推动西铁线北延段规划落地,並確保在天水围核心区域设立大型换乘站。
其次,在铁路建成前,我们会联合各大巴士公司,开闢多条直达港岛、九龙核心商业区的特快巴士专线,確保居民在起步阶段就有可靠的公共运输工具选择。
此外,区內將规划建设完善的道路网络和大型停车场。请相信,我们绝不会让『北海新城”的居民成为孤岛居民。”
话音刚落,《明报》的一位女记者紧接看举手提问,问题同样犀利:
“陈生,除了交通,市政配套设施同样至关重要。在一个从零开始的新区,如何解决水、电、燃气、排污这些基础问题?
更重要的是,学校、医院、警局、街市(菜市场)这些关乎每日生活的设施,计划如何落实?
如果这些配套迟迟跟不上,即使楼盖好了,恐怕也会沦为『睡城』,甚至『鬼城”。
魏成公司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感谢你的提问。这正是华闰公司参与其中的重要意义。基础设施建设固然投资巨大、周期漫长,但绝非无解。
我们已初步与相关的市政公用事业机构进行了接触,就供水、供电、供气及污水处理等达成了合作意向,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至於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我们一方面会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爭取將“北海新城』”的配套纳入政府的整体规划。
另一方面,魏成公司也会主动承担部分社会责任,例如无偿提供土地用於建设公立学校、社区健康中心等,並邀请知名的办学机构、医疗集团入驻。
我们的目標,是打造一个功能齐全、自给自足、充满活力的完整社区,而不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
“同时,请各位媒体和市民监督,魏成公司的承诺,绝不是空头支票。我们会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项配套工程的进度。
北海新城』的成功,依赖於住宅本身,更依赖於其背后强大的生命支持系统。我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也有充分的准备和决心。”
儘管记者们的问题尖锐且现实,但陈耀豪与张光东准备充分、逻辑清晰的回应,有效化解了现场的质疑气氛,反而进一步向市场传递了魏成公司並非纸上谈兵,而是有著详实规划和执行力的强大信號。
发布会尚未结束,场外金融市场的反应已然迅速且热烈。
和记黄埔的股价应声强势上涨,成交量急剧放大,充分显示了市场对这强强联合的“北海新城”计划投下的巨大信任票。
魏成公司的新闻发布会大获成功,在香江各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贏得了满堂彩。
然而,陈耀豪深知,媒体的镁光灯与蓝图上的宏伟构想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於將纸上的一切变为现实。
发布会一结束,他片刻未停,立刻在维港中心召集了魏成公司的首次核心班子办公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与方才的喧闹截然不同,变得务实而紧凑。
梁宏、祝文宇、吹水强,以及新近任命、具有大型工程管理经验的魏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志强,悉数在座。
陈耀豪没有一句废话,直接下达了清晰得近乎苛刻的指令:
“张志强经理,魏成公司的头炮必须打响。我给你一个硬指標:今年之內,『北海新城”的总体详细规划必须全部出炉,並获得港府批准。
我们的目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打造一个未来可容纳五十万人口的世界级新市镇社区。
规划设计要有二十年的前瞻性,交通、绿化、公共空间、商业布局,每一项都必须做到极致。”
张志强感到肩头一沉,但眼中更多是迎接挑战的兴奋,他重重点头:“明白,陈生。
我会立刻组建最强的规划团队,確保按时完成任务。”
“光有规划远远不够。”陈耀豪目光扫向眾人,说道:“我们必须同步行动,多条腿走路。现在我要求立刻成立多个专项工作小组,同步推进。
首先要电力小组,去找中电洽谈,必须拿下最优先的供电协议,確保整个新区的电力网络设计与建设与我们同步,甚至超前!
第二个就是交通小组,立刻接触九龙巴士和其他主要巴士公司,谈判开设直达专线的事宜。
在我们的铁路建成之前,巴士就是生命线,线路和班次必须谈妥。
第三个就是市政配套小组,去与港府规划署、地政署、教育局、卫生署、消防处等所有相关部门接洽。
学校、医院、诊所、消防局、图书馆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我们不能等,要主动去催、去配合、去推动,爭取让政府的配套规划儘快落地,与我们的开发节奏匹配。”
陈耀豪的手指敲了敲桌面,总结道:“我要的不是『儘量』,是『必须”。我们要让外界看到,魏成公司不仅会说,更会做,而且能做成!散会,立刻行动!”
没有拖泥带水的討论,只有命令和领命。
会议在十分钟內结束,各位负责人面色凝重却目標明確,迅速离去,投入到千头万绪却又激动人心的开拓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