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年代:从四合院开始的化工人生 > 第112章 外匯太少
  第112章 外匯太少
  翌日,四九城第一製药厂。
  自打红爷爷的那次视察后,製药厂的生產,便逐渐步入了正轨。无论是中药材还是急需的化工原料,都如同蚂蚁搬家一样,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的调配过来。
  原材料充足了,生產效率自然也就上来了。起初只规划了一座成品库,如今也是有些不够用了。
  厂长办公室里,老张激动的拿著份报纸递给郝仁。
  “好好看看!咱们的抗疤丸已经在港岛上市了。”说话的时候,老张手中的扇子扇的更快了。
  郝仁接过报纸,细细看了起来。头版头条,两列大字: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健康,我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標题的头满满,內容却很翔实。
  “这价格是不是高了点?”看到文中的数字,郝仁皱起了眉头。
  “高吗?”老张拿过报纸,又看了一遍。“应是不高的吧?第一批抗疤丸,可是刚下了船就抢没了。”
  老张的话,定是真实可靠的。联想到如今的港岛卫生环境,对抗疤丸的需求是可想而知的。要知道,六十年代后的歷次疤疾疫情都避不开港岛这一跳板。
  “苏大强同志那里,有设备的消息了吗?”郝仁放下报纸,打听起了设备的事。
  老张合上扇子,说道:“昨天夜里来电,已经有眉目了。再给抗疟丸一些时间,让它飞过大洋,飞过高山——到那时,別说是蒸发设备了,就算是原油咱们也有法子把它弄回来。”
  郝仁点了点头:“药材库里的黄蒿,可是已经堆满了。如今咱们就卡在生產设备的问题上。”
  “是啊,但这个事急不得。即使现在敲定了设备,运回来也要绕个大圈子。”
  说完这句话,两人竟是齐齐的嘆了口气。
  “张领导,关於黄蒿种植的事。上面有考量了吗?”郝仁抬起头,认真的问道。
  听到郝仁问起黄蒿种植的事,老张连忙从身后的书柜里,取出一张地图摊平在桌子上。
  “郝老师,你看看地图上的这些標记。”
  郝仁凑近了地图,仔细打量起来。这是一张老地图了,有些位置还写著“敌占区”的字样。至於老张所说的標记,则是涵盖了大江南北的山区。有西北、有东北,有西南、也有东南。
  “上级的意思是,既然有了抗疤丸做拳头。那咱们就要抓住时机,把这只拳头做大做强!地图上所標记的山区,大多都是缺少良田的地方。把黄蒿放在他们那里种植,对解决他们的衣食问题,將会起到非常好的积极作用。”
  或是怕额头的汗,滴在地图上。老张拿了条毛巾,擦拭起来。
  “张领导,我可以补充一下我个人的意见吗?
  “当然可以。在山区种植黄蒿的设想,本就是你提出来的。”老张笑著说道。
  闻言,郝仁拿起铅笔,在地图上涂涂画画起来。
  “张领导,既然是在这些地方种植黄蒿。那不如依照当地的地理环境,选择合適的中药材一起种植。这样一来,既可以增加山区百姓的收入,也可以保障中药材的產量、药效。”
  “比如说,这个位置的海拔较高,可以种植羌活;这拉麵省的甘草,公认是最好的;还有这塞上江南的枸杞子—
  郝仁越说越多,语速也越来越快。一旁的老张,却把眉头皱了起来。
  “郝老师。”趁著郝仁停下的功夫,老张开口了。“你的心思,我算是看明白了。你这哪里是因著黄蒿啊,你是要把整个中药材都给找个好婆家吶。”
  “想法是好的。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摆在咱们的面前。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即使我们赞成,也一定是没有办法推行下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老张的话,郝仁还是听的明白的。当前的主要问题,就是填饱肚子。药材虽好,可它既不能代替米粮下锅,也不能像果蔬填胃充飢。那要它有何用呢?
  “张领导。”郝仁斟酌了一下用词,谨慎的说道:“我也知道,在当下,填饱肚子最重要。可是,这些地方的山区,田地本就有限。往往一家四口,只需一个劳力就能完成种田的任务。那么多余的劳力,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在种植中草药上呢?”
  “种植中草药,並不需要像种粮食那样的肥田沃土。山坡上、石缝里、田间地头、藤隙树下,
  都是中草药生长的地方。有了这些中草药,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和『抗疤丸”一样的药品出现。
  郝仁话未说完,老张便接了过去:“有了更多和『抗疤丸”一样的拳头药品,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外匯,才会有设备,有技术,有原料才会有更快的发展!”
  “郝老师,我赞同你的想法,也愿意为此奔走。但是,现在真的还不是时候。只有等到尿素厂遍地开,解决了粮食產量的问题后,您的这个想法才有实施的可能。”
  老张说到这里,就不言语了。接著办公室,就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郝仁坐在一旁,思付了片刻,隨即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了。在他看来,有了外匯就可以进口粮食解决温饱;可在老张看来,有了外匯当然是买物资设备、引进科学技术。(这里不深入了)
  总而言之,就一个原因:外匯太少!
  “张领导,我们这边会尽全力,再打造几个『抗疤丸”式的药品。”郝仁站起身来,表明了態度。
  对此,老张很是欣赏。
  只要有了足够的外匯,进口粮食又算是什么难题?
  日头渐西,蝉鸣声也愈低,
  郝仁闷头趴在桌子上,快速的写写画画著。
  既然下定决心搞外匯,就不能挑那些小眾的药品去做。销量上不来,单价再高又有什么用?也不能选那些专业性较强,需要通过验证的药品,比如精神类—.
  最好是能塞进中药渣里·
  良久,郝仁手中的笔终於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