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 第212章 全城声討!人设崩塌?
  秦王府。
  听著下人匯报城中的乱象,秦王愁眉不展,重重地嘆了口气。
  “平川,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陈平川面色凝重,望著地图一言不发。
  他知道,这正是贾青想要看到的。
  围城只是第一步,攻心才是贾青的最终目的。
  他要让城內的秩序,自己从內部崩溃。
  就在这时,一名王府侍卫匆匆来报。
  “王爷,陈大人,城外射进来了好多纸单!”
  陈平川与秦王对视一眼,立刻接过来查看。
  陈平川瞳孔猛地一缩。
  那是一篇洋洋洒洒的檄文。
  抬头赫然写著——《討逆贼陈平川告庐州军民书》。
  檄文的內容极其歹毒,通篇都在曲解陈平川的《安民论》。
  说他陈平川,早已背弃了当初“为生民立命”的理想,成了彻头彻尾的“皇权鹰犬”、“贵族走狗”。
  檄文里写道:“昔日陈平川,著《安民论》,言辞凿凿,声称为民。然今时今日,其人何在?在秦王府內,与皇亲国戚推杯换盏,同流合污!”
  “昔日陈平川,言天下財富,当归於民。然今时今日,其所行何事?助秦王盘剥,与奸商为伍,视我等教眾为草芥,视城中百姓为芻狗!”
  更有甚者,檄文还散布谣言,说陈平川之所以死守庐州,根本不是为了保护百姓。
  而是要牺牲全城军民的性命,拖延时间,好让他自己暗中转移家產,搜刮民脂民膏,然后从密道偷偷逃跑,最后成全他个人的忠臣名声!
  文章最后,极具煽动性地號召城內的百姓和军队,陈平川仿佛听到贾青的声音:
  “城中將士、父老乡亲们!睁开你们的眼睛看看吧!天公將军才是你们的救星!他將带领我们打破这吃人的世道,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天国!”
  “而陈平川,才是你们真正的敌人!”
  “杀掉陈平川,打开城门,迎接天公將军!迎接属於我们自己的世界!”
  ……
  秦王將一张檄文重重地拍在桌上,脸色铁青。
  “混帐东西!贾青这个反贼,玩弄笔桿子倒是有一套!这是想把我们都架在火上烤啊!”
  “现在,纸单已经满城都是,想收缴已经来不及,城里看到这东西的文人百姓肯定要闹事的!”
  他的猜测没错,檄文带来的影响,已经在庐州城內发酵。
  最先受到衝击的,是城中的读书人。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是陈平川最坚定的拥护者,甚至將《安民论》抄录背诵,视为毕生追求的理想。
  可这篇檄文,如同一根尖刺,深深扎进了他们的心里。
  城南的一家茶馆里,几个年轻的秀才围坐一桌,气氛凝重。
  “这……这上面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一个秀才脸色发白,喃喃自语。
  “陈大人真的和秦王搅合在一起?秦王再贤明,那也是皇室宗亲,是压在我们头上的贵族啊!”
  “是啊,《安民论》的核心,就是要限制君权,还政於民。可他现在,却听命於秦王,这……这和他的主张,背道而驰啊!”另一个秀才痛心疾首地说道。
  “可是陈大人前日才在城楼上揭穿了天公道的骗局,还为我们守住了庐州城……”有人试图辩解,但声音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守住庐州城?”一个面容倨傲的秀才冷笑一声,“守住的是谁的庐州城?是我们的,还是秦王的?他陈平川如今是庐州防务总指挥,大权在握,我看他已经沉醉在权力的滋味里,早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
  “王兄,慎言!陈大人不是那样的人!”
  “哼,是不是,事实胜於雄辩!他若真有风骨,就该与秦王划清界限,而不是做他的马前卒!”
  爭吵声此起彼伏,昔日对陈平川的崇拜,如今变成了怀疑、困惑,甚至是失望。
  这股风波,很快也传到了陈平川的家中。
  罗氏拿著一张不知谁塞进门缝的檄文,急得在院子里团团转。
  “这……这杀千刀的写的什么东西!这不是往我儿身上泼脏水吗!”
  她不识字,起初也没当回事,直到陈平玉把里面的內容讲给她听,她这才反应过来。
  罗氏气得浑身发抖,“什么叫朝廷走狗?我儿子是为了保卫庐州城的老百姓!”
  陈仲和在一旁唉声嘆气,也是一脸愁容。
  “当家的,你快想想办法啊!这要是传出去,平川的名声可就毁了!”罗氏抓著丈夫的胳膊,急切地说道。
  “我……我能有什么办法?”陈仲和愁眉苦脸。
  里屋,张若素和张静姝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
  张静姝第一个冲了出来,从罗氏手里抢过檄文,快速扫了一眼,小脸瞬间气得通红。
  “放屁!这纯属放屁!写这东西的人,心都烂了!平川哥哥才不是这样的人!”她气得直接將纸单撕烂。
  张若素也走了出来,捡起檄文,拼接起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秀眉紧紧蹙起。
  她的心中,比任何人都担忧。
  因为她最懂陈平川的理想和抱负。
  这篇檄文,打的不是陈平川的官位,不是他的兵权,而是他的道心,他的根基。
  这是诛心之计!
  “若素姑娘,这……这可怎么办啊?”罗氏看到张若素,像是找到了主心骨。
  毕竟,张若素是这屋里最有学识的人。
  张若素沉吟片刻,轻声道:“伯母,您別急。这檄文看似言辞凿凿,实则漏洞百出,不过是想动摇人心罢了。我相信平川,他一定有办法应对的。”
  她的话传递出安抚人心的力量,罗氏和张静姝的情绪,都稍微平復了一些。
  然而,城中的风暴却愈演愈烈。
  一些本就因缺粮而恐慌的百姓,被这篇檄文彻底点燃了怒火。
  他们开始聚集起来,衝击府衙,包围秦王府。
  “陈平川滚出来!”
  “还我们粮食!”
  “打开城门!我们不要给你陪葬!”
  听著外面传来的声音,秦王焦急得来回踱步,看向一旁气定神閒、还在慢悠悠喝茶的陈平川,没好气地说道:“你小子心可真大!火都烧到眉毛了,你还有心思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