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 第241章 扬我国威?在这里汉人不如狗!
  两人换了衣服,脸上涂满泥土,扮作逃难的流民,一路向西。
  风餐露宿,飢一顿饱一顿。
  曾经锦衣玉食的秦王,如今却要为了一个干硬的窝头,和野狗爭食。
  尊严,在生存面前,被碾得粉碎。
  他们越走越荒凉,原本的沃野千里,逐渐变成了黄土漫天的戈壁。
  人烟越来越稀少,有时候走上一天,都看不到一户人家。
  秦王祝衡彻底沉默了,他身上的伤在顛簸中反覆发作,但身体的痛苦,远不及內心的煎熬。
  他不止一次地问陈平川,他们这么做,到底还有没有意义。
  陈平川没有多做解释,只是默默地將水分给他一半,將找到的食物多分给他一些,然后鼓励他不要放弃,继续前行。
  行动,远比任何言语都有力量。
  这一路,磨掉的是秦王的骄傲,磨礪的却是陈平川的意志。
  半个月后,他们终於蹣跚著,跨过了那道象徵著大业朝疆域的最后关卡——玉门关。
  关隘早已破败不堪,只有几个老弱病残的守兵,懒洋洋地靠在墙根下晒太阳,对他们这两个“流民”的经过,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踏出关门的那一刻,眼前是漫天的黄沙,狂风卷著沙砾,打在脸上生疼。
  这里,就是西域了。
  一片被遗忘和危机四伏的土地。
  他们在一处早已废弃的驛站遗址里稍作歇脚。
  驛站的断壁残垣间,一块倒塌的巨大石碑,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两人合力,將石碑上的黄沙拂去,只见上面用雄浑的笔触,刻著几行大字。
  碑文已经模糊不清,但依稀可以辨认出,这是百年前,大业太祖皇帝派遣大军征討西域时,所立下的纪功碑。
  上面记载著,当年数万大业將士,如何浴血奋战,埋骨於此,才换来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换来了西域三十六国俯首称臣,万国来朝的赫赫声威。
  石碑的最后,是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力透石背。
  “扬我国威!”
  秦王祝衡用颤抖的手,抚摸著那冰冷的石刻。
  “扬我国威……”
  他喃喃地念著这四个字,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
  想当年,他的先祖何等英雄盖世,开疆拓土,威震四海。
  可如今,他这个大业的王爷,皇室的子孙,却像一条丧家之犬,被人追杀,狼狈地逃到这片祖先用鲜血换来的土地上苟延残喘。
  巨大的反差和屈辱,让他一个七尺男儿,蹲在石碑前,像个孩子一样,失声痛哭。
  江山,还是那个江山。
  可坐江山的人,早已不姓祝了。
  陈平川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去劝慰。
  他能理解秦王的痛苦。
  他的目光,同样落在那块石碑上。
  扬我国威!
  这四个字,像一团火,在他心中点燃。
  他不像秦王那样,有那么深的家国情怀和皇室的荣耀感。
  他是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看过太多歷史兴衰。
  他知道,当一个王朝从根子上开始腐烂时,任何修修补补都只是徒劳。
  大业朝,已经没救了。
  梁家篡权,皇帝被弒,这不过是王朝末路的一个缩影。
  就算没有梁家,也会有李家,有王家。
  中原那片土地,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將陷入无休止的內斗和战乱之中。
  回去?
  回去又能做什么?
  捲入那滩浑水,最终落得和张廷玉大学士一样的下场吗?
  不。
  陈平川的眼神,变得无比冷厉。
  他要在这里,像梭梭草一样,顽强地活下去!
  然后重返中原,为景帝和张廷玉,向梁家报仇!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疯狂地生根发芽。
  他扶起依旧在哭泣的秦王,一字一句地说道:
  “王爷,別哭了。”
  “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从今天起,忘了你大业朝的王爷身份。”
  “在这里,我们只是两个想活下去的汉人。”
  “然后,等待机会,我们杀回去!”
  秦王被陈平川的话震住了,他抬起泪眼,看著眼前这个比他年轻许多,却更加顽强的青年。
  陈平川的眼睛里,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光芒。
  那不是復仇的火焰,也不是权力的欲望。
  那是一种,要將这天地都翻转过来的,磅礴的野心和信念!
  秦王擦乾眼泪,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本……我听你的!”
  两人不再停留,迎著漫天风沙,朝著西域的第一座城池——沙州,走去。
  沙州城,远看还算雄伟,土黄色的城墙在戈壁的映衬下,透著一股饱经风霜的沧桑。
  可当陈平川和秦王真正走进城门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触目惊心。
  城內,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贫民窟。
  街道上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空气中瀰漫著一股牲畜粪便和腐烂食物混合的恶臭。
  他们看到的汉人百姓,个个衣衫襤褸,面黄肌瘦,眼神里充满了麻木和恐惧。
  而那些穿著皮甲、挎著弯刀的异族士兵,却个个身强体壮,气焰囂张。
  从他们的服饰和语言判断,这些人应该是甘州回鶻的士兵。
  沙州,名义上还是大业朝的疆土,实际上,早已成了回鶻人的地盘。
  在这里,汉人,是最低等的存在。
  他们走在街上,看到回鶻士兵,都得远远地停下脚步,低头哈腰地让路,生怕一不小心就惹来祸端。
  就在这时,街边发生的一幕,让秦王祝衡的拳头瞬间攥紧了。
  一个汉人老者,挑著一担水,因为年老体衰,走得慢了些,挡住了一个回鶻士兵的去路。
  那回鶻士兵二话不说,扬起手中的皮鞭,狠狠地抽在了老者的背上!
  “啪!”
  一声脆响,老者背上顿时皮开肉绽,鲜血直流。
  他惨叫一声,连人带水桶摔倒在地,水洒了一地。
  “老不死的狗东西!敢挡路!?”
  那回鶻士兵用蹩脚的汉语骂骂咧咧,还觉得不解气,又上前踹了两脚。
  老者蜷缩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著,却不敢有半点反抗。
  周围的汉人百姓,全都围了上来,但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说一句话。
  他们的脸上,只有同情、恐惧,和深深的无力。
  秦王祝衡哪里见过这等景象!
  他一直以为,大业的子民,即便生活困苦,也该是有尊严的。
  可眼前的这一幕,彻底击碎了他的幻想。
  “住手!”
  他气得浑身发抖,怒吼一声,就要衝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