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重生1987:我的文艺时代 > 第29章 姐不会看错人
  “兰舟姐,这么晚了,还不睡……”
  望著蒋兰舟定定的眼神,张启民率先打破尷尬,身体往旁边一让。
  蒋兰舟一闪身,就进到了屋里:
  “你不是也还没睡吗?”
  蒋兰舟进了门,却不在进屋这间停留,直接走进了张启民的臥室。
  她看到张启民摊开在桌上的小说稿,顿时就来了劲:
  “张启民,我猜的没错吧,你应该就在写小说。”
  张启民站在臥室门口看著蒋兰舟。
  蒋兰舟看了一会儿之后,抬起头来,语气郑重:
  “相信姐的眼光,姐不会看错人。”
  蒋兰舟换了一身宽大的睡衣,材质不俗,在灯光下闪烁著微弱的反光。
  她的头髮还没有干,柔顺地披到了双肩上。
  “怎么了,我不扎辫子的样子第一次见到吧?”
  蒋兰舟笑著,看著张启民,情绪又恢復了活泼。
  “是的,兰舟姐你这样子非常……特別。”
  “特別?怎么个特別?”
  蒋兰舟一脸好奇,逼近张启民:
  “说说吧,到底哪里学的舞?”
  “兰舟姐,我也就在学校里看同学跳过几回,可能我的天赋比较好吧……”
  “在你之前,我怎么就没见到过比你舞蹈天赋高的人?”
  “可能我比较独特一点吧……”
  “原来你还是承认了。”
  “承认什么?”
  “承认自己比別人独特,技高一筹啊。”
  说到此,蒋兰舟的脸红了一下。
  她必定是把张启民夸她的“特別”和此刻她夸他的“独特”联繫了起来。
  “你还记得答应教我写小说的事吗?”
  “当然记得,我一直没忘。”
  “那,现在开始吧……”
  “今晚?”
  “对啊,就现在,以后我不在馆里上班了,宿舍可能也难得来住。”
  “好吧,兰舟姐,你在生活中,最痛恨的人是谁?”
  “最痛恨的人……我没有痛恨的人。”
  “那你最喜欢的人是谁?”
  “最喜欢的……男人还是女人?”
  “都可以。”
  “这个嘛……这个属於个人隱私问题。”
  “好吧,继续,你能不能把你生活中最喜欢的人或最痛恨的人,作为人物原型,写一个故事写出来?”
  蒋兰舟想了想,说道:
  “其实吧,我没有最痛恨的人,也没有最喜欢的人。”
  张启民一时无语,决定结束这个话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学写小说,有点难度。”
  蒋兰舟站起来,走近张启民,笑著说:
  “你看不起我,是不是?”
  “不,兰舟姐,我非常看重你……”
  “怎么看重?”
  “兰舟姐,不管你信与不信,你是我此生第一个难忘的女人。”
  蒋兰舟双目注视著张启民的眼睛,牙齿轻咬著下唇。
  张启民:“兰舟姐,你……”
  “不准叫姐,叫我的名字。”
  “蒋兰舟。”
  “谁让你连名带姓了?”
  “兰舟……”
  此时此刻,张启民不再犹豫。
  一阵剧烈的喘息过后,蒋兰舟轻声说道:
  “把灯关了……”
  …………………………………………
  一个星期以后。
  胡永军已经从印刷厂带回了编排好的《瀧泉文艺》清样,他兴冲冲送到了王淑兰办公室。
  下午,王淑兰捧著《瀧泉文艺》的清样,来到了胡永军办公室。
  这才过了半天不到的时间,王馆长已经终审完了?
  胡永军正感到诧异,王淑兰却把稿子清样放到了张启民的办公桌上:
  “小张啊,你是专家,这《瀧泉文艺》的稿子还是最后你来把关吧,你看怎么样?”
  张启民的对面,胡永军脸色微微一变。
  张启民赶忙站起来说道:
  “王馆长,这不太好吧,您是馆长,最后应该由您来终审……”
  王淑兰一脸真诚:
  “小张,你就不要跟我客气了,你是在国刊上发表过小说的作家,你的水平是大家公认的。”
  见张启民还要推辞,王淑兰用手在放在张启民办公桌上的《瀧泉文艺》清样一拍:
  “你就大胆审,出了问题我负责!”
  “那好吧,我试试吧。”
  张启民嘴上说著,心里却说:这能出什么问题?
  胡永军在张启民对面击节而嘆:
  “我这是守著一座金矿哭穷啊!”
  张启民想起来了,胡永军曾对他说过王淑兰以前是下面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看来文学对她来说確实是外行。
  胡永军很快转过了弯来,以后,终审的问题在他们自己办公室就搞定了,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第二天中午前,张启民就读完了全部稿件。
  除了打头的那篇是自己的《大红灯笼高高掛》之外,大多是学生的稿子,经过他们自己学校老师的初选,连错別字也很少。
  他把清样送到馆长办公室,王淑兰签了字,然后又交到了胡永军的手上。
  胡永军就可以直接去“新视界”印刷厂通知他们开印了。
  《瀧泉文艺》创刊號,印刷一千本,没有標价,主要赠送给县城各机关、单位和下面的厂矿企业,以及各所中学。
  接下来,留给胡永军的就只需把作者的稿费清单做好,馆里审批后,把稿费发了,这第一期的《瀧泉文艺》工作就告顺利完工。
  胡永军给张启民的《大红灯笼高高掛》开出的稿费是:
  三块六毛钱。
  张启民听对面的胡永军对自己说他的稿费是三块六的时候,哂笑了一下。
  这已经算很好了,很多民间自发的所谓文学杂誌是没有稿费的,相比而言,《瀧泉文艺》毕竟是一本县级的刊物。
  胡永军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票子递给张启民:
  “差点忘了,这是小蒋托我给你的。”
  张启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张自行车票。
  看张启民发呆,胡永军解释道:
  “那天,我跟小蒋提了一嘴,说了你打算买自行车的事了,想不到她第二天在路碰到我,就托我把这票子给你……”
  这事情,倒真有点儿出乎张启民的意料。
  他犹疑著是否要把票子揣入口袋,问胡永军:
  “小蒋她有没有说什么?”
  胡永军叼著烟,眼睛盯著桌上的稿费表格说:
  “没有啊,没说什么。”
  胡永军似乎猜到了张启民的心思,补充道:
  “小蒋她家里条件好,比不得我们,给你,你就拿著唄。”
  就在张启民和蒋兰舟独处的那晚过后的第二天,蒋兰舟就不到文化馆来上班了,只是在一个系统內人事调换,换了个地方而已,没有很多的手续要办。
  但却是在不同的地方上班,平时很少见到了。
  第二天,张启民去了供销社的门市部。
  之前他看好的永久,正和凤凰、海狮、飞整齐地摆成一排。
  他问好了价钱,从口袋里掏出一百七十元钱和自行车票。
  售货员收了钱票,把开好的发票递给张启民,张启民小心地把发票对摺后放入口袋。
  售货员指著展示的一排自行车,冲张启民说:
  “永久,小伙子,车子你自己去取吧。”
  张启民看了一眼后,回头对售货员说:
  “这不行!这外面的新车都被人试骑过了,我不要!我要仓库里取一台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