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重生1987:我的文艺时代 > 第70章 护犊子(求月票推荐票)
  龙式辉的话再次让眾人一惊!
  在编辑部里,老龙的稳重、克制、处惊不乱,一直以来有目共睹。
  龙式辉从年龄上,仅次於主编秦赵阳;从资歷上看,更是编辑部的“老人”了,他五二年就进入人文社任编辑,曾为《林海雪原》的初稿润色、修改了几万字,一时被传为佳话。
  在眾人惊诧的目光下,龙式辉继续说道:
  “如果有人不同意我刚才的话,可以举出例子来和《白鹿原》进行对比,我已经找到了华国建国以来的纯文学领域公开、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目录……这里面没有超越《白鹿原》的。”
  “当然,除了艺术上的成就,除了它本身宏大的结构很是罕见之外,人物的塑造方面非常成功,这个看法我和启智的意见是一致的。”
  “至於小说里面的男女情爱描写,我觉得也非常成功,这些描写的存在,对人物的形象起到了极大的丰富作用,相反,我觉得作者张启民的文笔非常谨慎和克制,没有出现误导读者的成分……”
  龙式辉的发言结束,何启智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镜,端起搪瓷杯子喝了一口茶。
  秦老则燃起了一支香菸,猛吸了一口,隨即发出一连串的咳嗽。
  和何启智的左右摇摆相比,龙式辉明显就是个彻底的“肯定派”,而且是坚定无比的彻底“肯定派”!
  朱胜昌看了看何启智,开口道:
  “老龙的意见,大家都听清楚了,下面……小舟,谈谈你的看法。”
  舟倡义突然被点名,有点儿出乎意料。
  他拿起桌上的审读意见,说道:
  “对於《白鹿原》的艺术性、故事性和人物塑造等方面我的观点和老龙、老何的意见完全相同!”
  舟倡义停顿了一下,话锋一转:
  “我的意见是,小说里面的男女情爱描写,对於全篇而言,起到的是辅助增色效果,不良影响微乎其微。”
  又一个“肯定派”!
  等舟倡义的话说完,朱胜昌说道:
  “舟倡义是《白鹿原》的组稿者,但是,小舟,你可不能护犊子啊……”
  眾人都笑了起来。
  坐在舟倡义身边的宏清波探过身子看了舟倡义手中的审读意见,確实看到了“影响微乎其微”几个字。
  舟倡义也笑了,说道:
  “老朱,我这都是客观意见,实事求是。”
  朱胜昌看了看余下的几人,问道:
  “小刘,小杨,你的意见呢?”
  朱胜昌自己也不知道,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接替何启智,成了会议的主持。
  被点名的两位女编辑中,刘英已经年过半百,杨新兰才二十多岁,尚未结婚。两人总的意见是“肯定”,但出於性別的原因,未对之前会上的焦点进行发言。
  朱胜昌点了点头。
  “清波,你的看法呢?”
  宏清波被朱胜昌叫到名字,站起来大声说道:
  “我的意见和老龙、舟倡义的相同。我还有个保留意见,我觉得我们《当代》就应该开他人之先河,《白鹿原》的题材、写法、包括开他人之先河的情爱描写,都充满了创新,我们《当代》杂誌也应该有这种开拓的勇气和精神,我的发言完了!”
  舟倡义向宏清波投去了赞同的目光。
  同时,舟倡义看到,秦老的眼神里闪过了一丝亮光,虽然快到转瞬即逝。
  等所有的人发言完毕,负责记录的常震家把会议纪要拿到了朱胜昌的面前,朱胜昌看了一眼,然后递给了秦赵阳。
  “秦老,您看……”
  秦老摘下眼镜,咳嗽了一声:
  “先吃饭,饭后继续討论。”
  舟倡义陷入了沉思,秦老这是体谅大家的辛苦,几个小时的会开下来,大家早已飢肠轆轆,但大家好像又都不饿。
  舟倡义想到《白鹿原》还没有完全確定是否能在《当代》发表、如何修改等事,心里是七上八下。
  饭后,大家回到编辑部,老朱通知大家:討论暂停,下次討论定於明天下午。
  眾人都舒了口气!时间都快接近半夜了,既然通知不討论,了那就赶快回去睡觉!
  寂静的“作家招待所”,舟倡义看到张启民房间的灯还亮著。
  舟倡义的声音伴隨著敲门声响了起来:
  “启民!”
  舟倡义是想撞撞运气,看看张启民是否睡下,果然被他撞到了。
  张启民正在写作,听到敲门声,简单地把稿子拢了拢就开了门,他知道舟倡义已经知道他在写作的事,也就不瞒了,但具体写的是什么,舟倡义是不知道的。
  “怎么样?”
  张启民脸上的紧张,让舟倡义误以为张启民在担心《白鹿原》的谈论情况。
  “你放一百个心吧,老朱、老何和老龙都表態了,就剩下秦老的最后意见了……”
  “秦老什么意见?”
  “秦老的意见是,明天的討论会让你也参加!”
  “这……你们编辑部內部的討论,让我这个作者参加?”
  “启民,你傻了不是?让你参加的意思非常明確,《白鹿原》我们杂誌社要了,而且,据我分析,你需要修改的地方不会太多。”
  “哦!”
  张启民长出了一口气!这就好,修改这活实在是让人头痛的一件事,只要不需要大修改就好,他可不想从自己手头的写作中抽出身来,再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离开张启民的住处,舟倡义並没有自己的住处,而是又返回到了编辑部。
  果然,二楼总编室的灯亮著。
  朱胜昌的声音:“《白鹿原》绝对是近年来难得一遇的好小说。”
  秦老:“今年最后一期《当代》的销量下滑得厉害,发行部的同志透露八八年的征订也不理想,三十万出头的销量……”
  朱胜昌:“形势看来很严峻。”
  秦老:“谁说不是呢,对一本华国顶部的文学刊物来说,这个数据有些平庸。南方的《收穫》、《城》和《钟山》,都在后面虎视眈眈地盯著,谁都想爭第一的宝座……”
  秦老:“老朱,你看出来了没有?里面有没有大是大非的倾向问题?”
  朱胜昌:“没有看出来。”
  秦老:“地雷都排除了没有?”
  朱胜昌:“都排了,《白鹿原》里边地雷不多。”
  秦老:“那就好。”
  朱胜昌:“秦老,张启民的第一篇小说发头条是你终审的稿,你这次可有点儿护犊子啊……”
  秦老(笑):“想不到啊,江南地区,竟孕育出了如此深沉的地域文化气质!”
  朱胜昌:“秦老,你咋偷换主题了……”
  秦老(突然提高声音):“门外是倡义吗?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