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重生1987:我的文艺时代 > 第123章 你每一句话都让我思考
  “好的,谢谢金主编。”
  张启民边道谢,边隨著金宇橙的脚步来到静安宾馆的餐厅,此时,餐厅里空无一人。
  “金主编,他们人呢?”
  “启民,你还是不要再叫我主编了!”金宇橙严肃地对张启民说道。
  “好吧,金老师,漠言他们人呢?”
  金宇橙脸上恢復了常態,不过张启民的一声“金老师”还是让他很受用,从长相上看,他確实比张启民大了许多。
  “哦,他们应该一个多小时前就吃好饭,现在逛南京路去……”
  张启民便不再多问,从口袋里拿出入住登记时前台发给他的当日晚餐券,去取了饭菜,来到餐厅正中央的一个桌子,吃了起来。
  才吃了一口,张启民发现,金宇橙竟也还没有吃晚饭。
  金宇橙端著饭菜,来到了张启民坐的餐桌对面坐下来:
  “启民,慢慢吃,不够再去添,我跟服务员打过招呼了!”
  张启民朝金宇橙笑了笑。
  两人都不说话,各自往嘴里扒饭。
  饭吃了一半,张启民放慢了节奏,他看了一眼对面的金宇橙,低头的时候,头顶的禿髮暴露无遗。
  “金老师,你真是敬业,我的迟到害得你也饿肚子。”
  金宇橙抬起头说道:
  “没事!这算什么?我做知青那会儿,饿肚子是家常便饭。”
  “哦?金老师还做过知青?”
  “是啊,我这知青,什么都干过,下地、烧窑、泥瓦工,就差没有阉猪了……”
  金宇橙自嘲地笑起来,张启民也跟著笑了起来。
  张启民语气试探性地问道:
  “金老师,你写的小说很厉害……”
  “我写的小说,跟你比差远了,你年纪这么轻就已经在《当代》和《收穫》上发表中篇小说了,前途不可限量啊……”
  张启民谦虚地说道:
  “金老师,你是编辑,眼光独特,我那几部小说其实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金宇橙闻言,停了筷子:
  “不,启民,你太谦虚了,你的小说风格独特,华国现在还没有人能达到你的水平。”
  “金老师,你现在做了编辑,还写小说吗?”
  “启民,你真是会聊天!这正是我现在碰到的问题,时间就这么点儿,每天看稿子还来不及,但我还是会写作的,只是现在,没有好题材……”
  金宇橙的话音慢慢低了下去。
  张启民发现,自己的话触到了金宇橙的內心。
  “金老师,你看啊,申城是我们华国的第一大城市,海派文学从现代文学史上就已经有了,以前张爱玲的小说就非常有名,据说张爱玲的主要作品就是在申城的十年时间里写的……”
  金宇橙注视著张启民。
  张启民知道,此刻金宇橙正集中注意力在听他说话。
  “金老师,你长期生活在申城,就应该把海派文学发扬光大。”
  张启民发现,金宇橙的眼神里有亮光一闪而过。
  “申城经济发达,马路上、弄堂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就是个好的写作素材……”
  金宇橙瞪大眼睛:
  “哦?启民,你能不能继续说下去?”
  “金老师,你可以结合申城的股市,加上里弄的家长里短,把繁华都市的小人物生活向世界展现出来……”
  对面,金宇橙身体一动不动,如木雕一般。
  过了一会儿,金宇橙才说道:
  “启民,你刚才说到的是股市?就是证券?”
  “对啊!”
  “可是……现在申城没有股市和证券啊,以前有过的,但那是四五十年前。”
  “很快就会有了。”
  “啊?”
  张启民前一世虽然对金融了解不多,但他知道再过两年,即一九九零年,申城证券交易所就会成立,正式开业。隨后,南方深川市的证券交易所紧隨其后,也会开始营业。
  金宇橙带著疑问,继续说道:
  “启民,依你所言,素材倒可以慢慢收集,但讲故事的方式,难啊……”
  张启民听了,往嘴里填了一口饭,轻描淡写道:
  “用沪语写啊。”
  对面,金宇橙闻言,再次变得呆若木鸡。
  不久,两人都吃完了饭。
  离开餐厅的时候,张启民问金宇橙:
  “金老师,你认识《新明晚报》的人吗?”
  “《新明晚报》……不是很熟悉。”
  “《採风报》呢?”
  “也不熟悉,你说的这两份报纸倒都是我们申城出版的。”
  张启民说道:
  “是的,金老师,两个月前,它们都报导了我和我的小说,《新明晚报》还派出了两个记者到钱江省採访了我……”
  金宇橙听了张启民的话,恍然大悟:
  “启民,你对小说的理解,让我非常佩服;但是,对付这些娱乐报纸的经验却有些不足……”
  “哦?金老师能教教我吗?”
  此刻,金宇橙终於第一次有了大哥底气,:
  “启民,你不要受这些报纸的影响。你別看他们发行量巨大,有很大影响力,只要来钱,什么都写,在申城,我们都送他们一个外號……”
  “什么外號?”
  “小瘪三。”
  张启民闻言,不由得哑然失笑。
  金宇橙突然问道:“启民,你今年几岁了?”
  面对金宇橙的问题,张启民想了一下,说道:
  “金老师你猜我几岁?”
  金宇橙认真打量著张启民:“二十……二十四?”
  张启民摇头:“再猜一次。”
  金宇橙微微皱眉,说道:“二十三?”
  张启民笑道:“都不对,到了这个月,我正好十九周岁……”
  金宇橙闻言,惊讶地长大了嘴巴:
  “启民,你这么年轻……我真想不到。”
  张启民微笑道:“金老师,对於写作这个行业来说,年轻是好事,还是坏事?”
  金宇橙听了,沉吟起来:
  “启民,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引发我思考……今天你和我的谈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要好好消化消化……”
  张启民笑道:“金老师,我都是隨口说说的。”
  金宇橙送张启民到楼梯口,两人都不由自主站住了脚。
  金宇橙主动伸出手,张启民和他握手告別,完全是一对老朋友之间的举动。
  临走前,金宇橙再次用老大哥的口吻提醒张启民:
  “启民,你不要受那些小瘪三的影响,专注自己的写作才是。”
  “谢谢金老师提醒。”
  金宇橙的脸上,涌上了笑意,却不再是职业化的微笑,金宇橙的神態里,满脸真诚,甚至,还有些憨厚。
  经过刚才的接触和交谈,两人都对对方有了了解。
  特別是金宇橙,收穫极大,他要立刻回去,把张启民带给他的启发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