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54章 我侄子不但没了媳妇,还要背黑锅?
  如诗这几日在这小院里,过得简直不要太舒服。
  虽然这小院没有醉风楼那般雕樑画栋的奢华,但胜在自在。
  醉风楼再奢华,与如诗有什么关係?
  可这里的一砖一瓦,无论是侍女、下人还是厨子,都任由她吩咐。
  在这里,她才是主人!
  不用考虑如何打响名声、维护关係;
  不用琢磨如何积攒钱財脱离苦海。
  在这里,一切的一切,都由她自己做主。
  这种感觉,对於自幼在醉风楼严苛管束下长大的如诗来说,简直让人沉醉。
  而这一切,无疑都来自於那位“”韦公子。
  本来就对胡惟庸情根深种的如诗,到这边住了几天以后,算是彻底放心了。
  她现在无比、无比地篤定,这就是她想要的日子,也是她能想到的,有关於自己的,最好的归宿。
  胡惟庸刚踏入房门,如诗便热情洋溢地迎了上去。
  这处虽是他的外宅,但日常所需一应俱全,无须担忧。
  胡惟庸一边听著如诗兴致勃勃地讲述近日里小院的琐事,一边享受著厨师精心准备的佳肴。
  一口肉,一口酒,再瞧一眼身旁的如诗忙前忙后地斟酒布菜,这日子过得真是愜意。
  夜深人静,如诗精神饱满,孜孜不倦地探索著新样。
  胡惟庸难得在单人竞技中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这一交手才发现,如诗天赋出眾,且近期还钻研了不少新技巧。
  一开场,如诗便展现出了胡惟庸从未见识过的新姿態,令他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胡大老爷毕竟是情场老手,稍作调整便全力反击,试图扭转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外掛”助阵。
  因此,儘管前半场双方势均力敌,但到了下半场,胡惟庸便占据了上风。
  次日清晨,胡惟庸睁开眼,看到身旁的如诗依旧沉浸在睡梦中,脸上的潮红还未褪去,便得意地笑了笑。
  古人云“食色性也”,这日子就该是吃肉、喝酒、享受生活,才算得上真正的生活。
  虽然昨晚过得很是尽兴,但看了看天色,胡惟庸不由得撇了撇嘴,今日怕是又要迟到了。
  不过,他对此並不太在意。
  只要正事不耽误,隨著他“咸鱼”的名声越来越广,无论是同僚还是朱元璋,都会逐渐习惯的。
  况且,他还巴不得朱元璋一怒之下撤了他的官职呢。
  至於礼部尚书?那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胡大老爷行事,岂容这等小辈置喙?
  胡惟庸刚起身穿衣,如诗便迷迷糊糊地醒来。
  看著床边的胡惟庸,如诗娇嗔道:“老爷,院试就要到了,你可別忘了功课呀!”在如诗看来,自家老爷样样都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功名在身。
  但这可不行。
  若无功名傍身,纵有金山银海,又有何用?
  如何能守住?
  莫说朝堂上的那些显贵,就连衙门里的一个小吏,都能仗著权势欺凌几番。
  若是遇上心狠手辣之人,轻则破財消灾,重则家破人亡。
  如诗的好日子才刚开始,她可不想刚刚尝到甜头,就落得顛沛流离、困苦不堪的境地。
  因此,她如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胡惟庸的科举上。
  胡惟庸听如诗这么一说,才猛然想起。
  哦,自己还未在如诗面前表明身份。
  在如诗眼里,自己大概就是个年近半百、家底丰厚却屡试不中的老才子吧。
  不过,这样也挺好。
  若真表明了身份,恐怕如诗的態度也会有所变化。
  於是,胡惟庸整了整衣衫,笑著隨口应道:“院试嘛,倒也不算太难。”
  “不过,如诗啊,老爷我这般拼命上进,你可有什么奖励?”
  “有了奖励,说不定老爷我还能多几分动力,多几分把握呢!”
  如诗一听这话,顿时如一条灵巧的美女蛇般,起身后一双玉臂环住了胡惟庸的脖子,双腿也缠绕在他腰间。
  她那饱满、水润的樱唇凑到胡惟庸耳畔,吐气如兰地轻轻呢喃道:“老爷~昨儿夜里,奴家那些小把戏,您可还喜欢?”
  胡惟庸虽是个不折不扣的好色之徒,但他色得坦荡、理直气壮,於是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喜欢!以后继续发扬!”
  如诗嚶嚀一笑,轻轻含住胡惟庸的耳垂一咬,感受到胡惟庸浑身一颤后,才笑著轻声道:“那……若是老爷院试顺利,奴家便再想想办法,琢磨琢磨老爷的喜好,给您再来个小把戏,如何呀?”
  胡惟庸一听,乐了。
  穿到一半的衣服也不管了,反手捏住背上那光滑细腻的肌肤,听得背后娇哼一声后,乾脆转身往床上一倒。
  他揽著眼前那虽披头散髮、睡眼惺忪、慵懒不已,却愈发显得娇媚勾人的小妖精,胡大老爷莞尔一笑:“小妖精,若是你今儿表现得让老爷满意,那老爷我有十成把握拿下那院试,你看怎样?”
  如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诧,隨即双臂紧紧环住胡惟庸的脖颈,红唇如雨点般落在他的脸上。
  “老爷啊…奴家这一生的希望,可都寄托在您身上了!”
  “您若是飞黄腾达,奴家岂不是要欢喜得晕过去?”
  “所以啊,奴家的心肝皮肉,都是您的!”
  “奴家啊,就是您嘴边的一道鲜嫩小菜,您…要不要尝尝呢?”
  听著这甜腻的话语,胡大老爷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意。
  这道小菜,老爷我定要尝个够!
  (本章完)
  ------------
  胡大老爷这边正逍遥自在,快活无边。
  可胡府里,胡仁彬、胡馨月兄妹俩,却只能规规矩矩、一笔一画地抄写《论语》。
  然而,胡家上下老少都未曾料到,此时此刻的皇宫中,大明最有权势的几人,正琢磨著胡府的事情。
  “標儿,咱给你选了个太子妃,你觉得如何?”
  朱標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一时有些。
  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恭敬地答道:“儿臣並无异议,全凭父皇做主!”
  朱元璋虽然早已料到儿子不会拒绝,但真正听到朱標的回答后,心中还是颇为欣慰。
  他点点头道:“你放心,咱不会隨便往你东宫塞人。”
  “更何况,你东宫的太子妃,將来可是要当皇后的,咱岂会马虎?”
  “这次,是你母后看中后,跟咱商量了一下,我俩都觉得不错,这才指给你的!”
  朱標其实早就明白,自己的婚姻只能由父皇、母后决定。
  他並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恪守礼法的他,深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道理。
  更何况,身为大明太子,他的婚姻早已不仅仅是举案齐眉、传宗接代那么简单。
  因此,对於朱元璋为自己指定太子妃,他毫无异议。
  而且,如今的东宫也確实缺少一位女主人。
  虽然宫中有侧妃,也有內侍、宫女,但没有一位女主人当家,终究有些不妥。
  朱元璋这一安排,倒是为他省去了不少麻烦,挺好!
  朱標这边的事情解决了,朱元璋心情愉悦,开始盘算另一件事。
  那就是胡馨月被退婚的名声问题。
  以前,胡馨月退不退婚跟他毫无关係,他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虽说这事儿归根结底还是他暗示李善长去办的。
  胡惟庸也是他倚重的心腹忠臣。
  这一闹,直接把李善长和胡惟庸这两位淮西重臣搞得老死不相往来。
  可……那又怎样?
  甚至可以说,这本就是他的目的!
  他是乐见其成的!
  但如今不行了!
  胡馨月要成为他的儿媳妇,成为太子朱標的续弦、太子妃,將来更是一国之母、皇后。
  朱元璋怎么可能容忍胡馨月还背负这么一个污点?
  胡馨月的相貌、身段、人品、心性、学识各方面如今已经让他和马皇后满意了,那剩下这点小问题,也必须解决。
  他家胖儿子要娶媳妇儿,就不能有一点问题。
  至於怎么解决?
  呵呵,朱元璋有一个本事。
  那就是,他极其擅长解决製造问题的人!
  说白了,这事儿他一定要干,还要干好,但他懒得亲自动手,那就乾脆找到源头。
  把源头解决了,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
  简单!
  粗暴!
  但管用啊!
  当即,朱元璋便吩咐宋利去叫李善长。
  没错,这就是朱元璋琢磨出来的办法。
  这事儿是你退婚闹出来的,那就由你来解决。
  很不讲理!
  但……李善长有拒绝的资格吗?
  至於另一方,胡惟庸那边。
  朱元璋这会儿压根懒得搭理。
  在他看来,咱选你侄女儿当太子妃,你还能拒绝不成?
  这特娘的可是板上钉钉的皇后坯子,將来要成为一国之母的。
  傻子才不同意呢。
  所以,就剩下李善长这边了。
  等到李善长快马加鞭赶过来后,朱元璋劈头盖脸就问:
  “善长,当初你侄儿退婚的事儿到底是怎么个內情来著?给咱说说!”
  听到这话,李善长彻底懵了。
  你虽是皇帝,但匆匆召我前来,就为了询问我侄子退婚的事?
  况且,內情?
  这能有什么內情?
  不是你暗示我退婚,並让我与胡惟庸决裂的吗?
  看到李善长一脸茫然的模样,朱元璋显得十分从容。
  作为臣子,不是该给我背锅、收拾残局吗?否则,我给你的俸禄岂不是白给了?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轻声说道:“皇后最近办了一场宴会。”
  “宴会上,她四处留意,偶然发现胡惟庸家的侄女在品行、学识、容貌等方面都相当出眾。”
  “她与我商议,觉得这姑娘给標儿续弦,成为东宫太子妃似乎挺合適。”
  “我思来想去,也觉得不错。”
  “这不,就找你来问问。”
  “当初你侄子与胡惟庸家的侄女订了婚,后来却稀里糊涂地退了婚,其中究竟有什么隱情?”
  听完朱元璋这番“厚顏”的话,李善长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不是!
  我按照你的指示退婚,並与胡惟庸断绝关係,已经在应天府和淮西勛贵中闹得沸沸扬扬。
  现在你的意思,是让我再想办法把这退婚的责任从胡馨月身上揽到自己头上?
  这样一来,当初我退婚岂不是白费功夫?
  到头来,你什么事都没做,胡惟庸的侄女要当太子妃了,我侄子不但没了媳妇,还要背黑锅?
  里里外外,就我老李家吃亏了?
  李善长越想越气愤。
  然而,当他抬头看到朱元璋那张面无表情的老脸,以及那双冰冷无情的眼睛时,心中那股怒火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差点忘了,这可是朱重八啊!
  那个手下从不留情,敢杀就敢埋的朱重八。
  要是真得罪了这个煞星,老李家恐怕就没有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