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92章 一道考题而已
  不过,大家也得出了一个结论。
  胡大老爷简直丧尽天良,不然不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考题。
  终於,场內的巡查、收卷完毕,贡院大门打开,考生们可以出去了。
  而在考场外,等候多时的家丁、亲戚、下人,看到自家进去参考的公子,差点没嚇得当场跳起来。
  这一个个的,怕是见鬼了吧!
  瞧瞧他们走出来时,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笑得出来的。
  要知道,学子中那些学问高、有才的,很多人都是认识的。
  可此时,那些往日里倜儻的高才们,一个个却显得失魂落魄、步履蹣跚,眼中甚至还含著泪光。
  嘴里更是喃喃念叨著:“太难了!太难了!这哪里是人能做得出来的题啊!”
  考场外的眾人看著眼前这一幕,也是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
  就是考个试,至於吗?
  这些考题这么可怕吗?
  之前童子试的时候,你们不是都尝过胡大人考题的滋味了吗?
  如何?
  时至今日,非但没有习惯,反而更加难以承受?
  瞬间,眾人对这次考试的题目產生了一丝兴趣。
  就在乡试结束的当天,胡大老爷出的这道令人髮指的题目,已经传遍了整个应天府。
  一时间,士林之中充斥著对胡大老爷的谩骂。
  没办法,这次胡大老爷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了。
  哪有把孔子和老子对立起来的?
  而且,孔子和老子吵架?
  这是从哪儿编出来的故事,怎么能让胡大老爷在乡试这种神圣的场合胡来!
  没错,就是胡来!
  在一眾老士子、老儒生看来,胡大老爷就是胡来,还是肆无忌惮的胡来。
  胡大老爷的名声,就此彻底臭了!
  (本章完)
  ------------
  孔子和老子吵架,你帮谁,为何?
  就这么一道至今无人明白其中缘由的题目,隨著乡试的结束,彻底传遍了大明。
  然后,整个大明士林沸腾了。
  不怪他们大惊小怪,实在是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离经叛道的题目。
  真就是你想辩解都不知道该怎么辩解的那种。
  反正抓住一条“不敬圣贤”可劲儿喷就是了。
  其他的,在这帮儒生眼中,已经不重要了。
  管你有什么內涵、寓意、想法呢,单单这一条就已经把这道题判了了。
  士林中最底层的儒生,尤其是那些年纪大了还没中举的儒生们,真跟被人掀了祖坟一般,嗷嗷叫著要弄死胡大老爷了。
  反倒是士林中话语权最重的那些中高层人士,此时却皱著眉头坐在一起,看著题目发愁。
  因为童子试没过,乡试不能考的原因,方孝儒这会儿已经重新回到老师宋濂的门下埋头苦读了。
  而对於乡试,哪怕方孝儒这次没能参加,但他却不可能不保持关注。
  因此,当乡试刚一结束,他便赶忙跑到了恩师宋濂这儿。
  他来此,无非就是因为他这位老师的人脉渠道比他广多了,消息也更加的灵通。
  很多时候,其他地方还没半点风声的时候,他老师就已经收到消息了。
  这次的乡试刚刚落幕。
  其他人若非在考场,恐怕要等上几日才能从旁人口中得知消息。
  而他的老师,已经拿著专人送来的试卷,神色凝重地审视著。
  “老师!”
  “嗯,过来看看这卷子吧!”
  “是,老师!”
  方孝儒恭敬行礼后,小心翼翼地接过试卷。
  隨即,他愣住了。
  “这……老师,这不是在胡闹吗?”
  “胡惟庸这是在拿我们儒学开玩笑?”
  方孝儒猛然站起,满脸涨红地大声质问。
  宋濂抬眼扫了他一眼,语气不善地斥责道:
  “且不论胡大人是否在拿儒学开玩笑,他身为前任丞相,现任翰林学士,你能直呼其名?”
  方孝儒闻言,顿时缩了缩脖子,整个人蔫了下来。
  “是,老师,错了!”
  宋濂对这个还算满意,尤其是他听话这一点。
  可这那古板、木訥的性子,也没少让他头疼。
  此刻,方孝儒正处在炸毛状態。
  “你先坐下,为师给你说说这道题!”
  “是!”
  不得不说,方孝儒確实老实,刚刚还情绪,宋濂一开口,他便立刻安静了。
  等方孝儒坐下后,宋濂深深看了他一眼,感慨道:
  “你啊!学问不错,基础扎实,虽在变通、机巧上稍逊一筹,但与顶尖者相比也相差无几。”
  “可在人情世故上,你就差得太远了!”
  “为师担心,你若以这样的性子步入官场,將来某天会招来杀身之祸啊!”
  方孝儒被宋濂这话说得一愣一愣的。
  自己有这么严重的毛病?
  不至於吧?
  可宋濂根本没在意他的反应,指著试卷说道:
  “就拿这试捲来说,你看到这题,只顾著发脾气,觉得胡大人侮辱了圣贤。”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试卷不是胡大人一个人出的,礼部是要集思广益的?”
  “甚至为师打听到,因为有人不同意这题,这事儿还闹到了陛下那儿,可陛下最终还是同意了胡大人的方案。”
  “你此刻跳出来反对这道题,表面上看是在指责胡大人,但实际上,你连前任丞相、陛下乃至礼部都一併骂了进去。”
  “可你骂了又能怎样?”
  “这道题,该发挥的作用已经发挥了,它已经在乡试考场上用过了。”
  “那么,你又能如何?”
  一番话让方孝儒沉默许久,隨后才抬起头,满脸疑惑地问道。
  “老师,听您刚才的意思,胡大人出这题並不是为了侮辱圣贤?”
  宋濂无奈地笑了笑,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
  “你在想什么呢?”
  “胡大人只是出了一道考题而已,他为什么要侮辱圣贤?”
  “再说了,就算他在家里骂,爱怎么骂就怎么骂,谁管得著?他何必非要在乡试的试题里骂?”
  “这道题,表面上看起来有点古怪、稀奇,但实际上,它是一道正经的策问题。”
  方孝儒一听,顿时精神一振。
  “还请老师指点!”
  宋濂笑眯眯地捋了捋鬍鬚,满意地回答道。
  “你啊,和普通人一样,只盯著题面上孔子、老子的身份,却没想到,这道题其实是让考生去分析儒家和道家的区別!”
  “啊?”
  方孝儒一听,整个人都懵了。
  “不是!怎么就变成儒家和道家了?”
  这边宋濂正给方孝儒讲解,另一边,解縉却得意洋洋地向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怎么就不是儒家和道家了?”
  “孔子和老子相差二十多岁,根本不是一个辈分的人,所谓的吵架都是假的。”
  “真正要討论的,其实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儒家和道家。”
  “一个是儒家的积极入世,一个是道家的清静无为;”
  “说白了,这其实是两种学派的对比而已。”
  “只要对这两个学派有所了解,就能写出一篇不错的策论。”
  “甚至可以这么说,只要你们这段时间杂书看得够多,不被题面上的表象迷惑,就一定能答出合適的策论!”
  方孝儒听完宋濂的讲解,整个人如释重负!
  幸好!
  幸好他落榜了!
  这要是让他去考乡试,那还得了?
  估计他在贡院里就得闹翻天!
  到时候可就不是老师简单责骂几句了,恐怕真如老师所言,会引来杀身之祸。
  不过,看著眼前的试卷,他也忍不住心生怨念。
  这位胡大老爷,为什么就不能按照常规的出题方式呢?
  非得弄出这些奇怪的题目,到底图什么?
  这真能把人嚇出毛病来啊!
  (本章完)
  ------------
  胡大老爷已经连续几天闭门不出了。
  一来,是为了安抚后院那些近日颇感不满的姬妾。
  女人嘛,就像土地一样。
  时不时得翻一翻、浇一浇才行。
  不然,不仅会变得干硬无趣,说不定哪天还会冒出不该长的杂草来。
  所以,这几天胡大老爷压根没心思出门,连宛如和如诗的魅力都吸引不了他。
  他全身心投入在后院的姬妾们身上,努力耕耘、埋头苦干,一点儿不吝惜力气。
  这样一来,胡府后院的气氛倒是比之前缓和了不少。
  二来,胡府门前近来热闹非凡。
  那些乡试无望、心灰意冷的士子们,不知哪来的胆子,居然堵在胡府大门前,坐在地上破口大骂。
  內容无非是胡大老爷侮辱圣贤,故意出怪题刁难考生,毁了他们前程云云。
  胡义几次忍不住想叫家丁出去把这些人扭送到应天府衙,都被胡惟庸拦了下来。
  骂吧!
  你们不骂,咱在士林中的名声怎么臭?
  你们不骂,胡某在社会上的名气怎么打响?
  反正这些题目也不是没有正解,只是普通人根本想不到背后的深意罢了。
  或者说,那些士林中的腐儒们,即便知道题目考的是儒家与道门的学术差异,却只在意表面上的冒犯。
  腐儒嘛,不就是这样吗?
  而对於这样的局面,胡大老爷自然是……乐见其成!
  嘿,这简直太妙了!
  自我抹黑了一番,名声虽然受损,但並非触犯了朱元璋的禁忌那种程度的败坏。
  这岂不是更好!
  隨著地位日益稳固,胡大老爷原本还颇感焦虑。
  如今这一招使出,一切就稳妥了!
  凡是儒学出身的人,如今若不痛骂胡大老爷两句,简直就像学术上的叛徒。
  然而,这究竟对胡大老爷有何影响呢?
  嘿嘿,除了近日出门稍嫌不便外,其他方面几乎毫无影响!
  这正是胡惟庸反覆斟酌后,为自己量身定製的自保之策。
  说白了,民间和士林间的评价,对他而言,其实毫无用处。
  然而,恰恰是在民间和士林中口碑不佳的人,在朱元璋那里,只要不犯其忌讳,反倒能留下好印象。
  因为朱元璋会觉得你已经构不成威胁了。
  毕竟,一旦在民间和士林中名声败坏,便再无可能成为权臣。
  这样自然不会与朱元璋乃至皇室產生衝突。
  但其中隱含的一点是,你不能用朱元璋本人也不喜欢的事情来自我抹黑。
  比如强抢民女、受贿、纵容家奴等行为。
  若是干了这种事,名声自然是坏了。
  但倘若真有这般行径,无需等到名声败坏,朱元璋便会先行取你性命。
  他正愁找不著理由除掉几个权臣呢。
  而眼下这种“不轻不重”的罪名,便恰到好处。
  有罪吗?
  对儒家而言,胡大老爷自然是罪大恶极。
  因为他借用了至圣先师孔子的名义出题,这一点是无可辩驳的。
  在儒家眼中,这罪名是板上钉钉的。
  但要说这罪名有多大?
  似乎……大概……也许也没多大!
  说白了,这终究只是一道考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