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22章 考题这么简单的吗?
  但实际上,他们能如此冷静,是因为经歷了多次考试,即便做了充分准备,也总在考场中遇到挫折。
  这让他们明白,无论准备多么周全,结果可能依然不尽如人意。
  既然如此,不如顺其自然,隨遇而安。
  会试不过是这样,无论怎样准备都会受挫,倒不如听天由命。
  至少这次,他们算是尽兴了。
  抱著这种態度,考生们坦然等待试卷。
  然而,当试捲髮放下来,他们慢慢翻开一看,全都愣住了。
  许多人不敢相信,又仔细核对了一遍题目,確认无误。
  隨后,不少人都直接翻到试卷的最后一题。
  老考生们知道,这最后一题总是令人意外的“惊喜”。
  但当大家看到这道题时,再次怀疑自己的眼睛。
  题目是:以《圣乍无疆》为题,作一首诗词。
  咦?
  这不会写错了吧?
  这样的题目,怎么会出现在最后?
  这难道也是胡大老爷设计的题目?
  难道胡大老爷这次改变了套路?
  否则怎么会出这种题目?
  或许在童子试中,这样的题目还有一定难度。
  但对於能参加会试、一路过关斩將的考生来说,这种题目简直不值一提。
  说到底,他们即使喝醉了也能轻鬆解答。
  虽然未必能达到青史留名的程度,但成绩肯定不会差。
  可为什么,这样的题目会出现在最后面?
  难道……胡大老爷这次换了一种方式?
  考生们既兴奋又忐忑地看向前面的考题。
  一看之下,大家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
  似乎,这次的题目並不难。
  眾考生疑惑不已。
  这么简单的吗?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
  县试那样的小考,把他们折磨得死去活来,到了会试却只考这个?
  不过,考生们並没有完全放鬆。
  毕竟之前多次被胡大老爷设下的陷阱坑惨。
  可以说,他们能走到今天的会试,学问確实不错。
  但大家心里明白,很多学识更好的同窗之所以落榜,只是因为少了点运气。
  那一点点运气,就在於他们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內找到最正確的解题方向。
  找到了就能一路顺利,找不到的话,只能遗憾退出。
  这就像后世尖子班的考试,基础题並不能拉开学生间的差距。
  因为能进入尖子班的学生,对这些题都不会有问题。
  真正决定分数高低的,还得看附加题。
  那些奇特的附加题,才是衡量学生实力的关键。
  胡大老爷看似隨意的行为,无意间发挥了这种作用。
  然而,一路过关斩將的考生们,看到这看似简单的考题时,顿时慌了神。
  这样设置,是不是意味著这段时间的放纵显得有些愚蠢?
  仔细观察前面的內容,好吧,全是四书五经里的东西,这倒也罢了。
  更关键的是,一眼就能看出,这些题目的难度其实不大。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
  这些考题的数量,是不是有点多了?一道接一道,有默写、有填空、还有需要分析的……
  可以说,平时课堂上老师用来考核的题目,这里全都有。
  难不难?
  一点也不难!
  都是最基础的题目,平日被老师用戒尺反覆督促,早已牢记於心。
  也就是说,只要读书读得好,即便是死记硬背,这次也能轻鬆通过考试。
  虽然题量大了些,但只要记忆力好、速度快,不仅可以通过考试,对那些认真学习的学生来说,这次甚至有望成为会元!
  可明白这一点后,考生们却想哭。
  为什么他们在考前不好好复习呢?
  ()
  ---
  考生们此刻真是愁眉苦脸。
  这些题的答案,他们全都知晓,也都学过。
  问题是,儘管他们早就学习过这些內容。
  先前他们都在纵情享乐,哪里顾得上复习。
  摆烂就该彻底,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於是,所有考生这段时间根本没碰过书。
  可问题是,这些日子的放纵已让他们忘掉不少知识,而他们甚至在考试前一天晚上仍在玩乐。
  这样的状態下,还能记得多少?要知道,基础知识总是最无聊也最难记住的,必须下苦功才行。
  偏偏这些內容因枯燥反而最容易被遗忘,毕竟平时用不到。
  因此,考生们都很迷茫,看似简单却做不出来,只因忘记了。
  不过,並非所有人都焦虑,比如贡院里的解縉,看完试卷几遍后,既懵又庆幸。
  他本就没想过这次能考上,所以彻底摆烂。
  但这些题目对別人或许是难题,对他而言却是送分题,之前的摆烂现在看来就像挖坑自埋。
  礼部和那位胡大人到底什么意思?
  童子试和乡试时,总有人刁难考生,怎么到了会试反而变得宽鬆了?解縉看著眼前的题目,觉得自己这次肯定没问题。
  他天生记忆力极佳,过目不忘,只要读过的书就不会忘记。
  即便最近没看书,他也相信能轻鬆答对。
  这种轻而易举的感觉却让他不安,毕竟他一路艰难走到会试。
  他怀疑这是不是太容易了。
  算了,不想了,先答题吧。
  反正题目这么简单,大家应该都能应付。
  然而,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问题。
  其他人並不像他一样过目不忘。
  那些考生之前学的东西,如果不复习,忘掉一大半是常事,玩得太过分甚至可能忘掉七八成。
  普通人能力和记忆本就有限,想想后世的学生就知道,高考前拼命学习,考完放鬆几天,知识就忘得差不多了。
  大学之后更是忘得更多。
  既然后世人如此,为什么这个时代的人能记住那么多经史子集?难道那时的人比现在聪明吗?想到这里,解縉不禁冒冷汗。
  此时此刻,贡院內所有考生都焦急万分。
  这些题目明明都很熟悉,只要稍微回忆一下就能想起来,可偏偏就是想不起来,那种大脑空白的痛苦让人难以忍受。
  若不是因为大家最近都沉浸在摆烂的状態中,温习功课的事情完全被拋诸脑后,也不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解縉心里清楚得很,自己的行为已经引起了轩然**。
  他曾在眾人面前信誓旦旦地说出那些话,现在想抵赖都难。
  既然如此,不如先把眼前的试题做完,考完再说其他。
  考生们一个个急得直跺脚,恨不得立刻揪出那个带头摆烂的人好好教训一顿。
  若非如此,心中之愤难以平息!
  正当所有考生咬牙切齿之时,真正的幕后操纵者、罪魁祸首——胡府的胡大老爷,此刻正笑得像只狡猾的老狐狸。
  他怎能不高兴!
  毕竟从县试到府试、院试、乡试,一路设下难题。
  让大家误以为题目越来越难,甚至成为一种习惯。
  到了会试却反其道而行之,正是胡大老爷想让考生摸不清他的心思,只有这样,才能持续考验这些考生。
  否则,他在士林间的名声岂不是太过完美了?
  几天时间转瞬即逝。
  考生们匆匆交卷,满心悔恨地离开了考场。
  一旦走出考场,眾人满腹怨言,悔恨不已。
  ()
  ------------
  贡院门前,等候考生的依然是书童、家人和师长。
  对於贡院开门后的状况,他们早已有所预感。
  毕竟县试和童子试时,大门一开,学生们不是痛哭就是咒骂,已成常態。
  简而言之,这场科举若不难倒一些考生,外界反而会觉得奇怪。
  说到底,这种考试就是为了筛选人才。
  谁没有对手呢,对吧?
  所以,门外等待的各路人马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然而,世事无绝对,预料之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考生们走出贡院虽在抱怨,但神情中似乎並不十分激动,反而带著几分心虚。
  这情况似乎有些问题。
  不管是刚走出考场的考生,还是在外面等待的人群,此时此刻都不愿过多纠结其中的是非。
  毕竟,无论考试结果如何,事情已经结束。
  就算你现在后悔或怎样,又能有什么改变呢?难道你现在埋怨几句就能扭转局面或是提升成绩吗?
  当考生们逐渐靠近时,人们终於听清了他们的抱怨,顿时愣住了。
  这不对劲啊!
  为什么感觉他们在指责自己?
  仔细一听……
  “该死的,我真是头猪!怎么会相信他们的鬼话?真是读书不用心!亏大了!”
  “基础题啊!我居然连基础题都做不好!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骗子!**朋友的骗子!居心不良、害人不浅、**至极……”
  “完了,完了,完了……”
  ……
  听著这些人的絮絮叨叨和自责之词,不仅是他们的亲友,就连旁观者也惊呆了。
  这是怎么回事?胡大老爷又搞出了什么新样?
  为何这些人不再抱怨胡大老爷,反而开始自责?
  难道这次考试还能净化心灵,让人反省自身?
  而且,这种现象是不是范围太大了?
  感觉所有走出来的人似乎都在自责。
  难道他们都出了什么问题?
  还没等大家搞清楚状况。
  毕竟这些人现在的状態很诡异,谁也不敢轻易接近。
  所以之前他们只是观望,一句话都不敢说。
  接著,一位考生可能因情绪崩溃,直接跪在一个精神矍鑠的老者面前痛哭流涕。
  “老师,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我真是后悔死了,为什么当初不好好复习,为什么不听你的话呢!”
  “现在一切都完了,我真的好后悔!”
  那位被他护住的老者,显然不是什么赫赫有名的大儒。
  否则的话,其他的考生应该都能认出他来。
  不过即便如此,此刻他们看到对面师徒俩凑在一起满脸哀伤的模样,心里也不禁一阵酸楚。
  因为他们也在后悔!
  有个考生觉得光骂几句不解气,索性左右开弓狠狠抽了自己几巴掌。
  一边打还一边不停地咒骂:“该打!真的该打!简直该死!我怎么这么笨!”
  眼见那边已经动手了,或许给了旁边的人一个提醒。
  之前眼睛通红、不断抱怨的某考生突然转向身旁的另一位考生,愤怒地大喊:
  “张承德,你为什么要害我?”
  “我在家老老实实读书,你却一次次上门拉我去玩,你是不是盼著我落榜心里才痛快?”
  “现在我栽了,但我告诉你,咱们从此恩断义绝!”
  至於你我两家的关係,以后有的是机会跟你清算!”
  被指责的张承德本就心情不佳,此刻听到这话更是火冒三丈。
  “恩断义绝?清算?”
  “我们两家三代的情谊,还有你我十几年的交情,你就要这样断掉?”
  “好!断就断,我就当这些年白眼瞎了!”
  “但我要告诉你,我有没坑过你?”
  “我是不是也没好好复习?我自己不想上榜,不想考中吗?”
  “我也被人骗了啊!”
  “啊啊啊,我们刘家世代耕读,就这样被坑了啊!”
  两位平日里嚷嚷著要绝交的学生,此刻说到动情之处,竟相拥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