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51章 这就是攀附强者的益处吗?
  他意识到对方是谁了。
  竟敢在这种时候、这种场合,无视锦衣卫的威名,甚至直呼毛驤的名字。
  明白了,是胡大老爷!
  这位连指挥使见了都要赔笑的人。
  尤其现在李善长倒台,其党羽被清算,而这位曾与李善长交好的大佬却安然无恙,更显特別。
  人们疑惑,胡大老爷为何毫髮无损?
  思索片刻,再看向东宫。
  哦,他的侄女在东宫的地位非同小可。
  最近几次东宫宴会上,朱標都会带著太子妃同行。
  这位年轻的太子妃,在款待官员家属时表现得极为大方得体。
  年纪轻轻的她,谈吐举止间竟让一群资深誥命心悦诚服。
  更令人称道的是,这位太子妃不仅能在东宫事务上一锤定音,有时还会协助马皇后处理宫中的琐事。
  这样备受信赖的身份,谁会相信其中没有胡大老爷的推波助澜呢?
  表面上看,胡大老爷似乎安於教坊司的逍遥生活,但实际上,他的影响力比从前更甚。
  那天,锦衣卫前来道歉后匆匆离去,事后才感到后怕:若是落到胡大老爷手中,指挥使恐怕不会多问便直接处死自己为胡大老爷**,那可真是冤枉至极。
  正是这一事件,让胡大老爷在应天府声名鹊起。
  至少所有人都觉得,胡大老爷是在宣告:“別的地方我不干涉,但教坊司,我罩定了。
  ”
  从此以后,教坊司果然太平无事,歌舞依旧。
  目睹这一切的方孝孺深有感触。
  他怎么也没想到,刚到教坊司不久,朝廷竟发生如此大事,**家族竟被抄家灭族,还牵连了不少低级官员。
  据说罗贯中也被锦衣卫询问过。
  而他在胡大老爷身边,饮酒閒聊打牌,什么事也没有。
  他清楚,这一切不过是因为胡大老爷太过强势罢了。
  方孝孺忽然有所醒悟。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原来这就是攀附强者的益处吗?
  不得不说,这种感觉確实令人畅快。
  这是方孝孺第一次有这样的体验。
  无需爭辩,也不必焦虑,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结束。
  这种感觉……不得不承认,真的很爽。
  然而,方孝孺心中也有些遗憾。
  遗憾的是解縉不在这里。
  否则,昔日的青楼三人组就能再次聚首了。
  与此同时,昔日的丞相李善长此刻正蓬头垢面地靠在监狱的监室里。
  此时的他浑身污秽,头髮凌乱,哪里还有一丝往日的风采。
  但他毫不在意这些。
  他知道,无论现在多么狼狈,那不过是前奏罢了。
  他终將走上刑场。
  因为朱元璋要他的命。
  他已经释然,既然走到这一步,也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死就死吧!
  但有一件事,他一直思考,直到刚才,才终於想明白。
  为什么胡大老爷之前好好的,却要称病辞官。
  而且如此果断,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人人羡慕的丞相职位。
  现在看来,这一招实在高明。
  自己的这位学生,已经青出於蓝而胜於蓝了。
  ()
  ------------
  李善长只有到了此时此刻,才真正看清了事物的本质。
  丞相之位虽然风光,但又何尝不是“高处不胜寒”。
  这个位置,就像一个高高掛起的靶子。
  百官、皇帝、百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只要稍有差池,便会引发巨大**。
  当初他並未察觉这些问题!
  或者可以说,他內心深处早已明白其中的风险。
  但他坚信自己能够解决,相信自己可以闯过难关,更確信自己能处理好一切……
  结果显而易见!
  他並非超凡脱俗的天才,也不是命中注定的圣人。
  他终究摆脱不了七情六慾的束缚!
  最终,他失败了!
  再看胡大老爷呢?
  自己做丞相时,他饮酒作乐;
  如今陷入牢狱,他依旧饮酒作乐!
  无论外界如何动盪,对胡大老爷而言,都毫无影响。
  想到这里,李善长不禁放声大笑。
  输了!
  不过,败在一个曾经的学生手上,倒也不算太糟。
  可惜没有机会了!
  不然的话,他还真想看看这个聪明的学生將来会怎样!
  朱元璋多疑,胡大老爷该如何从他手中逃脱呢?
  可惜看不到结局了!
  可惜啊!
  皇宫內,以往笑容满面的太子朱標此刻正在向朱元璋匯报李善长案件的进展。
  目前,李善长及其大部分党羽已被捕。
  但这次案件牵连的官员数量眾多。
  朱元璋虽心狠手辣,却非隨意**之人。
  他只是嫉恶如仇罢了!
  因此,每位受惩处的官员都有確凿证据,无可辩驳。
  朱標支持此事,正是基於这一点。
  说到底,虽然朱標平日和蔼可亲,对朱元璋的部分政策並不完全赞同。
  但实际上,他的价值观与朱元璋並无太大差异。
  在朱家父子眼中,既然天下是他们朱家的,那么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无疑是在破坏他们的根基。
  这怎么可以容忍?
  即使朱標向来仁慈,也不能坐视他人挥霍自家的財富。
  因此,一旦查实,朱標处理起来毫不留情。
  然而,这次牵涉的官员数量实在庞大,尤其是许多基层官员。
  虽然他们的过错不至於太严重,很多时候只是听从上级命令行事罢了。
  即便如此,想要与李善长扯上关係也非易事。
  但官场就是这样冷酷无情。
  如果你的上级和李善长关係密切,而他的指令又与李善长的案件相关联,你能站出来否认自己的责任吗?
  儘管这些基层官员確实有些冤屈。
  此时,朱標正在与朱元璋討论这些官员的问题。
  “父皇,儿臣认为,待锦衣卫核查后,可根据情节轻重適当惩罚即可。
  ”
  朱元璋一听这话,立刻皱眉斥责。
  “绝不可能!”
  “我就看不惯这种优柔寡断的態度!”
  “怎么,我没给他们俸禄或官职了吗?”
  “標儿,你这个人就是太过慈悲,这样不行,必须改掉!”
  朱標刚开口建议,朱元璋便立即发怒。
  显然,他对官员毫无好感。
  即便已成为皇帝,他依然用当初当放羊娃时的眼光审视手下的官员。
  哪怕这些官员都在为他效力。
  朱標只能苦口婆心地劝说父亲。
  平日里对官员严苛些並无不可,毕竟只是几个小官罢了,无论是杀还是流放,都能起到整顿朝纲的效果。
  然而现在的情况不同,这次涉及的官员数量太多。
  若只是高层官员出事,从中层选拔补充即可。
  但若是大量基层官员被处理,那就棘手了。
  去哪里快速找到足够的人才填补空缺?即便新人上任,也需要时间適应工作流程,看似只需动动嘴皮子,实际上每个岗位都有严格的规矩,新手贸然接手必定引发混乱。
  最终受害的还是整个国家和百姓。
  经过一番劝说,朱元璋勉强答应不再加重处罚,但违法者必须依法惩处。
  朱標对此表示认可。
  隨后他们討论起今日的核心议题——李善长。
  韩国公府已被查抄,经核查发现,李善长確实**严重。
  仅此一点便足以判他**。
  此外他还侵占良田、结党营私,罪行累累。
  不过父子俩要考虑的是“法律不外乎人性”的原则。
  李善长作为跟隨朱元璋多年的老臣,这份情谊难以忽视。
  虽然朱元璋表面沉默,內心却有所触动。
  最终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如何处置李善长及其家人还需他裁决。
  朱元璋久久未语,最终缓缓开口:“李善长確实有功於朕。
  ”
  “然而,他误入歧途。
  ”
  “所以,该杀!”
  “赐鴆酒吧,让他走得从容些。
  ”
  “不过,留他一个后代,男丁流放,女眷送入教坊司。
  ”
  朱標闻言默默点头,心底终於舒了一口气。
  至少这结果比他预想的好得多,甚至一度以为父皇会直接下令凌迟李善长。
  作为朱元璋最亲近的人,他对父皇痛恨李善长的程度再清楚不过。
  然而,如今一切尘埃落定。
  李善长案,终於结束了。
  锦衣卫詔狱中,李善长独坐牢房,凝视著透过拳头大小气窗洒进的几缕阳光。
  唯有此时,他才能如此平静地回顾自己的一生。
  从布衣出身到封爵国公、位列丞相,再到如今沦为阶下囚,他这一生不可谓不波澜壮阔。
  即便后世毁誉参半,李善长也註定会在史册留下一笔。
  这般想来,也算不虚此生。
  可反观自己,虽功业显赫,却落得如此结局,又何谈成就?
  更令他难以释怀的是,昔日得意门生同样做过丞相,如今却能肆意饮酒作乐。
  昨日锦衣卫的低语更让他愤懣,那学生竟当街踢打锦衣卫,全然不顾往日情分。
  这还没完,他竟还扬言教坊司是他庇护的?
  然而,即便胡大人如此强势,眾人却仿佛没看见一般。
  因为大家都清楚,现在的胡大人就是这样强硬。
  他说要庇护教坊司,那就一定能做到。
  除非皇上亲口阻止,否则毛驤去了也绝不敢有异议。
  听到这些话,再看看自己狼狈的模样,李善长不禁感慨万千。
  “哈哈,到底是我的好学生啊!”
  “这一招以退为进保全自身,连我都未能察觉。
  ”
  “唉,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终究还是我技不如人。
  ”
  就在李善长嘆息之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他抬头一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来的竟是宋利,手里还提著食盒。
  李善长明白,这是他最后的晚餐了。
  他的死期到了!
  无论之前多么豪迈,他终究不过是个凡人。
  眼见生命即將结束,心中不惊才怪。
  领路的锦衣卫迅速打开牢门,满脸堆笑地迎接宋利后便匆匆离去。
  傻子都知道宋利今日前来何事。
  混个认识就够了,多留片刻都是多余。
  宋利笑眯眯地看著李善长,毫不在意地盘腿坐下。
  他一言不发,打开食盒,將一道道热腾腾的菜摆到两人之间。
  最后,他双手递过筷子,“相爷,请,这些都是您喜欢的,老奴应该没记错吧!”
  李善长颤抖著接过筷子,双眼通红,嘴唇哆嗦地看著宋利。
  “呵,让你见笑了,老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