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71章 若非你们这群孩子,我怎会被派到这地方?
  “放心,今天我奉陪到底!”
  这些皇子都很机灵,明白胡大老爷不好对付。
  即使在抱怨,声音也轻得像小猫叫。
  若非你们这群孩子,我怎会被派到这地方?
  若非你们这群孩子,我怎会接手这差事?
  听闻是自己的主子要吃食,二柱哪敢迟疑。
  但胡大老爷与眾不同!
  他巴不得事情闹大。
  胡大老爷说完,从腰间取出一块腰牌交给小內侍。
  想到这里,他朝旁边內侍招手示意。
  立刻按胡大老爷的要求准备七八道开胃爽口的凉菜和小菜,再带壶酒给小內侍送去。
  一面刻著小篆的“胡”字,另一面饰有祥云纹。
  他们都在等待。
  儘管胡大老爷刚才说宫里如同自家一般,但他们心中仍存疑虑。
  这些皇子自幼娇生惯养,从未经歷过这般艰辛。
  东西虽重,但对胡大老爷来说不算什么,毕竟有小內侍干活,他只需动嘴指挥即可。
  看著眾人期盼的眼神,胡大老爷冷笑一声说道:
  “叫人按我的口味准备些点心,今晚我定在此用餐,让他提前准备好,到时候派人送来。
  ”
  这腰牌想必只是表明身份之物。
  所以,年纪尚小却已精通宫规的小崽子们,看似乖乖抄书,实则心思各异。
  天啊,这是宫里还是胡府?为何胡大老爷这般自如?
  “若今日功课未完,休想睡觉!”
  正好,让他们提前加练!
  现在倒好,抄写?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而且是五遍?
  “拿去,赏钱给你了!”
  “快去,本官中午没吃饱,现在正饿著呢!”
  “去叫御膳房的二柱子,告诉他本官在大本堂,嘴里的味道淡得不行。
  ”
  当他来到御膳房,问了一句並拿出胡大老爷的腰牌后,才知道这位名叫二柱的主厨竟然是从胡府来的。
  確实如此!
  但实际上,双方都在暗中观察,都想看看胡大老爷出丑。
  到了晚上禁行时,皇子们未归宫的事肯定会被稟报给皇帝。
  到时候,胡大老爷就可以离开这里了。
  归根结底,胡大老爷还是被这些小辈连累了。
  所以啊,老爷的日子不好过,你们也別想轻鬆。
  小太监看了看手中的腰牌,这是代表胡大老爷身份的玉牌。
  最好能让朱元璋生气,然后赶他回家。
  此时,所有的皇子都**,低头认真地抄写起来。
  还没抄完,大家就已经开始抱怨手腕酸痛、腰部不適了。
  胡大老爷心里有数,悠然靠在椅背上喝茶吃点心,偶尔睁开眼睛扫视眾人,那姿態十分愜意。
  不愧是在宫里长大的,心思比同龄人深得多。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胡大老爷听清楚。
  看到皇子们努力工作,胡大老爷满意地点了点头。
  到那时,胡大老爷又该如何应对?
  要是这张隨官职变动不断搬家的躺椅在这里,他现在恐怕已经躺下了。
  换了其他人,大概都会想办法**眼前的困境。
  胡大老爷是谁?
  不过,虽然没有躺椅,但带软垫的官帽椅倒是备著的。
  小內侍手里捏著银果子,一句话也问不出来,索性乖乖跑去办事了。
  不好好教训你们这群小子,我这口气怎么咽得下?
  说完便吩咐太监搬张床榻过来。
  眾皇子看著吭哧吭哧抬进来的床榻,完全说不出话来。
  这样的下马威也太狠了吧!
  ()
  ---
  眾皇子看著胡大老爷坐在床榻上,脱了靴子翘著二郎腿喝酒的场景,眼珠子都快红了。
  这简直是***的羞辱啊。
  堂堂皇室子孙勤勤恳恳,而比他们低一等的臣子却在他们面前吃喝玩乐。
  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打脸吗?
  几个皇子想直接掀桌反击,但仔细一想,还是让別的兄弟出头更合適。
  於是,几个心思细腻的皇子彼此使眼色,脸色都有些扭曲。
  內阁成立后,日子確实好过多了。
  同时,还要逐字逐句地审阅批覆。
  他或许可以有耳朵和眼睛,但绝对不能有自己的脑子和嘴。
  但实际上,他只是个普通人,哪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现在好了!
  看来请惟庸做先生是正確的选择啊!
  儘管刚听到消息差点跳起来,但他依然平静转身进殿,不露声色地匯报。
  娘的,现在傻子是不是有点少了?
  一个个怎么都这么精明呢?
  若真这样持续下去,他们这些所谓的“聪明人”,將来还能糊弄谁?
  宋利作为朱元璋身边的贴身內侍,宫中的事怎能瞒得过他?
  没了想要**的皇子,大本堂陷入一片寂静。
  这些老练而有远见的大臣,个个都有当丞相的能力。
  听闻胡大老爷的奇异操作,宋利也不禁哑然失笑。
  因此,朱元璋批阅奏摺时已不再像从前那样逐字细读,而是更注重整体。
  虽然內阁批覆的意见未必全合朱元璋心意,但至少为他指明了方向。
  有了內阁后,大多奏摺在此时已处理妥当。
  看到其他兄弟都抱有同样想法,都想让別人先行自己隨后观望。
  朱元璋说走就走,拉著宋利直奔大本堂。
  还未靠近,已有內侍迅速跪地行礼。
  “怎么还在这儿?”
  他一步一顿走到大本堂门前,小心探出半个脑袋,偷瞄內室。
  “才第一天!”
  一想起胡大老爷,朱元璋忍不住笑了。
  床榻旁的小桌上,竟还有未吃完的凉菜和酒杯。
  『还是得靠我们啊,嘖嘖,用人得当,真不错!』
  至於剩余的重大或紧急奏摺,內阁大臣的批覆中已包含处理建议。
  这样处理,节省了至少八成时间。
  能想到这步的人,有几个是愚钝的?
  有人埋头苦写,一笔一划专註记录。
  这一看,顿时愣住。
  朱元璋不想打扰內室的胡大老爷,挥手制止了想討好的內侍。
  这些事,他一个內侍不便多言。
  “宋利,李善德现在还在大本堂吗?”
  “不知他今日第一次给那些孩子授课,教得怎么样了?”
  他把硃笔丟到一边,满脸得意地瞧著桌上的一堆摺子,心情极佳。
  对此,朱元璋非但没有责备,反而十分满意。
  “李善德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勤勉了!”
  宋利行礼后,快步出去询问两个小內侍,很快便了解了胡大人的近况。
  有人抄书,有人饮酒吃肉,场面虽显怪异却意外和谐。
  这类常规奏摺,对內阁的老臣而言,不过是驾轻就熟之事。
  然而,往日调皮捣蛋的皇子们,此刻却安静得像赴考的学子。
  若是事情闹大,他们心中也无十足把握。
  几位皇子忍不住皱眉。
  “走,宋利,一起去看看,我们倒要看看这个老傢伙搞什么名堂!”
  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不过是皇家僕从罢了。
  或许还能提出朱元璋未曾考虑过的建议。
  他对那些呈上的条陈,甚至比自己批阅的更满意。
  以往这个时候,朱元璋恐怕只看了三分之一的奏摺。
  一想起內阁,朱元璋就想起胡大人。
  很好!
  “他竟然没偷偷溜回家避风头?”
  不仅节省时间,精力也减少了八成。
  朱元璋一愣,感觉事情不对劲。
  胡大人虽是臣子,却与寻常臣子不同。
  “今日的授课还没结束?“
  “回稟皇上,已经问过胡大人,此刻他还在大本堂。
  “
  朱元璋目光锐利,一眼便认出那是《论语》。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谨身殿里,朱元璋难得放鬆,一脚踏在椅子上,笑著合上了最后的奏摺。
  剩下的事情只需画个圈,若觉得重要,再让阁臣跟进即可。
  他生怕自己的指示模糊不清,导致官员处理政务时误解或阳奉阴违。
  “什么?“
  如今,他更多时间是在批阅奏摺,评估內阁处理的妥当与否。
  所有奏摺,一本不少地送到了。
  『除了李善长,谁能让他们如此安分地抄写功课?』
  他在观察什么?
  胡大人此时懒散地靠在床上,半闭著眼睛,像是在小憩。
  看著儿子们被胡大人震慑得服帖,朱元璋未打扰任何人,转身离开。
  这样就好。
  ()
  ------------
  有了朱元璋这次无声微笑离去的举动,所有侍从都明白皇帝对此十分满意。
  否则,哪怕稍有不满,也会立即制止胡大人的授课,至少会让皇子们回宫。
  然而,皇帝只瞥了一眼便带著笑意离去。
  傻子都能看出,他对胡大人的做法非常满意。
  在宫中刑余之人看来,他们的生活全依赖主子的恩宠。
  就连朱元璋这样的顶级主子没发话,谁敢在胡大人面前无礼?甚至当妃嬪们派宫女、內侍寻找未按时回宫的皇子时,眾人已疲惫不堪,像是被瞌睡虫附身。
  若此时贸然去“救”皇子,非但不是立功,反而会得罪胡大人和背后支持的皇帝。
  胡大人悠閒地处理完事务,见几个小皇子竟睡著了,便直接拍醒他们。
  即便他们不懂,此刻也明白陛下对现状满意。
  至於膳食,不过是一些普通的炊饼、粥和小菜。
  刚受罚的女官、內侍们想起之前给的银子,觉得物有所值。
  待酒足饭饱,看到皇子仍在抄《论语》,胡大人依旧关心他们的饮食。
  其余人不过是个模糊身份,而皇子心中满是不安。
  二柱子本是胡府厨房出身,入宫只是传授技艺。
  谁敢说走就走?莫非忘了胡大人的威名?
  信不信他们今天偷偷溜走,明天就得在这儿跪著求饶?
  尤其是那些府里少见但在宫中常见的食材,二柱子可真是毫不吝嗇。
  像这样的人,哪还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
  因此,当伺候妃嬪、皇子的內侍、女官们听说连陛下都不干预胡大老爷的“教导”之后。
  即便年纪最小的,也是极其聪明之人,单论人情世故,他们都很清楚。
  每月的工钱暂且不论,关键是学到手艺后,若是家中子弟爭气,还能读书、参加科举,甚至得到主家的照顾。
  就算读书不成才的,来府上做个正经的家生子,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所以,当他今日听到小內侍传话,说老爷要吃饭时,便使出浑身解数准备起来。
  归根结底,他们只是伺候人的下人、家奴罢了,宫里真正能当家作主的,只有朱元璋夫妇。
  隨后,胡大老爷又恐嚇了皇子们一番,便倒头大睡。
  而坐在大本堂首位的胡大老爷,在酒足饭饱之余还看了一会儿閒书,虽是和衣而臥,但此刻已鼾声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