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177章 如何应对那些外族势力
  胡大老爷在眾皇子严肃的目光下,隨意写下瓦剌、韃靼的名称於地图上方。
  他笑著问道:“现在是不是觉得有点棘手了?”
  “是不是觉得镇守边疆,像燕王那样掌控重兵,也没那么吸引人了?”
  隨著胡大老爷授课的深入,皇子们渐渐进入状態。
  面对他的提问,眾人不再像以往那样嘴硬拒绝。
  或许是氛围使然,又或许是胡大老爷讲得太投入,让皇子们放下戒备。
  总之,这些皇子此刻竟乖乖点头回应。
  这么说吧,他们终於坦白了內心的恐惧。
  “人都有雄心壮志,谁不想轻鬆愉快地生活?谁愿意每天都提心弔胆、忙忙碌碌?”
  说句心里话怎么了?
  这没什么可羞耻的!
  反而那些藏著掖著的人才让人觉得尷尬。
  胡大老爷看著眾人点头说道:“感到担忧和害怕是很正常的!”
  “所以,换位思考一下,你们这些小想法根本不算什么。
  ”
  儘管胡大老爷这辈子和上辈子都没做过老师,但他上辈子在公司做培训时,可是能滔滔不绝讲一个小时的。
  他这番自嘲又带安慰的话,让原本有些忐忑的皇子们都露出了笑容。
  毕竟,他有两辈子的经验积累,要糊弄这群年轻人並不难。
  “在这方面,我最有发言权。
  ”
  过去,这是难以想像的。
  “你们父皇让我做事不少,但我该躲就躲,能推就推!”
  不过,胡大老爷觉得很欣慰。
  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现在所有的情绪和注意力都被他吸引过去了。
  “不管你怎么害怕,最终还是要接受你们父王的安排,对吧?”
  胡大老爷猜测,也许这群年轻人真的把这里当成课堂,把他当作老师了。
  “好了,言归正传。
  ”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稍微放鬆一些,说出真实的想法。
  “虽然你们承认对外敌感到害怕,但这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
  “为什么?”
  在皇宫这种人多嘴杂的地方,他们怎么会轻易说出可能惹得朱元璋不悦的话?
  但现在呢?
  他们確实说了。
  “还不是为了能在府里舒舒服服地生活吗?”
  “到时候该你面对的,自然躲不过。
  ”
  “所以,今天我们討论的重点是如何应对那些外族势力。
  ”
  “不仅要有能力抵挡他们的进攻和*扰,甚至还要考虑是否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取利益。
  ”
  胡大老爷的话刚说完,窗户外的朱元璋就已经竖起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这事儿让他很感兴趣,他非常想听听接下来的內容。
  嗯,今天来得值!
  胡大老爷今天也算是履行了作为皇子老师的责任,开始了实质性的教导。
  “关於如何应对外族的问题,自古以来有不少说法。
  ”
  “汉代有霍去病封狼居胥,唐代有李靖以三千精兵奇袭敌营,即便到了宋代,即便偏安一隅,也有岳飞镇守山河的佳话。
  ”
  “从这些歷史中可以看出,与外族交锋,主要看国家实力和军队力量,派一名可靠的將领领兵出征即可。
  ”
  “然而,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眾人开始顺著胡大老爷的思路思考起来。
  真就这么简单?
  皇子们下意识地摇头。
  虽然他们不清楚正確答案,但他们都明白,胡大老爷必定有更深层次的知识传授。
  胡大老爷对这些年轻人没有回答出新见解並不感到失望。
  毕竟,他们还只是孩子,甚至连眼高手低都谈不上。
  於是,他直接给出了答案。
  “应对外族,需要注意三点。
  ”
  “第一,要做到知己知彼。
  ”
  “我所说的知己知彼,可不像以往的官员那样,仅仅了解对方的民族名称、大致地理位置和兵力数量。
  ”
  “能做到这些,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表现了。
  ”
  “不过在我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
  “对方靠什么谋生?”
  “对方的经济状况如何?”
  “对方是以骑兵为主还是步兵?”
  “对方的工匠技艺如何?是否擅长锻造武器或製作攻城器械?”
  “对方是否有文臣武將?他们的能力如何?”
  “对方相比我们有何优势?”
  ……
  胡大老爷接连拋出一连串的问题,像机关枪一样快速。
  还没等眾人回答,他便笑著自己解释道:“这才是真正的知己知彼!”
  看著眾皇子略显困惑的表情,胡大老爷微微一笑。
  “是不是觉得这些都不重要?”
  他又摇了摇头说:“你们啊!”
  “你们的眼界被局限了!”
  “知道得多,不仅是为了防范他们,更重要的是从中寻找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都说打仗耗费巨大、劳民伤財,但实际上呢?”
  “那是因为对对方了解不足,才会事倍功半,看似名声好听,实则毫无意义!”
  “但如果足够了解,就连石头也能榨出油来!”
  “土地、人口、矿產、技术、疆域……”
  “只要提前掌握这些信息,就能转化为帝国的利益!”
  在外**的朱元璋听到这里,激动得满脸通红,恨不得立刻衝进去和胡大老爷详谈。
  然而胡大老爷的讲解仍在继续。
  “知己知彼之后,便是第二天,学习敌人的长处来对付他们!”
  “我们固然是中原王朝的正统,传承悠久,自有气度。
  ”
  “但我们不能因此轻视天下人!”
  “凡是能在世界立足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原来打仗不仅能收服敌人,还能获得利益,这样的方式確实让人眼前一亮。
  ”
  胡大老爷的话引起了皇子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原本只熟悉四书五经和兵法,此刻却对这种新颖的见解充满了好奇。
  要说胡大老爷的话对谁影响最大,那一定是朱元璋。
  作为开国皇帝,他深知大明的国力尚需提升,面对北元残部等强敌,如何减少损耗成了重要课题。
  “我们可以以瓦剌为例,具体分析一下这种策略的实际操作。
  ”
  即便不能完全採纳,但哪怕只是部分借鑑,也比固守旧有的观念强得多。
  朱元璋深感困扰的问题,在胡大老爷的讲解下似乎找到了新的解决之道。
  “资源爭夺並非毫无意义,关键是如何合理利用。
  ”
  在这种局面下,每次大战和出征,朱元璋父子都需要费尽心力去筹划和推动。
  『难道不应该赶紧行动,爭取儘可能多的收穫吗?』
  他想藉此机会向这些皇子传递一些理念。
  正因如此,经歷了元末战乱后,人口已接近警戒线。
  『面对外族,何必讲什么客气?』
  胡大老爷没想到窗外还有个人跟著起鬨。
  各地荒废的良田隨处可见,更不用提战爭中破坏的水利和农田设施。
  毕竟,我们的华夏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太过温和。
  但在胡大老爷看来,这让他有些不满。
  换句话说,將整个明朝形容为满目疮痍或许有些夸张,但称其为百废待兴则是客观的评价。
  “我知道你们现在有些困惑,还不清楚具体步骤。
  ”
  自春秋战国以来,“师出有名”的思想深深植根於读书人和君主心中。
  正是基於这种理念,胡大老爷谈起对外策略时显得十分激昂。
  这怎能不引起大家的兴趣?
  看到一眾**一脸迷茫,胡大老爷决定直入主题。
  既然你们听不太明白,
  那好吧!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这下,本来就对胡大老爷课程感兴趣的**们更加兴奋了。
  要是早有这样的教学方法,他们怎么会提不起兴趣?
  胡大老爷捲起袖子,在背后掛的纸上写下“瓦剌”二字。
  接著,画了个圈,旁边画了一个箭头,並写下“情报”两字。
  胡大老爷用力点了一下“情报”二字,高声说道:
  “我们以往的情报来源是什么?无非是靠跟那些商贾的贸易往来,或从去过那边的商人那里打听到一些零碎消息。
  ”
  “但这方法其实很不可靠!”
  “一是你无法选择需要的情报,二是你拿到的情报可能是真的,也可能只是对方用来迷惑我们的假情报。
  ”
  “因此,若要对付瓦剌,我们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情报战。
  ”
  胡大老爷挥动手臂,在“情报”两字的基础上画出三条线,分別標註为“臥底”“反间”“演戏”。
  “什么是臥底?大家都懂。
  可是为什么要派臥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臥底?”
  “首先,臥底必须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人选,不能隨便派个人过去。
  ”
  “否则,万一臥底做得好却投降了,或者刚进入就暴露了,这都是失败的表现。
  ”
  “只有那些有把柄在我们手上,同时品行端正、头脑灵活的人,才適合担任臥底。
  ”
  “並且要明確告知他们,只要立下功劳,不仅会升官,甚至可能封爵。
  ”
  “毕竟,要让人拼命立功,事后却没有回报,谁愿意为你效力?”
  眾人听后纷纷点头。
  “臥底成功之后,短期內不要急著传递重要情报。
  ”
  “反而要努力向上攀爬!”
  “一个队正收集到的信息远不如一个偏將。
  ”
  “位置越高,臥底传递的情报越精准,作用也越大。
  ”
  “当臥底达到一定地位时,就可以实施反间计了。
  ”
  “挑起瓦剌內部的爭斗,甚至联合大明边关將领演一场戏。
  ”
  窗外的朱元璋听得目瞪口呆。
  这手段也太厉害了吧!
  这种事锦衣卫都能做啊!
  而且,他对胡大老爷的话其实颇为认同。
  既然有人拼命为你效力,那就得好好奖励,否则人心就会散了。
  提到这里,胡大老爷也不再说那些阴狠的计策了。
  毕竟他还要维持自己的形象吧?
  於是,他转而讲述周边国家的风俗民情,以及大明没有的新奇事物。
  这不仅让在场的皇子们大开眼界,连窗外**的朱元璋也听得津津有味。
  这些事情,他竟然完全不知道。
  但听胡大老爷说得头头是道,不像是假话。
  朱元璋忍不住好奇,这些知识胡大老爷究竟是怎么得来的?
  难道他平时不是閒散度日,而是潜心研究?
  -------------------
  “诸位,是不是突然觉得这些年都坐井观天了?”
  胡大老爷喝了一口內侍递来的茶水,微笑著对皇子们说道。
  经过大半个时辰的讲解,皇子们都放鬆下来,真正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
  ()
  对於胡大老爷的调侃,眾人已不再像从前那样避之不及。
  “胡公,我们学的东西,將来真能派上用场吗?”
  胡大老爷挑眉反问:“这话从何说起?”
  “学到的本事怎么会没用?”
  “难道你们竟有这样的想法?”
  “做人不可忘本!”
  “怎么回事?”
  “你们是不是都傻了?”
  听至此,眾皇子纷纷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