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236章 赏!大大的赏!
  这职位,已令人坐立不安。
  心中暗自嘀咕,同时为朱雄英把脉,院正脸上终於浮现出一丝笑意。
  “恭喜皇上、皇后、太子、太子妃,皇孙已度过最危险时期。”
  “其实,我等治疗只是辅助,关键是皇孙殿下身体较之前健壮了许多。”
  “若无此基础,我等再有能耐,也如浮萍无根。”
  院正此言,让朱元璋恍然忆起。
  “哦,对!”
  “这都是惟庸在宫中教导时安排的。”
  “他曾言,增强体质,胜过灵丹妙药。”
  “现在看来,惟庸確有远见!”
  朱元璋由衷感嘆。
  念及此,他猛地一拍大腿。
  “不行!惟庸间接救了朕的孙子,必须赏赐!”
  “太子,你去安排,让宋利不必再守东宫,去一趟胡府!”
  朱標见儿子无恙,心中大石落地,连忙遵朱元璋之命去准备礼物。
  確实,胡大老爷立下大功,若不重重答谢,岂不显得皇家凉薄?
  赏!
  大大的赏!
  別看老朱父子平时节俭,一旦决定赏赐,手笔之大,令人咋舌。
  胡大老爷在府中打开银库时接到消息,走出府门,望著那长长的赏赐车队,惊愕不已。
  老朱,何时变得如此慷慨?
  胡大老爷望著满载赏赐的车队,心中暗自嘀咕。
  “老宋,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了?”
  “陛下他们不打算过日子了?”
  宋利本想向胡大老爷道贺,却被他的问题噎住。
  宋利苦笑,拉著胡大老爷往里走,轻声说道:
  “胡爷,您这嘴啊,能不能有个把门儿的?
  知道您和皇上亲近,但也不能什么话都说啊!”
  胡大老爷斜睨了宋利一眼。
  “怎么了?
  你家皇上还以为自己大方?”
  “他那吝嗇劲儿,大明谁不知道?”
  胡大老爷此言一出,宋利彻底无语。
  这话,实在得让人无法反驳。
  朱元璋的吝嗇之名,早已传遍天下。
  宋利张嘴欲辩,但看著胡大老爷那满不在乎的样子,最终把所有话都咽了回去。
  此人通透,糊弄不得!
  罢了,隨他去吧!
  宋利避开了那令人尷尬的话题,转述起此行目的:
  “胡爷,此番前来,是奉陛下之命,专程送礼的。”
  “先前,皇长孙突患重病……”
  “……因此,皇上认为这一切多亏胡爷您的深谋远虑!”
  “皇上大喜之下,特命太子爷多备厚礼,命我送来。”
  胡大老爷惊讶地望著宋利。
  並非因礼物而惊讶。
  礼物再珍贵又能如何?
  他真正在意的是,朱雄英竟悄无声息地经歷了生死危机。
  “此事,是真的吗?”
  “为何我毫不知情?”
  有此疑问也不足为奇,毕竟他在宫中的消息一向灵通。
  家中既有担任太子妃的堂亲,还有位出自宫中的公主。
  宋利对胡大老爷的疑问並不意外,他敬佩地竖起大拇指:
  “胡爷教子有方!”
  “当时皇上和皇后都慌了神,忽略了许多。”
  “太子妃到场后,立刻出示太子爷和自己的令牌,命我封锁宫廷。”
  “尤其是东宫,谁敢泄露半句,先斩后奏!”
  “那气势、那胸怀,真是胡爷教导有方!”
  听宋利这般解释,胡大老爷这才明白。
  哦,原来还有小月儿的一份功劳。
  难怪朱元璋突然变得如此客气。
  原来是將两件事的奖赏合併了。
  对於小月儿的这番作为,胡大老爷心中自然是满意的。
  看来,自己从前的教导確有成效。
  小月儿愈发有了皇后的气质。
  甚好!
  胡大老爷心中一喜,连对付宋利的心思都淡了。
  他坦然收下赏赐,隨手便打发了宋利。
  他並未像其他人那样,对皇上的赏赐表现得过分郑重或激动,而是如同收到朋友的小礼物一般,淡淡地吩咐胡义將其归入府库登记。
  宋利也不在意这些虚礼,毕竟这些对普通官员或许有用,但胡大老爷的身份已非比寻常。
  待宋利离去,其他人也被挥退,胡大老爷独自在书房中,细细思量起朱雄英之事。
  若真如宋利所言,是因自己让朱雄英锻链而躲过一劫,那自己岂不是已悄然改变了歷史。
  且朱雄英活著,对胡大老爷的好处远大於其死亡。
  此事若换作其他穿越者,或许会选择自己推翻大明,或任由朱雄英死去,待小月儿生下嫡子后再悉心培养,以期开创盛世。
  这样做也未尝不可。
  但胡大老爷不愿如此。
  这太辛苦了!
  他就想过个悠閒富足的富家翁生活,有何不可?
  对胡大老爷而言,他已与老朱家紧密相连,尤其是朱標一脉,更是密不可分。
  若歷史真依朱允炆登基、朱棣行动,继而永乐帝施政,胡大老爷恐怕难逃一劫。
  朱棣岂会容忍胡大老爷这位开国元勛、朱標之岳父安然无恙?
  故而,唯有朱雄英即位,胡大老爷方能安稳度日。
  眾人皆安,皆大欢喜。
  与此同时,宫中亦生变故。
  望著食罢两碗肉粥安然入睡的朱雄英,朱元璋终得宽慰。
  自担忧孙儿之心境中解脱,他立刻变得不同。
  “速召毛驤!”
  仅对宋利简短吩咐后,朱元璋转而用餐。
  他已一日未进食。
  此刻,飢饿感涌上心头。
  正当朱元璋大口吃饭时,毛驤匆忙奔至。
  毕竟,朱元璋已言“速来”,谁敢怠慢?
  朱元璋咽下最后一口饭菜,饮下半碗茶水漱口,沉声道:
  “毛驤,朕命你查一事,务必保密!”
  “臣遵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元璋略作迟疑,轻声道:
  “查一查!”
  “查一查朕之孙儿此次突患重病,是否与东宫有关!”
  毛驤闻言,险些失声。
  此问岂非要查太子妃?
  虎毒尚且不食子,太子岂会加害亲子?
  但查太子妃,亦是棘手之事。
  然而,毛驤別无选择,只能恭敬领命。
  朱元璋目送毛驤匆匆背影,眼神略显黯淡。
  小月儿今日表现出色。
  然而,调查仍不可或缺。
  毕竟,这皇位,引得眾人垂涎。
  对朱元璋而言,诸多事务,他心中自有分寸。
  早先,他便已决定由胖儿子朱標继承皇位。
  一来,朱標確实出类拔萃,天赋异稟。
  二来,他想借嫡长子继承制,早日安定皇权更迭。
  他深恐辛苦建立的基业,最终毁於兄弟反目。
  迄今为止,一切尽在掌控。
  朱標太子之位稳固,孙子朱雄英亦在同辈中难寻敌手。
  换言之,大明三代传承,在他心中已尘埃落定。
  对朱元璋来说,三代传承既定,后续应无大碍。
  若真有变,亦非他能左右。
  他已在能力范围內竭尽全力。
  朱雄英遇险,他惊恐万分。
  既因对孙儿的疼爱,也担忧皇权传承受阻。
  一旦朱雄英有事,朱標之后的传承必將动盪。
  届时,胡大老爷等势必捲入。
  况且,东宫不仅有太子妃胡馨月,还有其他妃嬪。
  一旦局势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儘管事情勉强告一段落,朱元璋仍决定对胡家进行一番彻查。
  他心中並不认为胡家会牵涉其中,
  但防范之心不可无!
  即便是极小极小的概率,他也必须扼杀於萌芽之中,以求心安。
  显然,在这方面,毛驤颇为可靠。
  手持朱元璋亲笔手諭,毛驤在宫中如鱼得水,调查起来毫无阻碍。
  他想问谁便问谁,想查阅何种记录皆可。
  宫中规矩森严,大小事务均有记录。
  从饮食起居到言行举止,无一不被记录在案。
  这为毛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不久,他便抱著一堆资料来到朱元璋面前。
  “陛下,臣已调查完毕,特来復命。”
  “这么快?说来听听。”
  朱元璋看似隨意,实则正埋首批阅奏摺,手中的笔已停了许久。
  毛驤不敢直视朱元璋,自然也就未发现其异样。
  他不敢卖关子,直接稟报了调查结果。
  “陛下,经臣详查,皇孙染病纯属意外,与他人无关。”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毛驤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负责。
  说完,他將怀中的资料递给宋利。
  “陛下,这是臣最近两个月调查的皇孙所接触的人和事,包括宫中记录和宫女、內侍的口供,確证此事与他人无关。”
  一叠厚重的记录被宋利悄悄置於朱元璋案旁,任其细细瀏览。
  此刻,朱元璋索性不再遮掩,直接拿起记录,专注阅读。
  许久,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望向殿中立得笔直的毛驤,语气难得温和:“毛驤,你此次差事办得不错。”
  “朕很满意。”
  “退下吧。”
  “遵命,谢陛下!臣告退!”毛驤闻言,激动万分,声音几近颤抖。
  他心中狂喜,“朕很满意”四字,对他而言,胜过任何职位升迁或金银財宝。身为皇室鹰犬,他深知,能否安稳度日,能否前程似锦,全凭朱元璋的信任。此刻,一句简单的“朕很满意”,比任何封赏都来得珍贵。
  毛驤的喜悦溢於言表,而朱元璋同样心满意足。他原本就相信胡大老爷未曾捲入纷扰,但仍有一丝隱忧。现在,这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了。胡大老爷的表现正如他所料,出色非凡。而太子妃胡馨月,亦是如他所愿,优秀至极。这消息令他比任何时候都要愉悦。
  念及此,朱元璋心血来潮,大手一挥:“宋利,你去皇后那里取朕心爱的如意,赠予李善长。”
  “转告他,这是我们的意思,朕深感欣慰。”
  “去吧!”
  宋利连忙躬身应答,隨即转身离去。
  宋利心知肚明,但胡大老爷接到这份意外之赏时,一脸茫然。
  “老宋,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皇孙今天又病癒了一次?”
  宋利无奈摇头。
  “胡爷,您这话可真让人哭笑不得!您的功劳多了去了,皇上赏您,您坦然接受便是。再说了,就皇孙这事儿,您再受一次赏,又有何妨?”
  胡大老爷听后没有深究,只是看著眼前的玉如意,竟难得地有些不好意思。
  作为老朱的老友,他深知这玉如意虽看似普通,实则是老朱的心爱之物,常伴其左右。如今赠予自己,著实让他感到意外和不好意思。自己不过是机缘巧合救了朱雄英一命,如此反覆奖赏,实在过意不去。
  想到朱雄英,胡大老爷突然一愣,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件事。
  如果没记错的话,歷史上朱雄英出事后不久,马皇后似乎也离世了。这可是大事啊!
  看来,自己得进宫一趟了。
  一听胡大老爷要同自己回宫,宋利初时一愣,隨即释然。
  毕竟,胡大老爷进出宫廷如履平地,轻鬆自如。
  他懒得过问胡大老爷的来意。
  问了也是徒劳。
  说不定胡大老爷还会拿他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