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学刚毕业,你就直接搞军工厂? > 第91章 任何人不得进入
  “你说。”
  “所有来学习的人员,活动范围仅限於地面。地下一层的核心区域,任何人不得进入。”
  地下一层,是衡枢军工真正的核心机密所在。
  生產线的图纸、新材料的配方、人工智慧的核心代码,全都在那里。
  杨初成很清楚其中的利害。
  “这是自然。”
  事情敲定,三位大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脚步都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纪明川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刚坐下,加密的卫星电话就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一个来自管制区域的未知號码。
  他知道是谁。
  按下接听键。
  “餵。”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急促的声音。
  是比拉尔。
  “纪先生!是我,比拉尔!”
  “我们……我们输了……”
  纪明川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这个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
  “慢慢说,別急。”
  “联军攻陷了我们的首都……总府已经撤退到了北部的山区……”
  比拉尔的声音哽咽。
  “他们……他们设立了禁飞区,覆盖了我们大部分的领土。”
  “美利国的军队,已经占领了我们的油田和港口……”
  禁飞区。
  纪明川的眼眸微微眯起。
  但他的脑海里,没有同情,反而瞬间闪过一个念头。
  商机。
  “比拉尔,你们的总府,签署投降协议了吗?”
  “没有!我们绝不投降!”
  比拉尔的语气在这一点上无比坚定。
  “我们要在山区继续抵抗!”
  这就对了。
  只要不签协议,战爭就没有在法理上结束。
  抵抗,就需要武器。
  美利国以为自己贏了,实际上,他们只是踏进了一个泥潭。
  一场旷日持久的游击战,將彻底拖住他们的精力,为华国爭取到宝贵无比的发展时间。
  “比拉尔,听我说。”
  “接下来,密切关注国际上所有关於克拉伊问题的新闻。”
  “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告诉我。”
  “另外……”
  “如果你们还想飞上天,就需要有翅膀的人。”
  “在你们的人里,找一些聪明的,勇敢的,信得过的年轻人。”
  “越多越好。”
  电话那头的比拉尔先是一愣。
  纪先生的意思是,要帮他们培养飞行员!
  熄灭的希望,瞬间在比拉尔心中重新燃起熊熊烈火。
  “我明白了!纪先生!我明白了!”
  “我马上去办!”
  “等我的消息。”
  纪明川掛断电话,靠在椅背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著扶手。
  美利国有禁飞区。
  他有j-01。
  他的思绪开始飞速运转,规划著名未来的蓝图。
  现在唯一欠缺的,是海军。
  航母,驱逐舰,核潜艇……那才是真正烧钱的无底洞。
  衡枢航天基地要扩建。
  半导体项目要持续输血。
  新材料研发更是重中之重。
  光有强大的军工是不够的。
  他要做的,是反哺民用工业。
  他要投资电器、汽车、计算机……让“华国製造”成为高端和潮流的代名词。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强大的军队守护,更需要繁荣的经济支撑。
  军工拉动民用,民用反哺军工,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他拿起座机,拨通了高鸣的电话。
  “高叔。”
  “明川啊,j-01的事我听说了!干得漂亮!”
  电话里传来高鸣爽朗的笑声。
  “这只是个开始。”
  纪明川的语气沉稳下来。
  “高叔,我有个新的计划。”
  “我准备以衡枢军工为核心,打造一个完整的產业链条。”
  “从军工到民用,从重工业到高科技,我们全都要。”
  “你小子……”
  高鸣的声音再次响起,带著哭笑不得的意味。
  “我这边的摊子还一堆事呢,你又给我画这么大一张饼。”
  “这可不是画饼,高叔。”
  “这是我们必须走的路。”
  “海军的窟窿太大,我们现在这点钱填不进去。”
  “衡枢基地要扩建,新材料要研发,半导体更是个无底洞,这些都需要钱,海量的钱。”
  “所以,我们得自己造钱。”
  “用民用工业,去赚全世界的钱,然后回来,打造我们自己的钢铁舰队。”
  高鸣那边彻底没声了。
  纪明川没有催促,他知道高鸣需要时间来理解这整个宏大的构想。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军工项目。
  这是一个以军工为引擎,撬动整个国家工业体系升级的庞大计划。
  良久,高鸣才吐出一口浊气。
  “你小子……真是个疯子。”
  “说吧,第一步,你想干什么?”
  “电器。”
  纪明川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
  “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
  “这些东西技术门槛相对低,市场需求却无比庞大,是最好的现金奶牛。”
  “而且,也是最能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生活变化的东西。”
  高鸣沉吟道。
  “想法很好,但是,现在市面上的电视机,一台要好几百,甚至上千,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
  “那是他们的定价。”
  纪明川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我们的电视机,只卖200块。”
  “什么?”
  高鸣的声音瞬间拔高八度。
  “200块?你疯了?成本都不够!”
  “成本可以压缩,技术可以革新。”
  纪明川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
  “我会给你提供全新的生產线技术方案,还有最先进的管理模式。”
  “高叔,你忘了,我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好!”
  高鸣的声音重新变得坚定。
  “我信你!”
  “你需要我做什么?”
  “明天上午,来我办公室,我们详谈。”
  “我需要你出面,去融资,或者直接收购一些有基础的地方电器厂。”
  “资金方面,我先期投入五亿米幣。”
  “后续,我们还要布局计算机,网际网路,还有汽车工业……”
  等到掛断电话,高鸣还举著听筒,愣在原地。
  ……
  第二天上午九点。
  高鸣准时出现在纪明川的办公室。
  他眼眶下带著淡淡的黑眼圈,显然昨晚一夜没睡好,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办公桌上,已经铺开了一份厚厚的计划书。
  从电视机的核心技术路线,到生產线的优化方案。
  再到供应链管理,甚至连品牌营销的初步构想都一应俱全。
  高鸣越看越心惊。
  “我们的品牌,就叫『星辰』。”
  纪明川指著计划书上的两个字。
  “我希望,我们的產品,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走进千家万户。”
  “定价200块的电视机,就是我们的第一颗星。”
  两人就计划的细节,一条条地討论,一条条地完善。
  从技术引进,到人才招募。
  从厂房选址,到渠道铺设。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滑到下午三点。
  整个庞大的计划,终於有了一个清晰的,可以执行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