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民国:烽火1937 > 第2章 不日完工
  翌日清晨,许久“不上朝”的刁县长亲自点將。
  没钱的財政科长,从不匯报工程进度的建设科长,经常推諉责任的社会科长等悉数到场,包括一同参会的竹石清和他的上级徐冈,一行七八人给他匯报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此刻还没有人能够清晰地意识到江寧县对於南京防务的重要性,作为南京的西南门户,江寧县的实控区域相当之大,除了县域之外,县城以西南的牛首山、以东南的方山横亘左右,两山之间秦淮河贯穿其中,形成一片宽阔的河间地带。
  而在后来的故事里,背靠雨台的江寧县事实上真的成为了日军的主攻方向,从这一角度出发,军委会对於重点加强江寧两山一河的防务建设的决策无疑是正確的。
  只是这次匯报並没有令刁玉秀心中的焦虑减弱半分。
  就像是彩排好的。
  財政科宣称自己每年都足额足量地下拨建设经费,白纸黑字,票据齐全。
  建设科宣称自己早已经安排好了乡里的民团,一直在加紧赶工,前几次摸查基本上没有问题。
  民政科表示这事虽然和自己没有太大关係,但是兄弟部门的工作自己全力支持。
  ....
  竹石清显得有些不屑,独在角落里打著哈哈,没事写上两笔会议纪要,按惯例来说,这种会议,没有记录的必要,反正材料最后纯靠空编。
  要说各个科室冰清玉洁,竹石清就是把自己头剁了都不带信的。
  更不信的,自然是刁县长,都这么多年了,大傢伙什么德行谁不门清,大哥不说二哥。
  就拿一点来说,刁县长自己都挪用了款项去上海买了几个铺子宅子,下面人还不知分了多少。
  “好了,诸位老兄,咱们也別拐弯抹角了,我不会追究任何人的责任,你们就告诉我,还有多久竣工,能不能应付上边来的检查。”
  刁县长投降认输,言语中稍带著急躁。
  几个中年老头互相看了一眼后,也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
  这可不是耍滑头,说官话的时候。
  建设科科长的脑袋缩了缩,声音都压低了几分:
  “什么情况啊老刁,昨儿你回来的晚兄弟们也没去找你嘮嘮,这上边这是要做啥?”
  “什么情况?上边没几天就要派人来视察,我且问你们一句,这工事到底修的怎么样了,各位能不能给我交个实底。”
  徐冈侧著身子,声音几乎听不见:“老刁,之前也来了几次,不是没出什么事吗...”
  这话不假,大家之所以安坐在此,也是仗著前面没出问题。
  但前面负责此事的,正是调去中央的前任县秘。
  “不管怎么样,百闻不如一见,还是去看看为好。”刁玉秀长嘆一口气,把目光投向角落的竹石清,“小竹,那辛苦你跑一趟?”
  竹石清有些懵,他不懂这有啥可看的,钱没给够还指望工程按期竣工,这不闹呢么?
  不过想想,工程款都变成宅子了,现在就是卖宅子那也来不及了。
  竹石清只好应下,县里要求他今日要將三地的情况摸清楚,晚间向县长亲自匯报。
  没別的,关係国家大事,竹石清义无反顾,点上两个新人,就朝牛首山去了。
  这俩新人也甚是玩味,去年年底方才入县,现都在科里帮衬著。
  一个湖北佬,姓方名文坚,身材魁梧,恨不得比竹石清高上半个脑瓜子,胳膊上鬱鬱葱葱,活像一保鏢模样。
  另一个姓赵,单字名千,目光狡黠,浑身乾瘦,两眼內凹,脊背微屈,诚然看上去像个病秧子。
  西面的牛首山並非一座孤山,其侧央山、祖堂山环绕,远处还有大段山,官山遥相呼应。
  即便是没有带兵经验的竹石清都不禁感慨:
  真是个兵家必爭之地。
  竹石清好读兵法,精通史书,这得益於师傅给他找了个好老师,老师有一句教诲竹石清始终铭记。
  “生在乱世,当读孙子、武侯之书,效岳武穆、于少保之举;生在盛世,当读孔孟之书,施文景治世之德。”
  年轻的竹石清竟真的问了一句:
  “先生,此时算是盛世还是乱世?”
  可惜,老师没有告诉他答案,直到老师远去,按书上的规律,新朝建立,往往能带来新气象,新图景,至少能过上几天好日子,唯独民国,自建立起的第一天,便命运多舛。
  顛簸间,前方的群山已初见端倪,山脚下有一村落,唤作央山乡。
  三人抵达村子口,勒绳下马,径直往村內而去。
  乡里人也不眼拙,明摆著上面来人了,连忙迎上来几个人:
  “长官,各位长官,此番到此,所为何事啊?”
  “把你们乡长喊出来。”竹石清摆上官架子,步子一步都不带缓的,“还有,把当地民团的头头也叫来,我在公所等他们。”
  乡里一听,也不见这人自报家门,上来就要找乡长和民团,也不敢多问,找了几个年轻的小孩撒著腿就去了。
  年过半百的乡长谢元化正在宅子里用膳,听到一个毛小子上门,喊著外头来人了,一时间差点没把汤喷出来。
  今儿个也没人提前告诉我啊。谢元化骂了一句,赶紧起来整了整著装,还不忘吩咐两个夫人赶紧吃饭,这才准备往乡公所去。
  对於乡里来说,掉下个芝麻大的官都够他喝一壶的,这江寧县划入南京,对谁都好,对他不好,没事就得挨检查...
  谁料这毛孩子刚刚气没理顺,话只撂下了半句。
  要叫民团团长这事这才灌入谢元化的耳朵里。
  好巧不巧,民团团长就是谢元化的亲侄子,今儿居然需要两人同时到场。
  总不会是这贼小子又强迫了哪家小姨子翻了车吧?
  “去去去,那你还愣著干嘛,去把谢彪那个小兔崽子也喊来。”谢元化顾不得多想,自己先一步就上了路。
  这急火火走进公所,正碰见刚来不一会的三人。
  “谢乡长,久违了。”
  竹石清微微一笑,竟上前拱手行了个礼。
  谢元化这脑子也才反应过来,这小子,不就是县政府那个小白脸吗,之前为了查户口没少来,想到这,谢元化紧张的內心算是慢慢平静,既然是县里的人,好歹不至於出啥事。
  “长官有礼了,不知此番到此,是为何事?”
  竹石清笑意不减,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隨后说道:“乡长,小弟我奉县长命令,下来视察一下工作,不知通知民团团长来了没。”
  “就到,就到。”谢元化赶忙喊来个人,“小李,快去看看谢彪到哪里了,顺道备点礼物给各位长官捎上。”
  话音未落,外头一人骂骂咧咧就到了。
  “大伯,我睡正香呢突然喊我。”谢彪迈入中堂,这才看见分列在侧的竹石清等人,赶紧收起跋扈模样,弯身赔了个笑脸,“唉哟,对不住对不住,长官,小的刚刚不知道你们在。”
  细看来人,也是一长毛模样,半张脸套著鬍子,一嘴黄牙,身上还散著臭气。
  “不碍事,你就是这个村的团长?”
  “不瞒长官说,不止咱们村,十里八乡的民团都是我一人带的。”谢彪还有些得意。
  谢元化忍不了了,当即就喝了一句:“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哪那么多废话!”
  “不碍事不碍事。”竹石清继续道,“我此来,是奉了县里的命令,前来看看牛首山的防务情况。”
  “防务啊...”
  谢彪忽然有些犹豫,眼神朝谢元化瞥了一瞥。
  “怎么,两位都没有印象?”竹石清將目光挪回谢元化,脸色也逐渐僵硬起来。
  谢元化微微怔了怔,很快就把笑容找回来了:“原来是为了山防工程,就为这等小事,就把您弄来跑上一趟,我说这刁县长也真是大材小用。”
  说著,谢元化招呼几个下人给三人上茶,又吩咐谢彪,“彪子,你给三位长官介绍一下工程的进度吧。”
  谢彪会意,这才娓娓道来:
  “三位长官,我民团主要负责央山、牛首山、朝堂山一线的工事构建,防线全长约百余里,建立永备性碉堡五十余个,以跪壕、立壕为主的散兵战壕基本完成三线部署。另有大型堑壕还在挖掘之中,不日便可完工。”
  竹石清自己就是说官话的老手,自然知道这一丝不漏的回答才要人命,抿了抿嘴,看了身旁两人:“既然来都来了,不如去现场瞧瞧?”
  方、赵二人很快会意,附和著“来都来了,来了就瞧瞧。”
  没辙,谢元化领著谢彪和这脉人,带了两三个隨从,背上三桿枪,就往山上去了。
  山路难行,谢元化爬的明显吃力,时不时身旁的小伙子还得搀上一下。
  赵千这孩子看著孤僻阴暗,心肠还怪好,冷不丁冒了句:
  “乡长,我们也只是来看看,您老大可留在山下,何苦爬上来损了身体。”
  谢元化苦笑一阵,连忙摆摆手称不碍事,但身体的確老实,基本上就得靠旁边的小伙倚著走了。
  哟呵,竹石清方才还未曾细看,这几人带的傢伙什还怪新的,在很多地方军还扛著汉阳造的时候,他们都已经背上中正式了?这事不好细想,竹石清只觉得魔幻。
  很快,第一道阵线群映入眼帘。
  目光所及之处,横沟纵壑,分列清晰,每五百米还构筑了一个棱状堡垒。
  这下竹石清倒是颇为震惊了...
  太阳真从西边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