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民国:烽火1937 > 第5章 老烟枪的混世之道
  打心底里,竹石清是有些拿不准的,退一万步说,老叔的能力足够对付这次麻烦,但说到底这次麻烦和他们爷俩没关係。
  就交情来看,徐冈和老叔关係的確不错,但国防之事,极容易被人上纲上线,一旦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就是掉脑袋。
  因此竹石清也害怕真的给孙北风惹上什么麻烦,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
  “徐科,你和我老叔关係甚好,我一个晚辈也不见得能说上什么话,若是老叔真有点法子,恐怕还是您去合適。”
  “嘿,我说你小子是真傻还是装傻,我们这一屋子加起来在他老烟枪眼里能比你金贵吗。”徐冈起了个调子,撇了撇嘴。
  刁玉秀抓住机会,出来拱了把火:“是啊,老烟枪就是为了你,也不会放任我们县不管的,真要是上头查起来,別说咱这屋里了,整个县的官都別想好过!”
  竹石清听罢,缓缓低下了脑袋,其实从一开始,自己这贼船肯定是跳不了了,除非像那个聪明的县秘,瞅准机会跳往中央,如今离开肯定是来不及了。
  事情发生在县里,一人出事,全县遭殃,身在这个位置上,很难说有谁能够明哲保身,除非是有通天的本事,但自己有吗?再说求关係也讲究一个门道,是出事前求要好,还是遇事后要好?结果不言而喻。
  犹豫三分,在目光环绕之下,竹石清咬牙道:“明儿我去城里寻他。”
  说罢眾人这才罢休,笑容又回到了大家脸上,竹石清需要自救,出这样的紕漏,如果不抓紧时间,谁都说不准后面如何。
  ......
  刚跟著孙北风的时候,竹石清只是个小毛孩子。
  坦诚而言,对於老叔的了解,竹石清知之甚少。
  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出现在一个举目无亲的环境,竹石清常感孤独,老叔是其唯一的依靠。
  早年间,孙北风带著竹石清初至南京,在进城的那天,孙北风把竹石清背上肩上,叼著嘴里的旱菸,左右脚一起一沉地迈进南京城,靠著前半辈子的交情,爷俩借居了一间宅院。
  彼时南京政府还没有建立,广袤的国家还处於一片动盪之中。
  孙北风常对年幼的竹石清吹牛,说自己当年何等威风,什么东洋鬼子、西洋鬼子,拿著刀杀他们就像砍瓜切菜,每次都能把竹石清逗得乐个半晌。
  等到长大了,老叔反而不提了,老叔开始说点家与国了。
  许多话竹石清不记得了,孙北风也不记得了。
  只是有一句两人都不曾忘掉,孙北风对著少年的竹石清说:“九如,你就是为革命而生的,一定要好好努力,做出一番事业。”
  这话其实並不假,竹石清诞生於二次革命失败的阴霾之中,在那个时代里,许多仁人志士丧失了生命,但新的希望同样也在破土而出,並带著先辈的期盼,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生根发芽。
  九如,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即如山、如阜、如陵、如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荫、如南山之寿。
  竹父之意,尽在其中。
  为了供竹石清上私塾,孙北风跑过黄包车,也做过一些打家劫舍的事情。
  但孙北风很聪明,南京是他爷俩立身的地儿,这活他从不在这干,有时候实在揭不开锅,就去苏南装作绿林强盗,劫一些给官军运礼的车队。
  劫的傢伙什也是千奇百怪的,有银元、小黄鱼,偶尔还能搞点菸土,实在祖坟冒青烟,甚至能拉一车步枪回来。
  时间长了,结交几个绿林好友,拉起一伙人也不是什么难事,本身就是革命出身,除了行动不太利索,那其他的本事是一件没丟,很快就当上了头头。
  不过回了南京城,孙北风照样干他的车夫,转变十分自如。
  直到南京政府正式成立,江浙苏沪一带算是完成了统一,打家劫舍的活不能干了,孙北风瞅著机会来了,直接就“回归”了组织。
  凭著老革命出身,很快就在机关里干上了一官半职,孙北风是个人精,仅仅了两个年头,就把昔日的七八个匪友也入了编,吃上了皇粮,这也就是孙北风消息灵通的原因。
  然而到了今日,竹石清也只知道老烟枪在南京掛职,但老叔也不曾仔细讲过自己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只知道老叔整天神出鬼没,来去自由,小道消息一茬接一茬。
  二十年过去,沧海桑田,孙北风的腰弯的更低了,两鬢泛白,“老烟枪”的名头也是传起来了。
  在竹石清的印象里,当上官的老叔口头禪变了,他开始说:
  这官当多大才是大啊。
  於是经常告诫竹石清不要爱慕虚荣,所谓官职,所谓功名,其实就是粪土,是在动盪年月一文都不值的粪土。
  老叔虽这么说,但仕途却是越来越顺了,虽不知已经做到了哪一级,但是权力和威望那是直线上升,以至於江寧县的行政改制规划被他第一时间得知,连忙保举了自己的侄子入了编。
  只不过,三年前的竹石清竟真的相信这完全是自己天命使然。
  殊不知,所谓天命,更多在於人为,所谓气运,背后皆有推手。
  孙北风这么做也有其自己的处事哲学,对於竹石清的成长,他远比亲生父亲还要了解这个小毛孩子。
  严格意义上来说,竹石清是按照传统儒家士大夫的路线培养的,这使得其身上天然裹挟著一套中庸气质,这可不是什么好词。
  什么叫中庸呢,即不高不低,不左不右。
  通过竹石清的一言一行,孙北风早已有了判断,此时的竹石清,骨子里带著对於出人头地,报国为民的英雄气概,又陷入纷乱世俗的约束与裹挟。面对事情即便是嫉恶如仇,也可能因为社会的条条框框放弃原则,內心深处想著大公无私,却依然能放任不公和虚偽发生。
  有些人以为自己很聪明、很老练,实则最愚蠢、最轻浮。
  在那个时代里,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而人在这种境遇下,很容易迷失自我,究竟是为了做官,还是通过做官以报效国家?在歷史的长河中,许多人倒果为因,陷入沉沦。
  但归根结底,竹石清有试错的成本,更何况早些认清这个世界,才能更早浴火重生。
  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就是在时代的废墟上不断重建。
  后半夜起风了,呼呼的风流捲起细沙,发起“嗖嗖”的声响,竹石清侧臥在床,思忖著如何和老叔讲这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