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咸阳宫闕三万里 > 第22章 破败的蓝田
  日影西斜,方铭一行人终於抵达蓝田县。
  说是县城,实则不过是几个稍大的村落。黄土夯筑的城墙低矮斑驳,城门上的“蓝田“二字已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
  街道狭窄,两旁是低矮的茅屋,偶尔有几个衣衫襤褸的百姓探头张望,又很快缩了回去。
  县衙比想像中还要破旧,门前的石阶缺了一角,漆色剥落的大门半开著,仿佛许久无人打理。
  然而,就在方铭刚下马车时,一道熟悉的身影从衙內走出——冯劫。 他依旧穿著那身素色官袍,双手拢在袖中,神色平静地看著方铭一行人。 “冯大人?“方铭略感意外,连忙上前行礼。
  冯劫微微頷首,淡淡道:“陛下赐予的钱財,百万贯已悉数存入府库。“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方铭身后的王贡和百名精锐,又道:“老夫的任务已完成,接下来的事……就看方县令的了。“ 语气平淡,却暗含深意。
  方铭郑重点头:“下官明白。“ 冯劫不再多言
  看著冯劫不在说话,方铭立刻著手道: “王校尉,劳烦將弟兄们安顿在县衙周围,轮值守备。“ 王賁抱拳:“末將领命。“ 他转身对羽林卫沉声下令,百名精锐立刻分散开来。
  方铭步入县衙大堂,灰尘扑面而来,案几上积了厚厚一层灰,显然许久无人办公。
  他皱了皱眉,朗声道:“县衙值守小吏何在?“ 片刻后,一个满脸尘土的中年男人从后堂走了出来,衣衫陈旧,脸上皱纹纵横,眼神却透著几分精明。 “小人李三,见过大人……“他跪伏在地,声音沙哑。
  方铭打量著他,直接问道:“蓝田县衙现有多少官吏?主簿、县丞何在?“ 李三身子一颤,低声道:“回大人,县丞田畴……已有半月未至衙中。主簿陈平前日告假,说是老母病重……“ 方铭眯起眼:“也就是说,现在县衙里,只有你一人?“
  “是的。”
  方铭看著空荡荡的县衙大堂,手指轻轻敲击案几,忽然笑了。
  虽然看上去是个烂摊子,但是却是我最喜欢的。
  他当即唤来王賁,直接道:“从今日起,你暂代主簿一职。“ 王賁闻言,虎目圆睁,差点跳起来:“大人!末將是武將,哪会算帐写文书?!“
  方铭不慌不忙,指了指一旁战战兢兢的李三:“让他当你的副手。“ 李三扑通一声跪下,结结巴巴道:“大大大人,小人不识字啊!“
  “无妨。“方铭袖中掏出一卷竹简拍在案上,“慢慢学,让王校尉教你。“
  王賁看著竹简上密密麻麻的表格,头皮发麻:“方大人,您这是什么? “
  ”王校尉。“方铭突然凑近,压低声音:“此为新式记帐法,为鬼谷秘传,蓝田县无人管理,正好一切推倒重来。“
  见王賁还在犹豫,方铭突然笑道:“堂堂將门之后,难道要承认自己不如个文弱书生?“
  王賁顿时涨红了脸。 “再给你配几个帮手。“方铭朝门外喊道:“羽林卫中可有人识字?“ 立刻有七八个军士出列。
  方铭隨手点出三人:“你们暂代县丞、令史、狱掾。“ 被点中的军士面面相覷,有个胆大的小声道:“大人,我们就会写个军报...“
  “无所谓,识字就行,剩下的听我命令行事。“方铭拍掉县衙案几上的积灰,指尖在木纹上划出三道清晰的痕跡。
  王賁抱著头盔站在堂下,玄甲上还沾著赶路的风尘:“大人!末將连算筹都不会摆...“
  “要的就是你不会。“方铭突然转身看见李三缩在门边发抖,突然被点名:“那个看门的,你过来。“
  老吏踉蹌著跪倒:“小人在。“
  方铭抽出腰间短剑钉在案头,“从今日起你,把这十年间所有田契、税簿统统翻出来。“
  王賁还想挣扎:“可这主簿...“
  “王翦將军当年攻魏,不也临时学了水战?“
  方铭突然压低声音,“陛下拨的百万贯,总得有人盯著流向。“ 听到“陛下“二字,王賁猛地挺直腰杆:“末將领命!“
  “你们几个。“方铭隨手点向羽林卫,“认字的去抄录文书,会武的守住府库。“突然提高声调:“今日起县衙十二时辰开衙,凡有鸣冤者,击鼓即审!“
  就在眾人忙得热火朝天时,方铭瞥见冯劫正倚在廊柱下,悠然自得地品著茶,一副看戏的模样。他整了整衣冠,大步走了过去。
  “冯大人!“方铭故意提高声音,“您不是说蓝田乃京畿重地,关係重大吗?怎么县衙连个当值的书吏都没有?这满地的灰尘,怕是有半年没人打扫了吧?“
  冯劫不紧不慢地抿了口茶,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正因为重要,所以才要让它空著。“
  方铭挑眉:“此话怎讲?“
  “你看那棵树。“冯劫指了指院中一棵老槐树,“枝繁叶茂时,容易招风;若是光禿禿的,反而安稳。“他压低声音,“蓝田离咸阳太近,与其让某些人经营成自己的地盘,不如让它保持...无人主事的状態。“
  方铭心头一震,突然明白为何歷任县令都难有作为——这根本是秦王默许的“权力真空“!
  “不过现在...“冯劫放下茶盏,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正在指挥眾人的王贡,“这棵老树,怕是要发新芽了。“
  明白了蓝田县衙荒废的真正原因后,方铭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挽起袖子,和眾人一起收拾起县衙。
  积灰的案几被擦拭乾净,散落的文书重新整理归档,破损的门窗也临时修补了一番。待到日落时分,这座荒废已久的县衙总算有了几分官署的模样。
  冯劫站在院中,看著焕然一新的县衙大堂,微微点头:“不错,总算像个样子了。“
  他转身对眾人道:“诸位今日辛苦了,住处已安排妥当。羽林卫暂驻县衙后厢房,王校尉与方县令则住在城东馆驛。“
  方铭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苦笑道:“看来得先住一阵馆驛了,等县衙后宅修缮完毕,再搬进去。“
  冯劫淡淡道:“无妨,馆驛虽简陋,但胜在清净。“
  入夜,王賁回到馆驛,简单洗漱后,便坐在灯下,翻开了方铭给他的那捲“新式记帐法“。
  起初,他只是隨意扫了几眼,心想不过是个记帐的法子,能有多难?可越看越是心惊——
  “这……“
  竹简上,方铭用硃砂勾勒出整齐的表格,分为“岁入“、“岁出“、“结余“三栏,每笔帐目都標註了来源与去向,甚至还有专门的“备註“一栏,写明具体用途。
  “这也太……“王賁瞪大眼睛,忍不住喃喃自语,“连我这样的粗人,都能看懂!“
  他试著按照方铭的方法,將今日县衙的开支记录了一遍,结果竟比军中粮草簿册还要清晰明了!
  “难怪方大人说,让我当主簿也无妨……“王賁挠了挠头,突然咧嘴一笑,“若是按这法子记帐,別说主簿,就是让我当个帐房先生,我也能干!“
  方铭推开馆驛房门,屋內陈设简朴,但收拾得极为整洁。床榻上的被褥浆洗得发白,却透著阳光晒过的乾燥气息,案几上一盏油灯,灯芯修剪得恰到好处,窗边甚至还摆著一盆新鲜的野,显然是有人特意打理过。
  “倒是比想像中好。“方铭挑了挑眉,隨手將外袍掛在木施上。
  驛丞恭敬地送来晚膳——一碗粟米粥,两碟醃菜,一块蒸饼,虽简单却热气腾腾。方铭三两口吃完,用清水漱了漱口,便吹熄油灯躺下了。
  几乎是脑袋刚沾到枕头,方铭的呼吸就变得绵长均匀。这一日长途跋涉至蓝田,紧接著整顿县衙、纵是铁打的身子也乏了。
  窗外,夏虫的鸣叫声渐渐低了下去,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床前。
  “砰砰砰!“
  急促的敲门声骤然响起,方铭猛地从梦中惊醒,一时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大人!该起了!“王賁洪亮的声音穿透门板。
  “王賁!“他咬牙切齿地扯过外袍,“你最好有十万火急的事!“
  门外传来王賁理直气壮的回答:“该去县衙了!“
  方铭把脸埋进冷水中憋了十息,再抬头时已彻底清醒。他一边繫著衣带一边拉开门,迎面撞上王贡那张精神奕奕的脸。
  “你昨夜几时睡的?“方铭眯著眼打量他。
  王賁骄傲地举起手中的竹简:“末將通宵研习大人给的记帐法!“
  方铭夺过竹简敲在他头盔上:“我是让你学,没让你拼命!“
  县衙大堂內,晨光透过新擦拭的窗欞洒落,映照出一片忙碌景象。
  方铭和王賁踏入衙內,见几名新任命的羽林卫吏员已整齐列队等候。他们虽身著戎装,但腰间已配上了文吏的铜印,看起来既违和又莫名协调。
  “都到齐了?“方铭扫视眾人,嘴角微扬。
  王賁抱拳:“稟大人,按您吩咐,新主簿、令史、狱掾均已就位。“他指了指身后三名羽林卫,“这是张伍、李柒、赵拾,都是军中识字的。“
  方铭点点头,从袖中取出几卷竹简摊开在案几上:“今日第一件事——学这个。“
  竹简上绘製著整齐的表格,横向列著“年月““事项““收入““支出““结余“,竖向则用硃砂標著简化的数字符號。
  “这是……“王賁瞪大眼睛。
  “新式记帐法。和你昨晚看的是一个东西。“方铭指尖轻点,“收入记这里,支出记这里,结余手动核算。“他看向眾人,“比你们军中粮草簿册简单十倍。“
  张伍挠头:“大人,这些符號是?“
  “简化数字。“方铭执笔示范,“'壹贰叄'太繁琐,改用'一 二 三',计算时横竖相加即可。“
  李柒突然拍腿:“妙啊!这样连我这样的粗人都能算清帐了!“
  “第二件事。“方铭转身指向墙角堆积如山的旧帐册,“把这些全部按新法重新抄录。“
  王賁倒吸一口凉气:“全部?!“
  方铭意味深长地笑了:“尤其是田赋和矿税部分。记住,凡有涂改、缺页、字跡不符处,单独標记。“
  “是!”眾人听令道。
  冯劫倚在县衙廊柱下,手中捧著一盏清茶,眯眼看著堂內忙碌的景象——王贡带著几名羽林卫正满头大汗地抄录帐册,时不时低声爭论几句;方铭则伏在案前,悠閒的喝著茶水,时不时抬头扫一眼门外探头探脑的百姓。
  “方县令。“冯劫慢悠悠地开口,“老夫倒是好奇,新官上任三把火,你不急著开堂审案,反倒带著一群武夫学记帐?“
  方铭头也不抬,笔下不停:“冯大人,您觉得我现在开堂,能审明白什么?“
  冯劫挑眉:“哦?“
  方铭搁下笔,竖起两根手指:“其一,我刚到蓝田,田亩分布不知,豪强关係不明,贸然接状纸,不过是被人当枪使。“
  他指向门外张望的百姓:“其二,蓝田久无县令,百姓早习惯了有冤无处申。如今突然冒出个新官,他们递上来的状纸,几分真?几分假?是否有人故意试探?“
  冯劫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茶盏停在唇边。
  “所以——“方铭拍了拍案上刚整理好的田亩册,“先摸清蓝田的钱粮底细,再顺著帐目查访实情。“
  冯劫眯起眼睛,细细打量著眼前的少年县令。方铭正低头喝茶。
  (这哪像是十四岁的少年?)
  (倒像是官场沉浮数十年的老狐狸……)
  冯劫心中惊疑,指节不自觉地在案几上轻叩两下:“方县令,老夫很好奇,你这些手段……是从何处学来的?“
  方铭闻言,手上动作微顿,隨即抬眸一笑:“冯大人过誉了,不过是些粗浅见识。“
  他语气轻鬆,心中却暗想:(我总不能说,这是21世纪信息爆炸时代的基本操作吧?)
  (什么'大数据分析''流程优化',放在这个时代,可不就是降维打击……)
  冯劫显然不信,捋须道:“哦?那这新式记帐法,还有查帐先於审案的策略,也是'粗浅见识'?“
  方铭合上帐册,半真半假地答道:“鬼谷藏书万卷,其中不乏前朝治政典籍。学生不过是……站在了先贤的肩膀上。“
  (某种意义上,这话也不算错……)
  (只不过我的'先贤',是两千年后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