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咸阳宫闕三万里 > 140章 农家来了
  第四日清晨,方铭正在书房核对装备清单,忽听府外传来一阵嘈杂。管家匆匆来报:“大人,农家三位堂主到了!“
  方铭手中的毛笔一顿,墨汁在竹简上晕开一小片。他放下笔,整了整衣冠:“快请。“
  前院传来沉重的脚步声,朱家那张標誌性的笑脸面具率先映入眼帘,身后跟著面色阴沉的田猛和一脸桀驁的田虎。三位农家统领的衣袍上都沾著尘土,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
  “方大人,久等了。“朱家的声音从面具后传出,带著几分歉意,“路上遇到山洪,耽搁了些时日。“
  田猛冷哼一声,独眼扫视著四周:“听说方大人要带人去百越送死?“
  “大哥!“田虎扯了扯他的衣袖,对方铭抱拳道,“方大人见谅,我大哥说话向来直接。“
  方铭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三位远道而来,先用些茶点再谈正事。“
  朱家摆摆手:“不必了。事关重大,还是正事要紧。“
  田虎说道:“我大哥特意挑了懂百越土话的弟子。而且这些人全部都是农家的精锐。“
  这倒没有出乎方铭意料。
  朱家见状笑道:“田堂主得知此事关乎百姓温饱,可是把压箱底的人都拿出来了。“
  田猛別过脸去,粗声粗气道:“少说废话。我只要一个保证——带回的稻种,先在关东试种。“
  “可以。“方铭爽快应下,“不过试种需按朝廷制定的规程来。“
  田猛哼了一声,算是同意。
  “三位远道而来,不如就在府中暂住?“方铭指了指东侧的厢房,“那边几间客房都空著,也方便明日商议要事。“
  田猛抱臂而立,独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不必了。我们农家人在外住惯了,不习惯高门大院的规矩。“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腰间镰刀的刃口,“城南有农家的联络点,我们住那儿就行。“
  朱家的笑脸面具转向田猛,又转回来对著方铭,声音里带著歉然:“方大人好意心领了。只是我们还有些弟子在城外等候,得去安排一番。“
  田虎倒是饶有兴趣地打量著府中的兵器架,闻言插嘴道:“大哥,要不我留下?这府上的厨子听说会做江南菜...“
  “都走。“田猛斩钉截铁地打断。
  方铭见状也不勉强,拱手道:“既然如此,明日辰时还请三位再来一趟。公输家特製了一批装备,正好给农家的兄弟们配上。“
  朱家面具上的表情纹路弯成月牙形:“那再好不过!我们一定准时到。“他压低声音,“田堂主就是这脾气,方大人別往心里去。其实他连夜赶路,就是为了不误农时。“
  方铭神色肃穆,目光扫过三位农家统领:“此去百越,九死一生,诸位...可都想清楚了?“
  庭院里一时寂静,只听得见秋风卷落叶的沙沙声。
  田猛突然放声大笑,笑声震得屋檐下的灯笼微微摇晃。他一把扯开衣襟,露出布满伤疤的胸膛:“方大人,你瞧这些伤——“他指著心口处一道狰狞的刀疤,“这是当年在楚国抢稻种时留下的。“又指向腹部箭伤,“这是在齐国夺良种时中的暗箭。“
  朱家的笑脸面具微微低垂,声音却异常坚定:“农家弟子,向来把种子看得比命重。千年前祖师爷尝百草而亡,为的不就是让百姓不再挨饿?“
  田虎拍了拍腰间,咧嘴一笑:“我烈山堂的规矩——人可以死,种子必须带回来!“
  方铭心头一震。他看见田猛独眼中闪烁的光芒,那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狂热。
  “地泽万物,神农不死。“朱家双手结出一个古老的手印,“只要五穀丰登,农家弟子死又何妨?“
  朱家摘下了笑脸面具,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容。他眼角的皱纹显得格外深刻:“方大人可知,这些年农家內部爭斗不断,各堂口明爭暗斗,其实都是因为——我们丟了根本。“
  田猛抱著胳膊站在一旁,独眼中闪过一丝罕见的认同。
  “老祖宗传下来的训诫,'地泽万物,神农不死'。“朱家摩挲著手,“可这些年,我们只顾著爭权夺利,早忘了农家的本分是为天下人寻良种、育良田。“
  田虎挠了挠头,难得正经地接话:“大哥常说,烈山堂要是再跟四岳堂斗下去,迟早把老祖宗的脸都丟光了。“
  田猛冷哼一声,却出奇地没有反驳。
  朱家郑重的说道:“这次寻找占城稻,倒是让各堂口重新坐到了一起。“他看向方铭,眼中带著感激,“四岳堂出辨谷的能手,烈山堂出懂百越土语的弟子,神农堂献出珍藏的《瘴气录》——这才是农家该有的样子。“
  庭院中的古井突然泛起涟漪,仿佛在回应朱家的这些话。惊鯢握剑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她从未见过这样视死如归的决绝。
  方铭深吸一口气,郑重抱拳:“既如此,三日后辰时,灞桥相送。“他顿了顿,“若诸位...若有万一,家中老小,方某以性命担保,必当妥善照料。“
  田猛大手一挥:“用不著!烈山堂的寡妇都能挥镰刀,孤儿自会种地养活自己!“他转身大步离去,草鞋踩在青石板上啪啪作响。
  朱家向方铭深深一揖,面具上的笑脸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悲壮:“方大人,若是我们前往百越的农家人全都死去了,这些稻种...就託付给你了。“
  待农家眾人离去,惊鯢轻声道:“他们...真的不怕死?“
  方铭望著远处田猛高大的背影,缓缓道:“对他们来说,有些东西比性命更重要。“他摩挲著手中的稻种,“知道为什么农家能传承千年吗?就是因为总有这样的疯子,愿意为了一粒种子去拼命。“
  “其实,这才是农家最终的理念。不过经过时间的冲刷,他们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不过现在,他们好像找回了曾经的那份理念,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