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种田:从原始部落开始文明 > 第155章 事实上的贵族
  第155章 事实上的贵族
  得到沙尔特人谨慎的许诺后,一支由白洛顶尖工程师、学者和数百名精锐卫兵组成的庞大勘探队,在沙尔特嚮导的带领下,正式踏入了沙漠腹地。
  这片土地比斥候们描述的更加苍凉与宏伟。
  巨大的沙丘如同凝固的黄色海浪,连绵起伏,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空气乾燥而灼热,除了少数耐旱的沙棘和偶尔窜出的蜥蜴,几乎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跡象。
  百洛的学者们,尤其是那些来自第一学院地理系的师生,却在这片死寂之中,读出了不一样的语言。
  “看这里的岩层走向。”一位地质学教授指著远处一座被风沙侵蚀得如同巨兽骸骨般的裸露山体,对身边的学生们说道,“这种红褐色的砂岩结构,说明地下深层极有可能蕴藏著丰富的铁矿。”
  隨行的工匠立刻上前,用钢钎敲下一块岩石样本。仅仅是初步的掂量和观察,便证实了学者的推断。
  “这里的沙粒也很有趣。”另一位学者则蹲下身,捻起一把金色的沙子,“它们比我们边境的沙子更细腻,也更沉重,里面似乎含有大量的石英。如果作为建筑材料,其坚固程度恐怕会远超普通的三合土。”
  沙尔特嚮导们敬畏地看著这些百洛人。
  在他们眼中,这片沙漠是神灵遗弃的禁区,充满了危险与未知。而这些“外来者”,却能从一块普通的石头、一把平凡的沙子中,解读出如此之多的奥秘。
  勘探队的核心目標,是那片由大预言家星所预测的、適合建造金字塔的平坦谷地。
  当他们终於抵达目的地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那是一片广阔得如同镜面般的巨大盆地,地面由亿万年风沙压实而成,坚硬无比,足以承载任何宏伟的建筑。
  而在盆地的正中央,一条清澈的地下河竟奇蹟般地涌出地表,形成了一片小小的、被翠绿的植被所环绕的湖泊,如同一块镶嵌在黄金画布上的绿宝石。
  “就是这里!”负责测绘的工程师激动地將一根刻有白洛徽记的木桩,重重地打入了盆地的中心,“神跡之地!这里就是建造金字塔的完美之地!”
  勘探队的消息,如同一阵春风,吹回了白洛主城,也吹动了沙尔特人原本平静的心。
  鱼立刻下令,启动“大金字塔”计划的第一阶段一一“沙漠之路”工程。
  这是一项比当初修建南工城大道更为艰巨的任务。数以万计的劳工和数千辆牛车被动员起来他们的任务是在白洛的东南边境与那片盆地之间,铺设出一条足以让重型运输队通行的石板大道沙尔特人,也在这场浩大的工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起初他们只是出於僱佣协议,派出一些战土负责保护工地的安全,驱赶那些被施工惊扰的沙漠巨虫。
  然而当他们看到百洛人那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工程效率时,最初的旁观与警惕渐渐变成了由衷的敬佩与好奇。
  他们看到,白洛的工程师们使用著一种他们闻所未闻的、名为“水准仪”的工具,能精准地测定地面的高低起伏,確保道路的平整。
  他们看到,巨大的夯土机能將路基夯实得如同岩石一般。
  更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白洛人对待知识的態度。
  每天收工后,工地上都会燃起巨大的篝火。白洛的学者和工匠们,会自发地组织起“夜校”,向所有愿意学习的劳工,甚至是那些好奇的沙尔特战士,讲解基础的数学、物理和建筑原理。
  “你看,这个叫槓桿。只要找到了正確的支点,一个孩子也能撬动一块巨石。”
  “这条线叫拋物线,我们投石机的轨跡,就是遵循著它的规律。”
  知识,在这里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成了一种可以分享、可以实践的强大力量。
  越来越多的沙尔特年轻人,被这种开放而务实的氛围所吸引。他们开始主动地参与到工程的建设之中,不再仅仅是为了换取食物,而是为了学习那些能真正改变命运的技艺。
  他们学著白洛人的样子,用標准化的尺寸切割石料;他们学著使用更复杂的工具,搭建临时的营房。在这个过程中,白洛语成了他们交流的唯一工具,白洛城邦的度量衡和律法,也成了他们必须遵守的准则。
  融合,就在这汗水与劳作之中,无声无息地发生著。
  当第一批掌握了基础建筑技术的沙尔特工匠,带著白洛城邦赠予的全套钢製工具返回自己的主城时,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技艺。
  他们用白洛的技术,为自己的族人修建起了第一座坚固的砖石房屋,挖出了第一口能稳定供水的深並。当他们的同胞,还在为是否要接受白洛人的“文化入侵”而爭论不休时,他们已经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证明了拥抱变革的价值。
  一些在白洛工地工作过的沙尔特商人,甚至开始在商岛的集市上,主动为百洛的文化站台。
  “你们只看到了莱尼人的丝绸有多华丽,却没有看到白洛人的道路有多平坦!”一名皮肤黑的沙尔特商人,对著一群来自中立城邦的同行,大声地说道,“莱尼人的诗歌或许能让你在宴会上贏得掌声,但白洛人的数学,却能让你在建造房屋时,节省一半的木料!”
  他指著自己身上穿著的、由白洛布製成的、朴实却异常耐磨的衣服。
  “美固然重要。但能让所有族人吃饱穿暖,能让我们的城市在风沙中屹立不倒,这才是更伟大的美!”
  他的话语虽然粗糙,却充满了力量。
  那些原本在两种文化之间摇摆不定的中立商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来自內陆的、以务实和强盛著称的城邦。
  他们发现,白洛的文化或许没有莱尼那般精致优雅,却有一种根植於土地的、强大的生命力。
  在“沙漠之路”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茶之时,鱼也没有忘记对城邦內部的持续优化。
  他敏锐地意识到,隨著疆域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危机正在悄然滋生一一阶级的固化。
  最早跟隨火首领的那批元老,他们的后代,凭藉著父辈的功勋和积累的財富,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事实上的“贵族”阶层。他们无需参与最繁重的劳动,就能占据最好的土地,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而那些后来併入的、以及通过奴隶身份获得自由的新公民,儘管同样为城邦做出了贡献,却在上升的通道上面临著无形的壁垒。
  “一个健康的文明,血液必须是流动的。”鱼在一次高层议事会上,神情严肃地说道,“如果一个农夫的儿子,永远只能是农夫;一个工匠的女儿,永远只能是工匠。那么我们为之奋斗的一切,与那些被我们推翻的、等级森严的城邦,又有什么区別?”
  “长此以往,底层的怨气会不断积累,而上层的进取心则会不断消磨。我们的城邦,將失去最重要的活力。”
  他的话,让在场的所有“元老”们,都陷入了沉默。
  “我决定,”鱼的声音斩钉截铁,“建立『功勋爵位』与『公民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