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五代:天下节度 > 第十七章 机会
  刘知俊叛乱后,派人封锁了消息,等到汴梁这边发现情况不对时,长安都已经落到了歧王李茂贞的手里。
  朱温又恨又气,挥剑一阵乱砍,咆哮道:“杀!杀!朕要杀了刘知俊全家!诛他九族!来人,立刻斩杀刘知俊所有亲眷!一个不留!”
  “......陛下,刘知俊的家人前段时间已经出逃,並不在汴梁。”
  朱温一怔,隨即想起这件事,还是他自己同意刘知俊的弟弟带著家人离开汴梁的,“好,好哇!刘知俊这是早有预谋!若不是他上疏让我回驾汴京,又怎么会有潞州之败?”
  朱温毕竟是朱温,他一生中吃过的败仗多了去,很快就压制住了內心的愤怒,下令让敬翔和其他几位重臣到皇宫內议事。
  敬翔已经收到了刘知俊叛乱的消息,他是朱温最信任的大臣,管著枢密院,军国大事没有他不知道的。在朱温下令召他入宫之前,敬翔就已经赶了过来。
  “唉,陛下就不该杀王重师!”前往皇宫的路上,敬翔这样想。
  王重师勇力过人,曾经统帅朱温麾下的精锐部队左右长剑军,每次作战都披甲持剑奋战在第一线以激励士气,因此往往能打胜仗。其他诸侯就不说了,即便是与晋军交战,往往也能克敌致胜。王重师能抚军,又能治民,是梁国內少有的能独当一面的大將,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朱温才找了个藉口將其诛杀。
  佑国军留后刘捍向汴梁报告,声称王重师与歧王李茂贞勾结,但是敬翔去派人查过,並没有这回事。不久后,王重师派兵攻入邠、凤,为敌军所败,朱温竟然用这个藉口將其灭族!
  王重师作为方面大將,打了一次败仗就要杀全家?哪有这么办事的?
  事前敬翔就苦苦相劝,不可如此擅杀大將,奈何朱温根本听不进去。事已至此,抱怨也是无用,只能想办法善后了。刘知俊叛乱造成的影响太大了,加上之前朱温杀了那么多功臣宿將,梁军上上下下的人心都有些不稳,军队的士气下降了许多。再这么下去,只怕大梁危矣。
  到了皇宫,宫女正在收拾被朱温砍坏的各种物件。敬翔上前让宫女们都先下去,隨即给朱温出了两个主意。其一,派遣使者去刘知俊处。只要刘知俊迷途知返,之前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其二,若是刘知俊不肯回来,当命杨师厚、刘鄩等將领率军討伐刘知俊。
  杨师厚是梁国大將,刘鄩同样也是战功卓著的將军。
  朱温已经冷静下来,“刘知俊举兵叛乱,又怎么会回来?不过还是要派人过去,要是他回来,朕便赦免他所有的罪过!”不,就算刘知俊带著兵马和地盘重回梁国,朱温也绝对饶不了他。
  “让杨师厚和刘鄩他们做好准备,要是刘知俊那边谈不拢,就得立刻出兵討伐!”
  朱温口述,敬翔执笔,当场给刘知俊写了一封信,信上这样写道:“朕固知卿以此,吾诛重师,乃刘捍误我,致卿至此,吾岂不恨之邪?今捍已死,未能塞责。”
  意思就是说,我未曾料到你是因为王重师的事而反,王重师之所以被杀,是因为刘捍进的谗言,我现在知道王重师是被冤枉的,也是后悔不已。但是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即使杀了刘捍也不能弥补我的过错。朱温想通过这些话,让刘知俊回心转意。
  刘知俊叛乱时,刘捍正驻守长安。但长安城內的將士大多是王重师的旧部,受了王重师多年的恩惠,他们活捉了刘捍,將其交给了刘知俊。刘知俊又將其送到风翔斩首,声言为王重师报仇。
  写信多半没有效果,但是该写还是得写。万一呢?要是刘知俊没有因此回心转意,那对梁国也没有什么损害。要是刘知俊昏了头,竟然真的带兵又反了回来,那岂不是赚到了?
  有百利而无一害,没有理由不做。
  西线的事情处理完,敬翔咳嗽一声,“刘知俊本部兵马不多,只要陛下亲征,夺回长安当不在话下。但是,沧州那边怎么办?”
  现如今天下的各方势力中,梁国的实力最强。李存勖率领的晋军虽然很能打,在面对梁国时依旧是以防守居多。但梁国的实力再强也有其极限,將主力派往西边討伐刘知俊,就不可能再派出大军去解救沧州。
  打仗须得集中兵力用於一个战略方向上,朱温很早就知道了这个道理。
  叛逆不能不討伐,可是沧州那边的机会实在是难得,错过了这一次,下次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长安,我所愿也。沧州,亦我所愿也,舍沧州而取长安乎?”
  朱温在大殿上走来走去,显得极为焦躁,“子振,可有办法將沧州一併拿下?”
  敬翔沉思片刻,“陛下若是想要得到沧州,可以派遣一员大將,领精兵三万入河北,再让成德、义武两镇出兵配合即可。”
  成德军领有镇、赵、深、冀四州,是河朔三镇之一,成立之初基本上就是割据状態。不过与同为割据状態的魏博军不一样,成德军节度使非常稳定,一般都是父子兄弟相传,一百多年来,非正常更换仅出现过几次。
  成德军现任节度使名叫王鎔,他的节度使之位是继承他父亲的,即位之初,年仅十岁。王鎔在李克用和朱温之间反覆摇摆,直到朱温拿下了魏博,才彻底倒向了朱温。朱温称帝后,封三十五岁的王鎔为赵王。
  义武军则是起源於安禄山、史思明旧部,是唐王朝分割削弱藩镇的產物。唐德宗在建中三年(782年),將河朔三镇之一的成德镇一分为三,分別为义武节度使(下辖定州、易州、沧州)、恆冀都团练观察使和深赵都团练观察使,后辖境有变化。其中义武军控制区域较长期只有定州、易州之地。
  义武军地盘虽小,但位置却很重要,掌控著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產业———定窑白瓷的生產,这也是义武军最重要的財源和生存保障。
  现任义武军节度使名叫王处直,他是赶跑了侄子王郜上位的。上位后,王处直被朱温打得没脾气,只能投降。虽然投降了朱温,但在实际上他还是一个享受著相对独立的割据者。朱温称帝建梁后,封其为北平郡王。
  “让成德和义武出兵?”朱温对此有些犹豫,“只怕会让这两镇做大。”
  成德军和义武都是割据军阀,向外扩张是他们的本能。义武军相对弱小,成德军可是下辖四个州,若是吞併了义昌军的沧、景、德三州,就会成长为一个堪比晋国的强敌。
  敬翔道:“沧州必然是刘延祚的,景、德二州即便分给成德和义武,那也比被刘守光吞併要好。陛下,两相其害取其轻。不过,最好还是让刘延祚接任义昌军节度使。这样一来,成德、义武两镇不会变得更强,而义昌军与卢龙军是死敌,只能仰仗陛下天威。”
  朱温对敬翔的话深以为然,“那就这么办!”隨即,又问道:“谁可领兵前往河北?”
  正在此时,朱友珪赶了过来,闻言大声道:“儿臣愿往!”
  朱温的长子朱友裕几年前就病死了,在那之后,朱温一直没有確立新的继承人,等到称帝了也没有立太子。他让养子朱友文镇守东都,似乎有传位之意,但却又並不传位。他让次子朱友珪掌管控鹤军,负责皇宫的保护,对他似乎也是极为重视的。不过也並没有说要立他为太子。
  朱友珪对老爹的举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时时想要找机会证明自己,这机会现在不就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