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廷硅是刘守光麾下的两员大將之一,有单无敌之称,打仗喜欢身先士卒衝锋在前,极得卢龙军將士尊崇,论驍勇善战,很多人认为他更在元行钦之上。
邓季筠败退下来后,朱友珪问他怎么回事,邓季筠心有余悸地道:“是单廷硅!他带著几千骑兵从山后面冲了出来,我.......我军没料到有这么多骑兵衝过来.......不,殿下,我並没有败,单廷硅虽然能打,但还是被我赶走了!”
朱友珪斜视了邓季筠一眼,单廷硅是被你赶走的吗?分明是天黑人家自行撤了!
邓季筠瞅见了朱友珪的眼神,大怒道:“你不信我!”
他激动起来,往朱友珪这边窜了两步,身上的血腥味直衝朱友珪的脸上。“就算是到了皇帝陛下面前,我也是这话!我没败!”
邓季筠激动地大叫,忽地肩膀一沉,却是被陈诚给按住了。陈诚面带微笑,对著邓季筠说道:“邓將军说事就说事,这都衝到殿下的脸上来了。你想干什么?嗯?想刺王杀驾不成?”
邓季筠被按著肩膀,想要挣脱开来,却发现肩膀上像是被铁钳夹住了一样,根本就挣脱不开,他又惊又怒,暴躁脾气上来了,开口就骂,“艹尼玛的!抓你爷爷干什么?赶紧给老子鬆开!信不信老子杀你全家!”
被邓季筠这么骂,陈诚脸上笑容依旧,神情却是冷了下来,手上力道多用了两分,直接將邓季筠给按得跪在了地上。陈诚又伸出另外一只手,按在邓季筠的脑袋上,让这廝给朱友磕了一个。
“哎呀呀,邓將军你吃了败仗也不用给郢王磕头。该怎么处罚皇帝陛下自有主意,现在磕头也没用啊。”
“磕尼玛.......”,邓季筠破口大骂。大帐门口爆发了一阵爭吵声,还有刀剑出窍的声音。有英武军的军官在外面大声喊道:“军主!你怎么了?”
“滚开!別逼大爷动手!”
“郢王殿下面前,谁敢放肆?”冯廷諤的声音在大帐外响起,“还敢亮兵刃,你们是想要被灭族吗?”
朱友珪看著陈诚把邓季筠强按著磕头,心中很是畅快,嘴角都快要压不住了,却又故意板起面孔,“元璫你怎么能这么无理?快点放开邓將军。”
陈诚应了一声,低声对邓季筠说道:“我要鬆开手了,你可別瞎几把叫唤。你要清楚一点,我杀你就跟杀只鸡一样简单。”
说罢,陈诚鬆开左手,在邓季筠的脸上拍了拍,笑眯眯地退到了朱友珪的身后。
邓季筠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脸上红了又白,白了又青,显然內心戏份非常的多。大帐中还有其他將领,邓季筠觉得所有人都在看他的笑话。他就这么站著沉默了好一会,大帐外的爭吵声越来越响亮,邓季筠猛地转身掀开帘子冲了出去,隨即外面响起了怒吼,“吵吵什么?都给老子回去!”
“是,军主!”
邓季筠的话在左英武军中非常好使,那些骄横的军官士兵都听他的,有时候邓季筠说的话比朱温还管用。
邓季筠怒气冲冲地走了,朱友珪看了看面色各异的將军们,最后將目光落在黄文靖的身上,说道:“邓將军是碰到单廷硅,黄將军你又是怎么回事?难道你碰到了元行钦?”
黄文靖面色有点苦,不復之前那种骄横的劲,嗓门也小了下来,“不是元行钦,是高行圭。”
高行圭在卢龙军中小有名气。高家军战斗力很强,但是因为山后那地方太穷,高家的部曲数量一向都不多,因此出了卢龙镇就没有多少名声。邓季筠之前被高行周摆了一道忍不住发怒,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被无名小辈给偷袭了。黄文靖也是一样,高行圭是谁啊?卢龙镇的一个名声不显的將领,却將他打得灰头土脸。
要不是天色暗了下来,要不是控鹤军从侧翼发起了进攻,要不是卢龙军主力已经撤走,只怕黄文靖就要被卢龙军被阵斩了。
“高行圭?”朱友珪想了想,回头问道:“元璫,高行圭是你的亲戚吧?”
已经有人向朱友珪打过小报告,说陈诚跟高行周在阵前交谈,还在战场上放走了高家兄弟。朱友珪对这种小报告没有在意,要说看在亲戚的份上放了高家兄弟一马,这是可能的,但要说投靠高家兄弟,那就完全不可能。
山后高家算得上是卢龙镇內的一个军头,仅此而已,投靠高家有什么好处?连卢龙镇都没办法跟梁国比,更別说是山后高家了。
“是,殿下,高行圭是我的远房亲戚。”
朱友珪问道:“能不能把他拉拢过来?要是他愿意投降,寡人保举他为一镇节度使!”
这年头,能打就是硬道理。勇士豪杰被各路诸侯当做是宝贝,能打胜仗的將领那就更不得了。高行圭手中兵力不多,还不到左神武军的一半,却能打得黄文靖所部土崩瓦解,这种战斗力,即便是跟厅子都、落雁都那种强兵比都不差了。
“高行圭是高家这一代的家主,在山后八军中素有威望,除非殿下攻占了幽州,否则他不会投降。”
但如果占据了幽州,也不需要开出多么好的条件,高行圭估计自己就来投了。个人荣辱事小,整个家族的未来事大。没看到高行圭连杀父之仇都能忍得下去么?
“这样啊,那就没办法了。”
朱友珪觉得可惜。梁国的禁军太骄横了,外镇兵马对他也很不恭敬,想要组建自己的班底,就只能从其他诸侯那里挖人。高行圭打仗很厉害,朱友珪想要將其收入麾下,但是想要攻占幽州是不可能的。跟卢龙军打了几仗,梁军这边的將领都很清楚彼此间的战斗力並没有多少差距,主要还是看將领的临阵指挥和数量的多少。
如果列阵而战,梁军的强弓硬弩能射得卢龙军人仰马翻。但要是进入到混战、乱战阶段,梁军就占不到任何便宜了。
或许是因为汴梁的生活太富足了,梁军的战斗意志似乎比来自边塞的卢龙军要差那么一点点。
朱友珪咳嗽了一声,然后说他决定了,明天中午继续进攻。到了那个时候,掉队的兵马应该差不多能赶到个七七八八,梁军的数量会达到两万多,再加上沧州军,联军兵力能有两万五左右,卢龙军的兵力则是会进一步的减少,到时候就是就是人多打人少。
以眾敌寡,优势在我!
“敌军若是没有减少怎么办?”
有將领提出这样的疑问,“要是刘守光带著所有兵马回过头来与我军作战,他们的兵力会是我们的两倍!”
“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斥候打探清楚了,敌军主力已经北返。要不然今天单廷硅不会只带著数千骑兵。”
將军们小声商议,觉得还是稳重点好。要是斥候打探的情报並不是真实情况呢?要是这一切都是刘守光的计谋呢?还是让诸军齐头並进的好,这样也能有个照应。要是敌军五万眾全部杀过来,他们可以互相照应,然后退到海兴县这里来。
看到有好处就一拥而上,发现是硬骨头,就变得畏首畏尾,这就是梁国的將军们。
倒也不能说他们就一定是错的,战爭是以结果而论的,打贏了就是牛逼,打输了就是傻-逼。梁军毕竟兵力处於劣势,稳妥一些战果会变少,但是损失也会变少。
朱友珪认为手下的这些將军们都是一群王八蛋,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顺从了眾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