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在东汉假装皇帝 > 第十三章 何为天子
  “好!好!好!”袁绍心中连叫三声好。
  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拥天子以令诸侯、最终位极人臣……的未来。
  他看向刘辩的目光,瞬间变得无比“慈祥”和“关爱”。
  嗯,以后定要將这位的小皇帝好好供起来,差人伺候好了。
  瞧著这模样,估摸著他也是乐意安安稳稳地做一只金丝雀。
  待他日若是討董成功,重整天下势力,到时候那岂不是......?
  想到今日之后自己的將来,袁绍脸上笑开了。
  一时间甚至有些忘乎所以。
  “袁卿?袁卿?”
  直到身前的刘辩出声呼唤,袁绍方才回过神来。
  於是赶紧谢礼“陛下……陛下厚恩,臣……臣袁绍,愧不敢当!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袁绍的声音带著一丝拙劣的“哽咽”和激动,顺势起身,对著刘辩深深一揖,姿態是前所未有的恭敬。
  隨后整了整衣襟,清了清嗓子,將那份志得意满意犹未尽的强行压下,换上一副庄严肃穆的神情。
  转身面向台下依旧跪拜的诸侯,声音洪亮:
  “诸位!陛下圣驾亲临,天威在此!吾等既已拜见天子,確认圣躬无恙,则此番討伐董贼、匡扶汉室之大业,自当由陛下亲自主持!吾等身为臣子,只需谨遵圣諭,奋勇杀敌,诛灭国贼,以报君恩!”
  说罢,他再次转身,对著刘辩躬身行礼,姿態恭谨无比:“还请陛下出面!请发號施令!”
  就是现在!
  刘辩等的就是这一刻!
  接下来,就轮到自己表演了!
  这一幕,刘辩已经在心中预演了无数遍,此刻仅仅眼神一凌,一瞬间气质陡然生变。
  他淡然一步踏前,站到了高台的最前沿。
  单薄的身躯在风雪中挺得笔直。
  方才那份属於“落难少年”的苍白与虚弱瞬间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好似沉淀了四百年王朝气运的天子威严。
  刘辩眼中瞬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扫过台下每一个跪拜的身影,扫过远处校场的万千甲士。
  声如洪钟,穿透风雪:
  “自高祖皇帝起兵之始,至今大汉已有四百余载。”
  “二十余世先祖兢兢业业,方有这煌煌大汉,四百年江山社稷。”
  “然如今,遭逢国难,朝堂之上,奸贼董卓,欺天罔地,弒君篡国,秽乱宫闈!四海之內,黄巾余孽,蜂拥蚁聚,荼毒生灵!致使山河破碎,百姓流离,饿殍遍野!朕深居宫禁,每每念此,心如刀绞,夜不能寐!”
  “昔日,董卓赐下鴆酒,欲夺朕性命,篡改江山......朕无惧生死,只恐无顏面对先祖,然幸得逢先祖庇佑,朕得以安然。”
  接著,刘辩目光投向洛阳的方向,眼神好似穿透了重重风雪和关山难越:
  “如今回头,再看洛阳,心中立誓——定手刃国贼!以慰先祖在天之灵!”
  “朕,並非贪恋帝王之位,然——天下之事,在皇帝!在诸公!在四百年泱泱大汉!唯独不在他董卓!”
  “朕,可为弘农王,但天下苍生,不可无望!”
  刘辩目光再次扫过台下:“诸君,可愿隨朕——杀入洛阳,手刃国贼!?”
  这次,刘辩声音未再丝毫压制。
  在这皑皑雪野里,传出甚远。
  此言一出,不仅台下兵侍,就连校场一眾將士都是浑身一震。
  纷纷被这饱含悲愤决绝与帝王威严的怒吼所震撼!
  他们原本麻木或迷茫的眼神中,瞬间燃起了炽热的火焰!
  这,就是他们心中想像的天子!
  原来……原来天子並非传言中那般懦弱无能!
  原来天子心中藏著如此深重的国讎家恨!
  原来天子与他们一样,对那祸国殃民的董贼,恨之入骨!
  看来,传言不尽可信,天子並非软弱无能之辈,而是上头奸臣蒙蔽啊!
  “杀入洛阳!手刃国贼!”
  “杀入洛阳!手刃国贼!”
  不知是谁先喊出了第一声,紧接著,如同燎原之火,无数士兵跟著嘶吼起来!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匯聚成一股足以撼动天地的洪流,在风雪中激盪迴响!
  台上,袁绍看著台下这被刘辩一席话彻底点燃的狂热场面,心中简直乐开了!
  其实刘辩並没有完全按照逢纪写的来演,这完全是自己的临场发挥,只不过,袁绍並不知情。
  袁绍原本还担心这小皇帝怯场或词不达意,如此场面若是怯场,难以服眾,会对自己有影响。
  但此刻见到天子竟然说的如此振奋人心,袁绍心中甚悦!
  这演讲,这气势,这煽动力!简直是为他袁本初的盟主大业量身定做的开场锣鼓!
  好!太好了!
  袁绍再次看向刘辩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狂热跟……更深的掌控欲。
  而此刻台下诸侯闻言见状,也是纷纷心中暗嘆。
  这......天子真的只是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少年?
  诸侯对於这么一个风华绝代的天子,心中想法不一。
  唯有孙坚、孔融、刘备等几人,在最初的震撼之后,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激动与赤诚!
  “臣等愿为陛下,为大汉,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三人几乎同时再次叩首,声音带著无比的坚定与狂热!
  刘辩站在高台最前沿,感受著这股足以撼动山河的磅礴气势,感受著无数道炽热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
  他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终於鬆了一口气。
  看起来,火候已到。
  煽动情绪、凝聚军心的目的已然达成,接下来,便是完成今日这齣大戏的最终章。
  刘辩深吸一口气,收起这像极了帝王的帝王之势,重新浮现出属於“少年天子”的神色。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不再睥睨天下,转而换成带著一丝疲惫却更多是信任与倚重的温和神情落在了身旁的袁绍身上。
  “今日,朕得见诸公忠勇,军心可用,討贼之志,气冲霄汉,朕心甚慰。”
  “然,大军出征,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討贼大业,千头万绪,非有德高望重、智勇双全、足以服眾之统帅,不能统御诸军,克竟全功!”
  刘辩目光紧紧锁住袁绍,声音中充满了全然的信任与託付:
  “袁卿!卿乃四世三公之后,累世忠良,门生故吏遍天下!德行之高,海內共仰!谋略之深,足以运筹帷幄!威望之重,足以號令群雄!值此社稷存亡之秋,非卿……不足以担此重任!”
  “朕!册封渤海太守袁绍——为討董联军大將军!总领十八路诸侯兵马,节制诸军,统筹粮秣,调度征伐!此战一应军机要务,无论大小,皆由袁卿全权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