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第252章 251大人物相谈愉快核心人脉
  阳光明手握一千六百万美元巨款,并且获得了组织上给与的更大自由行动空间,他回到斯坦福后的心态,已然不同。
  在学术上,他依旧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投入,这是他身份的根基,也是他最好的掩护。
  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学术研究暂时退居次席。
  如何将这笔巨额资金,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风险,实现最大程度的增值,成为了他当前所有计划中的最优先项。
  接下来的几天,阳光明化身为一名高效的信息搜集者。
  他几乎泡在了斯坦福商学院的图书馆和经济学系的资料室里。
  那里有最及时的《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巴伦周刊》以及各类商品市场研究报告。
  他需要了解当前最精确的市场数据,并结合脑海中的未来信息,制定出清晰的计划方案。
  黄金价格在经历了七十年代末的持续上涨后,目前维持在每盎司二百一十美元左右徘徊。
  但他知道,随着地缘政治风险的加剧,全球通胀的忧虑以及石油美元的回流,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将被无限放大。
  在今年,确切地说,就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金价将开启一场波澜壮阔的飙升,最终在明年年初,金价将上涨四倍。
  其涨幅之大,速度之快,足以让任何提前布局者获得数倍乃至更高的回报。
  白银市场更是他关注的重点。
  此时的银价还在每盎司六美元附近震荡。
  历史上著名的亨特兄弟,此时正在悄然囤积白银,一场旨在操纵全球白银市场的逼空大战即将进入白热化。
  这使得白银价格在未来一年内的涨幅,将远远超过黄金,实现八倍涨幅,成为一个更加疯狂的投机乐园。
  原油市场同样风起云涌。
  伊朗革命导致的石油产量骤减,余波未平,第二次石油危机已然成形。
  欧佩克组织持续推高油价,现货市场供应紧张。
  油价从去年底的每桶不到十五美元,已经涨至接近二十美元,但这远未结束。
  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将继续为油价上涨提供动力,年内就会突破三十美元关口。
  这是一个明确的上升趋势。
  做空美国长期国债,同样利润巨大,但要做好风险规避。
  七十年代末,美国正深陷“滞胀”泥潭,经济停滞与高通胀并存。
  新上任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一位以强硬抗通胀著称的斗士,为了驯服高达两位数、并且持续攀升的通胀这头猛兽,在未来几个月内,会采取极端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不惜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大幅提高联邦基金利率。
  利率的飙升,必然导致债券价格的大幅下跌。
  尤其是那些票面利率较低、期限较长的国债,其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最高,下跌幅度也将最为惨烈。
  做空这些长期国债,无疑是在与市场普遍预期对赌,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精准的时机把握。
  但阳光明知道,历史已经证明了沃尔克的决心和这一政策的最终效果。
  这对他而言,不是赌博,而是基于确定性的套利。
  目标已然明确,接下来就是选择执行路径和合作机构。
  他手中的一千六百万美元,在这个时代已是一笔不小的资金,足以引起许多机构的重视。
  但他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易通道。
  他需要一家资本雄厚、信誉卓著,能够处理大额订单而不引起市场过早警觉的机构。
  他需要专业的风险控制,应对期货市场巨大的波动和保证金追缴压力。
  他还需要考虑资金的安全、交易的隐蔽性,以及未来巨额盈利可能带来的税务和监管问题。
  在他的备选名单上,主要有两类机构。
  首选是那些顶级的、专注于商品期货交易的经纪商,例如大陆公司或雷夫科公司。
  它们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拥有巨大的资本和交易所席位,能够高效执行大额订单,并且对保证金和风险管理的经验非常丰富。
  次选则是那些拥有大宗商品交易部门的顶级投行,例如高盛和所罗门兄弟。
  这些投行不仅提供交易通道,更能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包括融资、研究支持以及复杂的结构性产品。
  与它们合作,更有利于他未来更长远的布局。
  就在他埋头研究,反复权衡各家机构优劣的这段时间里,他宿舍那部安静了一段时间的电话,突然变得异常繁忙起来。
  铃声常常在不经意间响起,打破房间内的宁静。
  电话那头,通常自称是某某银行的客户经理,或是某某投资机构的业务代表。
  他们的语气无一例外地热情而恭谨,表示“获悉阳先生您有一笔资金正在寻找投资渠道”,并极力推荐他们银行的“专属理财服务”或机构的“高回报投资产品”。
  显然,他账户上突然多出的这笔高达一千六百万美元的巨款,虽然他已经尽力保持低调,但其动向依然在某种程度上,被银行内部标记为“高净值客户”,信息在不经意间流入了市场。
  这些主动找上门的个人或者合作机构,背景各异,动机不明。
  阳光明对此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他清楚华尔街的丛林法则,对于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手握重金且看似年轻的东方人,太多人想从中分一杯羹,甚至不乏心怀叵测者。
  他客套而疏离地回应着这些电话,没有透露任何具体的投资意向,更没有答应与任何一方进行深入面谈。
  他需要的是主导权,而不是被这些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牵着鼻子走。
  然而,在这众多纷至沓来的联络中,有一个电话引起了阳光明的重视。
  那是来自欧内斯特·拉尔森律师的电话。
  拉尔森律师的声音在电话里一如既往地沉稳,但阳光明能听出其中蕴含的一丝不同寻常的郑重。
  “阳先生,希望没有打扰到您。”拉尔森律师的措辞总是无可挑剔。
  “当然没有,拉尔森先生。请问有什么事吗?”阳光明问道。
  “是这样,我收到一个委托,有人希望能与您约个时间,当面聊一聊。”拉尔森律师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这个人……身份有些特殊,我认为您最好能和他见一面。”
  “哦?是哪位?”阳光明来了兴趣。能让拉尔森律师用这种语气介绍的,绝非等闲之辈。
  “塞巴斯蒂安·温伯格。”拉尔森律师清晰地报出了这个名字,然后补充道,“高盛集团的大宗商品部主管。”
  阳光明握着话筒的手,微微紧了一下。
  高盛。温伯格。
  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在华尔街,在美国金融界,代表着怎样的分量,他再清楚不过。
  为了让阳光明足够重视,拉尔森特意对塞巴斯蒂安·温伯格做了细致的介绍。
  温伯格家族,与约翰逊家族并列为高盛的两大支柱,其影响力根植于这家顶级投行的血脉深处。
  而塞巴斯蒂安·温伯格,作为温伯格家族的嫡系成员之一,年仅三十出头便已执掌高盛核心部门之一的大宗商品部,其能力、背景和进取心,可见一斑。
  这样一个人物,竟然会主动想要见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留学生?
  阳光明有些诧异。
  “拉尔森先生,感谢你的转达。不知道温伯格先生找我,是为了什么事?”阳光明谨慎地问道。
  “具体细节,温伯格先生并未在电话里明说。”拉尔森律师回答道,“但他提到了对你近期成功商业化运作专利的欣赏,并表示对你未来的资金规划很感兴趣。我个人强烈建议你和他见个面。”
  拉尔森律师的声音带着一丝劝诫的意味:“阳,我知道你很有主见,也拥有惊人的商业嗅觉。但在这个圈子里,人脉和平台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比资金本身更关键。”
  “塞巴斯蒂安·温伯格,他代表的不仅仅是高盛的一个部门,他背后是整个温伯格家族和高盛庞大的资源网络。他刚刚上任不久,正是锐意进取,需要做出成绩,拓展人脉的时候。”
  “你手里的一千六百万美元,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以让很多人心动。但能直接引来温伯格这个层次人物的关注,这对你而言,同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机会。哪怕最终合作未能达成,仅仅是结识他,建立起初步的联系,对你未来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阳光明沉默了片刻,大脑飞速运转。
  拉尔森律师的分析切中要害。
  他原本的计划中,高盛就是备选的合作机构之一。
  其强大的大宗商品交易能力、全球化的网络以及深厚的政治、金融资源,都是他未来可能需要的。
  如今,对方主动递来橄榄枝,而且是如此重量级的人物,这确实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突破口。
  如果能够与塞巴斯蒂安·温伯格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那么他后续在期货市场的操作,无疑会顺畅许多,甚至在信息、融资、风险控制等方面获得额外的支持。
  “我明白了,拉尔森先生。非常感谢你的提醒和引荐。”阳光明做出了决定,“我很乐意与温伯格先生见面。不知时间地点如何安排?”
  听到阳光明应允,拉尔森律师的语气明显轻松了一些:“太好了。温伯格先生正好在旧金山出差,他似乎对这次会面也很重视。如果你方便的话,他今天下午就可以抽出时间,地点定在金融区的一家私人俱乐部,你看如何?”
  “今天下午没问题。请把具体地址和时间告诉我。”阳光明果断回应。
  效率就是金钱,他也不想错过这个时机。
  挂断电话后,阳光明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深深吸了一口气。
  与华尔街顶级精英的直接对话,或许会是他的一个机会。
  这不仅仅关乎眼前这一千六百万美元的投资,更可能关系到他未来更宏大布局的起点。
  他需要好好准备一下。
  下午,阳光明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休闲西装,提前十分钟抵达了位于旧金山金融区核心地带的一家私人俱乐部。
  俱乐部的大门并不显眼,但内部装修极尽奢华内敛之能事,厚重的波斯地毯,光可鉴人的深色木质护墙板,墙上挂着价值不菲的古典油画。
  这里的一切,都无声地宣告着其会员的非富即贵。
  在侍者的引导下,他来到一个靠窗的安静角落。
  一位看起来三十岁出头,穿着剪裁极其合体的意大利定制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年轻男子已经等在那里。
  他面容英俊,带着几分盎格鲁-撒克逊精英的典型特征,眼神里充满自信,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
  看到阳光明走近,他主动站起身,伸出手。
  “阳先生?我是塞巴斯蒂安·温伯格。很高兴认识你。”他的握手有力而短暂,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热情。
  “温伯格先生,久仰大名。我是阳光明。感谢你的邀请。”阳光明不卑不亢地回应,态度从容。
  两人落座后,侍者悄无声息地送上咖啡和纯净水。
  “这里的蓝山咖啡还不错,希望你能喜欢。”塞巴斯蒂安·温伯格随意地说道,举止间流露出一种从小浸润在顶级环境中培养出的松弛感。
  “谢谢。”阳光明端起咖啡杯,轻轻嗅了嗅,然后小酌一口,“确实香醇。”
  简单的寒暄过后,塞巴斯蒂安·温伯格没有过多绕圈子,直接切入了正题,显示了他高效务实的风格。
  “阳先生,你在专利运作上展现出的远见和魄力,令人印象深刻。”温伯格开门见山,语气诚恳,“如此年轻,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大规模、高价值的资产变现,即使在高盛,我们也很少见到这样的案例。”
  “您过奖了,温伯格先生。其中不乏运气成分。”阳光明谦逊地回应,心中却暗自警惕,对方对他的情况了解得相当深入。
  “运气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温伯格微微一笑,目光更显专注,“我听说了你与‘知识产权资本伙伴’的那场漂亮交易。两千两百万美元,一次性打包解决。这不仅仅是运气,更是对价值精准的判断和果断的决策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像你这样拥有敏锐商业嗅觉和强大执行力的年轻人,对于手中突然获得的这笔巨额资金,想必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规划。我对此很感兴趣。”
  阳光明心中了然,正戏开始了。
  他迎着温伯格探究的目光,坦然说道:“确实有一些初步的想法。资金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创造价值,让它躺在账户里沉睡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确实如此。”温伯格点头,“不知道阳先生方不方便透露,你接下来的投资方向是?当然,如果不方便,完全可以理解。”
  阳光明略作沉吟。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展示自己价值、吸引对方重视的机会。
  如果只是泛泛而谈,恐怕难以引起这位见多识广的温伯格先生的真正兴趣。
  他需要展现出与这笔资金相匹配的专业性和洞察力。
  “既然温伯格先生问起,我也就不妨直说了。”阳光明放下咖啡杯,语气平稳而清晰,“我接下来的目标,是期货市场。”
  温伯格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显然对此很感兴趣:“期货市场?哪个领域?”
  “主要集中在几个方向。”阳光明缓缓说道,“贵金属,主要是白银和黄金。能源,主要是原油。以及……固定收益产品,我打算选择美国长期国债。”
  他每说出一个词,都在仔细观察着温伯格的反应。
  当他提到“选择美国长期国债”时,他清晰地看到温伯格的眉毛微微挑动了一下,身体也不自觉地坐直了一些。
  “很有趣的组合。”温伯格沉吟道,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能分享一下你做出这些判断的依据吗?当然,这纯粹是专业上的探讨。”
  阳光明知道,考验的时刻到了。
  不必给出明确的计划,就算说了,对方也不一定认可。但他展露出的相关知识,要足够专业。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用沉稳的语调阐述道:
  “关于白银和黄金,我认为驱动因素主要在于通胀预期和地缘政治风险。
  目前全球通胀压力巨大,伊朗革命引发的石油危机持续发酵,美元信誉受到挑战。
  贵金属,特别是黄金,历史上在通胀时期往往有出色表现。
  我注意到近期白银市场的库存变化和持仓结构有些异常,似乎有大型资金在暗中吸纳。”
  他点到为止,没有提及更细致的分析。
  “至于原油,欧佩克的减产决心很强,全球需求仍在增长,而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供给增量有限。
  地缘政治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进一步推高油价。目前的价位,远未反映其潜在的风险溢价。
  而长期国债……”
  阳光明顿了顿,目光直视温伯格,“则是基于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判断。
  保罗·沃尔克主席上任后,面对两位数的核心通胀率,他除了采取极端鹰派的紧缩政策,大幅提高利率之外,我看不到其他更有效的选择。
  而利率飙升,必然导致长期债券价格暴跌,这是基本的经济学原理。”
  他一番论述,逻辑清晰,数据支撑有力,对宏观局势和微观市场都有独到的观察。
  虽然有些判断在当下看来颇为大胆,甚至有些激进,但并非无的放矢。
  阳光明的目的不是让塞巴斯蒂安·温伯格认可自己的这番话,他只需要展现出自己的专业就够了。
  塞巴斯蒂安·温伯格听完,沉默了足足有十几秒。
  他再次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的东方人,目光中充满了惊讶和审视。
  他原本以为,对方只是一个运气极好、或者在某些特定领域有天赋的年轻人。
  但刚才这番关于全球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前瞻性分析,其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留学生能拥有的视野。
  这更让他确信,阳光明的成功绝非偶然,其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的智慧或信息渠道。
  “非常……精彩的分析。”温伯格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阳先生,你的洞察力让我感到惊讶。尤其是对美联储政策的预判,与我们内部一些资深分析师的推演不谋而合,甚至更为果断。”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为热切:“你选择的这几个领域,恰恰是我,以及高盛大宗商品部重点关注和擅长的方向。”
  “哦?那真是太巧了。”阳光明适当地表现出了一丝“意外”。
  “这或许就是缘分。”温伯格笑了起来,笑容显得真诚了许多,“阳先生,既然你的投资方向与高盛的优势领域如此契合,而我又对你卓越的判断力深感钦佩。那么,我们是否有合作的可能呢?”
  他终于抛出了此次会面的核心目的。
  “不知道温伯格先生所说的合作,具体是指?”阳光明谨慎地问道。
  “很简单。”温伯格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如果你信任我和高盛的话,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你可以将资金委托给我们高盛来管理和操作。在我的权限范围内,我可以为你争取到最优惠的交易佣金、融资利率和保证金比例。”
  阳光明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似乎在认真考虑。
  实际上,他对于将资金完全委托给别人操作,抱有本能的抗拒。
  他必须保持对投资决策的绝对控制权。
  “温伯格先生,高盛的实力和信誉,我自然是信得过的。您个人的能力,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也毫不怀疑。”
  阳光明放下水杯,语气诚恳而坚定,“但是,关于具体的投资决策,我更倾向于自己来做。这并非不信任,而是我个人习惯使然。我希望能亲自把握市场的脉搏,做出每一个关键的判断。”
  他看到温伯格眼中闪过一丝细微的失望,但很快便消失不见。
  阳光明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具体的交易执行、资金托管、风险监控以及后续可能涉及的复杂税务和法律问题,我非常希望能够借助高盛这样顶级平台的专业力量。
  如果高盛愿意在这些方面提供支持,我想这会是一个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合作模式。”
  他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他保留投资决策权,高盛提供执行和配套服务。
  这既保证了他的主导权,又能充分利用高盛的平台优势。
  塞巴斯蒂安·温伯格听完,再次沉吟起来。
  他原本希望能拿到全权委托,这样高盛能赚取更丰厚的基金管理费。
  但阳光明的提议,也并非不能接受。
  毕竟,一千六百万美元的交易量,即使只赚取执行佣金,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而且,他敏锐地感觉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绝非池中之物,其未来的潜力和可能带来的业务,或许值得期待。
  与他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长远看,也许价值更大。
  更重要的是,阳光明展现出的专业能力,让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兴趣,甚至是一丝期待——他想看看,这个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判断,究竟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上走到哪一步。
  “我尊重你的决定,阳先生。”温伯格很快露出了笑容,恢复了那种从容不迫的精英姿态,“保持决策独立性,对于真正的投资者而言,确实非常重要。高盛非常乐意为你这样的客户提供顶级的交易执行和综合服务。”
  他开始具体介绍高盛能提供的支持:
  “我们可以为你开设专属的机构账户,提供最及时、最全面的市场研究信息和内部分析报告。
  我们的交易员团队经验丰富,能够高效、隐蔽地执行大额订单,最大限度减少市场冲击。
  在风险控制方面,我们有先进的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你的头寸风险和保证金情况,做到及时预警。
  在融资方面,基于你的资产状况,我们可以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杠杆。
  此外,对于你提到的资本利得税等问题,我们拥有全美最顶尖的税务和法律顾问团队,可以为你提供专业的规划建议,确保合规,并优化你的税负结构。”
  这些条件,正是阳光明目前最需要的。
  “听起来非常完善。”阳光明满意地点点头,“那么,关于交易佣金和融资利率……”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就合作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塞巴斯蒂安·温伯格果然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在佣金和利率方面给出了确实非常优惠的条件,甚至比阳光明自己之前询价的一些机构还要好很多。
  显然,温伯格是真心想要促成这次合作,并打算将阳光明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客户。
  谈判过程专业而高效。
  阳光明沉稳老练,对关键条款寸土必争;温伯格则进退有度,在原则性问题上坚持,在细节上灵活。
  双方都展现出了优秀的专业素养和商业智慧。
  最终,在咖啡渐凉之时,两人基本达成了一致。
  阳光明同意在高盛开设账户,并将其绝大部分资金转入,用于后续的期货交易。
  高盛则提供之前承诺的全套优质服务,并给予最优惠的交易条件和融资支持。
  “合作愉快,阳先生。”塞巴斯蒂安·温伯格再次向阳光明伸出手,这一次,他的笑容更加真诚,“我相信,这将会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合作愉快,温伯格先生。”阳光明与他用力一握,“我也对此充满期待。我会尽快准备好相关文件,办理开户和资金转账手续。”
  “我会让我的助理全程跟进,确保一切顺畅。”温伯格补充道,“另外,为了方便沟通,我会指定一位资深客户经理直接对你负责。你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联系他,或者直接联系我。”
  他递过来一张只有名字和直通电话号码的私人名片。
  阳光明郑重接过,他知道,这代表着温伯格对他的一种认可和重视。
  离开那家奢华而隐秘的俱乐部,旧金山傍晚的海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拂在脸上。
  阳光明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心情很是愉悦。
  与塞巴斯蒂安·温伯格的会面,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
  他不仅成功地为自己的巨额资金找到了一个强大而可靠的运作平台,更重要的是,他借此机会,初步接触到了华尔街最顶层的核心人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