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向南航行的旗舰之上。
  朱桂站在船头,北方的寒风已经被温暖的南风取代。
  他知道,自己在大寧府投下的那颗石子。
  必然会掀起滔天巨浪。
  四哥朱棣,是天生的雄主,他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自己给了他理由,给了他粮食,给了他一个全新的方向。
  剩下的,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朱棣这把刀,只有在不断的征伐中,才能磨礪得更加锋利。
  一个拥有稳固后方基地,並且野心勃勃的燕王,才是自己未来计划中,最可靠的盟友。
  大陆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现在,该轮到他自己了。
  他回到船舱,摊开的不再是区域地图,而是一张囊括了南洋、澳洲,甚至延伸至非洲和美洲的巨大世界地图。
  琼王。
  这个封號,是父皇给的,是大明的册封。
  这既是荣耀,也是束缚。
  一旦他与大明彻底撕破脸,这个王號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他需要一个更稳固,更具法理性的基础。
  他要建国。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桓已久。
  经过这几年的经营,南洋的根基已稳。
  马六甲的新金陵城,已经成为整个南洋的贸易和军事中心!
  交趾行省的统治日趋稳固;石见银山和新大陆的矿场,能源源不断地提供財富!
  而澳洲大陆的广袤土地,则提供了无限的资源和发展空间。
  天时,地利,人和,皆已具备。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移动。
  “传我的命令。”
  他对著身后的侍卫说道。
  “將马六甲,更名为『上京』。”
  “將澳洲大陆,我们建立的核心城镇区域,命名为下京。”
  侍卫愣住了。
  上京,下京,这是天子都城的规制。
  殿下的意思,不言而喻。
  朱桂没有理会他的震惊,继续说道:“上京为国都,是政令中枢。下京为陪都,是財富之源。一为阳,一为阴,一为表,一为里,方能支撑起一个全新的帝国。”
  “传本王令諭!”
  他的声音在迴荡,清晰的传到每一个属官的耳中。
  “召!交趾行省蓝玉,南洋舰队提督铁牛,石见总督单保家,新大陆总管陈桥,以及所有分封在南洋各岛的五品以上官员,所有归附我大明,向本王宣誓效忠的各国国主,部落酋长。”
  “命他们,於一月之內,全部赶到上京,参加朝会!”
  “本王,有大事要与诸君商议!”
  这道命令,隨著一艘艘快船,传向了朱桂帝国版图的每一个角落。
  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
  当旗舰的桅杆出现在马六甲海峡的入口时,整个上京港都沸腾了。
  朱桂站在船头,望著这座由自己一手规划的雄城,心中感慨万千。
  金陵城里的那场风波,於他而言,更像是一场告別。
  他从不认为自己是在造反,父皇的江山,他无意染指。
  他只是在海外,为老朱家开闢另一片天地。
  自立,不等同於谋逆。
  大明复杂的政治,他不想捲入,也懒得捲入。
  之所以敢於北上,敢於將百万石粮食这样足以改变战局的筹码压在四哥朱棣身上,底气便来源於他对自己这片基业的绝对掌控。
  从官员到士兵,从工匠到农夫,那些由系统生成的核心班底,忠诚度是刻在灵魂里的,绝无背叛的可能。
  这才是他敢於搅动天下风云,將大明最桀驁的將领蓝玉。
  最善战的藩王朱棣都纳入自己棋局的真正依仗。
  船只缓缓靠港,码头上人山人海,但秩序井然。
  一条宽阔的通道被卫兵清理出来,直通王宫。
  在通道的尽头,两道倩影正翘首以盼,望眼欲穿。
  是蓝霞儿和吴慧。
  朱桂走下舷梯,几个月不见,蓝霞儿似乎清瘦了些,眉宇间带著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
  而一旁的吴慧,则显得更为沉稳。
  她轻轻扶著蓝霞儿,目光中满是重逢的喜悦。
  “殿下!”
  “夫君!”
  两人迎了上来,声音里带著一丝颤抖。
  “我回来了。”
  朱桂握住她们的手,旅途的疲惫和北疆的肃杀,在这一刻被南洋温暖的风和眼前人的温柔吹散得一乾二净。
  他能感受到蓝霞儿的手有些冰凉,便將之裹在自己宽大的手掌里,轻声问道:“怎么了?看你脸色不太好,是哪里不舒服吗?”
  蓝霞儿摇了摇头,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只是眼圈有些泛红。
  一旁的吴慧笑著解围道:“夫君一路劳顿,我们还是回宫再说吧。霞儿妹妹可给你准备了一个天大的惊喜呢。”
  朱桂心中好奇,但看著蓝霞儿的神情,便也不再追问,一行人穿过人群,返回了王宫。
  宫殿之內,屏退了所有侍女。
  朱桂才拉著蓝霞儿坐下,再次关切地问道:“到底怎么了?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蓝霞儿的脸颊上飞起一抹红晕,她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没……没什么事,只是……只是……”
  她越是说不出口,朱桂心里就越是打鼓。
  吴慧在一旁看得好笑,终於忍不住,替她说道:“夫君,你这趟一走就是几个月,再不回来,可就要错过一件大喜事了。”
  她拉过蓝霞儿的手,轻轻放在了她的小腹上,对著朱桂笑道:“你呀,要当爹了。”
  “什么?”
  朱桂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难以置信地看著吴慧,又猛地转向蓝霞儿,目光直直地落在她那尚且平坦的小腹上。
  “真……真的?”
  他的声音都在发颤。
  蓝霞儿羞涩地点了点头,脸上却洋溢著幸福的光晕。
  朱桂顿时心中狂喜。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仿佛触碰著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般,覆在了蓝霞儿的小腹上。
  那里,有一个生命正在孕育。
  一个与他血脉相连的,属於他的孩子。
  两世为人,他第一次体会到这种奇妙的感觉。
  这不同於征服一片土地,不同於赚取亿万財富,这是一种源於生命的连接和延续。
  这个孩子,將是他来到这个世界最真实的印记。
  “哈哈……哈哈哈哈!”
  朱桂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动,他一把將蓝霞儿拦腰抱起,在原地转了好几个圈。
  “我要当爹了!我要当爹了!”
  他像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欣喜若狂。
  整个王宫,都因为他爽朗的笑声而变的兴奋起来。
  之前因他远行而带来的压抑气氛,一扫而空。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朱桂將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陪伴两位妻子。
  而他归来时下达的那道諭令,也开始显现出它的威力。
  上京城,这座马六甲海峡上的明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匯聚著人流。
  一艘艘悬掛著各式旗號的快船,从南洋的四面八方驶来。
  交趾行省的梁国公蓝玉,带著一身的煞气和风尘僕僕,第一个赶到。
  紧隨其后的,是皮肤晒得黝黑,身材愈发壮硕的南洋舰队提督铁牛。
  就连远在倭国石见的单保家。
  也放下了手中的事务,星夜兼程而来。
  除此之外,还有那些被分封在各个岛屿上的大小官员,以及那些早已向朱桂宣誓效忠的土著国主、部落酋长。
  一时间,上京城內冠盖云集,將星闪耀。
  各种肤色,各种语言的人匯聚於此,却都朝著同一个方向。
  表达著他们的敬畏与忠诚。
  刘观,原大明翰林院编修,如今是朱桂麾下文官集团的首领。
  当他站在总督府的露台上,看著下方车水马龙,繁华鼎盛的城市时,心中充满了敬服。
  这里的街道比金陵城的御道还要宽阔平整,两侧是规划整齐的民居和商铺。
  完善的地下水渠系统,让这座地处热带的城市,在雨季也不会有积水之患。
  城中的百姓,无论是汉民还是归化土人,脸上都带著一种大明百姓所没有的从容和富足。
  这哪里是一个藩王的封地,这分明是一个远超大明,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新兴王朝!
  刘观知道,时机到了。
  他迅速联繫了其他几位从大明跟隨他而来的同僚,在自己的府邸中秘密会晤。
  “诸位……”
  刘观开门见山:“殿下之功,盖世无双。北驱蒙古,南定安南,东平倭寇,西开商路。其疆域之广,府库之丰,兵甲之利,早已远超歷代开国之君。”
  “如今殿下龙嗣天降,更是上应天命,下顺民心。”
  “我等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
  “殿下虽贵为大明亲王,但终究是臣。”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意,我等当联名上表,劝殿下早登大宝,以正名位,安天下之心!”
  此言一出,眾人纷纷附议。他们都是聪明人,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
  追隨朱桂来到这海外之地,所求的不就是这份从龙之功吗?
  更何况,以朱桂如今的实力……
  登基称帝不过是水到渠成,没有半点风险。
  “刘大人所言极是!我等附议!”
  “殿下天命所归,我等理当劝进!”
  眾人很快达成了一致。
  三日后,王宫大殿之上。
  以刘观为首的数十名文官,手捧联名奏章,恭恭敬敬地呈了上去。
  “臣等,叩请殿下顺天应人,即皇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