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抗战:烽火十四载 > 第48章 谁跑的慢,谁就是后防线!
  9月22日。
  距离事变已经过去了四天。
  王松一夜未眠,靠在板凳背上,眼球通红,在他面前的地上散落著一大片菸头。
  廖何打了个哈切,嘴里叼著烟:“长官,马上要五点了,部队是不是该收拾收拾启程了?”
  王松猛吸一口香菸,烟雾含在嘴里,吐出来,又从鼻孔里吸回去。
  这个动作叫回龙,也有的地方叫过桥。
  这都不重要,关键是这样抽起来更刺激,能让王松暂时摆脱掉汹涌而来的困意。
  “孙驴子有消息吗?”
  廖何:“还有没,就半个小时前发了一封询电,我已经给您看过了。”
  王松晃了晃脑袋:“我知道......”
  他和廖何以及其他几名参谋在作战室里推演了一夜,根据谷正给出的“不知真假”情报,再结合於芷山的逃离路线,已经猜测日军下一步动作。
  他们大致弄明白了日军第3旅团的作战部署。
  並不精確,可能在实战中仍会有很大的误差。
  但已经足以作为参考使用了。
  战略指挥就是这样。
  像一盘盲棋。
  双方指挥官顶著极浓的战爭迷雾,看不到对方的部署,只能根据自己的猜测与经验进行排兵布阵。
  到最后。
  哪方的猜测更符合实际,哪方获胜的概率就更大。
  烟还没抽完,通讯科长金运良推门走进。
  他也是东北讲武堂的教官,目前主要负责培养通讯兵的艰巨任务。
  “长官!”进门后,金运良敬了个礼,“北平方面来电,副总司令已率部抵达锦州!”
  王松强撑起身子,坐在椅子上挺直腰板:
  “带了多少部队?”
  金运良摇摇头:“电报上没有明確表述!”
  廖何接过后要递过来,但被王松伸手推开: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先放那吧!”
  凭他对歷史的了解,张学良不可能率领东北军全部主力回师东北。
  西安事变时的张学良是个汉子,敢冒著天下之大不韙进行兵諫,但现在的他,或许还活在中东路事件的阴影之下。
  把军队全部调离平津,就意味著是失去了这一带的控制权。
  军阀就是如此。
  军队在哪,根基就在哪。
  只不过平津比之东北,各个方面都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还很容易受到南京政府的掣肘。
  但好歹有个休养生息的地盘。
  要是把军队全部梭哈到东北,万一对日作战失利,又没了平津,他张学良可就真成了丧家之犬。
  廖何点点头。
  他不懂这些。
  但他选择无条件相信王松的决定。
  这四天以来的一系列事情,都证明了一点,王松走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无比正確的地方。
  廖何捫心自问,如果换作是自己,压根做不动这种程度。
  .......
  梅河口以北30公里。
  於芷山瘫坐在地上,嘴唇乾裂,胸膛上下起伏:
  “水......水!我要喝水!”
  卫兵咽了口唾沫。
  他还有半壶水,但给了於芷山,自己就没得喝了。
  於芷山一眼就盯向了举止异常的卫兵:“把水拿过来,我他妈和你说话呢!聋了?”
  被骂了一嗓子,卫兵老老实实的送出水壶。
  咕咚!
  於芷山接过后拧开瓶口,伸长脖子,直接將其一饮而尽。
  “咳咳......妈的,逼样的王松这小子真他娘的牲口!累死老子了......”於芷山隨手將水壶丟弃,嘴里仍在不停地恶骂。
  “长官,身后的追兵又跟上来了,咱们快走吧!”一名上校参谋走过来,看著瓶口还在滴水的水壶,深吸口气,好言劝说道。
  於芷山呼吸逐渐平復:“烟呢,给我拿根烟过来!”
  从遭受炮击到决定逃跑,总共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仓促之下,军队根本没有携带过多的给养。
  一夜奔袭下来,部队喝水都成了问题。
  沿途没有河流,他又不敢耽误行军速度,只好硬生生憋到现在。
  参谋递了根烟过去:“长官,士兵流失太严重了,现在还跟著咱们的弟兄,只要不到两千人......”
  於芷山眉头紧蹙。
  在他看来,自己並不是败给了王松。
  省防第1旅足足有7000人,就算突然遭受炮击,导致营区混乱,等恢復秩序后也能凭藉人数优势组织有效抵抗。
  对面那个什么抗日义勇军,充其量只有四五千人。
  就算有大炮又如何?
  我又不是没有!
  但於芷山事先忽略了一件事。
  就是现在的省防第1旅,已经是一盘散沙了。
  投降日本在军队內部都快要成了不公开的秘密。
  要是打顺风仗还好。
  大家一起拿著功劳到日本太君那里接受封赏,谁都有好处拿,军队上下一片和气。
  可一旦打逆风仗,情况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既然都要向日本人投降了,下面的几个团长也不甘心再屈居人下,目前还没有哪支部队公开投降,谁都想当个第一,这时候谁跑得慢,谁就是“坚固”的后防线。
  为其他同僚加官进爵提供充分保障。
  这就导致王松的部队还没打进来,於芷山手下的人就已经跑光了。
  到最后,他本人也不得不紧急撤离。
  不仅军队成建制的四散奔逃,就连普通士兵也动了歪心思,这一路上於芷山能明显察觉到,自己部队的规模正在一点点减少。
  少的那些士兵,估计已经脱了军服躲大山里去了。
  上校参谋也给自己点上一根烟:“长官,张老二的骑兵旅速度最快,这个时候估计已经快要到长春了,咱们要加快速度了!”
  於芷山抹了把汗:
  “走!”
  .......
  吉林官马山。
  卫队团驻地。
  冯占海在房间內来回踱步,內心焦躁不安。
  张学良返回锦州的电报同样发到了他这里。
  参谋长张纯璽站在走进来:“团长,义勇军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刚才熙洽又打了一通电话过来。”
  冯占海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如果算上刚才那通电话,这两天以来熙洽已经三次对他进行利诱。
  开出的条件也非常诱人。
  除了高官和金钱之外,还许诺支持他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进修,所有的留学经费由省政府负责。
  冯占海开口:“辅帅那边有消息吗?”
  张纯璽摇摇头:“没有,都这个时候了,咱们的电报密码很有可能已经让日本人破译了,奉天被占领之后,电话线也被切断,不可能有消息从锦州传过来。”
  当然。
  张学良抵达锦州的通电除外。
  这封通电是故意给所有人看的,为的就是提振士气。
  冯占海嘆了口气。
  张纯璽:“熙洽这满人狼子野心,再这么下去,整个吉林早晚要被他卖给日本人!”
  冯占海走到办公桌前,看了眼上面的青天白日旗摆件,心里不是滋味:“我们势单力薄,不到最后一刻,还不能和他们翻脸,徵兵的事搞得怎么样了?”
  卫队团满打满算只有1500人。
  而吉林地区驻扎著一支日军精锐旅团,此外还有一个独立旅。
  冒然行动,不亚於鸡蛋碰石头。
  情急之下,他也动起了私下募兵的念头。
  张纯璽:“军士队走遍了附近的村子,只徵到了200多人,另外,咱们的武器也没那么多.......”
  冯占海低著头。
  张纯璽说的这些他都知道,但眼下似乎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官马山一带是个山沟,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军事价值也几乎为零。
  四天前他还纳闷,为什么熙洽要把自己调到这里。
  现在算是看明白了。
  原来早在9月18日当晚,熙洽就已经和日本人谈妥了初步条件。
  ——————
  明天9·3大阅兵啊!
  那还说啥了。
  码字吧!
  明天一天不把吉林保卫战写完,都算对不起各位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