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
  省政府公署大楼。
  吉林军官教练处总办齐知政走到参谋长办公室门前,深吸口气,轻轻敲门。
  “咚咚咚!”
  “进!”
  房內传出一阵有气无力的声音。
  齐知政面无表情,伸手推开门。
  屋內光线异常昏暗。
  和其他办公室不同,这间屋子里不悬掛青天白日旗以及蒋先生画像,陈设也完全换了个样,明黄色绸幔严实遮蔽窗户,照进来的日光被滤成昏沉的琥珀色。
  一个空画框放在最高处。
  就连墙壁上都裱满了絳紫色的龙纹锦缎。
  中央的空地上甚至摆了一个香炉,淡蓝色的沉香裊裊升腾。
  这间办公室的户型是“l”字,齐知政走到香炉旁转身,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黄色床榻,熙洽躺在上面,翘著二郎腿,手里拿著一桿汉白玉烟枪。
  “来了,冯占海那边怎么样?
  “答应了吗?”
  熙洽闭目养神,脸上的表情极度舒展。
  齐知政单膝跪地:“还没有!”
  这间办公室本来並不是这个样子的,规制和其他房间相差不大,可当张作相赶往锦州治丧后,情况就立马发生了变化。
  熙洽“噌”地一下坐起身,指著齐知政:
  “你个奴才到底是怎么办的事?”
  被人唤作“奴才”,齐知政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只是將身子伏的更低:“熙...主子,他冯占海油盐不进,还给王松的抗日义勇军发了一封贺电,我看他是打算和咱们硬抗到底了!”
  听到王松这个名字,熙洽眉头微蹙,放下手里的大烟杆。
  齐知政:“主子,还有个事......王松公开通电,把咱们和日本人的交易......泄露出去了。”
  熙洽脸色剧变:“什么?”
  说著,他直接跳下床榻,就连平日里最喜爱的汉白玉大烟杆掉在地上都不管不顾,径直走到齐知政面前:
  “这个狗奴才,他是怎么知道的?”
  这件事在吉林政府內算是绝密,他自认为事情做得天衣无缝,除了日本人和自己的几名心腹以外,根本不可能有其他人知道。
  难道是冯占海?
  吉林目前驻扎两个独立旅,一个炮兵团,以及一个卫队团。
  这些军队中,他只向冯占海透露过这事。
  只因为这人是张作相的外甥。
  辅帅的名號可不是吹出来的,別看他现在是吉林最高长官,但只要冯占海站出来作对,凭藉张作相在吉林积攒下的威望,投降日本必然会受到极大阻力。
  可卫队团已经被他调到了官马山。
  那里是一个偏僻的老山沟,方圆十几公里,连个村子都看不到,他更是派人时刻监听卫队团的对外通讯,还封堵住官马山与外界的通路。
  冯占海是怎么把消息传递出去的?
  难不成是有內鬼?
  熙洽看向跪在地上的齐知政。
  “去冷吟社!”
  这是他专门组建的社团,专门用来纠集清室遗老遗少,以吟诗作赋为名,抒发復辟清室之怀。
  熙洽不理会跪在地上的齐知政,快步走在最前面。
  他等这一天太久了。
  復辟大清,从龙之功!
  这八个字始终縈绕在他的心头。
  东北是满族的龙兴之地,两百多年前,先祖在此称帝,改国號为大清,並经由山海关杀入中原,完成统一大业。
  两百多年后。
  他也要在此踏上征途,光復大清,延续国祚,光宗耀祖!
  为了復国可以用一些特殊手段,投降日本人不过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尊贵的爱新觉罗氏不可能永远居於人下!
  .......
  傍晚。
  王松率领部队一路急行军,终於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抵达四平近郊。
  “吁!”
  越往北的路越难走,王松果断放弃了较为舒適的吉普车,而是换作骑马一路向北。
  廖何手里握著马鞭,指向前方:“长官,前面就是四平,往北走了这么远,天气凉嗖不少,再过一个月,就应该考虑发放冬装了。”
  从奉天启程时,王松特意嘱咐廖何,要带够足量的冬装。
  东北的冬天可不是开玩笑的。
  大冷天的枪栓都拉不开,手指冻得不可屈伸,要是没有冬装,恐怕不出一个月,这5000人要减员三分之二。
  剩下的三分之一,只能靠扒下牺牲战友的军服层层叠穿,才能勉强苟活。
  王松:“孙驴子人呢?”
  廖何:“刚才发过来电报,说是在四平西北二十余里的地方发现日军踪跡,这会儿应该出去调查了。”
  王松跳下马:“把地图给我!”
  廖何从卫兵的手中接过后递了过来。
  王松在地上铺开地图后,仔细研究上面的等高线:
  “官马山在哪?”
  “这!”廖何指著地图说,“从这里到官马山,至少有170公里,如果徒步的话,大概要一天半的时间。”
  一天半....
  王松眉头紧蹙。
  如果没记错的话,此时冯占海的部队应该就驻扎在这附近。
  看来之前的各种抵抗確实是有效果的,
  日军投鼠忌器,短时间內不敢贸然行动。
  但这並不意味著是件好事,开弓没有回头箭,关东军把整个日本拉上了军国主义的战车,就算裕仁天皇想要下来,也没那么简单。
  万一日本加派兵力。
  局势就有些糟糕了。
  “不管怎么样,这仗都得打下去!”王松眉头皱得更紧,狗娘养的日本人想要吃掉东北,他偏偏要做那根鱼刺。
  咽得越用力,疼的越厉害!
  王松:“之前派出去的传令兵有消息了吗?”
  中午的时候他就安排了数队传令兵前往官马山,这会已经过去半天了,还不知道情况如何。
  他並不惧怕单独应对关东军第3旅团,可如果冯占海的卫队团能在侧翼策应,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
  以为自己能写完,没想到沉浸在阅兵里了。
  上午看完,下午刷抖音,一个劲的搜索外媒评价。